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縮聚反應中加入0.4%的對甲苯磺酸起到的作用是( )。[武漢理工大學2010研]
A.控制分子量
B.提高聚合速率
C.鏈轉移劑
D.封端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縮聚反應中,對甲苯磺酸相當於反應的催化劑,能提高聚合速率。
2等摩爾二元醇和二元酸進行縮聚,如平衡常數為400,在密閉體系內反應,不除去副產物水,反應程度為( )。[武漢理工大學2010研]
A.0.9
B.0.92
C.0.95
D.1.0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由題意得:縮聚反應在密閉體系中進行
代入數據得反應程度為0.95,故選C。
3工業上為了合成聚碳酸酯可採用( )聚合方法。[江蘇大學2016研]
A.熔融縮聚
B.界面縮聚
C.溶液縮聚
D.固相縮聚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酯交換法合成聚碳酸酯多採用熔融聚合,光氣直接法合成聚碳酸酯多採用界面縮聚技術。
4通過逐步聚合反應得到的聚合物大多數為( )聚合物。[江蘇大學2016研]
A.碳鏈
B.長鏈
C.雜鏈
D.嵌段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多數逐步聚合物屬於雜鏈聚合物,可分為線形和體形兩大類。
5開發一種聚合物時,需要從熱力學和動力學兩方面考察單體能否聚合。熱力學上判斷聚合傾向的主要參數是( )。[江蘇大學2016研]
A.聚合溫度
B.聚合焓
C.聚合熵
D.聚合壓力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單體能否聚合,可以從熱力學和動力學兩方面因素來考慮。熱力學討論聚合的可能性或傾向以及聚合-解聚的平衡問題,而動力學則研究引發劑和聚合速率等問題。ΔG的正負是單體能否聚合的判據,其大小決定於焓和熵的貢獻。大部分烯類的聚合熵ΔS近於定值,約等於單體分子的平移熵(-100~-120J·mol-1·K-1)。在一般聚合溫度(50~100℃)下,-TΔS=30~42kJ·mol-1,大部分烯類單體的-ΔH>40kJ·mol-1,都有聚合可能。因此,可用聚合焓來初步判斷聚合的可能性,聚合熱(焓)在熱力學上是判斷聚合傾向的重要參數。
6縮聚反應的官能度f有不同的表述,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安徽師範大學2017研]
A.官能度是根據官能團來確定的
B.官能度數和官能團數並非完全一一對應
C.在縮聚反應中,不參加反應的官能團不計算在官能度內
D.一種單體的官能度數是固定的,與反應類型和反應條件無關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項,縮合反應中,一分子中能參與反應的官能團數稱作官能度,也就是在反應體系中實際起反應的單體官能團數,與反應條件和反應類型相關。例如,苯酚與乙酐反應生成酯,酚羥基是反應基團,官能度為1;苯酚與甲醛反應時,酚羥基的鄰、對位三個活潑氫均能參與縮合反應,官能度是3。
7過硫酸銨引發劑屬於( )。[江蘇大學2016研]
A.陽離子引發劑
B.陰離子引發劑
C.油溶性引發劑
D.水溶性引發劑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過硫酸鹽,如過硫酸鉀和過硫酸銨,是無機過氧類引發劑的代表,具有水溶性,多用於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其分解產物是離子自由基
或自由基離子。
8用自由基聚合製備的高壓聚乙烯除了少量長支鏈,還有大量乙基、丁基等短支鏈,這些短支鏈的生成是因為( )。[江蘇大學2016研]
A.大分子鏈間的鏈轉移反應
B.向引發劑的鏈轉移反應
C.向單體的鏈轉移反應
D.大分子鏈內的鏈轉移反應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自由基向大分子轉移的結果,在大分子鏈上形成活性點,再引發單體聚合,形成支鏈。這樣由分子間轉移而形成的支鏈一般較長。高壓聚乙烯除含少量長支鏈外,還有乙基、丁基等短支鏈,這是分子內轉移的結果。
9在自由基聚合反應中,鏈自由基對過氧化物的( )是其引發劑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暨南大學2017研]
A.屏蔽效應
B.自加速效應
C.共軛效應
