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陳情令》中最讓人佩服的就是聶明玦了,一身正氣,嫉惡如仇,甚至當時在討伐溫氏的時候,為了讓自己的手下少有傷亡,自己獨自刺殺溫若寒,要是說俠義,估計聶明玦的俠義之氣不比任何人少了吧?只是沒想到俠義之人卻得不到該有的結局。
在《陳情令》結局的時候,對於聶明玦的身死,藍忘機和魏無羨也是找到了原因,那就是被金光瑤害死的。而金光瑤自己知道無法殺死聶明玦,但是因為是已刀入道,聶明玦少不了被心魔騷擾,於是金光瑤就私自改變了清心曲,明則為聶明玦清心魔,實則是在害他!
終於在因為薛洋的一次爭吵中,聶明玦看破了金光瑤的把戲,於是容不下他,甚至想除掉他。奈何金光瑤早就已經下了套,最終聶明玦已心魔糾纏而死。
可能很多人覺得, 是因為聶明玦容不下金光瑤,所以才被害的。但是其實細想的話,根本不是,因為只是為了自己的權力,所以聶明玦必須死。要知道自從溫氏被滅之後,五大世家就變成了四大世家。
而最強盛的就是金氏和聶氏還有姑蘇藍氏了,雖然藍氏和聶氏損失慘重,但是畢竟高層還都在,恢復也是時間的問題。雲門江氏就剩下了新宗主江澄,自然就不能相提並論了,而金光瑤又不可能去害藍氏,畢竟有藍曦臣在。那麼剩餘的就剩下聶氏了,如果金光瑤早有打算當仙督,害死金光善之前,就畢竟想除掉聶明玦,所以這也就是為何之後想把聶明玦做成傀儡,因為那樣自己的勢力就更加強大了,不得不說權力的欲望確實可怕。
尤其是從最後被藍曦臣殺死前,金光瑤的那句話「連我這麼多年都沒看出來」,就可以看出,其實金光瑤自從做了仙督之後,就已經開始暗自觀察各大家族,只不過聶懷桑為了不被懷疑,用「一問三不知」的稱號,才躲過了金光瑤的耳目。
對於金光瑤是可惡的也是可悲的。因為從小受人冷落,所以才有了想要出人頭地,甚至是不惜一切的心態,哪怕是自己的親妹妹,哪怕是自己的親兒子,為了權力甚至蒙蔽了雙眼,所以為了自己的仙督,聶明玦自然就是必須除掉的一塊兒絆腳石了。
然而就像剛才說的,金光瑤是可悲的,因為他心中也有一位不想傷害的人,只因為當年在姑蘇藍氏眾人看不起他的時候,多看他的那一眼。但是最終卻死在了自己最不想傷害的那個人的手中,也確實可悲。
然而劇中金光瑤的設定,其實不只是簡單的劇情需要而已,其實也是在諷刺生活中那些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他人的人,哪怕你是曾經被傷害過,但是只要你去傷害別人,就早晚會自食惡果。所以做人要做「魏無羨」,知己要有「藍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