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法醫》有《重案六組》風範,節奏很緊湊,攝影配樂卻槽點多

2021-01-19 七話影視

網劇《心靈法醫》上線後頗受關注,它不僅是聶遠翻紅後首部現代劇,還是2019新劇中相對稀缺的懸疑題材。更重要的是,這部作品改編自專業法醫朱明川的小說,有專業人士的原著打底,已成國產推理劇的品質保障。

聶遠之外其他選角也多以演技為主,除了女主角宋軼長相與大眾心中固有的刑警隊長形象不符外,演員卡司基本沒其他槽點。這奠定了本劇的「養眼」基礎,不過《心靈法醫》最為值得推崇的,其實是他的節奏。

這部劇,是難得節奏回歸刑偵老劇的作品,取材非常接地氣。

在長劇集盛行的環境下,推理懸疑劇也深受影響,許多案件都因冗長的體量而失去原本的緊湊感。2019第二季度白宇的作品《紳探》上線時,四集一個案件的時長,在很多觀眾眼中已經是業界良心,但與經典老劇相比節奏還是慢不少。

這一點,《心靈法醫》相對來說比較有回歸老劇風格的兆頭,第一集便三個案件同時進行。開局點到貫穿全劇的乾屍案,男主角出場幾分鐘便破獲的盜墓案都給相關人物做了不錯開場,又在同集中解決了第一個正式案件,更加緊湊。

故事前半程的劇集中,大多做到了一集一案或一集兩案並行的節奏,案小卻不拖沓非常有誠意。這樣的節奏,上一部能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同題材作品,還是至今沒有被超越的經典老劇《重案六組》。

而某種意義上來說,《心靈法醫》整個基調也有《重案六組》影子,最直觀的便是生活化的案件選材。

因生子問題而引發的夫妻爭執致死、因生活壓力而導致的過勞死、偏心的母親與對母愛極度渴求的兒子等等,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共鳴。本劇大多數案件的起因與發展,都可以算是接地氣的。

可能對於習慣性看燒腦、反轉風格的觀眾來說案件簡單,但兇手作案動機有共鳴,破案反轉不多,才是與現實最接近的狀態。《重案六組》面世時,給觀眾以觸動的地方,也不是案件多燒腦,而是對人性、現實的側寫夠真實。

《心靈法醫》能夠堅持緊湊節奏與生活化的案件取材,這一點非常值得點讚,也值得同題材參考。但該劇節奏與取材多值得點讚,作品的一些瑕疵便多讓人惋惜,它身上有《重案六組》的些許影子,卻因一個問題拖了後腿。

便是它接地氣卻又無法放棄「高上大」的製作基調。

推理題材作品,往往以溫和中暗現人性或全程燒腦反轉拔高體驗為主,前者更生活後者更藝術。內地推理作品曾經以前者為主,日系、歐美系推理則以後者為主,不能簡單的評判哪種方式更好,不同的藝術呈現方式有不同的魅力點。

但,不得不承認,相對來說後者受眾更多。

畢竟,燒腦、反轉帶來的刺激感,很符合現代觀眾喜好,整個畫面與故事也看起來更「高上大」,是時下流行的的製作風格。《心靈法醫》案件取材與故事節奏,讓它的基調原本應更接近《重案六組》的生活化,亦可以有自己的風採。

但《心靈法醫》故事基調中的接地氣卻沒有被完美呈現出來,因為整個作品製作風格明顯無法放棄當下懸疑題材推崇的「刺激、燒腦」。這一點,在人物塑造、後期製作體現更為直觀。

喜歡《重案六組》的觀眾對六組每個人物都會記憶深刻,因為他們身上便蘊含著「生活百態」,無論戲份強弱都留下鮮明的印記。溫和睿智的大曾,雷厲風行的季潔,在青年與中年之間過度的江漢,年輕有朝氣的白羚,都是我們的童年記憶。

編劇可以不給予大量筆墨去描繪每個角色的特性,卻需要給他們定下獨立的人物魅力,讓角色接上地氣。但案件偏生活化的《心靈法醫》,在人設方面選擇的是偏向偶像劇式的設定。

作為法醫卻拿著刑偵警員劇本的男主角明川,這個角色強大如「神」。

他可以通過屍體發現被掩蓋的真相,更具有微表情觀察能力,偶爾還能分擔談判、審訊專家的職能。這樣的設定,在時下流行的燒腦推理作品中其實並不少見,《白夜追兇》、《法醫秦明》等作品,都是以突顯主角能力為藍本。

