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認為是「日本的曹操」,號稱戰國三傑之首,死後卻找不到屍體

2020-12-17 歷史雜談驛站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在日本戰國時期可算是威名赫赫,但其實織田信長一直被認為才是戰國三傑之首,另兩個才是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可以說,沒有織田信長就沒有秀吉和家康的成就,他打破傳統,藐視權威,以「天下布武」的號令完成了日本近世統一的第一步,很多人認為織田才是日本近世走向統一的先驅。

如果織田信長沒有死在「本能寺之變」的話,日本一定是他信長的。有人說他像中國歷史上的曹操,但不盡然,由於時代的差別,信長的眼界當時已邁向世界,他建造的安土城是被傳教士譽為即使是歐洲也沒有的最豪華壯觀的城堡。

其性格雖然開放不羈,但他在不斷籠絡人心。他還以時代的變革者自居,自稱「第六天魔王」,無論是公家、寺院還是幕府,他都不放在眼裡,他只要建立他理想中的平安樂土。

織田信長出身是尾張國(今日本名古屋一帶)織田信秀的嫡長子,出生於西元1534年尾張國的那古野城,小名吉法師。西元1546年,十二歲的織田信長按照武家傳統,在城進行元服禮(日本武士的成人禮),並據傳統取大名為「三郎信長」。

而根據武家元服禮的要求,一般武士之子在舉行完儀式後,就代表著到了可以上馬徵戰的年紀。因此僅在元服之後的第二年,織田信長便被委任為尾張國總大將,率領軍隊徵伐三河國吉良大濱的割據勢力,織田信長在戰場上開始顯露出自己的軍事才能。

公元1552年,信長只有18歲時,他的父親織田信秀因中風突然過世,信長因為是嫡子所以繼承了父親的家業,成為了尾張國的年輕領主。但由於信長太年輕,平時舉止也表現得有些怪異,因此被一些家臣和母親、兄弟看不起。

現在他繼承了父親的領主職位,那些反對他的人就更加不滿了。於是在信長的嶽父齋藤道三死後,信長因為失去這個支持他的外援,織田家那些不服信長的家臣們開始慫恿信長之弟織田信行起兵4000作亂。

沒想到信長卻只是外表糊塗而心中精明的人,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信長帶著1000多人便出城迎敵,並在一個叫做稻生的地方和叛亂的信行交戰,史稱「稻生合戰」。因為當時信長把城治理得不錯,城中的農民站在支持信長的陣營。

在這些農民的支持下,信長身先士卒地衝向了叛亂分子,並以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來打擊叛軍。稻生合戰最後以信長完勝告終,後來織田信行不得已投降,信長原諒了這個作亂的弟弟,同時也放過了那些家臣。此戰信長以1000人打敗了4倍於己的敵人,稻生合戰上演了以少勝多的好戲。

而在對外部氏族作戰中,後來信長又經過桶狹間一戰,讓原本實力薄弱,名望並不大的尾張國在織田信長異軍突起的勢力帶領下,不斷在徵戰獲勝,信長又擅於陸續整合政治資源,信長的大軍大有席捲並統一日本之勢。

天正10年(公元1582年),在織田與德川聯軍的追討下,'甲斐之虎'武田信玄之子勝賴3月11日於天目山自盡,織田信長一直最忌憚的武田家走向滅亡,關東的甲斐信濃地區終於也落入信長手中。

挺過三次'信長包圍網'的織田信長軍勢大盛,自應仁之亂以來,超過百年的戰國時代此時也終於露出統一曙光。織田信長成為當時的勝利者也是實至名歸,他實行槍火戰術,提倡兵農分離,並且整頓交通,率先開拓了日本通往新時代的道路。

從1568年到1582年間,織田信長通過努力,終於推翻了名義上管理和整治日本的室町幕府,持續百年的日本戰亂局面有所動搖。但織田信長雖然戰功赫赫,成為日本戰國年代最為人所知的英雄,而他最後的死亡卻非常遺憾和可悲。

