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稅改,跨境電商何去何從?

2020-12-16 和訊

  作者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 戴悅

  瑛明律師事務所稅務組

  一、數字平臺,你動了誰的奶酪?

  當我們足不出戶,只需憑藉手機app就能買到自己需要的Made inAnywhere的產品和Deliver at Anytime的服務時,全球化的概念已然是一種不受語言、時差和地理位置限制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數字經濟正在影響各國消費者的消費喜好和消費方式。我們可隨時在網上訂購與支付,賣方公司則通過海外第三方分銷商發貨,或由遠程數據傳輸提供數字產品,或通過3D列印技術輸送產品、或以區塊鏈的方式傳輸服務信息等等,實現即時交易。也就是說,有別於傳統模式,作為消費者,我們不用去百貨商店、豪華辦公樓等,即可享受科技公司從雲端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然而,基於數字經濟的高度流動性和無形性,科技公司也在不斷挑戰現行的國際稅收規則。科技公司憑藉數字平臺,無需再在銷售地設立常設機構就可實現點對點的服務和貨物銷售。據此,科技公司傾向於將架構搭在低稅國,一方面將利潤轉移至低稅國降低所得稅,一方面也可按特權授權費、利息等方式在高稅國進行成本扣除。節稅構架加劇了市場競爭,對消費者來說,在價格上可謂是惠及於民。然而,這觸犯了銷售地的徵稅主權。也就是說,這樣的節稅架構對現行的常設機構原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根據常設機構原則,外國公司必須滿足在一定條件,包括在當地有固定的運行地址和運行時間,地域國才有對利潤徵稅的權利。科技公司因無需常設機構即可在地域國全面運行,擾亂了不同國家間的利潤分配,地域國受限於現行國際稅收原則,無法根據目的地銷售額等其他標準對科技公司課稅。

  二、跨境電商,無形卻有形

  我們這裡著重來聊一聊跨境電商。跨境電商不僅包括國外的平臺向國內消費者銷售產品,也有大量的國內平臺將Made inChina外銷於全世界。當80、90後刷刷小紅書,內心長了草,海淘湧現,Net-a-Porter這些響噹噹的國際平臺,自然而然就進入了中國市場。與其說是佔據國內市場高地,不如說是為了更接地氣擴展銷售渠道,很多國際電商平臺也與京東、淘寶合作,擴大銷量。與此同時,我們國內電商也風起雲湧,在國家「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下,將高品質而低成本的國貨與世界人民分享。

  2018年全球零售電商銷售額為28420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增長23.4%,2019年電商銷售額突破3萬億美元。同時,電商銷售額在全球零售總額的佔比為11.9%,比去年增長了16.7%,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線上購物在全球將越來越普及。同年度,全球在線購物人數為17.9億人,同比增長7.8%,2019年全球在線購物人數突破19億人。同時,全球在線購物滲透率為61.6%,同比增長2.3%,線上購物將在全球進一步普及。

  2015-2018年中國進口貿易交易規模持續上漲,2018進口總值約為14.1萬億元,比2017年全年增加了1.6萬億元,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9.1萬億元。而電商法和跨境電商系列新政出臺也進一步規範了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促進了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全球化趨勢、消費升級的趨勢也在不斷推動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持續增長。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上)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2018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5萬億元,同比增長25%。出口跨境交易規模為3.47萬億元,同比增長26%。進口電商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9.4%。進出口結構上出口佔比達到77.1%,進口比例22.9%。規模之大,使用人數之廣,可見,跨境電商的無形之手早就滲透了大洋彼岸消費目的地的日常生活。

  三、走出去的電商們,如何架構?

  和眾多跨境電商一樣,X公司是一家著眼全球的中國電商。除了在境內有兩家公司外,X公司在香港建有平臺子公司。境內兩家公司分別為技術服務公司和貿易公司,前者為集團內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和特許權使用服務,具備高新技術企業資質,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貿易公司從事境內商品的採購並將採購的商品銷售給香港公司,出口產品可享受出口退稅或免稅政策。香港公司則向中國大陸或境外採購商品,負責商品對外銷售、售後、供應鏈維護、物流支持和資金管理等。香港公司作為香港的實際管理機構,是香港稅收居民,繳納16.5%的香港利得稅,無流轉稅,同時,因香港的個人所得稅率遠低於大陸,可較大幅度降低集團人力成本。最終,利潤以分紅的形式匯回境內母公司。

  此種構架之下,走出去的電商可以享受到的幾大優勢概括如下:

  1.優惠稅率:

  a.境內的技術服務公司因是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的優惠稅率

  b.香港公司繳納16.5%的香港利得稅

  c.根據中港稅收協定,股息紅利享受5%的優惠稅率

  2.選址節約:

  藉助區位優勢,境內的貿易公司能節省商品採購的成本、租金、運輸和基礎設施,提高集團公司的全球競爭力

  3.增值稅優勢:

  a.境內貿易公司出口至香港時享受出口退稅

  b.境內技術服務公司向香港公司提供技術服務時可享受跨境服務免增值稅優惠

  c.在直郵模式安排終端消費者作為進口人,則無需繳納消費地增值稅

  四、國際稅收改革來襲,電商適者生存?

  談國際稅改離不了談美國。自川普上臺,似乎是帶來了一陣全球性的減稅之風。且不論向來是「全球徵稅」的美國是不是真的向「交易目的地徵稅」進行轉變,很多國家也相繼指責川普減稅改革不負大國責任,與國際多邊行動相違背。據此,美國認為,川普政府的稅改超過BEPS的最低要求,與BEPS反稅基侵蝕、利潤轉移方針相符合。稅改至今兩年多,美國科技公司的稅收籌劃策略一直緊跟改革要點,一邊BEAT一邊GILTI,但目前並沒有看到包括亞馬遜在內的科技巨頭因川普稅改而實施大規模架構遷徙。也就是說,「雙愛爾蘭(荷蘭)三明治」架構依然還是GAFA(谷歌Google、蘋果Apple、臉書Facebook、亞馬遜Amazon;國際社會簡稱GAFA)等科技公司普遍使用的節稅框架。在此三明治架構中,科技公司的母公司往往在高稅國,利用愛爾蘭企業所得稅12.5%的低稅率和歐盟國家之間的免預提所得稅的條約,實現遠低於本國法定稅率的實際稅率。

  回到數字經濟這個主題,歐盟和美國歷經兩年多的「數字服務稅」改革方案的談判,找個折中點可謂是費勁九牛二虎之力而不得。最終,這個棘手難題拋給了經合組織和G20。在一定程度上,這場關係交雜的國際稅收體制改革已經遠超於對稅收體制本身的討論,在本質上更是國家之間的政治利益權衡,即對徵稅主權的判定。

  經合組織的「第一支柱」主要關注的是利潤分配問題,但截至目前,第一支柱下統一方法的規則設計還沒有達成統一意見。

  我國跨境電商的運作普遍是海外消費者在Amazon、eBay等更廣泛使用的平臺進行網購,下單後將貨款支付給第三方支付機構;香港公司接到訂單後,通知物流服務商從海外倉取貨或物流服務商派送至海外消費者處,Amazon、eBay劃款,最終到帳香港公司。在此種運作模式下,香港公司若安排直郵至終端消費者作為進口人,可免去消費地的增值稅,但這也正是「第一支柱」強調的信號之一,即加大市場管轄區的徵稅權,根據消費者的實際所在地課稅。

  一部分機構建議將所有B2B型交易排除在金額A的適用範圍之外,若跨境電商是通過和海外網店合作對接貨物,則屬於可排除在金額A的適用範圍之外,但這也對B2C型交易幫助不大。然而,Facebook、Netflix等科技公司認為,B2B和B2C型交易均應涵蓋在內。在目前提議之下,跨國公司全球年合併收入超過7.5億歐元時才會受到「第一支柱」的影響,也有聲音提議調整門檻額。無論門檻額是提升或降低,或B2B被排除在外,我國的跨境電商是否可提前應對?

  考慮到國際稅改方案的多重不確定性因素,我們認為,跨境電商可提前預知的改變在於:其必然會遇到更多的稅務合規和風險管理工作。由於跨境電商在海外的多種運作模式,建議根據不同運作模式分類管理相應的營業收入和財報虧損,這樣有助於判斷各類營業收入是否達到「第一支柱」中的起徵點,也有助於判斷是否在海外市場構成「遠程稅務地址」的標準,以及市場管轄區承擔與之盈利相匹配的制度性虧損。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會對集團的核心成本分配加大難度。同時,引入新的記帳和報稅方式,考慮在報稅中填寫第三方分銷商/海外網店的信息等,以協助確定跨國公司內部究竟哪些實體賺取了視同剩餘利潤、或產生高於視同常規利潤率而按比承擔納稅義務、或擁有相關的智慧財產權技術。

