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青神縣青竹街道:打「竹牌」 唱「竹戲」 繪就竹裡振興路~

2020-12-19 瀟湘晨報

「竹裡青神安逸鄉村」專欄系列欄目,帶你打卡七個鄉鎮(街道),傾聽基層幹部、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的心聲。今天,請大家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走進 青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竹街道,感受當地濃厚的竹文化氛圍和當地居民的竹韻生活~

說起青竹街道,就不得不提到蘭溝村,它享有「中國竹編第一村」的美譽,該村「編竹為器」的民俗在青神古已有之,早就與當地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於1984年就開始在蘭溝村辦起了竹編工藝廠,生產和銷售竹編,30多年來,在我和家鄉竹編藝人們的共同努力之下,青神竹編逐漸在全世界有了名氣。」青竹街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雲華回憶說,「為了進一步宣傳家鄉的竹編文化,我又帶動周邊的上千名群眾跟我一起學竹編,他們很多人都通過發展竹編產業掙到了錢,走向了致富道路。」

近年來,青竹街道以蘭溝村為代表的竹編產業迅速發展,逐步形成了生產、銷售、展示等產業鏈條,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截至去年,青竹街道共有規模以上竹編及竹文化產業企業30餘家,經銷竹製工藝品商家上百戶,竹產業從業人員2000人以上,年竹產業產值達4500萬元以上。

「我們選擇在了青竹街道創辦竹編燈籠加工企業,主要是看重當地深厚的竹文化底蘊和竹產業優勢,同時,當地政府對我們的支持也非常大。」青神竹宜居竹木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嘉順告訴記者,「目前我們燈籠的年產量達到15萬個,年產值達千萬元以上,我們還解決了當地300多位老百姓的就業問題,實現了共同發展共同致富的目標。」

「現在我們青竹街道的竹編產業發展得很好,我們依靠編竹編就能在本地務工就業,既能把我們青神的竹編發揚光大,又能就近照顧家庭,我們的生活也將會過得越來越好!」青竹街道蘭溝村村民童小平分享著自己的快樂。

目前,青竹街道共有竹種類500餘種。依託良好的竹產業環境,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2018、2019、2020年「竹博會」先後在青竹街道成功舉辦。藉助「竹博會」的東風,青竹街道打造出了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熊貓館、竹林溼地公園、竹裡院子、竹裡巷子等景點,並統籌整合,重點打造文化旅遊,目前年接待遊客達到上百萬人次,實現年旅遊收入近6億元。

「竹裡巷子建成後,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很多人來旅遊、消費,帶動了我們村的經濟。我家就挨著巷子,我自己也想在家裡開個茶餐飲店來幫助我們的家庭增收致富。」青竹街道蘭溝村村民方濤暢談著自己的產業發展思路。

「依託我們獨有的竹產業等旅遊優勢,開發建成了竹裡院子、竹裡巷子等一批精品民宿區,通過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美麗鄉村的打造,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 ,大力培育生態、田園、康養、精緻的鄉村民宿和三產旅遊項目,完善鄉村旅遊的發展業態,帶領我們的百姓共同的發展,共同致富,助推鄉村振興。」青竹街道蘭溝村黨委書記趙小建說。