1582年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在接到支援中國的羽柴秀吉命令後突然叛變,並率部包圍了下榻於京都本能寺的織田信長,並放火,信長及織田家嫡系大部分人在這場叛變中死亡,享年49歲。此事件改變了日本戰國的歷史走向,但關於明智光秀叛變的根本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關於明智光秀的異心,有一說是光秀認為自己未被賦予進攻四國的任務,而擔心自己會不會像林秀貞、佐久間信盛一樣被放逐,所以造反。另一說是,光秀以前受信長命令負責和長宗我部氏元親的友好工作,光秀為此奔走以改善彼此關係,他還將屬下齋藤利三之妹嫁予元親,但結果信長卻武力討伐長宗我部。

另外據《明智軍記》所記載,因光秀準備的一次接待餐宴質量不佳,信長令其隨從森蘭丸敲光秀的頭,光秀因此感到名譽受損、倍感屈辱。

因此本能寺之變前,本來被信長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軍,卻突然出現在京都,並於6月2日襲擊信長下榻的本能寺。當時,光秀因屬下兵力對信長的信賴較深,而誓言效忠自己的人很少緣故,光秀進攻本能寺時,其實並沒有告訴部下攻擊的目標是信長。

當時本能寺為大火燒毀,通說是認為信長已死於寺中,但明智光秀的女婿明智秀滿四處尋找,卻未能找到信長的屍體,有一說是信長遺體已被仰慕信長的僧侶與部下秘密地埋葬了。人們始終無法找到織田信長的屍體,這使他的死亡更加富有傳奇色彩。

而日本民間對於織田信長的死亡還有另外兩種說法:第一種認為豐臣秀吉背叛織田信長之後,織田信長被困在寺廟中,幾近走投無路,而此時織田信長不願自己遭到奸人玷汙,於是放了一場大火,將自己埋葬在火海中,至於織田信長到底有沒有在大火中死去並沒有確切的說法。

第二種認為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中遭到了圍攻,而織田信長則被三人重傷,此時織田信長已經得知自己大限將至,於是退到房中,卻遭到對手燃放大火,織田信長無路可走只能在大火中切腹自殺。

關於織田信長的死因之所以有諸多爭議,主要是因為織田信長與本能寺之變中的大火緊密相關,而且也無從考證織田信長有沒有死於火災。在織田信長的死因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自殺而亡的,從英雄氣節角度而言確實很有道理,但是沒有找到屍體仍然難以讓世人信服。

很多歷史學者認為戰國時期的織田信長之所以被推崇,除了傳奇且悲慘的結局外,主要表現在他排除萬難並首先計劃統一日本,雖然這個計劃最終他沒能實現,而是換成了豐臣秀吉。但是卻不能否認他的功勞,他還鼓勵商業的發展和技術的創新,推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而且織田信長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真正終結者,他雖然因為家臣的叛亂而慘遭不幸,卻留下了一段遺言。關於織田信長遺言,一直都有著不同的翻譯結果,不過大多翻譯都是說織田信長遺言中表露出了自己一生有限,太多事情都已經無能無力了,有一種英雄末路的滄桑之感,但是同時也表現出了坦然以及大徹大悟。

通過織田信長遺言可以看出他對自己一生的評價非常中肯,他在晚年曾言「榮光顯耀亦黯然」,可以看出人在面對生死的時候,無論是生前功名都將會變得十分平淡。而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織田信長當時再也不覺得年輕時的春秋大夢是美好,只覺得世間一切都會變成滄海桑田。

