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舟山港作業現場。
記者 王心怡
復工復產,成為2020開年關鍵詞。
自去年2月10日以來,寧波各地紛紛擂響復工復產的激越鼓點。返崗復工、降本增效、保障供應、增加就業、穩定金融……「戰疫」是大戰,也是大考;是挑戰,更是機遇。
現在回過頭去看,寧波交出的這張復工復產答卷,成為全年經濟企穩回升的最大支撐。
復工「店小二」保駕護航
「我們20多個工人的小廠,復工申報有什麼要求?」
「100人以下的工業企業復工要先向屬地政府申報,等現場勘查通過,並遞交齊相關材料。」
「這幾天返程員工越來越多,我們公司通行證不夠用了,要找什麼部門解決啊?」
「先有序收集好返程員工的具體信息,再向鎮政府工貿辦對接開具通行證。」
……
市政府會議中心的會議室裡,電話聲此起彼伏。2020年2月10日,寧波成立企業復工工作應急組。
企業若有復工上的困難和問題,均可撥打熱線電話反映。這裡就像是一個集體作戰的應急「店小二」,專門幫助企業解決因疫情影響遇到的運力短缺、物流受阻、招工難、防疫物資短缺等各類困難。
包車3586輛次、包專列28列次、包機10架次……一批批務工人員從安徽、河南、貴州出發,目的地——寧波。截至2020年3月2日10時,寧波共接回10.27萬餘人,他們成了寧波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力量!
當然,在產業鏈極度細分的今天,一家企業要恢復正常產能,除了需要足夠數量的員工返崗,還必須要有上下遊企業的配合。龍頭企業奧克斯復產,需上下遊數十家配套企業聯動,應急專班通過經信部門積極協調全市各配套企業,陸續恢復生產,補齊產業鏈、打通供應鏈,系統解決原材料供應、上下遊協作等問題。
截至去年2月底,全市規上工業企業8043家,全面復工;52個省重點工程項目全面復工——這樣的務實與效率必將在2020年留下獨屬於寧波的印記。
緊緊抓住數位化浪潮
工業數位化成為疫情期間企業化危為機的最大動力和有效途徑。
疫情期間,埃美柯果斷停掉了所有人工生產線,把20條智能化生產線全部開了起來。這些第三代全自動生產線,從裝配、測試、包裝到成箱都由機器「代勞」——每分鐘能做出10個球閥,相當於20個熟練工的產量。
因此,在員工到崗率只有60%的時候,埃美柯就恢復了80%的產能,而當到崗率上升到75%的時候,他們的產能已逼近100%。
去年3月初,作為特斯拉重要供應商的旭升股份產能恢復率已達100%。「這次能快速復產,數位化生產車間起到了很大作用,貢獻率近一半。」公司副總經理林國峰說,為了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公司近幾年相繼投入了1.5億元,對車間實施數位化改造提升。
因如期交貨,2月下旬,旭升股份收到了包括特斯拉、法雷奧-西門子、ZF在內的五六家全球著名汽車廠商的表揚信。
通過疫情,越來越多的寧波企業意識到,機器換人、智能化、數位化工廠是製造企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寧波市智慧城市規劃標準發展研究院曾對寧波426家「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企業開展問卷調查,其中超過四成企業表示要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加快智能化技術改造步伐,以對衝疫情帶來的影響。
去年3月,寧波還印發了《寧波市製造業企業智能化技術大改造行動計劃(2020-2022)》。根據計劃,未來3年,我市將再打造100個智能工廠,行業骨幹企業裝備數控化率達到75%以上,行業骨幹企業數位化設備聯網率將達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