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上海市科協聯合復旦大學及上海交通大學共同開展的上海市中學生「英才計劃」活動中,市北中學高一(8)班趙瞬成和高一(10)班胡雨桐兩名同學,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憑藉優異的綜合實力,成功入選復旦大學「英才計劃」,跟隨導師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充分享受復旦大學優質的科研資源與活動資源,從而進一步培養科學興趣、實踐科學研究。
據了解,2020年上海市中學生「英才計劃」,共吸引了全市四十多所重點高中的900多名學生提交申報材料;經材料初審,450餘名學生獲得初試資格;後來經過學科潛質測試、學科基礎知識和科研方法筆試、STEM綜合素養測評機試及課題研究計劃書評審等方面的考核,並結合網絡申報材料審核結果,262名學生進入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面試階段;最終經導師面試,擇優錄取76名正式學員、2名候補學員。
在高校面試環節,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面試均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五大學科分組進行。其中,復旦大學分12組導師團隊對145名學生進行面試考核,上海交通大學分9組導師團隊對117名學生開展面試考核。面試環節包括課題展示、導師問辯兩部分,評審老師結合學生的面試信息表、課題研究計劃書、獲獎證明等一系列材料對候選學生的個人素質、科研潛質進行全面考量。
胡雨桐同學坦言:「入選『英才計劃』,感觸最深的是自我管理能力獲得了極大提升。導師引領我閱讀文獻並關注一些前沿科技,但在整個課題的選題設計及實施過程中,必須學會自主學習和優先安排,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尤為重要。我從中學到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勤奮刻苦的品質是一筆極大的財富。」
附:
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中學生「英才計劃」),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主辦,旨在通過支持著名科學家指導中學生開展科學探究項目,激發中學生對基礎學科的興趣,幫助他們把握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掌握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方法、培養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進而發現一批具有科學潛質的優秀中學生,促進國家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的培養。
2020年上海市「英才計劃」培育高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分別推薦了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五大學科領域的23名著名科學家擔任「英才計劃」學員的培育導師。同時,為了更好地協助導師指導學生,將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工作落到實處,同時保證學生依然可以感受大師風採,每位導師科研團隊中落實了3-5名具有豐富學生指導經驗的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執行導師。
來源:上海市市北中學 供稿:孫 黎 攝影:錢奇成
編輯:韓立春 審讀:韓 豔 管理員:張 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