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韓劇《花樣年華-生如夏花》開播,第一集就長達65分鐘。這種開篇或許顯得冗長多餘,但是寥寥片段就為觀眾勾勒出唯美感動的劇情,賺足觀眾的淚水,這部韓劇豆瓣評分高達9.1分。
劇中主角,分別是中年的韓在賢、智琇,由劉智泰、李寶英飾演。年少的韓在賢、智琇,由樸珍榮、樸詩研飾演。
40歲,都活成了自己不願意看到的樣子。年少時曾經互相愛過的他們,再次相遇。是微笑還是淚水?
20歲時,他們有著花樣年華的年紀,愛如夏花
生如夏花,好絢爛的劇名。20歲,青春年少,正直花樣年華。在這個
最美的年紀,遇到了最喜歡的他
,這是多麼幸運。那時的智琇,痴情而又勇敢,遇到喜歡的人奮不顧身,大庭廣眾之下可以對喜歡的大喊「我要追到你」。那時的在賢,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為了理想振臂高呼。
在賢和智琇在一場亂鬥中相遇,在紛亂危險的人潮中,在賢一把拉出了智琇。這個韓劇橋段或許有些庸俗,但是本劇卻又是如此的樸素自然。
這一拉便是永生。
從此,智琇變對他念念不忘。他在演講時,她在遠處偷偷地看著;他在圖書館時,她躲在書架背後偷偷地看著;他在睡覺時,她還是在門後偷偷地看著。
絢爛的夏花,終不敵肅殺的深秋。他們倆的喜歡,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就無奈的分開。一切的美好,都戛然而止。曾經的喜歡,在歲月的變遷中,都被埋進了心底。這是他們倆的青春,卻又何曾不是我們的青春。
青春時的愛情,是美好的,也是殘酷的。美好在於,那時沒有生活的羈絆,一切都是那麼的純粹。殘酷在於,青春時的愛情,往往是以無果告終,來不及開口卻要說再見。
是否有一個場景能觸及到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想起曾經一起走過的校園、一起讀書的課堂和喜歡的他?
40歲,歷經茫茫歲月再次相遇,哽咽相對,淚目千行
40歲,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這年齡段的人,都為生活所累。在賢與智琇分開後,各自成立家庭。他們分開26年,仍然把心留了一塊地給對方。智琇一直保存著26年前他的手帕,在賢也一直保留著26年前她的書。這一份情感,單純而又美好。
他的40歲是辛酸的。
在賢,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後來入贅一個財閥,因背鍋入獄。他出獄後,沒有得到當初被承諾的職位。他看到妻子和陌生男子出入酒店,兒子見到出獄後的他,也沒有任何喜悅之情。
她的40歲同樣是辛酸的。
智琇家道中落,與丈夫離婚,成為單親媽媽。她每天都在為兒子小心翼翼地活著,生怕撫養權被搶走。別人都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她卻在家,電影院都不去,因為電影浪費錢,等一陣子電視上也會播。
第一次相遇,她是「老阿姨」,他是老闆
智琇為了幾瓶水,差點被在的車撞到,遺失了她的手帕。在賢看到這個手帕時,冷冷的說道:「是男人用的手帕」。他卻不曾想,這塊手帕時智琇對那份26年前情感的寄託。
第二次相遇,他們是對立面
一群被公司惡意辭退的大媽,在他的公司樓下喊口號,智琇也在她們中間。
第三次相遇,他們是父親,母親
智琇是單親媽媽,撫養兒子已是不易,更何況這是貴族學校。智琇的兒子在學校打架,被老師喊到學校,她怕極了,生怕被學校開除。天意弄人,與她兒子打架的小孩正是在賢的兒子。在賢坐在沙發上看到了她,卻又不敢看她。在賢趁她沒看見,從旁邊走開。
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智琇一個人在雪地上矗立著。此時的智琇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自信,剩下的只是無助。在賢看著雪地裡的智琇,再也忍不住,走了上去。二人相隔茫茫歲月終於再次相遇,四目相對,淚如泉湧。
在賢的一句「找到了,尹智琇」,跨過了26年的時光。
心痛地消失的所有人,會在認識他們的人的心裡留下如傷痕般的微光
韓劇就是這樣,淡淡的劇情,卻足以讓你感動。每個人都會想過,再次和曾經的愛人相遇,是什麼樣的場景。韓在賢、智琇的相遇,其實滿足了觀眾的需求。自己曾經幻想過的場景,在漫天的雪花中呈現。熾熱的眼淚從臉龐滑過,滴進我們心底。
雪地上,韓在賢讓智琇踩著他的腳印往前走。這一幕26年前也出現過,只不過兩個同樣的畫面,卻夾雜著不同的情感。智琇看了一眼寬大的腳印,選擇了繞開。
現在的智琇也不是以前的智琇,現在的她,被物質拖累,沉默寡言。她有生病的父親、年少的兒子和捉襟見肘的生活,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敢愛膽大的女孩。從任何一方面看,她都有著深深的自卑感。她心裡無數次幻想著與韓在賢見面,但是真正面對面的時候,卻是沉默。
現在的韓在賢也不是以前的韓在賢,現在他,有事業有家庭。曾經為了理想,為了大眾,可以奮不顧身的他,早已陷入了世俗的泥淖。他對智琇的感情始終如一,他記得智琇膽小,記得智琇喜歡用腳掃雪,智琇受傷時,他還是那麼的細心。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
20多年過去了,早已物是人非。二人在對方的心裡,還是26年前的樣子。就算當初他們的感情有多麼的熱烈,也沒辦法確認,對方是否始終如一。
還記得智琇那句話,天氣也放晴了,我們各走各的吧!
曾經的花樣年華已經煙消雲散,生如夏花般熱烈的愛情早已成為過往。
歷經歲月洗禮的昔日的愛人啊,我們還有機會遇到嗎?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再次相遇,或以沉默,或以淚水,或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