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和正史裡的姜子牙,是怎樣的形象

2020-12-14 騰訊網

全 文 約 2300 字

閱 讀 需 要 7 分鐘

今年的十月一日,動畫電影《姜子牙》正式上映,雖然本文的關注重點並不在《姜子牙》到底有沒有講好中國故事上,但《姜子牙》對歷史和《封神演義》的大膽改編卻十分的吸引筆者的注意力,譬如說出任最終反派的天尊,在《封神演義》中可是和老子是同門師兄弟法力深不可測的元始天尊,號稱是「奉天承運御道統,總領萬仙鎮八方」,結果在電影裡卻成了心機深沉精於算計道貌岸然的反派人物。

而電影姜子牙的形象,其實更是和《演義》及正史相去甚遠,電影裡的姜子牙,一手打神鞭技驚四座,可謂是閃轉騰挪之間,進退章法有度。正經的闡教大弟子,可謂是闡教弟子的戰力天花板。

那實際上的姜子牙是怎樣的人呢?

上圖_ 電影《姜子牙》海報

正史中的姜子牙

正史中的姜子牙由於年代久遠,史料比較匱乏,而且後人附會託名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這無疑對史學界的考證造成了一些麻煩。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正史上確實有一位姜子牙,文韜武略興周滅商,姜太公、姜子牙、姜尚、呂尚、呂望、太公望、齊太公等等,這麼一大批名字,其實全部都是姜子牙。

他本人據考證應該是,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

或許有的朋友會奇怪,「姜姓,呂氏」。是什麼意思,他到底是姓姜還是姓呂呢?

姓氏在今天已經被合併,指代一個人的名字,但是在最初,其實是這麼回事的。

譬如說現在有一大家子人,全姓姜,那麼這就是姜姓,在姜老太爺的指揮下,姜姓發展的很快,族人日益增加,這種情況下,就會開始分支。這批分出來的族人雖然還姓姜,但也會給自己另外取一個名字來作為稱號,這就是「氏」。

所以姜子牙是姓姜,不過他們這一支是呂氏,因此你也可以叫他呂尚。

至於後面的呂望,在這裡「望」就和孔子的「子」或者姜太公的「公」一樣,屬於尊稱。

上圖_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

關於姜子牙的故事,爭議還是比較少的,早年顛沛流離,窮困潦倒,但是隱忍半生,靜察時變,最終穩坐釣魚臺,在文王上鉤之後幫忙興周滅商,功成身退受封齊國,為齊國的始封之軍,並且撰寫了傳奇兵書《六韜》。

在眾多的典籍中,大致上主要有三方面的記載,

一是由賤而貴,包括朝歌宰牛、渭水垂釣,

二是興周滅商,包括文王脫囚、率兵伐紂,

第三方面比較奇怪,記載了很多姜子牙的「超能力」,包括看星象而知天下、畫射丁候等等。

爭議比較多的問題是「姜子牙是哪裡人?」,有的學者認為姜子牙是「東海上人」,屬於今天的山東日照。但也有學者認同「東海上人說」,但不相信山東日照就是「東海」,他們認為「東海」指代廣闊的海濱地區,山東只是姜子牙避難所在之處。除此之外,還有冀州說、安徽臨泉說、山西霍州說、陝西華山說等等。

雖然關於姜子牙的研究很受關注,但客觀的來說,目前很多的研究都存在牽強附會、證據不足的地方。關於姜子牙的歷史研究,還要等著為了學界能有更深入的研究。

上圖_ 姜太公釣魚

演義中的姜子牙

《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和電影中的姜子牙出入甚大,首先最明顯的,《封神》中的姜子牙其實並不以武力見長,相反的,雖然姜子牙是周軍的總統帥,但實際上的戰鬥力卻非常堪憂。姜子牙在全書的重要地位是——他是整部小說推進的樞紐。

姜子牙的形象並非是固定的,其實關於古典小說我們大多都有一些誤解,覺得《三國演義》就是羅貫中一人一筆勤勤懇懇寫出來的,同樣,《水滸傳》也是施耐庵一人之功。其實羅貫中和施耐庵所做的工作更多的在於整理規劃,《三國》和《水滸》的故事已經在民間流傳很久了。