然而,《心靈法醫》偶像化的主角背後,還有一堆偶像劇式的配角。蘆芳生飾演的副隊長丁春秋在男主角在場時猶如背景,一個刑警卻只承接了男主好友的擔當,配角專業能力是否在線,全靠男主角是否「掉線」。

宋軼飾演的女主羅筆芯,也成功將她在《偽裝者》中積累的濾鏡撕破,大男主劇中女主所有的缺點幾乎都在她身上匯聚。多疑、衝動、智商時有時無,堆積太多「臉譜」的結果,便是無法讓觀眾認可她刑警隊長(還是異常優秀那種)的身份。

這樣的設定,實在太浪費演員的演技了。

同時,《心靈法醫》在攝影、配樂方面,採用了不少看起來高上大「流行元素」,比如搖晃鏡頭與魔鬼配樂。

搖晃鏡頭即手持攝影,常用於文藝片、紀錄片拍攝,對人物心境的烘託以及畫面真實感呈現非常有利。一些犯罪題材為了呈現人物內心或打鬥場面真實性,經常會使用這種手法,但搖晃鏡頭過度使用或與劇情不搭配也會適得其反。

婁燁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影院上映時,便因大量使用這種拍攝手法,讓不少觀眾看吐(真實眩暈)。這種的攝影風格大量用於《心靈法醫》則引發了一些眩暈。

畢竟,《心靈法醫》手持拍攝鏡頭運用的過於頻繁,且與劇情難融合。犯罪心境變化或者懸疑強烈的戲份出現時,尚能感受到鏡頭語言魅力,但主角們日常工作中仍舊使用這種鏡頭風格,既顯得格格不入又讓觀眾眼暈,體驗相當不佳。

同樣被過度使用的,還有喧賓奪主的配樂,該劇首批觀眾相信都會對突然出現的配樂記憶猶新。配樂能成為一部作品的靈魂,無論懸疑、偶像或正劇,為劇本量身定做的音樂,都是必要的。

但這並不代表有配樂、配樂夠有記憶點、夠響亮便是藝術,一個不分場合或者說沒有把握住合適場合突然出場的配樂,只會產生突兀感。最終,觀眾記住了配樂,卻沒有感受到它與劇本的搭配藝術、也沒有感受到它存在的意義。

在《心靈法醫》中無論是手持攝影風格還是配樂,單獨拎出來都是「時尚單品」,原本應該是加分項,但過度與不恰當的使用反拖後腿。結合案件風格,頗有把中式松柏盆景打扮成聖誕樹的錯覺,再華麗的飾品任意堆砌都是累贅。

