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現實中的葉問,被電影捧上神壇,一生極少動武的武術扛把子

2020-12-19 臆說歷史

中國一向以絕無僅有的「武學」聞名於世界,而來自於中國,赫赫有名的武術明星李小龍更是憑藉著一身武功,將中國「武術大國」的名聲發揚光大。

一時間,西方各國都對這個神奇的東方古國產生了無限的遐想,而中國人「擅武」、「好武」的特點更是在國際上人盡皆知。但是,我國鼎鼎有名的武術大師可絕非李小龍一人,葉問可以稱得上是我國家喻戶曉的武術大師,在中國歷史上流傳青史的「詠春拳」便是葉問發揚光大的。此外,以葉問為主角的影視作品更是頻頻映入人們的眼帘,讓人們對這位武學大師更是崇拜不已。

葉問甚至燃起了數不勝數的人對於武術的興趣,讓武術在中國人中再一次發揚光大,形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這無疑也大大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但是,對於葉問這位一生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來說,大部分人對於他依舊是一知半解。

事實上,與影視劇等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截然不同,這位被捧上神壇的武術大師一生極少動武,但是為何葉問依舊被稱為武術扛把子?

葉問:出身顯赫,初識武學

葉問於1893年10月1日出生於廣東佛山,或許現在的世人鮮為人知,但是葉問的的確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富家子弟,其父稱得上是擁有著萬貫家財的一方富豪。也正是因為如此,葉問自小便衣食無憂,生活更是無憂無慮。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這位之後的武學大家在幼年時期卻格外的體弱多病。為了幫助兒子調理身體,葉問的父親不僅僅為兒子尋遍名醫,希望能治好兒子的病體,一邊又聽從醫生的教誨,為兒子尋來武學老師,幫助兒子從根本上調理生息。或許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好辦法,葉問的身體一日強過一日,疾病也在悄然不覺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自從身體完全康復後,葉問似乎便對於這個神奇的方法格外痴迷,他不久後便沉迷於武術的學習中無法自拔。而葉問的父親財力雄厚,自然不會對兒子的興趣加以反對。因此,他默認了兒子對於武術的學習,而且事實證明,看似瘦弱的葉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練武奇才。因此,在父親的鼓勵下,葉問年少時便離開家鄉,前往香港,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武學之路。

葉問:勤奮努力,登上神壇

當葉問來到香港後,正式成為當時赫赫有名的武學大家—梁璧的關門弟子。而門下的師兄弟卻對這位看似瘦弱的同門不屑一顧。這位來自他鄉的看起來簡直是不堪一擊,他們甚至暗暗打賭,背地裡嘲笑他,稱他不久後便會因為公務繁重而落荒而逃。但是葉問本人對於這些流言蜚語不屑一顧,他從不在乎他人指指點點的目光,他來到此地只希望能夠使得自己的武功更上一層樓。

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葉問永遠是最為勤奮刻苦的那個人。儘管身體瘦弱,但是這從不是葉問心生退意的藉口,為了彌補先天的不足,葉問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比起其他人更為努力地刻苦訓練。他往往在黎明之前便開始自己的訓練,直到月亮爬山了山頭才結束自己一天的鍛鍊。

憑藉著朝前夕惕,日以繼夜的不懈努力,葉問從一開始那個默默無聞的外鄉人,蛻變成師門中名列前茅的最強者。這其中到底經歷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心酸,恐怕只有葉問一人得以知曉。不久後,正是因為其表現出色,深受師長的器重,葉問的名聲逐漸在人群中傳播開來,這位年紀不大的武術家被眾人捧上神壇

葉問:為人謙遜,從不惹是生非

似乎在眾人印象中,武術家往往與「直來直去」、「性格火爆」等詞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然而,葉問卻接二連三地打破人們對於武術家的固有印象。當葉問正式成為一名赫赫有名的武術大家後,卻遭來某些小人的說三道四,他們聲稱葉問德不配位,不配被稱作一代武學大師。

若是換作旁人,恐怕早已火冒三丈,踢上門去討要說法。但是葉問本人卻是微微一笑,對於那些流言蜚語毫不在乎,他只是堅信,時間會證明一切。其次,便是這位家喻戶曉的武術扛把子一生極少動手。這恐怕與人們的固有印象不盡相同,在世人眼中,武學大師似乎要時時刻刻與他人一較高下,拼得你死我活,才能被稱為武學大師。

但是,這不過是局外人的片面之詞罷了,像葉問這樣的武學大師極少與他人動手,是因為他們從來不將武術看作是與他人鬥毆的工具,他們學習武術,更重要的是保家衛國,維護人民,也是強身健體的重要方式。