D.誘導分解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項,屏蔽效應是一種物理過程與自由基聚合無關;B項,自加速效應是指自由基聚合中期,出現聚合反應速率自動加快的現象;C項,共軛效應指在共軛體系中由於原子間的相互影響而使體系內的π電子(或p電子)分布發生變化的一種電子效應;D項,誘導分解實際上就是自由基向引發劑的轉移反應,過氧化物屬於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一種。
10自由基聚合反應時,引發劑AIBN一般在多少攝氏度使用?( )[暨南大學2017研]
A.30~40
B.50~70
C.80~100
D.100~120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項,偶氮二異丁腈(AIBN)是最常用的偶氮類引發劑,AIBN多在45~80℃使用,其分解反應特點呈一級反應,無誘導分解,只產生一種自由基,因此廣泛用於聚合動力學研究。
11熱塑性彈性體SBS是苯乙烯和丁二烯的( )。[江蘇大學2016研]
A.無規共聚物
B.交替共聚物
C.嵌段共聚物
D.接枝共聚物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SBS熱塑性彈性體是苯乙烯與丁二烯的ABA型嵌段共聚物。受熱後材料可以流動,容易加工成型。冷卻到室溫後,聚苯乙烯鏈段聚集成玻璃態微區,對聚丁二烯鏈段起到了物理交聯點的作用,從而使材料表現出橡膠的特性。因此稱之為「熱塑性彈性體」。
12在自由基共聚中,e值相差較大的一對單體發生( )的傾向大。[江蘇大學2016研]
A.理想共聚
B.交替共聚
C.恆比共聚
D.嵌段共聚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Q值相差較大,難以共聚;Q、e相近的一對單體,往往接近理想共聚,如苯乙烯-丁二烯、氯乙烯-醋酸乙烯酯;e值相差較大的一對單體,如苯乙烯-馬來酸酐、苯乙烯-丙烯腈,則有較大的交替共聚傾向。
13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自由基交替共聚的傾向較大,主要是( )。[華南理工大學2017研]
A.Q值相差較大的一對單體
B.e值相差較大的一對單體
C.都含吸電子基團的單體
D.二者競聚率接近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項,e值相差較大的一對單體有較大的交替共聚傾向;A項,Q值相差較大的一對單體難以共聚;C項,都含吸電子基團的單體,即e值相近;D項,競聚率是自增長速率常數與交叉增長速率常數的比值(r1=k11/k12,r2=k22/k21),只有當r1=r2=0時表明兩種自由基都不能與同種單體均聚,只能與異種單體共聚,共聚物中兩單元嚴格交替相間傾向於交替共聚。
14下列單體中,與丁二烯(e=1.05)共聚時,交替傾向最大的是( )[暨南大學2017研]。
A.PS(e=-1.08)
B.馬來酸酐(e=2.25)
C.醋酸乙烯(e=-0.22)
D.丙烯腈(e=1.2)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e值表示自由基和單體活性的極性度量,供電子基團的e為負值,吸電子基團的e為正值,e值相差較大的一對單體有較大的交替共聚傾向。
15在乙酸乙烯酯的自由基聚合反應中加入少量苯乙烯,會發生( )。[江蘇大學2017研]
A.聚合反應加速
B.聚合反應停止
C.相對分子量降低
D.相對分子量增加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苯乙烯單體的活性大於醋酸乙烯酯單體,但苯乙烯自由基的活性遠小於醋酸乙烯酯自由基,高活性的醋酸乙烯酯自由基與高活性的苯乙烯單體反應生成苯乙烯自由基,低活性的苯乙烯自由基很難與低活性的醋酸乙烯酯單體交叉增長,一旦形成苯乙烯自由基,再難引發醋酸乙烯酯單體聚合,聚合反應停止。
16自由基共聚合不可能得到( )共聚物。[江蘇大學2017研]
A.無規共聚物
B.嵌均共聚物
C.接枝共聚物
D.交替共聚物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嵌均共聚物是由較長的M1鏈段和另一較長的M2鏈段構成的大分子,每一鏈段可長達幾百至幾千結構單元,即:~M1M1M1M1~M1M1·M2M2M2~M2M2~,要形成嵌均共聚物要求r1>1且r2>1,這種情況下,兩種鏈自由基都傾向於加上同種單體,形成「嵌段」共聚物,鏈段長短決定於r1、r2的大小,很難用這種方法來製備真正嵌段共聚物產品。
17可以同時提高聚合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的聚合方法是( )。[安徽師範大學2017研]
