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浙江最近出了一個新學霸,妥妥地衝上了熱搜。
他叫沈祖約,今年103歲,英語說得很溜,翻譯過日本小說,還自學過俄語、西班牙語,空了寫寫詩,跟孫女學會了用電腦上網。當真是位「寶藏爺爺」啊。
而老爺爺說英語的視頻被發到網上之後,網友不僅誇他說得好,「帶點方言口音,特別喜感」,更多的是點讚其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還有網友說「看到這個老爺爺,好慚愧」「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從小就是個學霸
因為才學出眾
被老丈人看上
縱觀沈祖約的一生,那就是妥妥的學霸。
1918年,沈祖約出生於麗水的一個山村。在他出生的那個年代,上學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此時,距離清末帝溥儀宣布退位,不過6年時間。
沈祖約家境一般,他的學習機會來自他的兄長們。
沈家一共四兄妹,沈祖約是家裡老么,兄長們因為小時候沒有上過學,早早就出來謀生活,所以將學習的寄託放在了最小的弟弟身上,希望他成為一個文化人。
在兄長們的資助下,沈祖約得到這份寶貴的學習機會。學生時代,他讀書十分用功,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念書。
沈祖約兒時的鄰居從小跟著師傅學習打篾,他曾說小時候師傅每次喊他起床時,都說:「祖約早就起床念書了,你還在睡覺!」
因為才學出眾,沈爺爺早早就被定下婚約。
「我母親家庭條件優越,比我父親年長兩歲,當年外公想為母親找一門親事,去學校看了看,一看,就看上品學兼優的父親,問我母親是否同意,母親默許了。」
昨天,沈祖約的二兒子沈志明回憶說,「當時外婆是不同意這門親事的,想要我母親嫁一個富有人家,但我外公和母親覺得家庭不重要,有文化才重要。」
沈祖約高中畢業後,去了鄉下的私塾教書,沒過多久,就收到老丈人的催婚通知。1938年,20歲的沈祖約和妻子在老家成婚。
婚後,他不忘繼續學習,兩年後,考上國立中央大學師範學院(現在的南京大學),就讀博物系(當時是這麼叫的,其實和現在生物學差不多)。
大學畢業後,他在貴州一中學教過書,也經大學導師介紹去長沙湘雅醫學院任過教。抗日戰爭期間,還當過兵,在部隊擔任衛生隊的隊長。
沈祖約的大半生都給了家鄉的教育事業。1951年,他放棄了在杭州大學教書的機會,去了麗水縉雲中學教生物和化學,後來,學校缺少英語教師,他毛遂自薦,成為了麗水最早的一批英語老師,一直幹到1978年退休。
沈祖約這幾門外語是怎麼學習的呢?二兒子笑著說,其實,父親的英語底子都是學生時代打的基礎。在高中時期,沈祖約還拿到過浙江省英語比賽高中組一等獎,後來讀大學也有英語課程。
除了英語,沈祖約還自學了幾門外語:為了學習俄語,他買來唱片和詞典;學日語也不馬虎,嘗試翻譯日本兒童小說《窗邊的小豆豆》;學西班牙語,是因為孫女有個去西班牙工作的機會,他就想著自己先學會這門外語,再教孫女學。
也就是在他一邊自學西班牙語一邊教孫女的這段時間裡,孫女也教會了他怎麼用電腦。
最後,孫女由於一些原因沒能去成,暫停了西班牙語的學習,但沈祖約的學習並沒有停,「因為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有些共通之處,父親又順帶學習了義大利語。」二兒子說。
不抽菸不喝酒 不愛吃青菜頓頓無肉不歡
2007年,92歲的妻子去世後,沈祖約才搬去和兒子住,由大兒子和二兒子輪流照顧,一人半年。
二兒子和女兒在北京定居,每次輪到照顧父親時,就回麗水和父親一起住。二兒子也曾經把父親接到北京住過幾年,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父親想葉落歸根,二兒子又將父親送回了麗水。
去年7月,沈祖約咳嗽得厲害,家人趕緊送老人去醫院檢查,結果是肺結核,怕病情反覆,兩個兒子商量之後,決定讓父親住在醫院療養,一直到現在還住在醫院。
二兒子說,父親有三大愛好,看書、寫詩,還有就是特別關心國家大事,最喜歡看新聞類的電視節目。
在沈祖約的床位前,經常摞著一本本的書,大多已經被翻得很舊了,上面勾勾畫畫,滿滿都是。護士們經常能看到老人一手舉著放大鏡,一手翻閱詞典,連眼鏡都不用戴,時不時還大聲朗讀起來,聲音洪亮,吐字還挺清晰。
「現在除了耳朵有點背,其他沒什麼問題。」二兒子說,父親平時不抽菸,不喝酒,但也不愛鍛鍊,在飲食上不愛吃青菜,頓頓無肉不歡,所以還有點便秘的困擾。
老人不但愛學外語,對中國文化也十分熱愛,平時喜歡讀古代詩詞,也寫了不少詩。在父親的影響下,二兒子也開始寫詩。
醫院的護士說,老人非常珍惜這些書籍,每次看完,都會將書本一本本放置整齊,有時候還會和護士們飆下英語,逗逗大家。
不少人問二兒子父親長壽的「秘訣」,他笑笑,哪有什麼秘訣呀,福氣好吧。因為很多人都問過他這個問題,為此,他專門作了一首詩來回答:自古人生七十稀,而今百歲始稱奇。千因萬果人各異,國泰民安是壽基。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