【來源:青神縣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岷峨秀地 「醉」美青竹——青神縣青竹街道:打「竹牌」 唱「竹戲...
    「竹裡青神安逸鄉村」專欄系列欄目,帶你打卡七個鄉鎮(街道),傾聽基層幹部、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的心聲。截至去年,青竹街道共有規模以上竹編及竹文化產業企業30餘家,經銷竹製工藝品商家上百戶,竹產業從業人員2000人以上,年竹產業產值達4500萬元以上。「我們選擇在了青竹街道創辦竹編燈籠加工企業,主要是看重當地深厚的竹文化底蘊和竹產業優勢,同時,當地政府對我們的支持也非常大。」
  • 竹裡巷子新晉4個「網紅點」 遊玩打卡樂在青神
    四川新聞網消息(王煒塞 文/圖)秋日傍晚,微風習習,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到青神縣竹林溼地公園走走,舒適又愜意。讓青神人民幸福的是,除了在溼地公園散步,現在還可以去公園斜對面——竹裡巷子新晉的4個「網紅打卡點」逛逛,感受流水潺潺、竹影搖曳的獨特鄉村風情。
  • 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 推進眉山竹高質量發展
    四川新聞網眉山1月7日訊(記者 李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千年以前,蘇東坡「取竹舍肉」的典故,賦予了眉山竹更多的文化底蘊。  1月7日,全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四川眉山舉行。竹產業是當前我國重點發展的一項綠色產業,四川是產竹大省,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
  • 非遺廣東|「兩桿青竹歌前賢,方丈舞臺礪後人」——單人木偶戲
    單人木偶戲因行頭小巧簡單,一個戲箱可裝完,一根扁擔即可挑去表演,故民間又稱扁擔戲,是明萬曆年間由福建傳入粵西的杖頭木偶的主要表演形式,歷經數百年而傳承至今,現主要分布於茂名市茂港區羊角、坡心、七逕、沙院鎮等地。
  • 竹裡成長,2020年社區家長學校開班了!
    竹裡成長,2020年社區家長學校開班了!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6日,我縣「竹裡成長
  • 覓長生毒劍流青竹劍使用心得分享
    18183首頁 覓長生 覓長生毒劍流青竹劍使用心得分享 覓長生毒劍流青竹劍使用心得分享 來源:網絡
  • 到青神「竹裡院子」,赴一場藝術薰陶之旅
    「竹裡院子」坐落於「中國首家竹林溼地」——青神縣竹林溼地公園以東,被300餘種世界名竹環繞著,其生態環境是毋庸置疑的。穿過竹林大道,揭開「竹裡院子」的神秘面紗後,會發現,驚喜才剛剛開始。」從上俯瞰,完美契合在周邊竹裡景觀,走進單個的小院子,又有不一樣的自然美景。
  • 眉山青神:竹裡鄉村的有機更新
    11月的眉山市青神縣,竹裡風景線,椪柑壓枝低。剛落幕的中國國際竹博會、數字國際熊貓節,讓人居環境整治後的特色新業「竹裡巷子」遊人如織。 「不好意思,這周暫時沒有位置了」。11月14日,青神縣 「竹裡香」火鍋店店長吳春梅,又接到食客的電話,開業不到1個月,營業額已經突破10萬元。
  • 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
    下面介紹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竹唐代:李賀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這首詩就是作者借竹自比,寫竹子的文光勁節和瀟灑清幽,實際上是寫人的氣質與修養。在一個空氣清新的早晨,詩人信步走在林蔭小道,和煦的陽光灑滿了大樹和小草。那些在林間高聲歌唱的小鳥,不僅沒有驚詫於這位不速之客,似乎還非常歡迎詩人的來到。
  • 竹子編出美好生活:竹可以抽成絲 剝成紗 繪成畫
    竹籮換回拖拉機   5月18日晚,陳雲華從深圳趕回四川青神,參加縣裡舉辦的竹編產業推進會。作為「竹編藝術大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雲華剛一落座,就有竹編業界朋友向他了解深圳文博會的情況。   青神縣境內盛產竹子,自古便有「人人用竹編,戶戶都會編」的傳統。陳雲華的爺爺就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鄉村篾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 竹中君子,其魂乃直,獨憐竹,清幽、典雅、正直,快來一起學種竹
    偶覺竹子的意象美不勝收,孤傲中挺直秀麗,超然於世,正直於世,不濁不妖,君子取其直,愛竹者其必具浩然正氣也。君子浩然立於世,而不甘受濁,青竹瀟灑存於林,而自帶淡泊於世。因相像而相知,因相知而相合,君子與竹,千年輪轉,終究不散。見得思義是君子所為,寧折不彎是青竹所求。一個任你春夏秋冬亂言,一個任爾東西南北風吹,都不忘初心,淡然處置。
  • 溫州泰順舉行畲鄉首屆攝影大賽 大咖集結竹裡現場採風
    25日上午,泰順畲鄉竹裡首屆攝影大賽舉行啟動儀式。主辦方表示,期望通過本次攝影比賽,能讓更多的人了解竹裡,認識竹裡,宣傳竹裡優質的文化與旅遊資源,推動文化建設、生態建設及旅遊事業發展,助力經濟發展。  土牆青瓦藍腰帶、竹林庭院有人家。
  • 雪峰聽竹
    雨點打在竹葉上,滴滴嗒嗒聲混合著她們的歡笑聲,在風中蕩漾開去。一陣山風吹過,竹梢被急劇地搖曳著,灑下一陣陣雨水,落在人們的衣脖裡,引來一陣驚叫,山林的寂靜瞬間被打破了,伴著風聲在綠海中蕩漾開去,湧入到雨霧中。接我們的嚮導終於到了,一行人又緩慢開拔。雨也越下越大,山霧越來越重,視野越來越狹窄,只看到眼前的一片竹子。
  • 泰順竹裡 浪漫畲鄉 因竹而美
    從228省道拐彎進入康莊公路,行進一公裡左右,被人們稱作「山中桃源」的竹裡,便向世人徐徐展開她的畫卷。 竹裡,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這裡森林資源豐富,擁有毛竹面積近20餘萬畝。在4月底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的浙江省文化示範村名單中,泰順縣竹裡畲族鄉竹裡村榜上有名。入選的鄉村需滿足文化和旅遊資源富集,自然生態和傳統文化保護較好,鄉村民宿發展較好,旅遊產品體系成熟、質量較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較完善等要求。
  • 飛花令「竹」,最美的竹子,都在詩詞裡了!
    1.竹裡登樓人不見,花間覓路鳥先知。——張謂《南園家宴》2.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李嶠《風·解落三秋葉》3.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4.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曹組《驀山溪梅》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竹韻傳聲|《夕陽•青竹•野菊花》(散文詩)
    竹韻傳聲|《夕陽•青竹•野菊花》(散文詩) 2020-12-12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泰順畲鄉竹裡 首屆攝影大賽啟動
    泰順畲鄉竹裡 首屆攝影大賽啟動 2020/05/27 08:5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