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比賽中,除了常見的進攻大戰外,還有一種很有欣賞性的打法,就是削球,而攻手跟削球手之間的對抗,被稱為攻削大戰。相當於矛和盾之間的比拼,攻喻為矛,削喻為盾,因為攻就是以進攻為主,削則以防守為主。
在不久前結束的德國桌球公開賽上,陳幸同首輪2-4輸給了日本的削球手橋本帆乃香,在2018年曾經也輸給過她一次,兩戰兩敗。而第二輪伊藤美誠對陣橋本帆乃香,結果4-1獲勝,贏得還是比較輕鬆,為何陳幸同突破不了橋本帆乃香的削球呢,而伊藤美誠又是如何獲勝的,下面來分析。
伊藤美誠如何戰勝削球手橋本帆乃香
一、發球多變
伊藤美誠這場比賽的發球還是很成功的,首先發球能夠直接得分,另外發球上能夠建立起優勢,則發球能夠為下一板提供進攻機會,之所以能夠利用發球建立起優勢來,主要是體現在這3點。
1、落點多變,伊藤美誠發球的落點變化多,這場比賽發到橋本帆乃香的正手小三角和反手小三角比較多,這兩個發球的落點是非常刁端,而且角度很大,幾乎是桌球臺兩個最大的角度。因為多變化則有迷惑性,橋本帆乃香接發上不理想,尤其是發到她的反手小三角,造成她接發上來不及只能搓高一板,結果伊藤美誠直接進攻。另外伊藤美誠也時不時發一些兩邊的大角度,還有中路上的一些落點,在這些不同落點上來回變化。
2、套路多變,發球的套路變化比較多,伊藤美誠的勾手發球很有特點,隱蔽性好,發球之前的動作帶有迷惑性,發球的瞬間出手很快。另外她的「攤煎餅」發球更有特點,發球之前先圈一個「圓餅」,也是她的應該套路發球,最後的擊球來看也是勾手發。站位上除了在反手位上發球,時不時會發到中路,甚至在中路偏正手的位置來發球,特別是在站在中路偏正手的位置上,發到橋本帆乃香的正手位上,相當於發了一條反斜線的線路。橋本帆乃香只有用正手去接,因為正手接不如反手的好,伊藤美誠抓住這條線路打出效果。所以發球套路加上站位的變化,而且來回變化,對橋本帆乃香的接發造成很大壓力。
3、長短結合,伊藤美誠主要是發短球為主,但也會融入發一些長球來配合,增加發球的變化,發的短球中,除了落點多變外,線路上也有變化,加上旋轉的變化,發的長球效果還是不錯。在第二局中局的一分球,伊藤美誠發到橋本帆乃香的反手位大角長球,而橋本帆乃香有些準備不足,雖然削起來,但質量不高,削過去的球比較高,伊藤美誠抓住機會扣殺得分。而且後面發的長球效果都不錯,為何能夠髮長球效果好,正因為有短球的牽引,而長球是很有突然性。
二、快速擊球
本身伊藤美誠的最大特點就是速度快,堅持站在近臺,這場比賽伊藤美誠的進攻仍然提得很快,每一板之間的銜接快,特別是連續進攻的時候,不僅銜接快,出手也快,當球還未到最高點的時候,就進行擊球,絕大多數的選手都在球到最高點後準備下降的時候來進行擊球,也是最常見的。
之所以橋本帆乃香沒有削出強烈旋轉,就是伊藤美誠的進攻提速,攻擊得很快,有時候橋本帆乃香削完球後還沒來得及回位,伊藤美誠後面的球就已經再打過來了,橋本帆乃香越削的質量就越差,所以伊藤美誠的提速進攻破了橋本帆乃香的旋轉。除了進攻快,在搓球也快,球剛上升期就搓過去,比進攻的點還要快。特別是當橋本帆乃香退到中臺削球的時候,伊藤美誠快速搓一板短球在臺內,橋本帆乃香往往難以快步上前去削球,所以都是基於擊球快的前提下。
三、攻搓結合
打削球對節奏的變化是很重要的,不能一個節奏來對付削球,因為一個節奏就容易讓對方適應。雖然伊藤美誠的擊球速度快,不過會運用攻和搓的結合,而其中攻和搓又有節奏上的變化。攻就是進攻,扣殺、拉弧圈、拉高吊弧圈、輕拉等,會根據橋本帆乃香的回球旋轉和站位來選擇進攻方式,削的球不轉或冒高,就直接扣殺,削側下旋,基本就拉弧圈,強烈的下旋則會拉起高吊弧圈來過度。
搓球雖然也是快,在搓上主要是旋轉的變化,搓不轉、搓下旋,另外搓的線路、落點上也是有變化,不僅是整場比賽中運用到攻搓結合,一分球中也會運用到,因為有時候一分球需要多板才能得分,攻搓結合如果運用得好,能夠改變場上的節奏,也能夠調動到對方。
