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穀雜糧,哪兒有不生病的?

2020-12-16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凌洲業話,ID:lingzhouyehu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叫「人吃五穀雜糧,哪兒有不生病的」;在批評某些人的時候,還會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就是指四肢(雙手雙腳)不夠勤快,連五穀都分不清楚,說明這個人懶惰、不參加勞動。但是如今的我們,真的能分清五穀嗎?別說把未脫殼的穀物擺在面前讓我們認,就連五穀指的是什麼恐怕也有很多人說不上來。隨著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尤其是城市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脫離了農業生產,所以不認識五穀也是正常的。

其實五穀是個總稱、或叫代稱,泛指主要的農作物,也有六穀、九穀、百穀的說法。那麼五穀有沒有具體所指呢?也有,不過在各種的古籍中,關於五穀的記載並不一樣,比如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鄭玄在注釋《周禮》時就說,五穀:麻、黍、稷、麥、豆也;趙歧在注《孟子》時說: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王逸注《楚辭》時認為:五穀,稻、稷、麥、豆、麻;《素問·藏氣法時論》中王冰的注釋是「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歸納起來,五穀的說法最主要的是兩種:一種是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

兩者唯一的區別就在稻和麻上,可能有人會說了,麻不是織布、做衣服、做繩子用的嗎?也不能吃呀?可人家說五穀是作物,也沒說全是食物啊?麻確實是不能吃,而且不止是織布做繩子,去皮後的莖可以當柴燒、可以蓋房子,而且麻還是做紙的好材料,因此也是主要作物。我國種稻以水稻為主,在過去、水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也許正是因為麻不能吃,而人們生存之本是吃飯,然後才是穿衣,所以後來就用稻代替了麻。

中國字它講理,您看谷這個字,底下是人口:解決人的口腹之慾、滿足溫飽問題;上邊兒那兩個點兒呢?代表殼,所以帶殼的才叫谷,脫了殼之後名字就不一樣了。稻脫殼以後就是大米,我們常吃的白米飯就是它;黍去殼是黃米,煮熟後有粘性,由於不利於消化,現在已經不怎麼作為主食了,不過某些地區的人們還是會經常食用,比如做黃米涼糕,也可以磨成面、做粘糕、炸糕、涼糕等,黃米也可以拿來釀酒;

稷就是小米,它是五穀之首、百穀之祖,過去常將國家說成江山社稷,社是土地、稷是糧食,構成了人類生存之本,所以用社稷代表國家,它長得跟黃米差不多,只是個頭兒小,這個我們很熟,小米粥誰還沒喝過?稷也可以叫粟,不過品種較多,俗話說「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而稷特指我們最常見的黃色小米,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

麥就不用多說了,白面嘛!不過麥也分很多種,我們國家以小麥為主,大麥也有,比如西藏地區常吃的青稞,就是大麥的一種;菽就是豆,它是豆類的統稱,可以是黃豆、也可以是黑豆。我國的傳統農作物遠不止這五種,可食用作物當然也不止,之所以歸納為五穀,大概與我國的五行文化有關,用五這個數字代表所有。五穀的概念形成之後雖然相沿了兩千多年,但這幾種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卻因時而異、因地而異。

歷史進程中由於人口的變化和種植技術的變化,導致了主要糧食的更替;各地區土壤和氣候也決定了作物的產量;所以幅員遼闊的中國,各地區的主食不盡相同,比如有些地區的人們偏愛高粱、玉米等,其實高粱在我國的種植歷史也很長,不過種植面積不是很廣;而玉米進入中國較晚,大概是元朝以後的事兒了,所以這些便被歸入了雜糧的行列,包括苡米、花生、蕎麥、莜麥、甚至紅薯,都算是雜糧。可現如今,人們多以大米白面為主,仿佛小米、大豆等傳統五穀也都歸入了雜糧,因此五穀仿佛變成了一個虛詞。

不過五穀文化對中國的影響還是十分深遠的,北京故宮在2005年大修時,工人們在昭德門屋頂中脊的筒瓦下發現了一個「寶盒」,後來才知道很多屋頂上都有這種盒子,其實裡面放的東西並不值錢,除了金、銀、銅、鐵、錫五種「金錠」和五色寶石以外,也就是五色緞、五色線、五經、五香、五藥,還有就是五穀,這算是一種祈福的方式吧,祈禱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物阜民豐、百姓衣食無憂。

我們常說「中國人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個壯舉。我們國家根本不適合大面積種草來發展畜牧業,也就不足以支撐我們靠吃肉來果腹,所以我們一直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幾千年來,五穀一直是我們餐桌上的「主力軍」,歷來受到珍惜、重視、尊重,甚至達到崇拜的地步,要不幹嘛用社稷代表國家呢?稷指糧食,也是穀神,接受人們的頂禮膜拜。所以珍惜糧食從來都是所有人該做的,但是近日,央視曾點名批評了邊吃邊吐的假吃播浪費糧食,也有網友爆出到飯館兒用餐後、打包時被譏諷嘲笑的視頻。

我想說的是:打包並不寒磣、節約也不掉價兒,浪費才可恥。對了,多說一句:開頭提到的「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這句話打哪兒來呢?不是人們為生病找的「藉口」,而是出自道家「吃五穀,百病出」的觀點,是方士們辟穀修仙時的說法,認為人食五穀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話雖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要修仙的,五穀不認識沒關係,不吃可不行!至於生病嘛,那是難免的,浪費可能也是種病,得治!

