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完火神山雷神山,工人們如何安置?

2020-12-24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2020年1月起,3萬餘工人從全國各地來到武漢,投身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醫院建成後,如何安置這些工人,成了一道新考題。

記者:那你們對於來源不同的這些工人們都怎麼讓人家回家的呢?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武漢市內的,他都自行回家去隔離。

記者:這是回去了多少?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這個應該有七八千人吧。有一部分人呢,到其他的方艙醫院參與建設去了,這個大概也有3000人左右。

記者:那剩下兩萬人那又怎麼繼續安置人家呀?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我們應該是分幾個時間點吧,就是2月10日之前(結束工作)的人呢,不管是省內的還是省外的,我們給他開一個在這裡工作過的證明,他就回去了。我們考慮到他們的這個農民工這種特殊的身份,他隔離期間的這個生活費用,甚至有些當地政府要求住酒店隔離,包括這個我們就給他們300塊錢一天的這個期間的補貼。

記者:乘以14。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我們是乘以15,考慮(還有)一天路途。我們總共發了31000多人的隔離費用。

記者:您剛才說2月10日這個時間點,有多少人都回家了呢?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我們31000工人最後我們留在這裡的是維保人員和集中留觀人員,就接近5000人。也就是說有26000人回家了,還有5000人是在這裡集中隔離。

記者:他們為什麼不回家呢?回不去了,政策出來了?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嗯,政策出來了,就回不去了。

記者:那你怎麼安置人家啊?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當時呢,我們跟市裡面也諮詢了政策,他們叫集中醫學留觀。

記者:這是你們當初在邀請人家出來幹活的時候所沒想到要面對的一種局面吧?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是的,當時沒想到這個要留在這個集中居住隔離,也沒想到要留這麼久。

記者:你看你們每當以前做任何一個項目的時候,我僱你來,我們就是契約關係,我給你錢你給我做事。但這一次你覺得你們之間和工人之間,每一個建設者之間又是什麼關係?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應該來講就是我們建設這個火神山和雷神山啊,是創造一個奇蹟。這些農民工他到現場來以後,有的工人幹24個小時、36個小時,他能夠堅持幹這麼長時間並不是為錢所動,是為當時火熱的現場這種驚心動魄的這種氣氛,是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來抗擊這個疫情這種萬眾一心的這種氛圍是感染的。

「兩山」建設者:反正我覺得這是我的榮幸。

記者:你們出來幹活。危險不危險,值不值得我冒這個風險,當時想這個問題了嗎?

「兩山」建設者:沒想。

「兩山」建設者:當時沒想。

記者:為什麼沒想,這是個傳染病。

「兩山」建設者:這個我知道,那時候心裡想的就是只要國家需要我們,我們就要去。不是為了錢的事,要是為了錢的事,我也不可能去。那個疫情當時也是很嚴重,要是一旦傳染的話也很麻煩。

記者:所以有了前期人家這麼不要命的幹及所以到了後期,雖然因為種種外在原因,人家就滯留在你這兒了,你就得拿出一種什麼心思來對待這些滯留下來的員工?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如果說這個「兩山」建設是一場戰役,我們建完「兩山」是打了戰役的前半場,後面我們給工人發放工資,給工人發放補貼,給工人集中隔離。

記者:你覺得建設難,還是處理這個後期的這一系列的事情難啊?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應該來講在建設的過程當中呢,我們覺得建設已經是登天之難了,但是後面的工作更難。每個工人都有他自己的客觀的訴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的場景和生活的場景,然後又在這種長期「封城」的這種狀態下,他們的這種心境和心情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我們在現場服務於他們這些工程師,這些小夥子,他們也是做出了很多的犧牲和努力,甚至我們有一個工地上的這個工會主席,不知從哪來淘來一大批《故事會》來,發給工人。

記者:在你們集團裡面,滯留在湖北的外省的建築工人還有多少,參加過兩山建設的。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目前有479人。

記者:你們準備陸續在多長時間內把他們消化掉?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我們準備陸續從今天(3月28日)開始,送他們返鄉。

記者:陳總你想過沒有,4月8日就等於是解封了,這個城就等於開城了。為什麼不等到那個時候,一定要你們最後來解決?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如果能早一天就早一天,尤其是我們的這個醫護工作者返鄉以後,我們援漢的醫務工作者受到很高的禮遇和待遇,這些工友們他們在現場上面,他們感覺到他們有一些……

記者:他們也有榮譽感。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他認為他們也應該有榮譽,起碼他們應該得到提前返鄉的待遇,所以早一天回家我們都要做這個榮譽,讓他們感受到,是認可他們的,他們也是英雄。並且我們也會為他們每個人做一張這個榮譽的證書,能讓他這段難忘的經歷、刻骨銘心的經歷有一個物證,證明他曾經奉獻過,曾經在這裡拼搏過。

記者:什麼時候回家?

「兩山」建設者:明天。

記者:那怎麼回去啊?

「兩山」建設者:也是上級領導派大巴送我們回去。

記者:你要是回去,怎麼,願意跟家人說點什麼事?

「兩山」建設者:因為我們回去的時候,領導會給我們發那個什麼感謝信,那個拿回去就更感覺臉上有光了。

記者:你覺得它有多重要,這個感謝信。

「兩山」建設者:反正感謝信比錢重要。

「兩山」建設者:對。

記者:為什麼?

