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山湖畔的青西三鎮——朱家角鎮、金澤鎮和練塘鎮是藝術家們的理想歸隱處。據不完全統計,有數百位畫家、音樂家、手工藝人、詩人、導演、攝影師等「隱居」在此。國慶期間,這些藝術家自發舉辦了一個集展示、交流、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藝術品集市——澤裡集,讓琉璃、扎染、地毯、首飾、香具、書畫等藝術家手作、工藝品和市民遊客親密接觸。
澤裡集的舉辦地,在金澤鎮政府對面不遠處的頤浩禪寺東廣場上。那裡遠離市區,是上海市的最西端,即便如此,長假期間依然遊人如織。澤裡集上,市民遊客在樹蔭下席地而坐,和藝術家們一起喝茶聊天;孩子們在開放式書法攤位前潑墨揮毫,玩得不亦樂乎。
共有20多名藝術家參加了澤裡集,宋軍就是其中之一。年輕時,宋軍對金銀工藝很感興趣,後來拜原老鳳祥首席設計師、百花獎金獎獲得者董亮為師,如今開設有一家金銀器工作室。宋軍告訴記者,金銀細工是典型的「慢工出細活」,有時為了做一把茶壺、酒壺,他要一連忙上數月甚至兩三年時間。金銀細工成品的售價往往比較貴,不太適合網絡銷售,他現在還沒有開網店,銷售主要是靠朋友推薦。另外,現代化加工方式對傳統金銀細工作業產生很大衝擊,他希望更多年輕人通過澤裡集看到、關注到這門傳統藝術,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
綜合藝術家黃珺的工作室在朱家角古鎮上。他告訴記者,生活、工作成本低,是他選擇青西的重要原因。他的工作室面積約100平方米,一年房租近3萬元;如果把工作室開在市區,房租可能要翻好幾倍。搞藝術的還經常要辦展覽,需要很大的空間,在寸土寸金的市區往往需要高昂的費用,在青西地區相對方便很多。
江蘇人周剛也有同感。他以前從事平面設計工作,五六年前來到青浦,在金澤鎮開設了融明琉璃工作室,主要製作琉璃製品。琉璃工作室對場地面積的要求比書畫、攝影等工作室更高,周剛的工作室約800平方米,目前一年房租近20萬元。如果開在市區,這個工作室的房租成本將不可想像。在澤裡集上,周剛帶來一些琉璃茶具、酒具、花器等:「不指望能賣掉多少東西,主要是想和志同道合之人交流心得。」
澤裡集籌辦人姜睿告訴記者,「我們初步計劃今後每年『五一』『十一』長假期間舉辦兩次澤裡集,讓更多藝術家、更多市民遊客參與其中,讓曲高和寡的藝術品『出圈』,也方便人們在古鎮上買到高品質的藝術品、工藝品。」
本文來源:東方網 作者:茅冠雋 責任編輯: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