相關焦點

  • 都說吃五穀雜糧好,到底有哪些營養?五穀雜糧指哪些食物?
    雖然現在的食物越來越多樣化,但人們養生的意識在逐漸增強,相比大魚大肉,很多人反而喜歡吃五穀雜糧,都說吃五穀雜糧好,但具體好在哪?可能很多人並不知,五穀雜糧真的只有五種嗎?怎麼吃才有益健康?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食物保健康,五穀雜糧是關鍵
    「食文化」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吃」的概念已由溫飽過渡到「食文化」,不僅要吃出花樣,而且還要吃出健康。作為健康時尚,五穀雜糧備受青睞。
  • 五穀雜糧養生配方磨粉大全
    正確的食用五穀雜糧不僅有益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一般老百姓飲食調理的時候,比較注意粗細搭配,那麼如何吃才能對健康更有益呢?五穀雜糧養生效果好,不同的搭配功效也各不一樣,五穀雜糧養生配方有哪些呢?如何搭配更健康?
  • 五穀雜糧品牌一樣可以設計很高級,又不失雜糧屬性
    08 來源: 殘喘的青春 舉報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關注,  對農產品/五穀雜糧的需求量有較大的增長
  • 常吃五穀雜糧粉,是養生還是傷生?
    俗話說「多吃五穀,不生雜病」,但俗話又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額……那我們到底要不要吃五穀雜糧呢?這個問題,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我們今天來說一下「五穀雜糧粉」。顧名思義,「五穀雜糧粉」即把豆類、糧食作物以及一些植物種籽做熟後,研磨成細粉,加水調成糊狀,以代替正餐中的饅頭、米飯等主食。很多人覺得雜糧粉又方便,好處有多,因此倍加推崇。但五穀雜糧粉,卻未必適合每個人哦!同一種食物,加工越細顆粒越小,就越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五穀雜糧最重要的就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
  • 想要身體好,五穀雜糧少不了,做個南瓜球吃吧,晶瑩剔透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美食做法,在父母的年代都是吃五穀雜糧,身體也是倍棒,如今吃好的白面饅頭還是容易生病,但是人體還是要多吃雜糧。這樣有益身心健康。有些人喜歡看視頻,但是文章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跟著步驟走,一步一步學。
  • 很多人都在買的五穀雜糧粉,有一種人不適合吃
    但需要注意的是,經過研磨加工的雜糧粉,不能和雜糧完全劃上等號,也不是人人都推薦:有控血糖需求或患有糖尿病的人,不推薦吃雜糧粉;健康的普通人可以吃,但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看到這兒,大家可能好奇了,不是推薦糖尿病患者吃雜糧嗎,為什麼卻不建議吃雜糧粉呢?
  • 1236農產品:五穀雜糧養五臟?不要被騙了,這才是真相……
    榮獲2020年「最美教師」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一檔對話節目中提到:中國很多人的主食吃太多了,如果我們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導,很難活到90歲。這是怎麼回事呢?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追求健康的同時,「五穀雜糧」慢慢成了當今社會熱銷的農副產品,五穀雜糧為什麼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呢?吃五穀雜糧的好處1.
  • 湖州五穀雜糧膨化機價格表
    湖州五穀雜糧膨化機價格表濟南膨化設備廠主要生產銷售膨化機,飼料膨化機,單螺杆膨化機,雙螺杆膨化機,狗糧設備,魚飼料設備,玉米膨化機,寵物食品膨化機,寵物飼料生產設備等各種機械,多年來,我廠始終以質量求生存,以科技求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誠信為根本。
  • 五穀雜糧粥怎麼煮才軟糯,教煮粥的方法和購買五穀雜糧技巧