  當報稅信息和範圍擴大時,這也對跨境電商的數據收集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目的地消費者的數據收集和對目的地銷售的利潤分配。在經合組織尚未全面推行改革之前,跨境電商可著手加大研發投入,尤其是對大數據的開掘和應用,而位於國內的科技服務公司也能因此享用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

  受篇幅限制,我們暫不在本文中討論如何避免或消除雙重徵稅的問題。但是,市場管轄權的崛起勢必在挑戰現行的國際免雙重徵稅體制。為此,我們會持續更進如下話題:1. 最新的國際雙重徵稅和反避稅問題;2. 經合組織常設機構的制度性改革對不同類型的跨國公司的影響;3. 金融科技、人工智慧、大數據對傳統轉讓定價模式的影響;4. 產生國際稅務爭議問題時,跨國公司可如何應對;5. 大數據分析對跨境稅務爭議的規則影響。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數字經濟與社會。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一臺iPhone可省2500,免稅店和跨境電商,讓代購怎麼活
    疫情以來,免稅店將生意搬到了線上,而受到免稅店的攪動,跨境電商們也在從直購、線下以及聯合經營中尋找突破:洋碼頭宣布進軍線下、考拉海購升級會員電商、天貓國際推出海外直購……外在形式上的融合正在逐漸打破彼此的邊界。免稅店與跨境電商的相遇,是新的海淘市場。跨境電商開始分化沉寂許久的跨境電商圈,最近動作很多。洋碼頭開始將觸角伸向線下。
  • 深圳國際玩具展啟幕 跨境電商助力「穩外貿」
    8月6日,第32屆國際玩具及教育產品(深圳)展覽會、第11屆國際童車及母嬰童用品(深圳)展覽會以及2020國際授權及衍生品(深圳)展覽會(下統稱「深圳國際玩具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舉辦,展期3天,為活躍玩具業市場強力賦能。
  • XTransfer亮相2020青島國際跨境電商交易博覽會
    2020年12月10日至12日,2020青島國際跨境電商交易博覽會在青島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一站式外貿企業跨境金融和風控服務公司XTransfer受邀參與本次博覽會,並向跨境電商企業、優質廠家以及專業觀眾展示XTransfer的產品優勢及服務。
  • 跨境電商一周猛料:兩家跨境電商企業相繼被抓,Lazada、天貓國際...
    【編者按】本周(3月18日—3月23日),跨境電商發生了哪些行業資訊動態呢? 跨境電商「雲集品」涉傳銷被一窩端 雨果網消息:3月19日晚間,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發布警情通報,稱深圳警方對「雲集品」特大網絡傳銷犯罪團夥開展收網行動,並抓獲潘某等多名主要嫌疑人。
  • 新模式落地,威海國際物流園跨境電商出口服務提檔升級
    近日,威海國際物流園全程代理操作的跨境電商出口貨物順利完成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9710)和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9810)的雙模式申報,成為威海市首批以9710、9810模式實現跨境電商出口通關的企業。
  • 泉州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
    得益於泉州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政策「紅利」效應,今年以來,泉州跨境電商憑藉鏈路短、限制少等優勢,在疫情衝擊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成為穩住外貿基本盤的有效推手。 市區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內,70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在這裡集聚,跨境電商出口規模佔全市1/3以上。
  • 全國十大跨境電商排名,2020全國十大跨境電商排名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應用,我國的電商平臺迅速崛起,給人們生活也相應的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除了國內的針對國人的電商平臺做的風生水起,其實我國的跨境電商平臺也做的相當不錯,那麼你知道我國跨境電商平臺有哪些嗎?
  • 威時沛運-跨境百科-跨境電商雨果網
    ·依託強大的地面服務能力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威時沛運打造出以基礎物流為核心,綜合物流與跨境電商為兩翼的業務體系,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全方位」三位一體服務模型,並可根據B2B、B2C、C2C多層次市場需求,為客戶提供單點、多點及全程物流服務。
  • 跨境電商怎麼收款
    整個跨境電商環節,涉及到物流、獲客成本、支付等一系列內容,每一環節都非常重要。當跨境進口電商去選擇一家收款支付公司的時候,需要去考量的東西,除了費率,最應該是安全,合規和支付資質。那麼跨境電商進口收款方式有哪些?
  • 江西聖輝DTE牽手阿里巴巴國際站 全面布局跨境電商
    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正飛速發展,以每年30%至40%的速度遞增,據艾媒諮詢分析預計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將達到12.7萬億元人民幣。近日,江西聖輝DTE&阿里巴巴國際站項目啟動會暨籤約儀式在江西聖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二樓會議室成功舉行。