如果《心靈法醫》能夠放棄對「時尚單品」的追求,專注將《心靈法醫》打造成一部生活氣更濃的推理劇。或許,它會成為《重案六組》之後,又一部國產推理神劇。

相關焦點

  • 這部開播前想和《重案六組》比肩的懸疑大劇,最後還是讓大家失望了!
    這種自《重案六組》過後,重回隊伍式破案的主角設置。這個區別於當下市場的主角團設定,肯定是優點而不是缺點。2、故事劇情與思想內核的處理第一個案件大概講了一個故事。《重案六組》的角色季潔、老鄭、大曾、江漢、白羚、黃濤。
  • 重案六組警花季潔和楊震撒的那些糖
    說到重案六組,相信大部分九零後都不會陌生吧!重案六組一共有四部,加起來總的來說也將近有一百四十集了。最後一部是在2011年播出的,距今為止也已經有將近十年了,說真的呢重案六組老晗我是看了不止一遍了,雖說平時自己不會主動上網去搜,但是只要電視上有重播就一定會看,每次都有熱血沸騰的感覺。每次觀看這部劇都會有新的感受,小時候,站在孩子的視角來看,往往我們注重的就是案件的本身,就像是看一個故事一樣,只要我們分得清好人壞人就行了。
  • 《重案六組》:這可能是我見過最好看的刑偵警匪類電視劇了!
    節奏賊快,尺度賊大。對於從小迷戀警匪類電視劇的我來說,這部劇一直處於一個巔峰狀態,從未被超越。先來說說這部劇的收視「神話」。2001年第一部開播起,它就創造了內地警匪題材的收視最高峰。《重案六組》一共拍了四部,前三部的豆瓣評分都達到了8分以上。雖然現在也出現了大量的懸疑,警匪劇集,但是讓我不斷反覆觀看且津津樂道的,便只有這一部劇。01.從案件中直擊人性人們都說,「虎毒不食子」。
  • 《大唐女法醫》:特效優秀、劇情緊湊,是升級版的《錦衣之下》?
    寒假假期我們迎來了古裝懸疑劇錦衣之下,在六元一斤蝦的陪伴下度過了漫長的在家時光。錦衣之下的開播悄無聲息,作為一個網劇,宣發做的不到位,電視劇一經播出,特效被嚴重吐槽,大船和綠景像極了十年前的特效。總而言之一句話,錦衣之下劇組是真窮。
  • 《心靈法醫》:一部因為BGM被吐槽,而登上熱搜的劇
    導讀:《心靈法醫》:一部因為BGM被吐槽,而登上熱搜的劇只要是上網的朋友,對於"吐槽"一定不陌生,甚至自己或許就是「吐槽大軍」中的一員。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心靈法醫》這部劇?《心靈法醫》的BGM為何會讓這麼多網友吐槽呢?就是因為太突兀,太直擊心靈了。夾含著口琴聲與火車的鳴笛聲的BGM,聲聲刺耳,著實讓人受不了。而且,每當這段BGM響起的時候,也是彈幕最多的時候,當然不是一片叫好,而是"這個配樂絕了","配樂趕緊下班吧","配樂是實習生嗎",陣型相當的齊整。
  • 《重案六組》過去20年,女主整容失敗認不出,當警察的他卻入了獄
    《重案六組》過去20年,女主整容失敗認不出,當警察的他卻入了獄重案六組是曾經非常受歡迎的電視劇,劇情十分的真實,這20年間裡面的演員發生著重大的變化, 女主因為整容已經認不出,扮演警察的他卻走進了監獄。
  • 重案六組編劇,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王炸般演技,這劇就是神仙打架
    《巡迴檢察組》一上來就是個大事件,930殺人案經長期調查,沒有漏洞,證據確鑿,公檢法全都在,但沈廣軍本人就是拒不認罪,難道有什麼隱情?這樁案件背後究竟有什麼未解謎團?《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巡迴檢察組》、零宣傳直接開播,不用宣傳一看這就是今年最後一部爆紅的電視劇。
  • 與《重案六組》相提並論的劇已結局,優點不只「熟臉」多
    就像當年的《重案六組》,劇中的故事及演員們,至今都被觀眾拿來討論。在它之後的涉案劇,也很難有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存在。《黑色燈塔》這部劇,很多人起初追它是因為「熟臉」多。那頤指氣使的架勢,讓人忍不住說一句:「有那味兒了。」阿喵也正是因為看到這麼多熟臉,才決定入坑。然而一口氣追完結局,發現這部劇的亮點,可不止是「熟臉」多這麼簡單。毫不誇張的說,它稱得上是《重案六組》後最好的涉案劇。那麼它究竟好在哪呢?
  • 和紀錄片《法醫宋慈》相比,《心靈法醫》簡直爛劇到家了
    最近在看《心靈法醫》,越看越沒有味道,演員是好演員,編劇卻是一個爛編劇,生生把一部優秀的法醫劇變成了不倫不類的三角戀愛情景劇。而且在其中很多的案件中,其實並沒有體現出法醫這個角色的重要性。所以追劇追到一半的時候,我就放棄了,閒來無事中,在網絡電視上居然翻到了一部叫做《法醫宋慈》的紀錄片,一共只有六集。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隨便看了一集,沒有想到,這一看,卻再也放不下了。紀錄片《法醫宋慈》以穿越古今進行對比的方式展示了法醫這一古老行業的興起和發展,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法醫都是那種讓死人開口的智者。
  • 只有《重案六組》的李成儒,為什麼流量那麼高?原因很簡單