    怎麼才能把五穀雜糧粥煮得軟糯呢?又要要注意些什麼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我們在購買五穀雜糧的時候要怎麼識別好壞,要買什麼樣的才是好的,下面我都會一一提到,感興趣的朋友就聽我慢慢道來。五穀雜糧粥怎麼煮才軟糯:要想把五穀雜糧粥煮軟糯,要不煮的時間要足夠長,要不就要把五穀雜糧先泡脹,按成本來說後者肯定要優於前者,五穀雜糧中有些是比較難煮爛的,比如黑米以及一些豆類等食材,這類比較難煮爛的時間不先浸泡就煮的話,那煮出來的口感肯定不好。
  • 五穀雜糧打粉喝更好?營養損失可能更嚴重,製作過程可能汙染更甚
    近年來,街頭巷尾、賣場、超市,五穀雜糧現買現打粉的生意十分紅火,不少賣家稱這樣才真材實料,衝泡服用方便,人體吸收快有營養……因此,五穀雜糧粉特別受到中老年人歡迎。那麼,這種做法對身體更好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 這群大學生用五穀雜糧創作「藝術品」
    五穀雜糧不僅能吃,還能成為「藝術品」,你相信嗎?從12月1日開始,一場新奇有趣的創意糧食畫活動在江蘇科技大學校園掀起以糧作畫的熱潮,吸引百餘位同學組成的29支參賽隊伍報名參加,共同體驗糧食畫的魅力。   圖:部分參賽學生們展示各具特色的糧食畫作品   糧食畫起源於唐,盛於清,是用五穀糧食種粒製作而成的特殊書法藝術字畫,是中國五穀文化的藝術寫照。
  • 現在是「禮品級」稀罕物丨調著樣種五穀雜糧,小嶺種田大戶的...
    記得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裡,石光榮請鄉親們吃的「白臉高粱米」嗎?其實,那「白臉高粱米」就是咱黑龍江本地品種,米質好但低產,當年就很稀罕,現在更成了「禮品級」的雜糧品種。因為保障人體健康、科學膳食的需要,轉了一圈兒,東北高粱米又殺回來了。
  • 家裡存了太多五穀雜糧,卻開始生蟲,這該怎麼辦?
    多吃五穀雜糧身體好,放久了卻生蟲,該怎么正確處理?嗨嘍大家好,要是說大家經常吃的主食,其實說來說去還是五穀雜糧吃得多,這些糧食比較耐吃並且營養也豐富,煮粥蒸飯都是很合適的,所以大家遇到超市有活動或者是網上有活動的時候總會想買一點回家,短時間內吃不掉也沒關係,因為保質期都在幾個月,完全還能存放一段時間慢慢吃。
  • 正心智能克服疫情影響,迎來五穀雜糧自動售賣機新一輪增長
    雖然現在國內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是疫情離完全被遏制住還需要一段時間,並且有專家預言,疫情可能發展成為常態化。 然而,無人零售的經濟模式不但沒受到影響,反而成為了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新經濟模式。 隨著無人零售玩家持續不斷地不同細分品類進行市場探索和嘗試,公眾普遍認識到了無人零售的生活方式的便捷性和疫情常態化發展下的必要性,公眾對無接觸購物習慣已逐漸養成, 。
  • 青海【五穀雜糧膨化機】廠家
    青海【五穀雜糧膨化機】廠家,擁有國內先進的技術和熱加工領域的豐富經驗。青海【五穀雜糧膨化機】廠家, 該機還可用於食品行業中的快餐食品的加工、膨化食品的加工、油脂工業中的豆類預加工及膨化米糠等。
  • 送禮送健康眼下最時尚,五穀雜糧回歸自然,燕之坊知道嗎?
    送禮送健康眼下最時尚,五穀雜糧回歸自然,燕之坊知道嗎?日子過得真快呀,轉眼我們就進入了鼠年,年前收到了收到了百家號和燕之坊的新年大禮盒!現代科學養生理念就是回歸自然,經常吃些雜糧才能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這禮物實在是太棒了,無論自己吃,還是送禮,都是極好的。禮盒包裝非常的漂亮,外包裝設計簡約大方,裡面食材的擺放精緻講究,井井有條的排列著,一看就喜歡,送禮絕對加分有面子。
  • 貓咪生病了怎麼辦?
    人吃五穀雜糧,免不了生病,貓咪也一樣。不同的是,貓咪生病了不會像人一樣可以用言語表達出來,只能通過鏟屎官們細心觀察發現。當然不同的疾病出現的症狀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鏟屎官們「對症下藥」了。通過細心觀察來辨別貓咪的具體病因是什麼,至於具體如何應對,大家往下看。
  • 它曾是人類的主食,營養價值不輸五穀,現今卻基本沒人吃了!
    文/dimo它曾是人類的主食,營養價值不輸五穀,現今卻基本沒人吃了!很多食物都有自身的價值和意義,自然界當中的食物都是被賦予了內涵,根據它們成長特性以及外形特徵都會有一些象徵性的意義,比如今天我們要說到的橡果。
  • 辰頤物語:陝北米脂小米——「五穀雜糧,小米為王」
    米脂——「地有流金河水,沃土宜粟,米汁淅之如脂」。這個地名的來源,就是因為小米汁濃鬱如脂。 因其盛產的小米米汁淅出如脂而得名。素有「美人縣」的美譽。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就出生於此。 米脂縣十年九旱的黃土山地,很適合雜糧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