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在知乎上回答了什麼問題?

2020-12-14 人民電競

出品|人民電競

作者|人民電競編輯部

編輯|Kevin

題圖|知乎

在我們入駐知乎的時候,我們曾經發過一篇推送,介紹了我們參加知乎「中國電競青年圖鑑丨文化篇」的圓桌討論中回答的問題。最近我們又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些我們認為與當下時事結合較深的問題,以下是我們最近回答的四個問題:

弟弟想放棄高中打電競,要支持嗎?

所有的支持和不支持,都應該建立在事實依據上。

此前電競領域的標杆人物之一PDD在《吐槽大會》上曾說,如果不是萬中無一的天才,他不太支持青少年成為電競選手。

而傳統體育的冠軍陳一冰在接受人民電競採訪時也說過,電競選手和遊戲玩家的區別,一定要搞清楚。如果是因為沉迷遊戲,打著電競的幌子來通過遊戲消磨時光荒廢青春,自然是不可取的。

電子競技,和傳統體育一樣,需要用成績說話。如果弟弟真的能達到極高的水準,是個萬中無一甚至百萬裡挑一的電競高手,那麼當然應該支持;但如果他只是愛玩遊戲,但並沒有達到你們小區最厲害、你們市最厲害、你們省最厲害甚至全國最厲害的級別。那麼——

儘快幫他戒除網癮,好好學習。

如何評價2020年3月1日晚肖戰粉絲和劍三玩家在yy四萬人在線對噴?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管哪種侮辱他人的行為都不值得肯定。這個立場站住了,我們會先明確一件事——「對噴」這個行為,不值得被提倡。

那麼,這件事如何評價呢?首先,這次肖戰粉絲的行為已經演化成了全網和肖戰的不理智粉絲(是肖戰的不理智粉絲而非肖戰)的對決。這些本應該「圈地自萌」的飯圈小可愛跑去其他領域挑釁,很難保證自己不被其他圈子抵制。

一個正確的邏輯是:「我喜歡的東西別人不喜歡,我不理他們就好,我自己繼續喜歡。」

但這些不理智的粉絲,卻是這樣的:「我們喜歡的東西你不喜歡,你就該si。」

所以,退回自己的圈子裡吧,在那裡沒幾個人會說你家肖戰的壞話。

畢竟這種出圈挑釁的行為,對肖戰的路人緣也沒有正面影響。

為什麼知乎體育板塊都是電競呢?

首先,體育板塊「都」是電競,說法是不合理的。答題之前我點開所有的體育板塊內容,前三頁的所有問答,籃球、圍棋、UFC、奧運、遊泳等佔了14條,直到第十五條才出現了關於UZI的一條問答

如果把題主的問題換成「體育板塊為什麼有電競」,確實值得說說。

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11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個正式體育競賽項。

在一個層面上看,電子競技也像棋藝以及其他非電子遊戲比賽類似,拼的是策略,體力,腦力。

另一個層面上看,以遊戲為載體的公平對戰平臺,以及團體項目體現出來的團隊精神,這些都跟體育項目有共通之處。

2014年,中國46號文件出臺,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劍指2025年5萬億的市場體量。這5萬億市場中,也有電競的一席之地。

2108年,電競成為了雅加達亞運會的表演項目,這是電競第一次在大型綜合性賽事上拋頭露面。8月26日晚,中國團隊拿下了王者榮耀國際版項目的金牌,將亞運會史上第一枚電競項目金牌帶回了中國。升國旗、奏國歌、為國爭光,電競選手,和傳統意義上的體育健兒別無二致。綜上,從定義、經濟發展、榮譽等多個維度看,電競是體育大家庭的一份子,即便他是個新人,身份也應該得到認同。

因此,體育板塊有電競的相關問題,也就不足為奇,如果真如您所說電競的話題在體育板塊越來越多以至於「都是電競」,只能說明電競行業這個體育大家庭中的新人,發展得越來越好了。

如何評價 CCTV 發現之旅頻道播出的《電子競技在中國》系列紀錄片?

