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日子,我想平靜而認真地度過,按自己的節奏,用自己的方式。 ——陶立夏
01
常言道:知足常樂。最近在聽老師講課,其中有一句讓我有如醍醐灌頂之感。老師說:「過生活其實過的是一個人的心靜。」只有當一個人的內心真正靜下來時,各種欲望與壓力才會得到稀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儘管肩膀並不是那麼粗壯結識,但是擔子卻日益變得沉甸甸起來。為人子女,我們得盡到孝心;為人父母,我們要養育子女。然而,無論是孝敬父母,還是養家餬口,都需要我們拼命地掙錢。
漸漸地,我們滿腦子想的都是家人,卻唯獨少了我們自己。隨即,我們變得急功近利,我們變得身心俱疲,我們甚至變得茫然不知所措,竟忘了來時的路,更不知前方的路在哪裡。
每一天,我們過得是那麼的疲憊,面對上司的苛責與奚落,我們敢怒不敢言,只為了保住這份維持一家生計的經濟來源;面對盤根錯節的人情往來,我們疲於應付,卻不得不笑臉相迎。
成人的世界裡,壓力、惆悵、徘徊、焦慮,如家常便飯般的存在。也正因如此,我們便只顧埋頭苦幹,竟來不及抬頭看看天上的飛鳥翱翔和那雲捲雲舒,竟來不及細細聆聽泉水叮咚作響的恬淡,竟來不及在寒冬臘月享受難得的一縷縷暖陽。
02
作家陶立夏在她的新書《又是愉快的一天》裡,如是說:「我們都在努力學會愛自己的路上,看過了這個世界,看過它的美與殘酷。那些它不能提供的,我們自己創造。」
確實,除了愛家人、愛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愛自己。這個世界,美與醜並存,事事並非遂如人意。那些不能提供的美好,我們大可自己來創造。這是一種多麼豁達積極的心態呀。
每一天,工作之餘,家庭之餘,我們不妨嘗試著開發自己的更多可能性。比如,我們可以從筆墨紙硯中,體會文人墨客的崇高境界;我們可以漫無目的地,翻開一本想看已久卻沒空看的書;我們可以約上三五知己,就著冬日暖陽,採摘通紅透亮的草莓。
驀然回首,快樂真的可以很簡單!我們人之所以如此複雜,追本溯源,在於我們欲求不滿。其實,我們的房子可以不用那麼大,夠住就好;我們的孩子可以要求不那麼高,盡力就好。
有些人,或許與我們並不那麼合拍,作為凡夫俗子,我們做不到愉悅所有人,那麼,就放下吧,各自安好即可。如此一想,面對很多事情,我們的心胸便會變得坦然暢快很多。
03
在《又是愉快的一天》中,陶立夏還說:「我們的將來總是與過往枝節纏繞。所以,要記得今天的選擇,那是你明天的起點。」
過去的已然成為過去,明天還太遙遠,倒不如把握好實實在在的今天。今天的我們過得充實,那麼便會收穫快樂的明天;今天的我們碌碌無為,那麼明天便會惶恐不安。今天的因,便是明天的果。
所以,我們要學會把握住今天。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做不到面面俱到,那就分清主次,把重要的問題處理好,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妥當,那麼,我們便可以氣定神閒地迎接嶄新的明天了。
從某種意義而言,心態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泰然自若,源自於昔日的付出,有賴於昨天的拼搏。因而,我們要好好地過好今天,其他的,交給時間吧。
04 寫在文末
要想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愉快,我們不光要釋放負荷,還要保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充實地過好當下。
讓我們每一天都學會對自己說:哇,又是愉快的一天!
-END-
歡迎關注@三姐愛讀書,分享更多好書、更多人生感悟!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曾從事9年翻譯相關工作。如今,作為一名新媒體人,左手帶娃,右手寫文。快來和我一起愛看書,愛寫作,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