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技飛狗跳
英特爾第10代酷睿平臺的時代馬上來臨,本月20號以後,網絡上關於10代Intel裝機內容也會如雨後春筍般集中爆發,那麼曾經備受爭議的「遊戲神U」9700K裝機還有意義麼?首先你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你10代再來勢洶洶,我9代的Intel處理器價格依然巋然不動,想「牙膏廠」降價,那基本上是沒啥戲的。那麼9代就真的OUT了麼,我想說,別急,至少這一兩年,依然還會是9代的天下。
話不多說,直接上今兒的主菜。因為是幫朋友配的奔著玩遊戲的配置,所以理所應當的直接選擇了9代Intel的次旗艦9700K,好馬也得配好鞍,主板則是直接選擇了ROG的Z390F,顯卡則是影馳丐版2070Super 大將,內存是兩根3000Mhz 組成的16G雙通道,硬碟則是1000G的M.2固態擎,電源依舊是熟悉的安鈦克HCG650金牌全模組,機箱也是安鈦克的P82(自帶4個140大風扇),散熱器最終也選擇了老牌DIY廠超頻三的凌鏡360一體水冷,具體表現如何,咱們接著往下瞧。
[配件點評]
處理器:因為沒有超線程,9700K在大多數時候似乎都是被嫌棄對象,大把的聲音在說97K還不如87K,然而現實卻是,在裝機店,奔著遊戲去裝機而又不夠預算上99K的基本上都會選擇次一級的97K。基於14nm++製程工藝CoffeeLake架構設計,定位高端,採用8核8線程設計,擁有三級緩存12MB,內置UHD630核顯,默認主頻為3.6GHz,單核睿頻高達4.90GHz,全核心加速頻率預計4.60GHz,性能十分強勁,並且搭配Z390主板能夠支持超頻,以發揮CPU最大性能,達到了高端U的水平,即便是不超頻,對於遊戲大作來說,性能也基本可以說是溢出的狀態。
主板:看U配板,對97K來講配個Z390應該是最基本的了,當然我也見過不少配B360的,至於他們怎麼想的,我也不知道。97帶K,肯定多少還是奔著超頻去的,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也都會選擇四大板廠的主板,而對我來講,肯定華碩跟微星優先,撇開性能跟用料不談,至少是省心不少。最後,選擇的是華碩ROG系列的Z390F主板。
顯卡:個人覺得老黃的super系列相對性價比是真的還不錯,整個super系列,個人認為最具性價比的又非2070super為最,所以這次也是直接推薦給朋友。TU104-410核心,加速頻率1815MHz,8G GDDR6顯存,8+6pin外接供電,3DP 1.4和1個HDMI接口設計,整體定位是丐版,但其實除了散熱上可能差點,其他差距很小。
內存&硬碟:雖然更高頻了跟更大容量的內存即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3000Mhz的8G *2雙通道在一定時間內也依然是主流,更何況接下來還有傳言DDR5的內存可以期待。星曜燈條,性能出眾,同時支持板廠燈控同步,值得信賴。至於硬碟,不是足容的1TM.2固態,但是這一抹軍綠還是是非討人喜歡,關鍵價格也便宜。
電源:2070super大將官方建議是使用650W以上的電源,另外為了省心,我直接選擇了安鈦克HCG 系列的650W金牌全模組電源,100%日系電容,80plus金牌認證,實際轉化接近白金牌電源,穩定的供電輸出,對一臺主機來講,真的很有必要。一般裝機老鳥,為了保險起見,或者為了滿足折騰需求,可能會選擇更高的電源。HCG 650金牌全模組電源,傳聞是安鈦克與電源大廠海韻聯合打造,採用的是海韻FOCUS+方案),提供10年免費換新售後服務,應該說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電源。
機箱:萬元主機應該配什麼價位的機箱,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選擇。朋友相對比較務實,所以最終選中的是安鈦克P82這款玻璃側透機箱,標準中塔機箱,兼容ATX/MATX和ITX主板,出廠預裝四把140mm風扇(前3+後1),不過並無RGB燈光,喜歡RGB的玩家需要自行購買更換。機箱三面懸浮式進風設計,兼容140至360全部規格水冷,但是280往上水冷只能裝在機箱前面位置,上方最大只能兼容280規格水冷。
散熱:雖然仍然有不少玩家對一體水冷可能會漏液的隱患比較擔憂,但選擇一體水冷散熱的玩家越來越多,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真的擔心漏液,選擇相對更靠譜的平臺則很重要。本次裝機選擇的是超頻三凌鏡 GI-CX360 一體水冷散熱器,1680萬色的ARGB全面屏燈效水冷頭,高導熱純銅底座,有效保障散熱效果。石墨軸承設計,帶自潤滑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水泵運行時的噪聲。此外,耐高低溫密封材質和抗壓密封接口,也很好的降低了水冷漏液的風險。3顆120mm皓月RGB風扇,搭配特殊減震設計,靜音又好看。用來鎮 壓自身散熱也很強悍的9700K,完全不在話下。
[整機賞析]
看看裝好的整機
亮機效果
頭皮發麻的各種線
要不要走線呢? 還是直接蓋號蓋子了事呢?
性能測試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魯大師跑分51萬,其中顯卡得分32.3w 。。。
AIDA 64測試星曜DDR4-3600 8G*2,頻率3600MHz,時序18-22-22-42,讀取速度48324MB/s,寫入速度50426MB/s,複製速度42540MB/s,延遲52.1ns。
3D Mark性能測試情況:Time Spy顯卡得分10005;Fire Strike顯卡得分25486;Time Spy Extreme顯卡得分4675;Fire Strike Extreme顯卡得分12037。至於光追Port Royal測試,得分5941。。。
Fur-mark 甜甜圈顯卡烤機測試,拷機20分鐘,溫度穩定在68°左右,雖然是丐版,但是散熱似乎也還不錯。
遊戲測試:
兩款代表性的3A大作遊戲測試
《古墓麗影·暗影》2k 解析度條件下,高畫質:平均幀數,102幀;最高畫質:平均幀數,94幀。
《戰爭機器 5》2k 解析度條件下,高畫質:平均幀數99.6FPS;最高畫質:平均幀數81.6FPS。
[裝機點評]
1,2017年底,1萬預算我只裝了個銳龍1700加1070的配置,而現在配個97K加2070super也就這個預算了,說實話,真的酸。。。但是震哥哥DIY的確就是這樣,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到底要享受哪一種待遇,完全看自己的選擇。
2,不論10代平臺啥時候正式到達玩家手中,97K配2070s的配置用來暢玩當下所有主流遊戲都沒啥壓力,雖然預算要上萬,但是整體性價比還是可以的;不要指望Intel 第10代酷睿平臺正式開賣後,9代平臺會有多少價格上的波動,按照牙膏廠一貫的作風,基本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當然,這也從另一個層面證明Intel平臺保值還不錯,對於已經入手了9代平臺的玩家來講,也算是種不錯的心裡安慰;當然,我也已經備好預算,入手10代平臺,具體表現如何,我們後面再見。
3,電腦攢機,機箱預算到底佔多少,同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有人萬元攢機,機箱就花費上千,而有的人卻只花兩三百,正應了那句,千金難買我樂意。幫人裝機,利弊你幫忙分析/建議,至於其他的,就讓朋友自己決定就好,也千萬別把情分當本分,不然真心扯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