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導語:
今天12月22日,歌手薛之謙發表了新單曲《把你揉碎捏成蘋果》,當大家初聽此首歌時,不難發現除了唱腔一如往常以外,詞曲之中產生了新的風格影子。
當我們翻開詞曲創作者的列表,果不其然,此次的詞曲創作,是由著名的詞曲人方毅所作。
而今年薛之謙所發表的8首歌曲中,除了與鬱可唯所合唱的《紙船》,以及為電影《緝魂》創作的推廣曲《野心》。
其餘幾首歌,都不是薛之謙詞曲全包,甚至還有像此次新單曲一樣,交由優秀的詞曲創作人,全權負責詞曲創作的歌曲。
曾經的創作才子薛之謙,為何近年愈發開始與他人合作,是海納百川,而或是「江郎才盡」,這對他的音樂是好事,還是退步?糖糖今天便與讀者們一同前來分析交流。
一.拋棄詞曲全包人設,暗度陳倉的改變
無論哪一位創作歌手,都會有自己的創作「瓶頸」,但是「瓶頸」並不意味著「才盡」之說。就薛之謙而言,他是絕對不會存在「江郎才盡」的。
從《你還要我怎樣》,到《演員》,再到近年所發表的《木偶人》,不難發現薛之謙不僅沒有創作枯竭,反倒是創作質量和格局越發的提高。
但是就歌手的音樂發展而言,堅持詞曲全創作並非是一件好事,如果對音樂負責,且對自己的事業負責,應該避免去打造「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的人設。
因為每位歌手,或是像周杰倫,薛之謙作曲佔優勢,或是許嵩,樸樹這樣,作詞佔優勢。
但是你要說哪一位歌手是作詞作曲編曲製作全優,也許會有一兩首歌存在,但是絕不會從頭至尾全部保證高質高量,此事古難全。
並且一味的全詞曲包辦,也容易讓自己的音樂形成一個慣性的閉環,就像你有時在街上聽到某一首歌,你可能不曾聽過,但是你卻知道是誰唱的。
太過於標籤化,能夠將歌手的「品牌造勢」推向極致的時候,反之卻也是把雙刃劍,於音樂而言,很容易進入固步自封的死循環。
並且每個人的學習力和眼界始終是有限的,薛之謙在現在都還保持著一年一專的高頻率發專速度,如果想讓發歌速度,與歌曲質量,乃至歌曲的創新突破同時兼得,不僅薛之謙,許多歌手都很難做到。
因此選擇把控歌曲主旋律的同時,再去與他人合作,達到1+1大於2的功效,才是一位歌手的眼界寬廣,以及對音樂尊重的體現。
由此可見「不拘泥於詞曲全包的人設,薛之謙實則是在做暗度陳倉的改變和進步」。
二.以破界合作之矛,破偏見愚見之牆
包含薛之謙,許嵩,汪蘇瀧在內的創作歌手,當有人惡意詆毀時,時常說的話就是,他的詞曲不夠高大上,或者薛之謙唱的歌感覺都一樣,難以細品。
說到底,終究是偏見帶來的盲目判斷,想要打破一個人的愚見,最好的方式就是參與他喜愛的領域中。
例如汪蘇瀧想要打破大家認為他只是「網絡歌手」的認知,便通過高頻上綜藝,出現在熒幕前,讓觀眾與聽眾能夠真正的認識他,並獲得關注。
而薛之謙想要對黑粉以及傲慢的高見做出反擊,最好的方法就是與他人合作。
你可以閉目塞聽的說薛之謙全詞曲的歌曲就是「不好聽」,但是當你喜愛的歌手或者詞曲人,與薛之謙一同創作歌曲時。
你會「避無可避」的正視他,從而褪下有色眼鏡,看到薛之謙音樂中的內核,以及真正發光發熱之處。
三.不怕改變蛻變,慎怕一塵不變
浮躁的社會環境,導致當前大家沉溺於娛樂八卦,熱衷於緋聞軼事,卻忘記了自己看待一件事,聽一首音樂時,自己的思想觀點所在,以及該如何去把控好對事情的論斷。
你可以對某一個音樂人有所偏見,但是不能以偏概全,不尊重其音樂成果。就薛之謙目前的音樂來說,不管是在質量,還是流量上,都保持以高水準的水平。
這是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說,十分幸運榮幸,同樣也是對華語音樂來說,特別的難能可貴。
糖糖很開心看到薛之謙在近兩張專輯中做到的融合,百家爭鳴之後,達到百家融會貫通,才能推動自身音樂水平進步,甚至該行業的進步。
而薛之謙最近的新歌,你可以說不對你的胃口,沒有了《意外》那張專輯的味道,你也可以說刮目相看,因為薛之謙嘗試了新的風格,聽到了不一樣的薛之謙。
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容分辨的,那就是薛之謙一直對音樂的尊重,而這些嘗試與改變,可能不能立顯山水,立出成效,可他卻一直在尋求突破,創新改變。
音樂也好,事業也好,怕的不是不能一鳴驚人,而是重複舒適。
最後我們對音樂人的觀點亦是,怕的不是或褒或貶,而是固執己見,或跟風成見。
一塵不變的去聽某一首歌, 看待一個人,愚蠢的堅守那些耳聽為虛的「偏見與愚見「。
我是「咖啡半分糖」,一位愛好樂評與影評的小文青,感謝與您在樂影與文字間相遇相知,期待您的持續關注與交流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