既然是一部不止一集的紀錄片,評價就不圍繞片子本身的好壞來展開了,後續還會有新的內容,片子的好壞可以等到播完之後再評價。而且,這道題已經出現的回答基本上也是圍繞著這部紀錄片的內容聊的,我們不再贅述。

按照我的猜測,題主問的,可能更偏重「電競內容出現在CCTV發現之旅」這件事的性質。

翻個舊曆,2004年4月12日,國家廣電總局就電腦網路遊戲類節目的問題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影視局(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播電視局,中央三臺發出《關於禁止播出電腦網路遊戲類節目的通知》。當時發出該通知的原因,是因為電腦網路遊戲節目給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廣大群眾對此意見很大。

十六年之後,2020年3月14日起,《電子競技在中國》上線,雖然播出平臺是CCTV發現之旅頻道,而不是之前的CCTV 5,但這種來自官方的正面認可,對電競產業來說無疑是好事。

片中,中國的最早一批體育人之一、全球電競聯合會副主席魏紀中老先生,在評價「電子競技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設立為中國第99個體育項目」時表態:「這個現實不但被社會所承認,而且為我們政府所承認。」這句話如果放在當下,或許比2003年更合適。

所以,CCTV發現之旅播出電競相關的紀錄片,在我們看來正是因為「電競被社會承認,也被政府承認」。

CCTV發現之旅是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呢?公開資料顯示,它是國內首家以人文探索、科學揭秘、旅遊地理為主的專業電視頻道。可能有電競從業者會認為這第一集紀錄片不足以表達出電競全貌的百分之一,但該片的受眾,大多數不是電競產業的從業者。如果以一個行業外的人的身份來看這第一集內容,作為科普和入門,並沒有什麼問題——「電競不只是遊戲」這個在業內看似等同於「地球是圓的」一樣的真理,99%的圈外人可能都不知道。

所以按照最基本的「是什麼?為什麼?」的基本邏輯——

是什麼:是好事。CCTV發現之旅播出這樣的紀錄片,對於電競產業的發展是種認可,對於電競向圈外延展也有一定的利好。至少,科普了一些最基礎的常識。

為什麼:因為電競開始被更多人認可了。這種認可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人才流入,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越來越多的政策導向,進一步的結果就是電競產業發展壯大,成為了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成為「2025年實現5萬億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蓬勃發展的產業背後,有那麼一些重要的人和一些重要的事兒,當然值得用紀錄片的方式,在電視上呈現面向大眾呈現。