A.界面聚合
B.乳液聚合
C.本體聚合
D.熔融縮聚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項,傳統乳液聚合的機理可概括如下:在水相中產生初級自由基和短鏈自由基,進入膠束成核,在膠束或膠粒內增長,另一自由基進入膠粒後,才終止;增大單體濃度,使其加速進入膠束或膠粒,聚合速率提高,單體數增加,使聚合物分子量也相應提高。
18固相聚合常用於製備( )。[華南理工大學2017研]
A.聚氨酯
B.聚氯乙烯
C.聚醯胺
D.聚烯烴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項,固相聚合是指單體處於固態下進行聚合反應,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的過程,特點是聚合反應的活化能低,沒有誘導期,具有明顯的聚合反應後效應等,固相聚合只限於少數高熔點的單體使用,如聚酯、聚醯胺、聚碳酸酯等。
19有機玻璃板材是採用( )。[暨南大學2017研]
A.本體聚合
B.溶液聚合
C.懸浮聚合
D.乳液聚合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項,有機玻璃板材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本體聚合而成。
20下列為非均相溶液聚合體系的是( )。[江蘇大學2017研]
A.醋酸乙烯以甲醇為溶劑的溶液聚合體系
B.丙烯腈以濃的NaCNS水溶液為溶劑的溶液聚合體系
C.丙烯腈以水為溶劑的溶液聚合體系
D.苯乙烯在苯中進行溶液聚合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溶液聚合體系中,生成的聚合物不能溶解於溶劑中,則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的聚合物不斷地沉澱出來,這種聚合叫非均相溶液聚合,亦稱沉澱聚合,如丙烯腈的水溶液聚合。
21本體聚合至一定轉化率時會出現自動加速現象,這時體系中的自由基濃度[M·]和自由基壽命τ的變化為( )[寧波大學2017研]
A.[M·]增加,τ延長
B.[M·]增加,τ縮短
C.[M·]減少,τ延長
D.[M·]不變,τ延長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項,自由基聚合過程中由於體系粘度的增加會導致自動加速效應,這是因為體系粘度增加使大分子鏈運動困難,大分子鏈自由基的雙基終止困難,鏈終止速率降低;而體系粘度的增大對小分子引發劑的分解沒有影響,鏈引發過程繼續進行,就會導致自由基濃度增大,自由及壽命延長。
22不能在懸浮聚合過程中用作分散劑的是( )[寧波大學2017研]
A.十二烷基磺酸鈉
B.羥基纖維素
C.不溶於水的碳酸鎂粉末
D.聚乙烯醇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項,十二烷基磺酸鈉屬於表面活性劑,在懸浮聚合中可以與分散劑配合使用,但不能單獨用作分散劑。
23陽離子聚合最主要的鏈終止方式是( )。[江蘇大學2016研]
A.向單體轉移
B.自發終止
C.雙基終止
D.向反離子轉移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陽離子聚合的活性種帶有正電荷,同種電荷相斥,不能雙基終止;陽離子聚合可能有自發終止、反離子加成、活性中心與反離子中的一部分結合而終止等幾種終止方式,但是以上陽離子聚合終止方式往往都難以順利進行,因此有「難終止」之稱;陽離子聚合的活性種很活潑,容易向單體或溶劑鏈轉移,向單體鏈轉移和向溶劑鏈轉移是其主要的鏈終止方式。
24能採用陽離子、陰離子與自由基三種聚合機理聚合的單體是( )。[華南理工大學2017研]
A.甲基丙烯酸甲酯
B.苯乙烯
C.異丁烯
D.丙烯腈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項,帶有共軛體系的烯類,如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等,電子流動性較大,易誘導極化,能按自由基聚合,陰離子聚合,陽離子聚合三種機理進行聚合。
25對陽離子聚合機理描述錯誤的是( )。[寧波大學2017研]
A.快引發
B.難轉移
C.快增長
D.難終止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項,陽離子聚合的活性種很活潑,容易向單體或溶劑鏈轉移,形成帶不飽和端基的大分子,同時再生出仍有引發能力的離子對,使動力學鏈不終止。
26為了得到具有實用價值高分子量聚丙烯,丙烯最適合的聚合方式是( )。[武漢理工大學2010研]
