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鋼鐵俠》《美國隊長》等多部獨立英雄電影,再加上《復仇者聯盟》的主線劇情,漫威成功的在電影歷史上開創了屬於自己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
在《驚奇隊長》沒有出現之前,在最後與滅霸的對決誰是真正的領袖,只有兩種答案:A鋼鐵俠,B美國隊長。雖然事實證明,最後的選擇依舊是從A和B中進行,但不否認的是《驚奇隊長》給了人們新的選擇,由一位充滿力量和智慧的女性帶領英雄打敗反派角色。
這種電影,為日漸飽和的超級英雄電影增加了新的觀眾,無數對於超級英雄不感冒的女性也成為復仇者聯盟的簇擁者,市場票房很好的告訴我們,這部電影對漫威宇宙的影響並沒有比她帶給市場的影響要大。
驚奇隊長的名字有很多,地球名字,克裡星名字,但人們還是習慣稱呼她為驚奇隊長。
就好像大部分觀影者不會關注美國隊長的原名,黑寡婦的原名,驚奇隊長是曾經是一位稀少的女性飛行員,她向著男性代表的天空發起挑戰,這個情節和《我和我的祖國》護航系列中的呂瀟然有點像,驚奇隊長在瑪威爾的勸說下,參與進一起宇宙戰爭中。
只是因為意外,驚奇隊長獲得了超出人類的力量,能夠和她抗衡的可能只有DC系列的超人,而且驚奇隊長還沒有弱點。
為了控制驚奇隊長,同時也為了讓驚奇隊長為克裡星效力,羅格開始教驚奇隊長控制自己的力量,他不斷地給失憶的驚奇隊長傳輸「你的力量是有害的」「你需要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能使用超出範圍的力量」,這些知識確實讓驚奇隊長很長時間不能正視自己的力量。
其中羅格映射的正是男性力量,而驚奇隊長則是被控制,不能發揮自己潛力的女性。
驚奇隊長只要能夠完成羅格的命令,她就可以收穫對應的禮物,從物質到精神,似乎都滿足了驚奇隊長的需要,這一切卻在驚奇隊長來到地球後發生改變。
在地球驚奇隊長遇見了還年輕的尼克弗瑞,他用自己的辦法喚醒了驚奇隊長的記憶,同時也讓驚奇隊長對自己的力量有了新的認識,這種設定對於系列電影中的獨立電影來說中規中矩,其中壞人和好人的轉變,都符合觀眾的預期。
比起《鋼鐵俠》《美國隊長》等獨立電影是大大不如,《奇異博士》《黑豹》的精彩部分也比《驚奇隊長》要多。
這種情況的唯一解釋便是驚奇隊長其實只是漫威為了大結局的票房所製作的「帶著目標性」的電影,這最好的證明便是驚奇隊長在大結局中的發揮,作為女性力量的代表人物,驚奇隊長甚至沒有黑寡婦的犧牲出彩。
驚奇隊長的魅力其實集中體現在她的勇氣和魄力上,漫威讓女性英雄也擁有男性英雄一樣,甚至超出的力量,就能夠拍攝出優秀的作品,哪怕這部電影只是對市場的妥協。
毫無疑問,在未來十年,《蜘蛛俠》為代表的漫威宇宙沒有完成成型前,《驚奇隊長》的意義遠遠大於她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