碼字不易,走過路過給個關注唄!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蒼穹,三傑接力,最終實現統一大業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號稱日本戰國三傑。關於三個人的異同,後世流傳著一個故事:「如果杜鵑不鳴叫,卻又想讓它叫,用什麼辦法好呢?」德川家康,小心隱藏自己的意圖,近待出頭之日,等到織田信長死了,豐臣秀吉也死了,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兩個優秀的官二代(織田信長、德川家康都是繼承的大名),一個強大的鳳凰男(豐臣秀吉市井貧民出生,草根逆襲),三個人先後發力,最終結束戰國時代,奠定日本統一大業。
  • 為什麼貓死後找不到屍體,它們都去哪兒了?看完令人感慨!
    為什麼貓死後找不到屍體,它們都去哪兒了?看完令人感慨!在很多小夥伴的家中都養起了寵物,這些寵物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多的歡樂,而且很多人對貓這種動物尤為喜愛,因為即使沒有人陪它,它自己也能夠玩得非常的歡樂。但是許多養貓的朋友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野貓死後找不到屍體,它們都去哪兒了?看完令人感慨。其實貓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動物,而且性格溫順,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貓能夠感知自己的死亡,因此在它感覺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時候,它會找一個隱蔽的地方藏起來。
  • 【日本戰國時代(二)】第六天魔王之死與日本的統一
    日本戰國時代,是指從公元1467年「應仁之亂」開始,一直到1615年德川家康滅亡豐臣氏為止的這一段時期。,後來他改名為德川家康,同樣位列日本「戰國三傑」之中。遊戲《信長之野望》中織田信長的形象。除了日本的戰國時代,另一個被日本遊戲界廣泛改編的時期是中國的三國時期.有趣的是兩個系列中織田信長與曹操的形象頗為神似,而且兩個人確實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都雄才大略胸懷野心,以弱勝強奠定基業,都無限接近於統一但最後都化為了殘念,而最後的統一都是在他們建立的基礎上完成的。
  • 【科普】日本戰國5大名將
    一、織田信長  外號:第六天魔王(自封),尾張大うつけ(尾張大傻瓜)、赤鬼、雨將軍  「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另外兩個為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將日本的戰國亂世徹底打破。原本是尾張國的小大名,後於桶狹間擊破今川義元的大軍而名震日本,後通過擁護足利義昭上洛(割據地方的勢力率軍前往京都)逐漸控制京都,將各個有力敵對大名逐個擊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領土。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槍的戰術,實行兵農分離,鼓勵自由貿易,整頓交通路線等等革新政策,開拓了日本通向近代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
  • 日本戰國武將大名綜合實力前十名
    織田信長是第一個將戰國日本推向統一的人,他為豐臣秀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織田信長同時還是個改革家,他非常樂意接受新鮮事物。織田信長2、豐臣秀吉「戰國三傑」之一,戰國時期第一個統一日本的人,從足輕到天下人的傳奇人物。豐臣秀吉身材矮小,容貌醜陋被稱為「猴子」。
  • 如何評價日本戰國三傑,這句評語可以說概括得非常到位
    日本戰國史時期可以說是日本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期,同時也是最有活力的時期之一了,在小小的日本土地上,居然有66個國家之多,讓人瞠目結舌。而最為人稱道的日本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人,則是像三部曲一樣終結了這個亂世。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
  • 日本版曹操,巔峰期被逼死了
    這種現象在日本有一個專門的詞彙,叫做「下克上」。今天要講的,正是一段「下克上」的日本歷史。主人公叫織田信長,他的崛起與毀滅幾乎是同一個故事的循環。▲織田信長(1534—1582),日本「戰國三傑」之一。01.
  • 日本版的三國演義,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豐臣秀吉綁定了劉備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在中國火到不行,在日本也是被奉為經典,甚至日本人會將他們戰國時期的人物和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湊成隊,那麼我們先看三國裡文治武功的第一人曹孟德,日本人將自己戰國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
  • 《信長協奏曲》以極大的腦洞展開日本戰國史