相關焦點

  • 知乎公布十年盤點:包含超4400萬問題和2.4億回答
    藍鯨TMT頻道12月16日訊,近日知乎在十周年之際發布了一系列「十年十大」盤點,包含十大知乎梗、十大知乎腦洞、十大知乎故事、十大領域問答四個不同名單。十年來,知乎聚集了超過4400萬個問題和2.4億個回答,內容遍布各領域和專業。其中,十大知乎梗包含謝邀、剛下飛機、實名反對、細思極恐、小透明、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鏡像問題、以上、如何評價、什麼體驗等流行語言和句式。2019年12月,「知乎宇宙」話題被用戶創建,目前已包括761個問題,已擁有全網熱度與知名度,成為了網友們喜聞樂見的知乎原生梗。
  • 內容啟示錄:知乎十年,我們看懂了什麼?
    此時我們此時發現,儘管這些內容仍可在知乎發現,知乎仍然是獲取深度優質內容的首選平臺,但是在知乎上顯然存在著兩種邏輯的好內容:專業高手眼中的,大眾爭相點讚的,並且常常表現出巨大差異。不過,長尾流量往往相對分散和低頻,試想,有幾個用戶會不厭其煩地每天去專業領域,看高大上且晦澀的專業內容呢?況且專業領域有那麼多內容夠他看嗎?但是長尾流量的時間效應更加持久,筆者若干年前回答的「如何培養歸納總結能力」、「如何培養黃執中那樣的催眠洗腦能力」等問題,雖然一開始起量很慢,但是到今天仍不斷有人點讚。
  • 內容啟示錄:知乎的十年,讓我們看明白了什麼?
    此時我們此時發現,儘管這些內容仍可在知乎發現,知乎仍然是獲取深度優質內容的首選平臺,但是在知乎上顯然存在著兩種邏輯的好內容:專業高手眼中的,大眾爭相點讚的,並且常常表現出巨大差異。社會熱點流量再來看社會熱點流量,知乎更像是「深度版微博」,它已經變成諸多社會公共事件策源發酵的地方,今天的知乎熱榜已經成為類似微博熱搜的存在。這就為知乎創造了一個更加高頻的用戶場景,你每天會去微博上看發生了什麼熱點?那你會不會想知道這個熱點的來龍去脈,想挖掘背後更深入的東西,那麼來知乎吧。
  • 美國「知乎」上這個回答又火了
    最近,在美版「知乎」Quora上這樣一個提問火了:你去過的國家裡,有哪個是與之前聽到的描述完全不一樣的?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中國!這位外國網友說:這是地球最安全的國家,在這裡,我從未感到過害怕!
  • 知乎回答總是沒人看?這些「錯誤」別再犯!
    能給我帶來什麼好處,解決什麼問題?我們以「丁香醫生」為例,作為知乎知名健康領域機構號,看看它的主頁有何借鑑之處?在知乎,每一個問題就相當於一個「渠道」,如果這個渠道沒有人關注,那再好的內容,沒人看,沒有曝光,也是白費功夫。這裡有一個運營者常踩的「坑」,運營者經常會發現,自己想答的問題已經有幾百個回答了,認為自己再去回答會無法搶佔前排,導致回答沒什麼流量曝光。所以就專門去找那些問題很相似,但沒什麼人回答的問題。
  • 產品:知乎回答生成器 自動生成「知乎體」的傻瓜文案生成器
    產品:知乎回答生成器 自動生成「知乎體」的傻瓜文案生成器 知乎回答生成器是一款可自動生成「知乎體」的傻瓜文案生成器,玩法也非常簡單,用戶只需輸入需要評價的內容,就可以生成「如何評價
  • 戾氣太重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知乎的回答語法
    戾氣太重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知乎的回答語法時間:2020-04-13 15:1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戾氣太重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知乎的回答語法 常用於知乎的 裝逼 回答語法 釋義: 1. 正常語境:是暴戾之氣。
  • 知乎精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知乎精英為什麼是句罵人的話?
    知乎上有一個功能叫「根話題」,是知乎所有話題的匯總,而根話題的精華頁,即為知乎所有答案的贊數TOP1000,足足50頁。我相信,所有在公眾傳播領域從事內容輸出的人,基本不可能在寫作中不與知乎TOP1000中的某個話題產生關聯,即,我們所寫的話題,很可能是在知乎上有過討論甚至有高票答案的。無論你寫的是情感、科技還是足球。
  • 知乎公布十年百問榜單:每一個問題都是一種陪伴
    繼「十年大事記」視頻、「十年十大」榜單之後,知乎發布「十年百問」榜單。該榜單綜合了2011至2020年,知乎上最熱門、最具價值、最富好奇心的100個優質問題,覆蓋科技、文學、時事、科普、電影等眾多領域。十年來,知乎積累了超過4400萬個問題和2.4億個回答。這些內容記錄和見證了中國乃至世界十年發展變化,更陪伴用戶度過了專屬的「知乎十年」。
  • 為什麼現在要選擇在知乎上做內容?
    隨著知乎的商業化,越來越多的知乎內容被抓取展現在百度首頁,很多廣告主注意到這一點,也紛紛開通了知乎帳號,在知乎上做起內容來。而知乎也推出知+業務,廣招代理商,在網際網路營銷上布局。知乎目前服務從一線到四線,從16歲到60歲所有的問題消費者,是一個內容知識分享社區。現在一些高精尖分子越來越多的願意在知乎上找問題找答案,也賦予了知乎商業化的一個必然結果。
