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 若暉
7月以來,A股市場陷入震蕩,而以債券資產作為底倉配置,通過適當配置權益資產增強組合收益的「固收+」產品爆款迭出,公募基金不到10天時間內接連誕生兩隻百億級「固收+」新基金,而專戶領域也將迎來大佬旗下基金公司參與競逐。
基金君從渠道了解到,睿遠基金即將在銀行渠道發售名為睿遠穩見系列的專戶產品,該專戶的債券倉位為0-100%,權益倉位上限30%,發行檔期初定12月中旬。
今年以來,市場資金持續向頭部基金公司及績優基金經理集中,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包括公募及專戶在內,睿遠基金管理總規模已經約達1000億。
睿遠繼續布局「固收+」專戶
公司管理規模近1000億
臨近歲末,不僅公募基金市場「固收+」產品扎堆發行,專戶領域裡,這類產品也接連不斷。
近日,有渠道人士透露,睿遠基金即將在渠道新發一款名為睿遠穩見系列的專戶產品,組合的投資比例上,包括中高等級信用債、利率債及可轉債在內的債券倉位佔比為0-100%,股票等權益資產倉位佔比為0-30%,購買門檻設定在300萬元,封閉期24個月,淨值在5%以上的超額部分,提取20%業績報酬。(具體信息以法律文件為準,僅供參考)
睿遠穩見擬任基金經理李武目前擔任睿遠基金固定收益部執行董事、投資經理。他曾擔任聯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信貸評級事業部總經理、富國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監、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兼研究部總經理;在富國基金、東證資管期間主要負責全國社保基金、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大型保險公司的受託資產組合管理,包括純債組合、股債混合組合。
李武在擔任東方紅私募固收總經理期間(2015年3月-2019年6月) 每年均取得正收益,部門所管的資產管理規模經常保持在500億以上,其中超過30%為偏債混合型產品。
據渠道人士反饋,今年5月,睿遠基金陸續在招商銀行發行成立了名為睿遠招贏穩見1號-6號的專戶產品,其中,睿遠招贏穩見1號自5月12日成立以來,截止12月4日,最新淨值為1.2106元,其餘5隻專戶成立以來平均收益也達19.46%。
「5月發行的那幾隻睿遠穩見專戶產品當時沒有下沉至各個支行銷售,因此產品成立規模並不大。現在發行的產品也屬於同一個系列的產品,預計每個專戶限定200個參與名額,以確保每個專戶規模均在6億左右,這也是一個比較適宜的打新規模。而此次發行的睿遠穩見系列專戶總募集規模目前暫定為40-50億元,最終擬募集規模仍待基金管理人通知。」上述渠道人士稱。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止12月4日,今年以來,睿遠基金合計備案了包括睿遠基金穩見1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在內34隻專戶產品,其中6隻為固定收益類,混合類的共有26隻,權益類的則有2隻。託管機構包括招商銀行、東方證券、興業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機構。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睿遠基金目前管理的包括公募及專戶在內總規模約達1000億元,其中,睿遠穩見系列專戶產品規模接近200億元,而睿遠成長價值、睿遠均衡價值兩隻公募基金三季度末合計管理規模324億元。
兩隻公募基金今年業績方面,截至12月4日,由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基金今年以來單位淨值增長率為61.37%,排名位居20%左右位置,規模預計在200億元。
睿遠成長價值三季末前十大重倉股
今年2月21日成立的由趙楓管理的睿遠均衡價值基金最新單位淨值為1.5228元,最新規模超百億元。這兩隻百億基金總體表現都比較穩健。
睿遠均衡價值三季末前十大重倉股
對明年市場保持謹慎樂觀
比較擔心價值投資泡沫
近期,李武參加了華泰證券研究所主辦的「債市買方圓桌論壇」,談到了自己對未來資本市場的思考。
李武表示,自己無論是做股票還是做債券都是偏逆向投資,這可能也與其管理的是封閉型產品有關。
李武表示,他對明年債券市場相對其他幾位圓桌嘉賓稍微樂觀一些。他認為,明年有通脹預期的風險,包括最近股票的周期板塊漲的非常多,銅、鋁屢次創新高。因此對於明年債券市場,最大的風險應該來自於通脹超預期上行,如果發生的話大概率是發生在一季度。
「現在其實股市也好,債市也好,大家預期太一致,都是對明年的股票市場偏謹慎,對明年一季度包括上半年可能覺得有大宗商品通脹預期風險。這種特別一致的東西往往還真的未必實現。所以,反正利率已經上了這麼多,我個人判斷:這個點買無瑕疵的AAA債,不說資本利得,票息至少還是能吃到的。」李武稱。
