#WORLD POEM DAY
3月的餘額只剩下不到一半,春天來到,也正在過去,卻不能計算。
上個周日,天氣很好,陽光微風,人暖身輕,騎車路過北海公園,看到成群的鴨子在水裡撲通,好不歡快;
風吹葉響,鴨群劃掌,拍打出水聲,身邊有一位媽媽引導孩子背詩:春江水暖誰先知呀?
一下子心中殘存的冰雪消融,瞬間春意滿滿。
它們先知道
這兩天,武漢的櫻花也開了,雖然此刻戰疫還在繼續,江城難去,東湖之上不能泛舟,但簇簇花開帶來了春天的希望——
隨著疫情形勢的平穩緩和,我們有充分的期待,明年依然能與美好春花再相見。
3月21日,昨天春分剛過,今天就是世界詩歌日。
先不說這日期定的有多妙,春天與詩,兩者搭配,實在也是有點合適。
萬物萌發,所以詩興大發——其中的因果關係不能用單一的生物or化學or物理or心理任何一種解釋,乾脆說它是玄學好了。
總之不可否認,春天是最好的才華催化劑和靈感來源之一,激發了古今中外無數的詩人們,紛紛寫下流芳百年的好詩。
擅長寫「春」的詩人,你知道哪一位?
「春江水暖鴨先知」
是蘇東坡眼裡生機靈動的萌物之春;
「萬條垂下綠絲絛」
是賀知章筆下柳條柔軟的勃發之春;
「煙花三月下揚州」
是李白乘舟南下的輕快之春;
除了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詩人作品,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曾寫過:我的憂傷,不能阻止新綠;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則寫下:除了春天,禁止入內。
除了以上這些婦孺皆知的名句和詩人,要說單憑一個「春」字就能寫出百般「春意」,我一下子想到的,是日本昭和時代的女詩人與謝野晶子。
先來品品她的詩
▼
//
被春雨淋溼,
你終於來到
我的草門,
黃昏的海棠花
突然羞紅了臉。
//
不要割
佐保川岸崖上的
密草,
春來時,隱身
繁蔭處幽會。
//
二十之女,
黑髮穿流過
梳子:
何其傲慢,何其
美啊,她的春天!
//
那人未歸,
漸暗的春夜裡—
我的心
以及小琴上
亂之又亂的發。
如果說前面兩首詩還在如實的記錄春景和描繪春天,那麼後面詩句裡的「春」除了表示季節之外,更被賦予了別樣的含義。
粗略統計,這樣寫「春」的短歌,在晶子的第一本同時也是最富盛名的詩集《亂發》裡有不下20首。
短歌
亦稱和歌
近一千兩百年來日本最盛行的詩歌形式
傳統上用以表達溫柔、渴望、憂鬱等題材,是男女戀愛傳達情意之媒介
日本最古老的詩歌選集《萬葉集》收錄了4500首詩,其中有90%採用短歌的形式;《古今和歌集》裡的1100首詩作中,只有9首不是短歌。
作為被詩人鍾愛的意象和主題,在晶子的詩裡,「春」有多重意涵:
是作為書寫背景的時序上的春天,是散發自然之美的春光春色,更是象徵「春心騷動」、 「春思綿綿」、渴盼激愛的青春的生命。
她描寫甜美而憂傷的愛情,呈現內心騷動的女性情慾,戀愛中的人是不該受人輕視的「春」之旅者:
//
血液燃燒,
夢的旅店
激愛的一夜:
神不會貶抑
這樣的春行者。
就此意義而言,《亂發》可說是一部禮讚「春」,禮讚「戀」,服膺各種官能美的「春歌」集:
//
春之國,
戀之國的
曙光,
是溼潤我頭髮的
梅花精油
梅花精油在晨間發頂飄香發光,仿佛升起一面春之國、戀之國的旗幟,而紫色、桃色、紫藤、桃花、胭脂……是反覆出現的國旗的顏色。
她捍衛愛情,認為肉體之歡愉是天賜的、自然的美好事物;
所以她抨擊僧侶以及見識淺薄的道德主義者,為擁抱情慾的女人辯護:
//
你從不碰這
熱血洶湧的
柔軟肌膚。
你不覺悶嗎,
講道講道?
