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7 1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金秋已到,
萬事萬物都有了一個嶄新的景象。
在2020這個非凡的年份裡,
所有人面對的考驗都更顯艱難。
作為家長們,
更是度過了一段堪稱「不想重來」的時光。
孩子的飲食起居、網課學習,
無不讓家長們心身疲憊。
在加長版的寒假裡,
孩子和家長們「相愛相殺」的故事,
能寫成厚厚的一本小冊子。
如今全國大中小學均已分批開學,
那麼「神獸歸籠」後,
孩子和家長們
又要面對哪些「親情的考驗」?
話不多說,
法報君這就帶你瞧瞧!
愁眉苦臉去開學,聽取「哇」聲一片
年度大片《開學》如期上演,
隨之而來的還有
《不想上學》《不想寫作業》等系列大片。
許多孩子絞盡腦汁,
開始和家長們「鬥智鬥勇」。
不想上學又不被允許,
孩子躲進了床下一呆就是一天。
家長發現孩子既沒有去學校,
家裡也找不到蹤影,
火急火燎報警後才抓到床下的「淘氣包」。
成年人的世界,
凡事講究「道理」二字。
如果你問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
聽到的回答
會讓你明白什麼是「無言以對」。
「肚子裡直冒火,
不能去上學了,
如果上學一開口噴火,
別的小朋友就會嚇到」
團結友愛,
體貼他人。
這麼暖心的孩子還能怎麼辦?
當然是狠心送他到校門口啦!
在學校門口,
又是聽取「哇」聲一片的「惡戰」。
孩子像八爪魚一樣緊緊抱住電線桿,
留下家長獨自絕望的身影。
打親情牌是很多事成功的關鍵,
不少孩子緊緊抱住家長大腿,
閃爍著晶瑩淚珠的小臉上,
寫滿了對上學的抗拒。
來都來了,
還能讓你跑了不成?
這時候有經驗的老師們果斷出手,
動作「快準狠」,
一把將孩子「撈」進學校大門,
救手足無措的家長們於水火之中。
孩子好不容易進了校門,
面對略顯陌生的校園,
再次陷入想哭、難受的境地。
面對陌生老師的詢問,
他無助地說,
「很久之前我是一年級」……
開學好難,
可有些事真的是難上加難。
有個孩子寫作業時
被自己的名字活活氣哭,
說自己只想叫「小花」,
家長非得取一個中聽不中寫的名字,
只寫了幾筆就深感世界崩塌般的絕望。
學寫作文,
主題是「上學路上的風景」,
孩子卻迷茫到暴風哭泣。
只因家距離學校只有不到100米,
實在不知道路上有啥能寫的風景。
快樂其實很容易,孩子開學就可以
萬千神獸一朝歸籠,
孩子有幾多眼淚家長就有幾多歡笑。
當開學已成定局,
無數假期帶孩子的父母表面雲淡風輕,
實則內心的快樂已經被各種行為出賣。
在微博一項近12萬人參與的投票中,
對於「開學時你父母的反應」這個問題,
有8.9萬人選擇了
「熊孩子終於走了」這個選項。
不僅如此,
家長們送孩子開學的真實情景,
第一時間衝上了微博熱搜。
點開細細品味,
很多家長朋友們感到萬分真實。
目送孩子下車走進校園,
坐在車裡的爸爸
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終於解放了!
喜大普奔!手舞足蹈!
告別了多日來的蓬頭垢面,
家長們認真將自己收拾一番。
一路上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
將帶孩子的精疲力盡拋在了身後。
在開學日的街頭採訪中,
當記者問起孩子開學的事時,
家長們臉上的快樂差點從屏幕中溢出。
所有人的心聲如出一轍——
終於等到這一天!
因為太過激動,
網上好多家長開心到文採風揚:
「開學時間和春雷同時來到。」
「這雷是召喚神獸回籠的號角,
這雨是千萬家長激動的淚水......」
甚至在官方媒體發布的開學消息下,
家有「神獸」的網友們也是異常亢奮。
「喜大普奔」頻繁出現在評論區中。
家長事業再風光,輔導作業也「爆缸」
「神獸歸籠」的喜悅總是短暫的,
很快,
家長朋友們
又要在新一輪的崩潰邊緣摩擦。
有人說,
「開學」是「雞飛狗跳」,
那麼「家長輔導作業」
就是「雞飛狗跳Plus」。
無論是孩子拖拉磨蹭的態度,
還是孩子寫下的奇葩答案,
總是能讓家長們一秒「上頭」。
很多時候,
我們以為孩子在學習。
沒想到,
他無師自通學會了「障眼法」。
我們以為,
孩子會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
奈何孩子卻只想在知識的海洋中酣睡。
不給孩子輔導作業時,
家長們都覺得孩子機靈又可愛,
自己耐心又細緻。
而一旦開始給孩子輔導作業,
很多父母不禁開始懷疑人生:
我是誰?
我在哪?
這孩子真的是我生的嗎?
媽媽被氣下場時,
爸爸們嘴裡說著
「對孩子耐心一點」接棒上任。
十分鐘之後,
隨著音量逐漸增高的,
還有血壓。
「九九四十五」這種答案,
輕而易舉擊潰了一個成年人的平和。
而且輔導作業一旦開始,
家長朋友們會發現
自己的孩子想法格外多。
不是想喝點水,
就是想上個廁所,
甚至為了能少做點作業,
開始挑戰家長們的身體極限。
陪寫作業急火攻心陪到「心臟搭橋」,
講解題目情緒激動捶桌子捶到骨折。
這屆家長因輔導作業,
被氣到推進醫院的例子不勝枚舉。
有家長感慨:
「陪孩子寫作業就算熬成佛了,
也是個武僧」。
為了孩子和自己的身體健康,
輔導作業的爸爸
把自己的雙手捆在了身後。
為了能夠展現一個成年人的耐心,
輔導作業的媽媽
把頭伸進了冰箱讓自己冷靜。
問這屆家長多麼不想陪孩子寫作業?
朋友圈在線招募未來親家了解下?
野心不大,
要求不多,
唯一的希望就是:
輔!導!作!業!
孩子不好做,
家長也難當。
慢慢前行,
共同成長,
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
不管如何「相愛相殺」,
能夠陪伴孩子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
你的身邊,
還有哪些與孩子或者與父母
有關的趣事?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來源:法治日報
你與世界
只差一個
公眾號
關注
我的
都變
瘦了
原標題:《萬萬沒想到!「神獸歸籠」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