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裡青神安逸鄉村」專欄系列欄目,帶你打卡七個鄉鎮(街道),傾聽基層幹部、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的心聲。今天,請大家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走進 青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竹街道,感受當地濃厚的竹文化氛圍和當地居民的竹韻生活~
說起青竹街道,就不得不提到蘭溝村,它享有「中國竹編第一村」的美譽,該村「編竹為器」的民俗在青神古已有之,早就與當地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於1984年就開始在蘭溝村辦起了竹編工藝廠,生產和銷售竹編,30多年來,在我和家鄉竹編藝人們的共同努力之下,青神竹編逐漸在全世界有了名氣。」青竹街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雲華回憶說,「為了進一步宣傳家鄉的竹編文化,我又帶動周邊的上千名群眾跟我一起學竹編,他們很多人都通過發展竹編產業掙到了錢,走向了致富道路。」
近年來,青竹街道以蘭溝村為代表的竹編產業迅速發展,逐步形成了生產、銷售、展示等產業鏈條,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截至去年,青竹街道共有規模以上竹編及竹文化產業企業30餘家,經銷竹製工藝品商家上百戶,竹產業從業人員2000人以上,年竹產業產值達4500萬元以上。
「我們選擇在了青竹街道創辦竹編燈籠加工企業,主要是看重當地深厚的竹文化底蘊和竹產業優勢,同時,當地政府對我們的支持也非常大。」青神竹宜居竹木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嘉順告訴記者,「目前我們燈籠的年產量達到15萬個,年產值達千萬元以上,我們還解決了當地300多位老百姓的就業問題,實現了共同發展共同致富的目標。」
「現在我們青竹街道的竹編產業發展得很好,我們依靠編竹編就能在本地務工就業,既能把我們青神的竹編發揚光大,又能就近照顧家庭,我們的生活也將會過得越來越好!」青竹街道蘭溝村村民童小平分享著自己的快樂。
目前,青竹街道共有竹種類500餘種。依託良好的竹產業環境,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2018、2019、2020年「竹博會」先後在青竹街道成功舉辦。藉助「竹博會」的東風,青竹街道打造出了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熊貓館、竹林溼地公園、竹裡院子、竹裡巷子等景點,並統籌整合,重點打造文化旅遊,目前年接待遊客達到上百萬人次,實現年旅遊收入近6億元。
「竹裡巷子建成後,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很多人來旅遊、消費,帶動了我們村的經濟。我家就挨著巷子,我自己也想在家裡開個茶餐飲店來幫助我們的家庭增收致富。」青竹街道蘭溝村村民方濤暢談著自己的產業發展思路。
「依託我們獨有的竹產業等旅遊優勢,開發建成了竹裡院子、竹裡巷子等一批精品民宿區,通過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美麗鄉村的打造,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 ,大力培育生態、田園、康養、精緻的鄉村民宿和三產旅遊項目,完善鄉村旅遊的發展業態,帶領我們的百姓共同的發展,共同致富,助推鄉村振興。」青竹街道蘭溝村黨委書記趙小建說。
【來源:青神縣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