《封神演義》也是如此,不止有民間的傳說,也有在許仲琳動筆之前的小說。

譬如說《武王伐紂平話》,在這本書裡,姜子牙「孝極、仁極、智極」,他孝養老母,可謂孝極。義釋黃飛虎、割股療人,可謂仁極。所佔所卜無一不中,巧計克敵,可謂智極。

上圖_ 《封神演義》(明代傳為許仲琳創作長篇小說)

在隨後的《列國志傳》中,雖然大部分內容都直接承襲了《武王伐紂平話》,但去掉了一些情節,包括佔卜、割股療人等明顯有生造跡象的事跡。另外,在《列國志傳》中姜子牙的智慧和為人的道德被很明顯的誇大了,有很明顯的儒家文化色彩。

《列國志傳》後,就是重頭戲《封神演義》,雖然情節上有重大的改變,但姜子牙的形象的演變也出現了明顯的軌跡,《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特徵包括所有姜子牙都具有的隱忍以待時變,文韜武略治國理政等特點之外,最明顯的特點其實是「忠厚」。

他首先是一個道德上的完善者,這在電影中也有所體現,電影中的天尊就叫姜子牙要斬去「善念」,而姜子牙卻認為善良無錯,過於善良的姜子牙自然而然的走向了天尊的對立面。

上圖_ 元始天尊,全稱「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無上帝」,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

在《封神演義》中則是相反,元始天尊沒有叫姜子牙斬去善念,不如說,正是由於姜子牙的善良,才使得天賦平平戰力一般的他成為了天尊的徒弟,並且肩負起「滅商興周」指引封神的職責。

從正史到神魔演義,姜子牙形象的演變,實際上只有形象發生了質變的姜子牙,才能使《封神演義》中的神魔世界得以運行起來,姜子牙的形象轉變後帶來的「內聖」因素,比以往的所有的作品都更加的清晰了。

封神之戰歸根結底是對三界資源的再分配,終究是不義之戰,上者成仙,中者成神,下者為人。不義之戰卻要選一個最義之人主行,歸根結底還是以往姜子牙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封神榜上姓名早在封神之前就已經寫好了,命數已定,天資平平和長生無關的姜子牙正是最好的推手。

上圖_ 1990年版影視劇《封神榜》中姜子牙的經典形象

所以才說,電影裡叛出玉清宮的姜子牙,絕非演義原本的姜子牙,其實演義有一個非常宏大的世界,並不需要完全虛構一個故事出來,況且叛出玉清宮,實際上正和演義姜子牙的一生所求背道而馳。

「子牙此際落凡塵,白首牢騷類野人。幾度策身成老拙;三番涉世反相嗔。磻溪未入飛熊夢,渭水安知有瑞林。世際風雲開帝業,享年八百慶長春。——《封神演義·姜子牙判詞》」

參考資料:

【1】《借神演史的封神演義》 陳泳超

【2】《姜子牙形象淺說》 李秀萍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和正史裡的姜子牙不一樣,但真實的姜子牙到底是什麼樣...
    姜子牙,一個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多重符號的人物,《史記》中他是輔佐武王滅商的政治家、軍事家,《封神演義》中他是手拿打神鞭封神的神話人物,在民間又是「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鎮宅之神。
  • 《封神演義》姜子牙的雷心掌曾在民間盛行,和馬夫人離婚也有原型
    就如同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的形象雖然和歷史中的真面目不同,但還是在讀者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象。在李天飛老師看來,《封神演義》中的貫穿始終的人物姜子牙,堪稱是小說中「書膽」。作為歷史的傳奇人物,姜子牙本身就有很多故事,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那句歇後語「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鉤」。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沒有封神,此外還有七位也沒有,你知道嗎?
    看過《封神演義》的人都會知道,有這樣一個結局,就是申公豹這樣一個負面的角色最後卻得道成仙,而姜子牙沒有。其實在姜子牙還沒有下山。元始天尊在挑選人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了,姜子牙生來福薄,很難得道成仙。所以派往人間,去享受人間的將相之福。
  • 姜子牙,與其說《封神演義》的後續故事,不如說全新的顛覆!
    她的成功,也為「彩條屋」在「中國神話系列IP」事業上奠定了強大的基礎和信心。2020年10月1日,「彩條屋中國神話系列IP」第二部《姜子牙》,上線當天,票房就異常火爆。至今不到一周的時間,票房已經突破11億,已經邁向12億大關。那麼,這部所謂的《封神演義》後續故事的《姜子牙》,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 《姜子牙》動畫電影:面目全非的封神演義,製作者真研究過原版?
    《封神演義》本來是由明代作者創作的長篇小說,如今有無數的電影、動畫、電視劇等作品借鑑了這本著作,如今剛剛上映的動漫電影《姜子牙》就是借鑑了這個題材,不過作為一條對於古代神話非常有興趣的鹹魚表示,這作者真的是看過《封神演義》嗎?或者那些想要建造封神宇宙的人,真的熟讀,研究過《封神演義》?
  •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為何不願讓姜子牙成仙或成神?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為何不願讓姜子牙成仙或成神?《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最後的歸宿是什麼?《封神演義》中,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三界聖人共同議定封神榜,決定乘人間朝代更迭之際,在凡間封神,網羅天地間各界英才,為天庭服務,輔助昊天上帝管理三界。
  • 封神演義停播原因是什麼揭秘 封神演義大結局哪裡能看
    為什麼說這一次《封神演義》停播早有預兆,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部劇自開播兩個月以來一直到53集,哪怕是差評和吐槽聲不斷,但至少它的播出時間一直都是十分穩定的,而《封神演義》官微也在鼓足幹勁的宣傳讓其熱度不減!可就在6月2日網絡上突然傳出《封神演義》將停播的消息,但在6月3日上午《封神演義》官微突然宣布這部劇將會在6月3日晚播出大結局!
  • 封神演義,為什么元始天尊讓姜子牙下山封神,而不讓十二金仙去
    在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是封神行動的總指揮,總策劃,按理說為了保證封神行動的順利進行,他應該派出強悍的弟子下山主持封神,比如南極仙翁,或者十二金仙也可以,但他最後偏偏選擇了不會法術的姜子牙,這是為什麼呢?
  • 看懂《封神演義》,才知道《姜子牙》比《哪吒》高几個段位
    《姜子牙》因為低於期待值被罵爛片,電影評分一路走低,即便網絡上映也沒有擺脫被罵的命運。主創們也很冤,姜子牙和哪吒本來就是性格命運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我們沒有完全架空故事人物,不看原著《封神演義》,咱也沒法硬套哪吒搞一個合家歡啊。
  • 為什麼說姜子牙和琵琶精是《封神演義》中被欺騙最慘的兩個人?
    解密《封神演義》背後的故事,第18期作者:長安街大司馬說起封神大戰,大家都很熟悉,因為不論是文學愛好者或是普通人多多少少都會了解一些可以說《封神演義》是一部史詩級的神魔大片,劇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例如「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天命當興」、「完天地之劫數,成氣運之遷移」或者是陣亡以後都是「一道靈魂進封神臺去了」。那麼什麼是宿命呢?即上天註定的,而在封神時代中的天就是聖人,也就是說聖人制定的就是上天註定的。今天大司馬來介紹下《封神》中被欺騙最慘的兩個人,即姜子牙和琵琶精。
