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次的高考總是牽動著無數父母的心,他們希望孩子能夠發揮出最好的成績,考取心中最心儀的大學。
其實和父母相比,孩子的壓力只會多不會少,畢竟苦讀12年,就是為了在高考中能夠發揮出色,實現自己的大學夢。
孩子願意追求夢想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太過執著,也許反而會白白浪費時間。
01為考清華復讀8年的「高考瘋子」
吳善柳出生於1982年,他的學習成績一向都不錯,但是在第一年的高考中卻發揮失利。
和很多孩子一樣,吳善柳也選擇了復讀,以前通過自己的努力,第二年順利考取了北京交通大學。
這樣的成績應該也算是對他努力的一種肯定,然而吳善柳卻並不知足,他越來越發現清華才是自己的夢想,所以在大三選擇了輟學。
在經過了兩三年的打工時間之後,吳善柳再次走進了校門,因為他覺得知識才能夠改變命運。
由於吳善柳天資聰穎,所以重新拿回書本的他再次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只是並不是清華。
然而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吳善柳再次選擇了復讀,在前後8年時間裡,他考取了包括同濟大學在內的諸多名校,然而都選擇了放棄。
終於他如願以償地考取了清華,這時的吳善柳已經32歲了,在學校裡絕對是年齡最長的學生。
本以為一心想考取清華的吳善柳留在畢業後會有大的成就,然而他卻只是回到了家鄉當起了一名普通的私立高中老師。
這讓人不由得對他的人生規劃產生了質疑,既然是這樣的選擇,當初在考取師範類院校時就應該停止復讀,不然也不會浪費這麼多年的時間。
也許吳善柳想考取清華,並不是因為在他的人生規劃中有更高的理想要實現,而只是他的一種執念,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
為此他付出了8年的代價,究竟值不值得也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其實現在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復讀,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復讀。
02哪些人群適合復讀呢?
1、平時功課不錯,高考發揮失利
這樣的孩子有著一定紮實的基礎,他們平時在學校裡的成績都屬於中上。
如果正常發揮絕對能夠考取不錯的大學,但是有可能因為家庭原因或者是身體原因影響了他們的發揮,從而導致高考失利。
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父母可以支持孩子選擇復讀,畢竟他們的底子不差,還是有一定實力考取大學的。
2、因為專業原因放棄院校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專業的重要性,所以在高考時會選擇一門自己喜歡,而且未來就業前景不錯的專業。
但有時即便孩子考取了心儀的院校,也需要接受專業的調劑,如果讓孩子四年裡都面對他們不喜歡的專業,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與其在不喜歡的專業裡浪費4年時間,不如重新再考一次,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3、孩子具有上升空間
有的孩子開竅得比較晚,甚至在臨考前的一段時間,才突然意識到高考的重要性,這必然使得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進行充分的準備。
雖然在成績上也無法盡如人意。不過只要孩子主觀上願意學習,並且在行動上付出努力,那麼父母還是應該選擇支持孩子復讀。
因為孩子有著明顯的上升空間,只是因為準備時間不足而失利,相信一年之後他們一定會有不同的表現。
當然,如果孩子的能力有限,而且心理素質較差,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再勉強復讀一年,畢竟我們的青春有限,又何必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