    影片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石井あゆみ所創作的漫畫作品《信長協奏曲》,講述了天分不敏的高中學生三郎意外穿越時空,回到1549年的日本戰國,偶遇落難的織田信長並於後來替代他以「織田信長」的名義登上歷史舞臺,並在一系列的烏龍事件後將織田家推向歷史的巔峰的故事。
  • 日本古代史,日本戰國三傑
    幾年之後,織田信長擊敗了淺井長政,他將淺井長政部分的領地賞賜給了豐臣秀吉,至此,豐臣秀吉開始躋身於戰國群雄之列。再來看德川家康,德川家康是我最喜歡的戰國大名,也是日本人最喜歡的,幾乎所有大公司都要求職員去閱讀德川家康這本書,家康的父親松平廣中是個胸無大志的普通人,但是他的爺爺清康確是讓浚河和尾張爭相招攬的猛將,只是早逝!
  • 「日本戰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期」相差千年,為何總被拿來比較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兩個歷史時期存在著不少相似之處,加上日本從唐代以來也深受中華文化影響,自然容易將二者聯想在一起。 雖然日本戰國時期經常被我們國內的網友譏諷為「村與村、縣與縣之間的械鬥」,但客觀來說,除了戰爭規模較小以外,日本的戰國時期的歷史確實算得上精彩紛呈,並且與中國的三國時代有很多相似之處。
  • 日本戰國名將之動物系列
    日本還有個詞叫:「豬突猛進」,是一往無前的意思。日本有一種步兵戰術叫:「豬突」,就是無視對方人數, 像野豬一樣衝鋒。日本戰國時期被稱作豬武士的人很多,最有名的是:喧譁上等的豬武者福島正則(天下無敵的豬--福島正則)。騎豬女戰士【犬】前田利家,屬狗,幼名犬千代。擅長使用槍,綽號:「槍之又左」。豐臣政權的五大老之一。桃山時代最富傳奇色彩的故事「猿與犬」。
  • 戰國三傑之一 豐臣秀吉能否在《九州劫》中成就「太閤」之位
    日本戰國時代英雄輩出,而在這一時期有為統一日本做出傑出貢獻的三位戰國大名即: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而這三人也被稱為"戰國三傑",而月半叔今天就要講一講豐臣秀吉是怎麼一步步登上日本權力巔峰的。起初,豐臣秀吉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做木下藤吉郎,他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
  • 「三傑」之間的比拼 織田信長才是真正的「戰國第一人」?
    ,這三人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此三人在極大地程度上改變了日本的歷史走向、奠定了日後日本的政治基礎,而他們也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被世人稱為"三傑",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三人中誰才是"戰國第一人"呢?
  • 他在日本,與中國戰神韓信相媲美,流放父親奪大權,死後秘不發喪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軍事家可以說枚不勝舉,但這真正能稱得上戰神的非大漢三傑之一的韓信莫屬。其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其:「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而後世又稱其為「兵仙」、「戰神」。可見中國歷代武將中無人能出韓信之右。
  • 完全違背史實的歷史遊戲橋段,只因守城失利,夏侯惇竟追殺曹操?
    下面就讓阿鴦來為各位介紹一下這三部遊戲裡違反史實的詼諧橋段吧~《戰國無雙》戰國三傑同臺競技既然上面都說到了無雙,那就先來說說同為無雙系列的《戰國無雙》。《戰國無雙》的背景故事取自於日本戰國時代,而主要的勢力也自然是各位熟識的日本戰國三傑,如果正常按照本傳來遊玩,那織田信長就是死於明智光秀之手,然后豐臣秀吉繼位,豐臣秀吉病死後由德川家康繼位,最終開啟江戶幕府時代。但如果織田信長沒有被刺殺身亡呢?
  • 日本戰國三傑一死,德川家康註定已無敵手,一統天下勢在必得
    上面說到,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的聯軍在其家臣,日本戰國第一猛將,日本的猛張飛——本多忠勝的幫助下,同時隨著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的暴斃。一步步進行著武裝統一天下的步伐。武田家族又在日本的歷史戰爭風雲中,存活了八年。
  • 盤點日本戰國名將第一彈
    各位看客好,今天給各位盤點日本戰國時期著名武將,第一彈說盤點一下織田、德川、武田和豐臣家的名將組合。織田家徽,木瓜。織田信長推行「天下布武」意圖統一日本,在織田家巔峰時期曾設置了六大軍團。北陸道軍團,柴田勝家。在越中地區負責與上杉氏對抗。
  • 織田信長日本版的「曹操」,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平行宇宙?
    很多人會嘲笑說到:日本戰國只不過是一個村子去攻打另一個村子,我不敢苟同不能因為戰爭的規模大小而否定別人的勢力,這樣的確有些自欺欺人!兩人相隔千山萬水,一個號稱「奸雄」一個號稱「第六天魔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個人,是什麼冥冥之中將這兩個人牽連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