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展出的同一天,「文道: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獻展」 在遼寧省圖書館開展。此展展出省圖書館(省古籍保護中心)收藏的「唐宋八大家」重要古籍和有代表性版本32部,用古籍解讀「唐宋八大家」的家國情懷,同時讓更多的觀眾了解省圖書館館藏國寶。
「唐宋八大家」之名因《唐宋八大家文鈔》流傳
據省圖書館副館長姚傑介紹,此次展覽依託省圖書館(省古籍保護中心)的61萬冊古籍文獻,從中選出「唐宋八大家」代表性文獻和宋代至清代以來的重要版本32部,其中,選擇「唐宋八大家」每人3到4種重要古籍,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從宋代至清代以來,「唐宋八大家」文獻的流傳概貌。如宋紹定六年(1233年)臨江軍學和元代所刻的兩種《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等,觀眾可以近距離直觀比對不同時期的不同刻書風格。
「唐宋八大家」稱號的出現,表達了一種基本一致的文學主張和創作傾向。他們是唐宋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不滿於綺麗浮華的形式主義文風,倡導秦漢散體文的優良傳統,堅持文道合一的方向,基於此創作出的古文,代表了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明代茅坤選編的《唐宋八大家文鈔》,在當時即廣為流傳,「唐宋八大家」之名也因此書而流傳。此展展出了該書明崇禎刻本,是「唐宋八大家」合集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版本。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此次展出的《蘇文忠公全集》是蘇軾的文章合集。收錄了《東坡集》四十卷、《東坡後集》二十卷、《續集》十二卷、《奏議集》十五卷、《外製集》三卷、《內製集》十卷、《應詔集》十卷、《樂語》一卷,及王宗稷《東坡先生年譜》、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基本上包括了蘇軾的詩、詞、散文、書簡、序論等。元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十卷,韓愈撰、朱熹考異、王伯大音釋。《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此書。該書散藏於遼寧省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等公藏單位及私人收藏家,合之可成全書。此為元刻十二行孤本,彌足珍貴。該書經明清藏書家遞藏,後入藏清宮,鈐有「大經」「慈雲樓」等印及「天祿琳琅」藏書印全套。此展還展出《韓文公文鈔》十六卷、《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柳文》二十二卷等古籍。
我國的雕版印刷,從唐初貞觀年間出現,到宋代達到頂峰。宋代商品經濟發達,圖書流布於市,《清明上河圖》描繪了當時刻印售賣書籍的「書坊」。到了明代,錢塘學者高濂評說宋代雕版印刷書籍雕刻精良,校對嚴密,書寫肥細有致,印刷清晰明朗,「故以宋刻為善」。明崇禎年間,著名刻書印刷和藏書家毛晉曾公開掛牌收購宋版書。他收購宋版書不是按冊,而是按頁論價。坊間早就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
觀展中了解我省古籍收藏
正在省博物館舉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上,展出省圖書館古籍6本,其中有《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明刻《唐柳河東集》《蘇老泉文集》,還有《南豐先生元豐類稿》《司馬光家範》、清刻《呂本中官箴》,作為省博物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的有益補充,讓觀眾了解我省的古籍收藏,也是「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獻展」的宗旨之一。
古籍藏書是省圖書館的基礎藏書之一,總量為61萬冊,其中,善本古籍12萬多冊,與國內其他大型圖書館相比毫不遜色。據省圖書館古籍文獻中心主任劉冰介紹,省圖書館1948年底由哈爾濱遷到瀋陽,在古籍收藏方面,有原長春偽皇宮的大部分藏書、長春偽中央銀行的藏書、當時的「國立瀋陽博物院圖書館」的藏書(瀋陽故宮全部珍藏),還接受了其他圖書館和個人的藏書,自此奠定了館藏古籍善本書的基礎,構成了館藏特色。
內容來自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