    李成儒退出《演員請就位》,這件事登陸了微博熱搜,雖然引起了很多觀眾討論,但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李成儒雖說年紀很大,出道時間也很久,但論代表作,他也只是有《重案六組》,為什麼會受到如此重視呢?
  • 三叉戟:比《重案六組》還精彩?評分一路走高,觀眾用兩個字評價
    而且有一個特點就是製作越來越精良,無論是年輕演員還是老戲骨都貢獻了精彩的表演。雖然部分劇情還存在套路,但是比較之前已經有非常大的進步。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聲勢浩大的宣傳自然少不了,許多電視劇在播出之前就已經有一陣又一陣的預熱。為了保證收視率,不少電視劇都會請1~2個知名度比較高的演員。
  • 備受矚目的《巡迴檢察組》:剛一播出就槽點滿滿,臺詞大尺度
    這樣一部好口碑、高收視率的成功電視劇,自然而然地讓大家熱切期盼能有它的續集姊妹篇。號稱是《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的《人民的正義》,其實也讓觀眾翹首以待,去年已經殺青,讓觀眾等了近一年。等待的時間太長,觀眾都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它卻突然改頭換面,用《巡迴檢察組》的名頭突然播出,這讓觀眾直呼有些措手不及。
  • 李成儒演《重案六組》獲好口碑,不演第二部,原因現在聽起很奇怪
    《重案六組》四部陪伴了觀眾12年,劇中女主角季潔深入觀眾內心。然而,這部戲系列劇4部換了四個主角。其實,李成儒在第一部獲得好口碑,卻沒演第二部,原因如今看來很不可思議。李成儒演《重案六組》,他塑造的大曾一角非常符合觀眾心目中的警察形象。
  • 黑色燈塔:深意不亞於《沉默的真相》,但卻有一個不得不吐的槽點
    正是因為這比整個故事更加精彩,比敘事節奏更加抓人的背後深意,讓這兩部迷霧劇場的巨製成為了本年度不得不提及,不得不在日後的歲月裡令人無數次回望的燦爛記憶。 ,而融入了懸疑劇的元素,讓《黑色燈塔》的整體節奏更顯得緊湊和扣人心弦。
  • 觀眾對《心靈法醫》可能有所誤會,相比刑偵這部劇更看重的是獵奇
    初始,當知道聶遠是《心靈法醫》的男主後,心裡是有陣竊喜的,覺得用一個演技派老版男神「撐場」,真有《白色追兇》的味道。畢竟《白夜追兇》第二季已經讓人等了二年,觀眾迫切需要一部類似「神劇」來過渡一下,這可能也是一開始,總有人將兩者放一起對比的原因,和蹭熱度著實無關。
  • 《重案六組》演員現狀,導演離世、主演入獄,比劇情還精彩
    曾經的時候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刑偵局都格外的受到大家的喜歡和追捧,有一部不知道陪伴了多少人的時間的很火的刑偵局就是《重案六組》,當年真的是很火,應該沒有人沒看過的吧,裡面不管是故事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都十分的優秀,現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裡面的演員們發展的如何了?
  • 紅郎、謝玉、姚賈、朱傳文《重案六組》裡那些熟悉的面孔
    《重案六組》是一部非常神奇的刑偵題材的電視劇。從2001年上映到2010年,一共推出過四部136集,是比較長壽的劇集了。而且這四部小成本的刑偵劇,竟然豆瓣評分還都不低。
  • 《痕跡》:高顏值,快節奏的刑偵法醫探案,可以看看別當真!
    《痕跡》為了強調自己的特點,主打就是一個「快」字,三集一個單元,每個單元有一個獨立的案件,但是後期會發現其實整個案件內裡有一種似有若無的聯繫,最後可能會揭露一個關係到整個局面的驚天大案裡面。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沒錯,其實這種模式像極了千禧年以後國產刑偵題材的標杆之作,《重案六組》。
  • 「重案六組」「破冰行動」「黑貓警長」!2020雲南公安大片不斷
    2020年,雲南公安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強力推進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伸張公平正義,命案偵防取得突破進展;強化「雲南多緝毒、內地少受害」的政治擔當,嚴密公開查緝體系,強化專項打擊,全力遏制境外毒品滲透危害;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大力推動森林資源保護等工作跨越發展。
  • 20年後,令人唏噓的《重案六組》主演現狀:網暴、吸毒、成寡婦
    據央視,數據統計,六大犯罪團夥從第一和第二部開始玩的八年中,全國廣播2700多一萬倍。七年來,第三,成立於2009年,沒有更少的熱量,並在2009 - 2010年新年的廣播,聲稱黑龍江、上海、武漢、瀋陽、福建五個評級的贏家。在每個通道多次重複後,高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