晶子還引領封閉保守的社會直視肉體之美,將乳房提升為女性美感或自覺的象徵:
//
春天短暫,
生命裡有什麼
東西不朽?
我讓他撫弄我
飽滿的乳房。
多次出現的乳房、嘴唇、皮膚、肩、發這類象徵女性特質和性徵的字眼或意象,都具有強烈的女性自覺的含義。
而這些大膽,直率的內容,充滿感官色彩和情慾暗示,都和與謝野晶子不尋常的家庭出身和戀愛經歷有關。
1878年12月7日,與謝野晶子出生於大阪,父親是皇室御用的糕點商人,經營著一家和果子老鋪。
晶子為家中三女,在她出生前兩個月, 一名兄長死於意外。
遭到喪子之痛、一心期盼再添丁的父親對她的性別由生氣、失望,轉為憎惡,為此母親將她送往姑姑家,只能在夜晚偷偷探視,直到三年後再生一子,才將她接回。
晶子的父親對藝文的喜愛遠勝於做生意,後來,晶子的聰慧和文學天分為她贏得父親的喜愛和肯定,以及受到當地女子所能接受的最高教育。
十三四歲開始閱讀父親的文學藏書,從平安時代(794—1192年)的宮廷文學,江戶時代(1600—1868年)的通俗小說,到明治時代的當代文學,晶子逐漸開啟了對創作的興趣。
父親重男輕女,思想封閉,為了守護她的貞操,白天不許她單獨出門,入夜則將她困鎖於臥房。
如此的壓抑氛圍讓晶子感到窒息、憤怒,創作成了她抒發內心情緒的出口,逃離現實的秘密管道。
此外,晶子人生中濃墨重彩的另一筆,是與多情風流的新派詩人鐵幹的婚姻,以及婚後應付和處理丈夫理不清的情感糾葛。
鐵幹頗有神童之姿,十六歲即在學校任日文教員,1900年8月,他遇見了與謝野晶子(二十二歲)。
作為文學後輩,晶子一直十分仰慕鐵幹,多次參與有他與會的文學聚會,追隨他寫詩,兩人很快成為密友。
基於對其才氣和盛名的仰慕,又加上了對他不幸福婚姻的同情,晶子對他產生了感情。
1901年1月底,鐵幹與晶子在京都共度了兩個晚上。其後,她一再寫信給鐵幹,表達想與他同居的渴望;據說還在信中以死相逼。
鐵幹並非被晶子的女性魅力所吸引,而是臣服於她的熱情和大膽。
婚後,鐵幹與前任妻子和情人斬不斷理還亂,糾纏不清,晶子也開始了貫穿婚後生活的不斷地「斬草除根」。
更多意難忘劇情,詳見《胭脂用盡時,桃花就開了》
婚後,鐵幹的詩名日漸式微,晶子的名氣卻持續上揚,夫妻地位形同逆轉。
晶子逐漸變成大師級的知名作家,多本詩集也相繼出版。
《胭脂用盡時,桃花就開了》
[日]與謝野晶子 著
陳黎 張芬齡 譯
浦睿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
與謝野晶子——影響詩人石川啄木的創作,深受周作人喜愛的日本傳奇女詩人。
一本豆瓣評分8.1的詩集,收錄劃時代的短歌集《亂發》230首名作,附錄70首小野小町、紫式部、和泉式部等古典女詩仙經典之作;選分六輯——「胭脂紫」、「蓮花船」、「白百合」、「二十歲妻」、「舞姬」、「春思」,每一輯都各有特色。
關於命運弄人的慨嘆、守候愛情的孤寂、內心難抑的欲望和生命熱情在自然萬物間的投遞,一部熱情、大膽、靈巧、迷人的現代女性詩集,讓你一讀難忘。
文源 |《胭脂用盡時,桃花就開了》
圖源 |《胭脂用盡時,桃花就開了》網絡
編輯 | 胡馬麗花
歡迎關注
▼
▼ 今日宜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