  • 2021年,跨境電商新風口來了!
    如今國際B2C跨境電商主流平臺主要有速賣通、亞馬遜、eBay、Wish;國內進口跨境電商平臺有洋碼頭、天貓國際、蘇寧雲商海外購等。圖片來源:億邦智庫這幾年,中國政府通過提出自由貿易區和「一帶一路」等倡議,這些國際政策進一步鼓勵了跨境電商的發展,國家不斷加碼對跨境電商的扶持,先後出臺了增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免徵部分出口貨物稅費等政策
  • 2020第五屆ICEE中國(廣州)國際跨境電商展在穗盛大開幕
    盛夏7月,一場全新升級的跨境行業盛會——第五屆ICEE中國(廣州)國際跨境電商暨全球應急醫療與創新防疫物資交易專區(簡稱2020ICEE/ICEF)再次聚焦業界目光,閃亮登陸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展會規模創歷史新高,五載深耕穫業界肯定第五屆ICEE/ICEF中國(廣州)國際跨境電商展暨高峰論壇自創辦以來,立足廣州,面向全球,深耕五載獲得業界肯定。
  • 新零售跨境電商平臺是什麼意思?跨境電商新零售模式及優勢
    而跨境產品和新零售能夠擦除火花嗎?一起來看下新零售跨境電商平臺。 新零售跨境電商平臺是什麼意思 新零售是什麼,從定義上來看,新零售就是傳統零售結合網際網路,再通過大數據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種零售方式。而跨境電商新零售,顧名思義就是新零售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 跨境電商打破外貿增長「天花板」
    疫情之下,今年全球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2.7萬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整體規模就已超過1萬億元,52.8%的高速增長成為中國跨境電商逆勢增長的新註腳,為外貿進出口回穩作出突出貢獻。預計今後跨境電商仍將維持高速增長,成為中國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 培養複合型和創新型跨境電商精英人才|中國(杭州)跨境電商學院舉行...
    杭州市政府辦公廳一級巡視員何美華在開學典禮上指出,中國(杭州)跨境電商學院是繼在杭兩所高校獲批設立跨境電商本科專業之後,杭州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面的又一重大舉措,希望跨境電商精英學院能加快跨境電商複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
  • 太原跨境電商綜試區這樣布局
    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以「數位化監管+數位化貿易+數位化服務」為基本特徵的高效安全監管、線上線下融合、出口進口並舉、服務體系完善、產業鏈條完整的跨境電商發展格局。全市力爭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3億元,跨境電商 B2B 進出口額增速30%以上。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100家,建立3至5個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園區,從業人員超過2000人。
  • 降低中小微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門檻 成都試點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
    原標題:成都試點跨境電商 B2B 出口監管   ●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簡稱「跨境電商B2B出口」,是指境內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運送至境外企業或海外倉,並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完成交易的貿易形式   ●同樣是1000件貨,過去通關一次要兩三天時間,跨境電商B2B模式只需要一天時間就能完成進區到出區的程序
  • 跨境知道亮相2020 CBEE(廈門)全球跨境電商博覽會
    8月26日,2020 CBEE(廈門)全球跨境電商博覽會在廈門會展中心正式開幕。跨境知道攜跨境雲課堂、易跨寶等眾多產品精彩亮相展會。本屆展會以「助力賣家·走向世界」為主題,由跨境選品、跨境服務生態圈、跨境平臺入駐、跨境專場分享會四個版塊構成,將為跨境賣家們帶來15+主流跨境平臺、15場跨境電商峰會論壇、150+跨境電商服務商、600+跨境電商源頭工廠、1500款跨境爆款商品。
  • 跨境進口物流_進口物流流程-跨境百科-跨境電商雨果網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時代,跨境電商物流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引起了國家和業界的重視。目前,我國的出口跨境電商物流主要方式有哪些?下面一起看看吧。1)通過國際快遞渠道(UPS\DHL\FEDEX\TNT)總體上,國際快遞的成本相當高。
  • 跨境電商周報:跨境電商Wish衝刺美股;15國籤署RCEP
    【億邦動力訊】過去一周,跨境電商領域發生了這些事:1. 跨境電商Wish衝刺美股:估值百億美元近期,跨境電商平臺Wish的母公司ContextLogic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招股書,該公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