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4月7日,上交所受理艾索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艾索信息」)科創板上市申請。雷達信號與信息處理系統是雷達的「大腦」,對雷達探測、跟蹤等性能有著根本影響,決定了雷達裝備的智能化水平。艾索信息專注於軍工電子信息行業的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與產品研發,其多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實現了進口替代。此次闖關科創板,艾索信息擬募資4.24億元投向「iTHOR 先進技術實驗室項目」「信息化彈藥研發及生產項目」等四大項目。
部分產品實現進口替代
艾索信息成立於2009年2月28日,由自然人李鋒林、張煥穎、何波、李亮、宋曉偉、趙海軍、夏金豔、楊曉偉、朱偉共同出資設立。公司主營業務為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的開發及應用,主要從事複雜高速信號與信息處理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
根據招股書,艾索信息主要為國內大型軍工集團及其下屬單位提供雷達裝備、雷達對抗裝備、信息化指控裝備的核心組件、系統整機及技術開發服務,並通過軍用技術向民用領域轉移,形成多種先進的民用電子信息產品。公司主要客戶包括軍隊、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中國兵工、中國兵裝、航空工業、航天科工等國有大型軍工集團下屬的研究所、軍工廠及大專院校。
公司指出,憑藉其在信號與信息處理領域的開發經驗,形成了複雜電磁環境抗幹擾技術、某電子對抗技術、高速數據採集存儲技術、多源信息處理技術等核心技術體系,其中多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實現了進口替代,並成功應用在我國軍方多個重點型號裝備中。
在雷達及其信號與信息處理產品方面,公司已成功實現進口替代。據了解,2016年以前,我國民航機場場面監視雷達幾乎被丹麥Terma等國外公司壟斷。公司作為雷達核心部件信號與信息處理系統提供商,協助國產雷達整機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屬A2單位,成功研製出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X波段機場場面監視雷達。
2017年,該雷達整機產品獲得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導航監視設備臨時使用許可證,截至目前已成功應用於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等國內多個民航機場,打破國外在該領域數十年的壟斷。
研發投入佔比高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簡稱「報告期」),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593.63萬元、10697.60萬元和10740.51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2515.63萬元、3687.25萬元和3259.29萬元。
軍工產品具有研發周期長、研發投入高、研發風險大等特點,公司存在研發投入不能獲得預期效果從而影響盈利能力的風險。報告期內,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18%、21.91%和24.40%。
艾索信息是技術密集型企業,目前已取得專利共7項,其中包括1項國防發明專利,擁有經登記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共54項,並且通過自主研發突破多項核心技術。
受技術驅動的行業特徵影響,行業內可比公司的研發人員佔公司人員數量的比例通常較高。在可比公司中,除高德紅外(研發人員佔比為27.02%)、淳中科技(研發人員佔比為30%)外,其餘公司的研發人員佔比處於53.19%-69.47%的區間內,艾索信息的研發人員佔比為64.85%,相對比較高。
公司表示,當前公司正處於業務發展的關鍵時期,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處於研發階段。因此,核心技術的保密對公司的發展尤為重要,若公司未來因核心技術人員流動或專利保護措施不力等原因,導致公司核心技術洩密,將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的技術競爭力,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在客戶集中度方面,受國防科技行業體制的影響,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額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83.62%、97.15%和85.08%,其中,第一大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為45.59%、39.07%和26.83%。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主要客戶包括國內大型軍工集團及其下屬單位等。受軍工客戶採購政策影響,貨款支付周期較長。報告期內,公司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6953.21萬元、12472.45萬元和14202.54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57%、116.59%和132.23%。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應收帳款增長較快。公司表示,未來如受客戶回款支付周期變化的影響,公司將可能面臨應收帳款不能及時收回的風險,將影響公司的資產周轉速度和資金流動性。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方面,公司表示,年初受防疫管控措施的影響,公司原材料採購、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在短期內相比正常情況有所延後,但由於公司及主要客戶、供應商均不在主要疫區,截至目前疫情對公司的採購、研發、生產和銷售未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下遊市場持續釋放
艾索信息本次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公司擬募資4.24億元投向「iTHOR 先進技術實驗室項目」「信息化彈藥研發及生產項目」「雷達智能傳感系列產品研發、生產及服務項目」和「信息化指控系列產品研發、生產及服務項目」,以擴充現有產品線,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實現未來的持續增長。
艾索信息表示,通過「iTHOR 先進技術實驗室項目」,公司將鞏固其在信息處理系統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保持公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通過對核心技術研發資金和人員的持續投入,著力培養一批高水平的項目管理專家、技術專家,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國防信息化體系建設的推進,我國軍隊一方面現有武器裝備存在換代更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型電子化裝備不斷推出,軍工電子行業整體產值佔比有望提高。因此,公司的業務未來將受益於下遊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
軍工電子信息行業一直是我國科技創新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關注領域。《「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將從2015年的8%提升至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平均每年帶動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指出,到2020年,軍隊要如期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目標,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憑藉在軍工細分領域領先的技術實力,艾索信息已獲知名創投的關注。達晨財智創投董事兼總經理肖冰,以及由達晨財智創投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達晨恆勝,在2014年1月便攜手入股艾索信息。目前,達晨恆勝和肖冰分別持有艾索信息7.44%和0.83%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