A.自由基聚合
B.陽離子聚合
C.配位聚合
D.陰離子聚合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丙烯只有一個較弱的推電子基,陽離子聚合困難,無法陰離子聚合。如進行自由基聚合,易形成穩定的烯丙基自由基而無法增長,因此只有在具有強催化能力的配位聚合下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27為了得到立構規整的PP,丙烯可採用( )聚合。[安徽師範大學2017研]
A.自由基聚合
B.陰離子聚合
C.陽離子聚合
D.配位聚合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項,配位聚合是指不飽和乙烯基單體首先在有空位的活性催化劑上配位,形成某種形式的配位絡合物,然後再插入過渡金屬(Mt)-碳(C)鍵中增長形成大分子的反應。丙烯使α-烯烴的代表,經Ziegler-Natta聚合,可製得等規聚丙烯。
28丙烯進行配位聚合時,適宜的分子量調節劑是( )。[安徽師範大學2017研]
A.十二烷基硫醇
B.正丁硫醇
C.氫氣
D.氮氣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項,在聚合體系中添加少量鏈轉移常數大的物質,由於鏈轉移能力特別強,只需少量加入便可明顯降低分子量,而且還可通過調節其用量來控制分子量,因此這類鏈轉移劑又叫分子量調節劑。氫氣可以作為鏈終止劑參與到丙烯聚合反應中,達到調節聚丙烯的分子量的目的。
29對均相茂金屬催化劑描述錯誤的是( )[寧波大學2017研]
A.高活性
B.單活性中心
C.獲得分子量分布較寬聚合物
D.可聚合的烯類較廣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項,茂金屬引發劑是由五元環的環戊二烯基類(簡稱茂)、ⅣB族過渡金屬、非茂配體三部分組成的有機金屬絡合物的簡稱,均相茂金屬引發劑發展迅速,因為它有許多優點:高活性,幾乎100%的金屬原子均可形成活性中心;單一活性中心,聚合物結構和性能容易控制,立構規整能力強,可合成純等規或純間規聚丙烯、間規聚苯乙烯;可聚合的烯類更廣,包括環烯烴、共軛二烯烴,以及氯乙烯、丙烯腈等極性單體;分子量分布窄,共聚物組成均一。
30高密度聚乙烯與低密度聚乙烯的製備方法不同,若要合成高密度聚乙烯,應採用( )[寧波大學2017研]
A.n-C4H9Li
B.TiCl4-AlEt3
C.BF3-H2O
D.BPO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項,高密度聚乙烯是通過配位聚合製備而成,使用的是Zieler-Nattta催化劑,TiCl4-AlEt3屬於Ziegler-Natta催化劑;A項,n-C4H9Li是陰離子聚合的引發劑;C項,BF3-H2O是陽離子的引發劑;D項,BPO是自由基聚合的引發劑。
31既能進行陰離子開環聚合,又能進行陽離子開環聚合的環醚是( )。[華南理工大學2017研]
A.環氧乙烷
B.丁氧環
C.四氫呋喃
D.四氫吡喃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項,三元環醚張力大,熱力學上很有開環傾向,加上C—O鍵是極性鍵,富電子的氧原子易受陽離子進攻,缺電子的碳原子易受陰離子進攻,酸(陽離子)、鹼(陰離子)甚至中性(水)條件均可使C—O鍵斷裂開環,因此三元環醚既能進行陰離子開環聚合,又能進行陽離子開環聚合。
32哪種單體不能用於開環聚合( )[寧波大學2017研]
A.四氫吡喃
B.四氫呋喃
C.丁氧環
D.二氧五環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項,四氫吡喃是六元環,不能進行開環聚合。
33聚合度基本不發生化學變化的化學反應是( )。[華南理工大學2017研]
A.聚氨酯的擴鏈
B.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
C.聚乳酸的水解
D.環氧樹脂的固化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項,聚氨酯的擴鏈反應使聚合度變大;B項,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即在酸或鹼的催化下,聚醋酸乙烯酯可用甲醇醇解成聚乙烯醇,即醋酸根被羥基所取代,醇解前後聚合度幾乎不變,是典型的相似轉變;C項,聚乳酸的水解是聚合度變小的反應;D項,環氧樹脂的固化是聚合度變大的反應。
來源:弘博學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