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子貢正在院子裡打掃。一人問:「您是孔子嗎?」
子貢答:「有什麼事需要向我的老師請教嗎?」
「我要向夫子請教關於時間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
「那你說,一年有幾季?」
子貢笑答:「春夏秋冬四季。」
來人:「不對,一年只有三季,春夏秋!」
子貢義正辭嚴:「是四季!」
來人不甘示弱:「是三季!」
二人你來我往,爭論不休,吵鬧不止。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走出,子貢上前道明原委,二人都希望聽到孔子的答案。
孔子不答,先觀察來人片刻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
來人聽後,大笑著揚長而去。
子貢連忙問孔子:「老師,您教我們的難道不是一年有四季嗎!」孔子曰:「一年的確有四季」。子貢滿臉疑惑。
孔子說:「現在與剛才不同,你看來人從上到下皆是綠,分明是田間裡的蚱蜢。
蚱蜢是春生秋亡的動物,一世沒見過冬天,只歷經春夏秋三季,就算你與他爭辯七天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因為在它的世界裡、一生中不存在冬天,只有三季。
你若不順著他說,就能在這裡纏鬧你很久,若不順著他說,他又怎能輕而易舉爽快地離開?」子貢聽後恍然大悟。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很多三季人,他們有著自我獨到的認知,不願意放眼,不輕易抬頭,生存在狹小閉塞的世界,有著獨屬於自己的單純與快樂。
這些人無可厚非,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想與三季人一爭高下、論短長之人。
這些人的狂妄與執拗決不輸於三季人。妄想著以救世主的姿態去改變一個人,拯救一個人,對自詡為非凡的智者,未免讓人感到滑稽可笑。
莊子云:「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
讓三季人出了井固然是好,但如果讓他們扒著井沿向外看了看,然後又重新掉回到井裡,這就是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