「另外,到明年下半年,我覺得始終有一點問題的就是地產的三條紅線。有可能明年下半年地產投資的滯後性會出來,有可能會掉下去,包括基建投資也是。今年發了這麼多的專項債和地方債,到底明年這個額度怎麼樣,我覺得也有可能是要落地的。所以我覺得債市在上半年會差一點,配合疫苗等利好,中美經濟復甦共振也是很有可能的。」李武分析。
此外,李武對明年的信用仍然不樂觀。「中國到了國企出清的階段了,2019年是民企,國企都躲在後面,現在財政壓力這麼大,三條紅線又必然導致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土地市場部可能不像以前那麼熱了,所以財政壓力會很大,政府救助能力和救助意願會下降得非常明顯。中國的信用分層到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包括包商破產清算,大家也都在關注永煤事情,其實我更關注包商的事情,包商一定是中國信用分層的裡程碑。我記得2017年東方紅的股票做的是最靚麗的,那是中國價值投資的元年,然後就是伊利、茅臺、美的、恆瑞、這種特別價值的股票,其實背後的邏輯跟金融市場打破剛兌是非常吻合的,也就是說我們整個金融市場的內在機理正在發生非常深遠的變化。」
李武也談到,信用是他的老本行,但是他發現從2018年開始,來自信用下沉的超額回報就已經沒有了,這是基於宏觀背景下的信用判斷。展望未來三年,他認為信用下沉的性價比會遠遠低於對股票、對權益風險暴露的性價比,中國股市很有可能5到10年進入股市牛長熊短的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他很可能會拋棄從信用上挖掘價值的策略。「永煤這件事情是發生了,河南政府也很積極,但是畢竟救助會越來越少,能力也會越來越弱。」李武說。
而談到股票市場,李武直言,股票市場現在就是一個字:貴。「看最近信用風險的情況,買三點幾的理財產品或者基金產品來承擔相應的信用風險,顯然老百姓是不願意接受的,那我不如去買股票,就有這個問題出現了:我們一直有點擔心明年的價值投資泡沫化。考慮到社會的信用分層包括老百姓資產配置的方向,這是有可能發生的。包括包商的事情導致全社會信用分層的階段到來,它可能導致大家投資風格極致化,就會給確定性的回報資產給更高的估值。」
至於行業板塊,他稱,最近醫藥股跌了很多,TMT也掉了跟多,但他認為,這些板塊明年很可能捲土重來,這些領域一直都是好的賽道。但周期股就要看是否會出現PPI上行,出現通脹預期的風險。如果疫苗出來,中美經濟復甦共振,周期股行情有可能會再繼續。他表示,自己8月把醫藥、科技賣掉,換成了周期股,包括海運、銅、鋁,持倉也比較多,有不小的收穫,但是參與論壇發言的時候(11月下旬)還沒有減倉,其實是有點擔心明年周期板塊會有通脹預期來臨,拜登上臺後新一輪財政刺激都有可能。
總體而言,他個人對明年的市場還是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比較擔心明年會產生價值投資泡沫。比方說,這兩天的茅臺被外資瘋買,股價再次創新高。因此,更偏向判斷明年大類資產整體風格更平衡,股票的風格也會更平衡。另外,他稱,周期上行得很厲害,在未來沒有那麼清晰的情況下,需要相機抉擇。
年內新發「固收+」基金超3500億
6隻「固收+」基金首發突破百億
伴隨著全球債券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僅靠債券票息收益無法滿足投資者收益訴求,基金管理人需要適當搭配其他資產提升產品收益,於此同時,在大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產品面臨淨值轉型壓力,投資者也需要尋找其他低風險產品作為替代。兩大因素共同助推下,今年以來,「固收+」產品熱浪席捲了整個資管行業。
部分主打股債策略的「固收+」基金也加入「吸金」隊列,成為近期爆款基金的主流品種。
12月4日,華夏基金公告,華夏鼎清債券基金自11月25日至12月1日,5個交易日大賣106.42億元,據悉,華夏鼎清債券基金是一隻二級債基,該只基金投資於債券的比例不低於基金資產的80%,投資於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超過基金資產的20%,主打「固收+」策略。
11月27日成立的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首發規模更是達到198.51億元,躋身今年單只新基金成立規模第7名。
wind數據顯示,截止12月4日,包括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基金在內的「固收+」產品,年內合計發行規模超過3500億元,遠超去年同期。匯添富穩健收益、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匯添富穩健匯盈一年持有等6隻基金首發規模超過百億。
而從基金公司層面看,匯添富、易方達今年以來新發的「固收+」基金規模分別達到558.47億、480.53億元,遠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