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是珠江主要幹流之一,也是目前整個珠江流域生態保存最好的江段。
水好魚就好,北江裡的魚以鮮嫩肥美著稱,因此價格往往比一般的野生魚更高。
近日在清遠峽,有漁民捕獲一條罕見的「大鯰魚」,還沒上岸就被人以六千元高價預定,在當地朋友圈引起不小轟動……
一條「鯰魚」能賣到幾千元?到底什麼魚如此「金貴」?又有多大?
這魚堪稱「北江魚王」
「這麼大的梅花鉗我好多年沒見過了,有二十多斤嘍,北江裡也沒幾條,我感覺六千都賣虧了…」
清遠漁民羅師傅驚嘆說,他是在朋友圈裡看到這條「北江魚王」的,是他一位朋友最近在北江夜捕時,撒網撈上來的。
一條魚賣6千還「嫌少」了?這個梅花鉗到底是個什麼魚?
其實,這種看起來像鯰魚,但渾身斑點的梅花鉗,就是斑鱯。
斑鱯是一種兇猛的鯰形目(也算是一種鯰魚),但是我國最罕見、最稀少的一類鯰魚。
漁民因其渾身斑點、體型狹長,一般俗稱梅花鉗、芝麻劍等等。
——這種魚雖然長大「賊眉鼠眼」,但肉質脆嫩,且傳說有一股芝麻清香,因此古代就是文人傳頌的淡水名魚。
不過,斑鱯對水質要求極高,因此只分布在特定的幾個江河流域中,廣東目前可能只有北江裡還有這種「梅花鉗」棲息……
這麼大的梅花鉗已多年未見
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鯰形目的魚種大都體型龐大,生長迅速,但梅花鉗這種「鯰魚」,生長速度卻比較一般,一年也長不到一斤。
因此,這條一米多長、二十多斤的「巨型梅花鉗」,堪稱極為少見的「魚王」了……
並且,因為江河航道開發、水質汙染以及濫捕酷撈,如今大體型的梅花鉗已經幾乎看不到了。
即使在清江,這種「梅花鉗原產地」,漁民們偶爾捕獲的個體也大都在5斤以下——難怪就連捕獲它的漁民,都感覺非常的吃驚甚至有些難以置信……
(北江漁民捕獲一條一斤多的梅花鉗,就價值兩百多元,並且往往上岸就被買走)
還沒上岸就被人預定
據漁民介紹,這條魚一被捕獲,就有人出幾千元的高價訂下——這種魚真有這麼值錢?
其實還真有,野生的梅花鉗一般價格在200-300元區間,越大的價格越高……
(一般野生的梅花鉗很難長到5斤以上)
其實,像這樣一條罕見的「梅花鉗魚王」,不僅經濟價值極高,生態價值更是難以估量,
不過,北江目前已結束禁漁期(北江禁漁時間為3月1日至6月30日24時),因此這條「魚王」也是漁民的,無法強求放生。
這麼大的梅花鉗真的非常罕見—— 其實據長江君了解,如今就是普通的一兩斤的梅花鉗,北江裡也很難捕到了,可以說是越捕越少。
不過幸運的是,梅花鉗種群衰退的主要原因,並非中華鱘之類「完全無法自然繁殖」,它們面臨的主要困境是捕撈和棲息環境破壞。
因此,只要江河生態治理到位,水體環境、生態系統保持穩定,這種「清江名魚」還是有機會重新繁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