  • 剖宮產的孩子更聰明,看到知乎上的這個回答我震驚了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對於「順產的孩子比剖宮產聰明是嗎?」這個問題,給出了恰恰相反的回答,還洋洋灑灑寫了一段。我認真閱讀後,簡直震驚了。因為人類的頭部比動物大,所以人類比較聰明。剖宮產因為避免孩子頭部受到擠壓,生出來的大頭娃娃更聰明。
  • 美版知乎問道:最讓你驚訝的中餐菜單裡邊是什麼?老外回答是亮點
    在美版的知乎上面就有一位老外問道:最讓你驚訝的中餐菜單裡邊兒都是什麼呢?其實說到中餐菜單那就得說一下在國外那些將中猜菜名給直接翻譯成英文菜單的中餐廳就比如紅燒獅子頭,夫妻肺片等等會讓老外嚇一跳,當然這也不僅只是因為翻譯的不同才會讓老外這麼的驚訝,像我們所吃的,比如鴨舌在老外的眼裡邊,他們還以為是蝸牛呢,但當他們吃到這道菜時才發現這其實並不是蝸牛。美版知乎問道:最讓你驚訝的中餐菜單裡邊是什麼?
  • 請回答2020 知乎發布「十周年特別企劃」
    十年百問 用好奇發問十年十年來,知乎上一共產生了數以億計的問題,「十年100問」精選了十年來100個熱議的好奇之問。其中,既有對「NBA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因直升機墜毀意外去世,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如何評價《創造101》第十期總決賽?」
  • 請回答2020,知乎發布「十周年特別企劃」
    十年百問,用好奇發問十年 十年來,知乎上一共產生了數以億計的問題,「十年100問」精選了十年來100個熱議的好奇之問。 其中,既有對「NBA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因直升機墜毀意外去世,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如何評價《創造101》第十期總決賽?」
  • 最近知乎上關於阿里招聘的挺火的一個討論
    由於當時手裡已經有其它公司的offer了,而且薪水要超過阿里不少,所以我很含蓄地向HR表示了對薪水的不滿。那個HR大媽聽完之後立刻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苦口婆心地教育我,「應屆生不要太看重起薪」、「你就那麼在意每個月那幾千塊錢的差距嗎」。。。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帖子,評分最高的那個回答可以作為對這個HR最好的答覆:為什麼說程式設計師的前三年不要太看重工資水平?
  • 回答知乎問題:佛山有什麼經典的旅遊路線?
    前幾天逛知乎,無意中看到一個問題:佛山有啥好玩的?有沒有什麼經典的旅遊路線?講真,佛山不跟其他旅遊城市一樣,有那麼多好玩的地方,而且景點都比較小且分散,但是佛山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其景點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氛圍還是比較濃的,在珠三角地區也能排得上號。印象中我們對佛山最深刻的認知是因黃飛鴻而起的吧?
  • 萬能的知乎:「在行」卻為何沒有出自知乎?
    無非是空有一把鑰匙卻沒有找到亟待打開的鎖,無非是找不到願意為此付費的用戶,只能夠在知乎等舞臺上免費賣藝,博得滿堂喝彩罷了。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正在實現知識服務的一對一匹配,而這將顛覆所謂的「認知盈餘」。「是否願意為此付費代表了一個人的嚴肅程度,曾經在知乎上認真回答過一個陌生人關於管理諮詢行業的問題,對方就一個『謝』字打住。」
  • 周冬雨知乎回題上熱門,被問平胸是啥體驗,她的回答很獨特
    周冬雨知乎回題上熱門,被問平胸是啥體驗,她的回答很獨特自從周冬雨前幾年參加了一個和餘文樂一起的綜藝節目之後就開始一路唄,觀眾喜歡了。之後又與馬思成演了一部電影之後就變成了金馬影后。又與金城武拍了一部電影,更是令周冬雨的發展越來越好高端,很有可能走向國際舞臺。
  • 謝邀,向知乎要答案
    這個問題知乎上有206個回答,有些帖子寫的比原文還長,它們探討了什麼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其中一個帖子寫道:對一個問題而言,每個人的回答應當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都各不相同,如果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樣,那麼這個世界也未免太過乏味了,但是所有蜿蜒曲折的道路,最後都通向同一個終點。
  • 知乎「致知計劃之科學季」頒獎,有趣的腦洞問題快來看
    追趕的兔子在超越烏龜的瞬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斑馬的條紋到底是幹嘛用的?為什麼蹺二郎腿使人舒服?   這些有趣的問題,你想知道答案嗎?近日,在知乎的「致知計劃之科學季」活動中,專業人士給出了許多科學嚴謹而風趣幽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