因為一味的攻就是進攻節奏,運用搓球,旋轉馬上就有變化,而且搓多數都是搓的短球,調動對方向前移動。這場比賽伊藤美誠整體以攻為主、搓為輔,運用得比較成功,當然搓就是為後面的進攻做鋪墊。第三局伊藤美誠3比1領先的時候,發球後在第三板反手直接發起進攻,然後快速回搓一板短球,橋本帆乃香在削前面伊藤美誠的進攻時已經退臺,但突然一個搓短,再上前削球就出現失誤。
四、左右開弓
對付削球,很多人都會先從削球手的中路來突破,不過伊藤美誠這場比賽倒很少從橋本帆乃香的中路來突破,而是直接對她的左右兩邊進行攻擊,所以伊藤美誠的進攻上通過這左右兩個大角得分不少。進攻的角度很大,所以橋本帆乃香的削球需要更大範圍移動,削球的質量明顯就下降,伊藤美誠就迎來了扣殺的機會,而每次的扣殺基本都能夠得分。
第三局的第1分球,前4板雙方互搓後,第5板伊藤美誠正手拉到橋本帆乃香的反手位(左)大角,後面出機會直接扣到橋本帆乃香的正手位(右)大角,再一板反手位得分,雖然中間有一板是打中路來過度,不過對左右兩邊還是進行了大力的扣殺,兩條大斜線打得很清晰。
第三局中局的一分球,伊藤美誠發到橋本帆乃香的反手位,然後對她的反手位進攻,緊接著扣殺到她的正手位得分,進攻上這分球體現左右開弓的進攻還是很淋漓盡致。這個戰術看似簡單,不過伊藤美誠在這場比賽來看還是很實用。尤其是出現冒高球,伊藤美誠的扣殺基本就進行了左右開弓。
陳幸同為何會輸給橋本帆乃香
一、速度
陳幸同打削球的進攻速度不夠快,本身就缺少大力的殺板,很多時候的連續進攻都沒有打死,自己的進攻越打心就越虛,質量隨著下降,而伊藤美誠的進攻三五板就能夠解決問題,就是靠速度來取得扣殺機會,而扣殺球最多三板內就能夠得分。
陳幸同整個節奏上偏慢,接發、搓球、進攻都不快,所以橋本帆乃香完全有時間能夠回位來削起高質量的球,因為陳幸同這種打球節奏,對她還是很適應的,大部分人打削球都是這個節奏,也就是當球在最高點或準備下降期的時候去擊球,每板球之間的銜接和出手也不夠快,發球也缺少髮長快球來結合,發球上的速度基本都是一個節奏。
二、戰術
打削球對戰術的運用還是很重要的,最常用的是攻搓結合,陳幸同整場比賽雖然一直都在使用,但不是很成功,一方面自己先失誤。另外在選擇進攻或搓球的時機不太好,像進攻上到底能不能發力,進攻下網往往就是發死力,一些可以進攻的球卻選擇搓,回球效果則不理想。而且搓的球都偏長,要短才容易出效果,因為進攻基本就把橋本帆乃香調動到中臺,起碼退臺,要搓短球才能讓她上步削球不及時,攻搓就是一長一短的結合,顯然陳幸同這個戰術上沒有把短球搓出來。
另外打得比較常規,線路和落點都是很常規,落點上打得不夠刁端,則角度不大,所以左右兩個大角沒有調動成功。而橋本帆乃香左右兩邊都削得比較穩,無論從左移動到右的削球,還是從右移動到左的削球都能夠及時到位。從中路來突破也無法取得良機,因為拉球的速度不快,橋本帆乃香有調整的空間和時間,正手或反手來側身削起球。所以幾乎沒有一個比較成功的戰術運用出來,而且戰術的使用也比較模糊,不過清晰和果斷。
三、失誤
陳幸同整體的失誤太多了,雖說打削球有失誤是正常,但太多就是能力的問題,接發失誤,搓球失誤,進攻失誤。而造成這些失誤的主要原因就是對削球的旋轉上沒有判斷清楚,接發和搓球多次出現下網, 說明對方削了下旋球,但有時又搓得有點高,有2次接得很高,被橋本帆乃香反攻。
另外有的還搓出界,想搓長球結果就搓出界,手上的控制不到位,也就是手感欠缺。一些失誤因為在攻和搓之間猶豫後的失誤,可攻也可搓,猶豫了一下,球已經是在下降期,再去搓或攻難度就增大,造成失誤。進攻的失誤是最多的,進攻下網、進攻出界,特別是當進攻下網後,下一個進攻失誤往往就是出界,因為下網後,後面的球就想拉高弧度,但手上沒有控制好對球的摩擦就出界。
總結:都說伊藤美誠打削球有自己的一套,而且都比較輕鬆的取勝,從發球開始就能夠建立起優勢,進攻效率高,戰術的運用比較清晰,落點刁端,角度大。陳幸同整體是比較傳統的打法,沒有絕對殺板的情況下,速度又不夠,戰術沒有較好運用出來,對旋轉也沒有較好摸清。所以跟伊藤美誠打削球的差距主要在速度、戰術、落點、發球、旋轉、失誤等,打法上雖然難以改變,不過戰術的使用上是可以多借鑑別人的,發球加強變化,摸清旋轉,減少自己的失誤率,下次對陣橋本帆乃香,還是很有機會能夠「復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