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高校陸續公布強基計劃錄取名單和分數線。哈三中和哈師大附中兩所學校共有23名素質全面,競賽成績優異的學生通過了清華、北大強基計劃測試,提前叩開了清北大門。哈師大附中雙料競賽牛娃樊根含說:「我的高考成績不算出色,是強基計劃,給了我進入清華大學的機會。」
樊根含,高考成績687分,在CPHO(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取得銀牌(黑龍江省第一名)和CMO(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銅牌,在附中綜合排名學年前三,在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校測中獲得優秀認定。被同學們稱作「樊神」的他,並不像眾人相像中學霸的樣子,他的競賽之路灑滿了拼搏的汗水。
高考+競賽,
他在不斷洗牌中堅持
剛上高一,樊根含便擠進了近200人的競賽課階梯教室裡汲取知識。小劉校長(劉振成副校長)的生動詼諧,巖哥(趙巖老師)的嚴謹務實,彪哥(關世彪老師)的細緻入微,強哥(鄧世強老師)思維奇絕,都讓他對競賽充滿了渴望。他說:「那時候,競賽的獎項離我很遙遠,量豐富的知識和巧妙的方法成為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隨著高考課業不斷加重,課餘時間越來越少,競賽的隊伍也在不斷洗牌。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退出,而競賽似乎也成為了「茶餘飯後的消遣」。堅持下來的同學不願放棄夢想,就要背上更重的課業壓力,踏上徵途。
高考+競賽的壓力可想而知,樊根含還參加了物理和數學兩個競賽課程,猶豫不決之時是趙巖老師的話,讓他做出了選擇。趙老師說:「退出競賽課不代表放棄競賽,只要你堅持認真學習數學,或許在數學競賽的考場上,你也會有意外的收穫。」樊根含選擇了物理競賽的道路,只為有機會探求世界運轉的法則,「問天地初心,析萬物致理」。
競賽並非升學的捷徑,
「競賽黨」無假期
樊根含說,競賽的道路絕不平坦,甚至充滿荊棘,無論是對於教練還是學生,都需付出無數的努力。若將競賽視作一條升學的捷徑,恐怕會令人失望。
學習新知識、刷題、停課集訓、外出培訓……「競賽黨」們將自己的假期、周末完全投入於學習,常常在周末一直奮戰到保安大爺鎖樓攆人。老師更是如此,物競教練強哥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學生們授課,帶領學生去外地培訓,更在學生遭遇低谷時給予他們信心與鼓勵,帶領學生走完坎坷而難忘的競賽之路。每每看到他的辛苦付出,學生們就說要用優異的競賽成績回饋他。他卻不以為然:「我努力培訓競賽是因為熱愛,不是想教出多少塊金牌。如果我的目標僅限於此,那我教出若干塊金牌後,難道就放棄教書了嗎?這是值得我奉獻一生的事業。」
競賽的路並不好走,樊根含也有折戟消沉的時候,迷茫中是戰友們的互相鼓勵讓他一次次堅定前行的方向。他說:「我們不是單打獨鬥,我們的背後凝聚著一群人的力量。有班主任劉英輝老師,學年主任任鳳全老師的關心、鼓勵。在我結束競賽,落下許多課,是老師和同學幫助我及時回歸課內。」
最大遺憾,
領獎時忘穿校服
說起高中競賽3年的遺憾,樊根含最記憶猶新的是物理競賽決賽的頒獎之夜。當他看著來自全國各地名校的高手們身著校服,笑容滿面時,他卻在為忘記將校服裝入行李箱懊悔不已。
樊根含說:「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我的恩師們付出無數心血的成果。雖然,我得到的僅僅是塊銀牌;雖然,我的高考成績最終也未必盡如人意,不足以成為母校的驕傲;雖然……可能,遺憾總是存在。但附中的培養,給了我相對燦爛的競賽成績,給了我難以忘懷的高中回憶。我堅信,我的學弟學妹們終會在努力下取得更豐厚的成績。」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張巍
編輯:馬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