  • 《姜子牙》之後還有封神三部曲,「封神宇宙」來了?
    在這版之前,其實已經有超過10個版本的姜子牙——從家喻戶曉的1990年《封神榜》裡的藍天野,到兩次出演姜子牙的TVB演員的余子明,還有2006年和2009年《封神榜》裡劉德凱,甚至最年輕版本的《封神英雄榜》的陳鍵鋒,最辣眼睛版本的《封神傳奇》李連杰以及去年最新一版《封神演義》中的于和偉。
  • 封神演義停播原因是什麼? 封神演義最後12集哪裡看大結局是什麼
    這一版本的《封神演義》是由鄧倫、羅晉和王麗坤主演的,雖然說在播出的時候觀眾對這部劇有褒有貶,但是收視率還是出奇的好,可是因為一些介質原因還是遭遇了停播。經典小說《封神演義》,又被俗稱為《封神榜》,是成書於明代的長篇小說,可以說是中國文學的瑰寶之作。而電視劇《封神演義》,很顯然就是改編自這部小說,而且還與小說同名。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為何不給自己封神?專家:你看上榜的都是誰
    隨後,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在其中,既描寫了西周和商朝的徵戰,而且加入了闡教、截教諸仙的鬥智鬥法。最終,武王伐紂成功,周武王分封諸侯,姜子牙封神。其中的神仙體系是這樣的:鴻鈞道祖門下三友:一友太上老君,二友元始天尊,三友通天教主。
  • 《姜子牙》之後的「封神宇宙」,有點懸啊
    《魔童降世》和《姜子牙》之間的時間跨度太大了,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從靈珠子轉世到姜子牙封神這中間有多少故事,第十二回靈珠子降世,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封神,封神榜的主要故事就在這中間。事實上,這次的《姜子牙》的劇本就和《封神演義》沒什關係,唯一的聯繫就是「姜子牙」「申公豹」「四不像」這些詞了,劇本本質上就是個架空同人。
  • 封神演義裡,哪吒和楊戩哪個更厲害?
    首先確定一點,我們就以《封神演義》來判斷,不涉及其他,就《封神演義》這本書來說,楊戩地位高於哪吒。哪吒僅僅是個是先鋒,而楊戩的地位類似於參謀長兼軍師。一切外聯和高深計謀都是出自楊戩之手,應該說,如果姜子牙不能理事,代行元帥的應該就是一肩挑,封神以後,楊戩肉身成聖,地位也高於哪吒。再就能力和戰鬥力層面來說。
  • 一戰14天,《姜子牙》封神了嗎?
    同為封神大IP,相同的出品方,甚至在《姜子牙》的前期營銷中,也捆綁了《哪吒》,兩部影片市場反應卻不可同日而語,《哪吒》上映11天票房收入23.75億元,「頹廢」的《姜子牙》上映12天仍掙扎在15億的邊緣。《姜子牙》究竟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以至於即使有前作積累的高人氣,市場反應卻不盡如人意?
  • 號令群神的人不是姜子牙,封神演義的民間解讀更貼合大眾
    《號令群神》封面全面的神仙體系《號令群神》全面介紹了《封神演義》裡三百六十五位成神的完整神仙體系,從讀者熟知的人氣神仙李天飛比姜子牙對封神榜上的眾神們了解得更透徹。從民間流傳,到區域的演變,甚至官方認定,分門別類,追根溯源。把眾神譜畫了一個完整的脈絡。從文獻資料的考證,到傳說的變更,都有說明,可以幫助我們在看《封神演義》的時候,把人物甚至不連貫的情節豐滿起來。是對《封神演義》神仙人物的全面梳理。
  • 封神演義:楊戩為什麼叫做二郎神?姜子牙給出了最新解讀!
    電視劇《封神演義》在最近一段時間正在熱播當中,相信很多人也在關注這部劇,因為在之前就各種各樣的版本已經出現過了,所以他們這一次拍攝很難超過經典,但是這一次的拍攝卻引進了很多新鮮的元素,讓這部劇更有看點更符合年輕人的思想,卻因為改進的東西太多了,所以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不過當我們仔細回頭來看的時候
  • 封神演義神秘頭陀,姜子牙想殺沒敢殺,千年後託生取經人中的一位
    #中有很多神秘人物,以前的文章裡咱們提到過很多。只是作者給他虛構了一個前世,在封神演義中客串了一遭。這位人物似道非道,似仙非仙,似僧非僧,不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身份。只是有一點很確定,封神榜上沒有他的名字。即便犯下紅塵之劫也安然無事,姜子牙想殺也沒敢殺。非但沒有受到苛責,被西方教接走,直到千年之後,竟然成為一名取經人。
  • 維基百科:封神演義
    其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白話文》,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崑崙八仙東遊記》,以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的中國歷史為背景,描寫了周朝與殷商的對抗與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和哪吒三太子等生動、鮮明的形象,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