「兩山」建設者:因為我是英雄。我自己覺得我自己就是英雄。

記者 | 董倩

攝像 | 謝琳 趙裕華

相關焦點

  • 雷神山醫院的工人們:建完火神山,再戰雷神山
    2月8日,開設1600張床位的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目前首批醫療人員已經集結完畢,隨後將承擔救治任務。從1月26日開始施工建設,雷神山醫院工程工期短、任務重,參建單位先後投入逾萬人的建設隊伍日夜兼程,抓緊施工。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啥建那麼快?科技密碼在這裡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題: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啥建那麼快?科技密碼在這裡!新華社記者王優玲正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建築科技創新大會之重大科技成就展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其中一些與建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相關的科技吸引參觀者駐足。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應該被銘記
    2月6日,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擁有16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院順利建成。近4萬名建設者,創造了「中國奇蹟」「中國速度」!奇蹟是如何創造的?3月31日,當記者走近一個個黃色安全帽下黝黑滄桑的臉,終於找到了答案。
  • 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
    2月2日,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擁有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從荒灘上拔地而起。2月6日,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擁有16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院順利建成。近4萬名建設者,創造了「中國奇蹟」「中國速度」!  奇蹟是如何創造的?3月31日,當記者走近一個個黃色安全帽下黝黑滄桑的臉,終於找到了答案。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交付背後,藏著這些秘密……
    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收治第一批30名新冠肺炎患者。早在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也順利交付使用,並於次日正式接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疫情面前,兩座醫院共同組成了阻擊新冠肺炎戰場上的新堡壘。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啥建那麼快?科技密碼在這裡!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啥建那麼快?科技密碼在這裡!作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築主體,箱式房安裝是醫院建設的核心環節。這是多麼壯觀的現場:集結號吹響,2500餘臺大型設備及運輸車輛、4900餘個箱式板房、20萬平方米防滲膜等大量物資,幾天內迅速集結到位。
  • 火神山和雷神山用鋼結構了嗎_2020年火神山和雷神山用鋼結構了嗎...
    ▼ 火神山醫院病房  那麼 查看詳情 一線員工講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如何極速建成 查看詳情
  • 火神山和雷神山建築過程和施工技術_2020年火神山和雷神山建築過程...
    中國速度,世界奇蹟! 5月15日,在湖北省技術交易所組織召開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科技成果評價會上,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造技術獲評整體國際領先水平認證。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為啥建那麼快
    2020年1月28日拍攝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正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建築科技創新大會之重大科技成就展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其中一些與建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相關的科技吸引參觀者駐足。
  • 無名英雄丨300多名維保隊員守衛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火神山、雷神山,這兩座在武漢抗疫保衛戰中立下赫赫功勳的醫院,將被歷史銘記。  數千名醫護人員在這裡救死扶傷,也將被人們銘記。  △工人正在檢查管線  火神山和雷神山是兩所 " 速成工程醫院 ",這給維保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 火神山,雷神山,名字背後的奧秘
    在這半年時間裡,最讓國人記憶深刻的,除了全民禁足和八方馳援外,可能就是在十餘天內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這兩座臨時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快速建成,不但充分展示了基建狂魔的魔性,體現了以人為本、人命關天的治國理念,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火神山和雷神山這兩個名字也給中國的戰疫鬥爭平添了幾分神秘感。
  • 疫情期間建完火神山醫院的工人英雄何去何從?
    #火神山#從2020年1月起,3萬餘名工人從全國各地來到武漢,投身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那醫院建成後工人是如何安排的呢?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工人們如何回家呢?據中建三局總經理陳衛國介紹:武漢本地的工人有七八千人,可自行回家隔離;大約有三千工人參與了其他方艙醫院的建設。剩下的工人無論省內還是省外,中建三局都會為他們開具工作證明,以便返鄉。
  • 建證戰疫: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
    在醫學觀察點期間,他一邊編寫火神山醫院維保手冊,一邊關注著現場的一舉一動。聽聞火神山醫院需要更多維保人員,他再次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參與雷神山醫院汙水處理站施工的中建三局綠投公司員工王建華、徐棟、常超也坐不住了。三人本已來到醫學觀察點,現場也留有設備供應商的維保人員,但他們還是放心不下,不到兩天,又重返醫院扛起運營維保重任。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啥建那麼快?背後有哪些硬核科技「密碼」
    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正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建築科技創新大會之重大科技成就展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其中一些與建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相關的科技吸引參觀者駐足。10多天時間一家醫院拔地而起,令世界驚嘆的「中國速度」背後有哪些硬核科技「密碼」?還記得年初,上億網民24小時「雲監工」為建造兩所醫院加油鼓勁的場景嗎?工地上,一個個箱式房被極速安裝,這便是首要「必殺技」——高度模塊化裝配式建造新技術。
  • 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
    沙見龍 攝(抗擊新型肺炎)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中新網濟南2月2日電 題: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作者 邱江波 沙見龍 李欣經過7000餘名建設者的日夜鏖戰,火神山醫院2月2日完工,只用了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新華社武漢4月2日電題: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新華社記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兩山」醫院運行近兩個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他們是「中國奇蹟」貢獻者。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夜上黃鶴樓」
    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
  • 揭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背後的「中國力量」
    圖為新冠肺炎患者被轉運到武漢雷神山醫院接受治療。新華社發(高翔 攝)2月20日,武漢雷神山醫院開放所有床位,全力收治病人。這是2月18日首批兩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之後,雷神山醫院迎來的重大節點。在此之前的2月13日,火神山醫院首批七名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已痊癒出院。
  • 新華視點:與疫魔競速,以精準阻擊——直擊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
    新華社武漢2月1日電 題:與疫魔競速,以精準阻擊——直擊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七大焦點問題  新華社 「新華視點」記者徐海波  好消息從武漢防疫一線傳來——武漢火神山醫院2月2日將完工,雷神山醫院也將於2月5日建成。與疫魔競速!自緊急開工以來,武漢市這兩所醫院的建設一直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