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一詞相對於上水(供水)、下水(排水)。中水資源再生技術是指集中處理小區居民生活廢水(洗浴、洗臉、洗衣、廚房、廁所)後,達到一定的標準,資源再生到小區的綠化灌溉、車輛清洗、道路清洗、家庭坐便器清洗等,以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處理方式
按用途分類
一是將飲用水直接納入日常生活,即實現水資源的直接回收利用,適用於水資源極為稀缺、投資高、過程複雜的地區;
2.另一種是非飲用水處理標準,主要用於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水,如衛生間清洗、路面、汽車清洗、翡翠噴塗、消防安全、一般工業水處理等。它是一種通用的汙水處理介質。
3.工業利用水資源再生技術,可以對達到外排放標準的工業汙水進行再處理,再加上化油器、RO、EDI/混合床等設備,可達到軟水、純化水、高純水的水平,進行工業資源再生,節約資本,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按處理方法分類
1.物理處理法
膜過濾法適用於水質變化較大的情況。
該工藝的特點是:設備緊湊,操作方便,受負荷變化影響小。
尺蒸發熱:適用於所有水質。
採用該工藝的特點是穩定性高、易於維護、壽命長、操作簡單,不影響水質變化對設備運行。
2.物理化學法
適用於廢水水質轉變很大的狀況。一般方法為砂過濾、活性炭吸附、浮選、混凝、沉澱。該工藝特點採用中空纖維超級過濾菸嘴處理,技術先進,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系統間歇運行,管理簡單。
3.生物處理法
適用有機物含量高的廢水。一般使用活性汙泥法、接觸氧化法(未圖示)、生物迴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該工藝具有水力負荷波動響應能力強、發電生汙泥少、易於維護管理等優點。
水質要求
中等水質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滿足衛生要求。其指標主要有大腸菌群群數、細菌總數、佝氯元素量、懸濁物、COD、BOD5、磷化物等。
2.滿足人民的需要,即幸福感。其主要指標是濁度、顏色、氣味等。
3、考慮設備的構造規定,即水體不容易導致設備和管路比較嚴重浸蝕和結垢。指標為ph值、硬度、蒸發殘渣、可溶性物質等。
我國對中水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為了保證中水作為生活雜用水的安全、可靠和合理利用,1989年正式頒布了《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