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6: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白牆灰瓦、朱漆大門、大紅燈籠……走在烏什縣依麻木鎮大街上,由庫爾班·尼亞孜設立的中華文化大院格外醒目。走進院中,幾名學生正和家長一同拉二胡、剪紙、做手工,歡笑聲不斷傳出。
「爸爸,您看我這個剪紙好看嗎?」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三年級學生祖麗胡瑪爾·艾海提拿著一張剪紙詢問艾海提·阿不力米提。
「這個很好看,我也試著剪一個,這個地方太好了,感謝庫爾班校長!」艾海提·阿不力米提說,中華文化大院建成後,免費向農民開放,農民可以在這裡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文化大院由庫爾班·尼亞孜2003年創辦的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改建而成,在院內學戲曲、拉二胡……置身其中,讓人不由讚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今年是庫爾班·尼亞孜創辦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的第17年。
17年前,庫爾班·尼亞孜拿出所有積蓄,創辦了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他的想法很直接:通過教育這個平臺,向孩子們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學校剛創辦時只有80多名學生,如今已有632名學生,每年都有很多學生考入內初班,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特別感謝學校老師,他們的辛勤付出給孩子們換來了更好的未來。」庫爾班·尼亞孜說。
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下,如今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的辦學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樓、宿舍樓、餐廳一應俱全,學校也被納入國家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範疇,享受與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同等待遇的義務教育經費、取暖費、營養餐補助資金,在校學生與公辦學校學生享受同等的「兩免一補」政策。
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庫爾班·尼亞孜始終沒有忘記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新校區大門至教學大樓中軸線上,擺放著一尊孔子銅像。每周一升國旗儀式結束後和每天做課間操之前,全校學生都列隊向這尊銅像鞠躬;教學樓裡有一間120平方米的大教室,古典鏤空雕花隔斷、古色古香的花紋邊框圖案,這些中國古典風格的裝修讓教室洋溢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氣息;校園裡,隨處可見《論語》《三字經》《弟子規》等宣傳畫,學生們在潛移默化地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孩子們業餘時間可以練書法、彈古箏、學舞獅子、排練秧歌。」該校副校長李永紅說。
隨著學校各項工作走向正軌,庫爾班·尼亞孜有了更大的目標,2019年年底,庫爾班·尼亞孜開始改造閒置的舊校區,不僅建設禮堂、活動室、圖書室、書畫室,還把老教室改造成為農牧民培訓課堂,讓他們免費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農業技術。「我想讓更多農牧民走進中華文化大院,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庫爾班·尼亞孜說。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庫爾班·尼亞孜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獲得這份榮譽,庫爾班·尼亞孜格外激動,他說:「這份榮譽是黨和國家對我的鼓勵和鞭策,我會堅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讓更多孩子通過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來源:阿克蘇日報 記者 張路 通訊員 艾克熱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堅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記全國勞動模範庫爾班·尼亞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