他們明白,武術絕對不是欺壓他人的工具,學習武學同樣也是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葉問一生儘管極少動手,但是卻將詠春拳發揚光大,推廣到人民之中,其門下的弟子更是數不勝數,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小結:

現在的某些人對於武學的認知過於片面,他們單純地認為學習武術的人必定是粗魯不堪的莽漢,但是,葉問卻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徹底推翻了人們對於武術的普遍認知。

在葉問的科普下,武術不再是欺壓他人的工具,而是保護弱者的武器。武術同樣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學習武術,同樣也是在更加深入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現在社會發展過於迅速,導致人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傳統文化拋擲腦後。

因此,不光光是武術,對於中國其它寶貴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去主動學習,而不是守株待兔,僅僅是等待他人來為自己科普。畢竟,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若是沒有了傳統文化,一個國家就失去了自己的靈魂。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葉問:一生默默無聞很少動武,卻被影視劇捧上神壇
    古詩中提到:歸來畫麟閣,藹藹武功傳。現在人們在看影視劇或動漫題材的電影時,會有很多類型選擇。武俠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現在人們一提到中國近代時期的武功,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詠春和葉問,。只不過通過這些影視劇表現的方式,很多觀眾們慢慢的就對於中國武術的認知呈現出了局限性的景象。
  • 世界詠春拳第一人葉問:從富二代到窮鬼,極少打架卻成就李小龍
    提到中國的武術扛把子,葉問肯定算其中之一。他是世界詠春拳第一人,他將詠春拳廣泛傳揚開來,載譽全球,為中華武術在全世界的發揚光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多外國人的眼中,相比起太極、少林等武功,詠春拳才是「中國武術之最」。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一代武學家葉問的傳奇人生。
  • 《葉問1》武痴葉問用武術振興中華
    詠春拳強勢來襲 對於喜歡中國武術的觀眾來說,《葉問1》的上映足以讓大家激情高漲。著名武術大師葉問的人生傳奇即將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可以看到著名的詠春拳法是如何展現出來。這種拳法他的優勢是什麼,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在實戰中的表現又是如何的。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可以從這部電影中去了解到。
  • 從葉問電影中看功夫,中國傳統武術真的不能打嗎?
    2008年葉問1到2019年葉問4完結,收穫了觀眾大量的好評。同時詠春拳的威名也傳播到海內外各個地區。全國甚至全世界掀起一股詠春熱。葉問電影中,一代宗師葉問在與各位武術高手的較量中都大獲全勝。而回到現實社會中中國傳統武術頻頻打臉。一次次被現代格鬥所KO。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的問題似乎愈來愈受到大眾的重視。
  • 對詠春一代宗師葉問的「五個問題」丨讓你迅速了解現實中的葉問
    這種感覺不亞於當年看《戰狼2》的那個很「燃」的自己,渾身似乎「打雞血」的熱血沸騰……這不禁激起了我對現實中葉問的好奇之心,現實生活中的葉問也像電影中塑造的角色那樣謙遜、能打、醉心詠春、尊重老婆、愛老婆的「老婆奴」嗎?基於這一系列問題,於是我寫了這篇文章,希望可以通過5個問題能夠讓大家你迅速了解現實中的葉問與電影中葉問的區別。
  • 《葉問4》是整個葉問系列電影的完結,葉問的一生真的是這樣嗎?
    葉問4作為本系列的收官之作,其實結局稱不上很完美,但是從整部電影的內涵角度出發它是成功的,因為他所呈現的並不僅僅是功夫那麼簡單,葉問就是一位愛打抱不平又不恃強凌弱的一代宗師,所以很多人大呼:「甄子丹就是葉問本問!
  • 電影《葉問4》:甄子丹十年葉問傳奇,英雄終會遲暮退場
    每隔兩三年出一部《葉問》,跟演員的狀態有莫大的聯繫。甄子丹演出了葉問,故能連演。而在這完結篇,甄子丹的年齡也已是50多歲了,儘管現實中的他看起來風採依舊不減當年,但作為觀眾的我們似乎能看到葉問那種歲月的滄桑感,無奈感嘆「英雄終會遲暮」。看這部電影,看到葉問對中華武術的弘揚外,我更多感受到的是葉問作為一個父親一心為子的形象。
  • 不說電影,在實際中,葉問和李小龍誰的武功高?
    中國武打電影中,葉問系列是一座巔峰。熒幕上一招一式詠春拳使得行雲流水,令人讚嘆。而最近《葉問4》大火,葉問與徒弟李小龍的關係又成為人們的談資。不少人說電影拍得很假,李小龍和葉問關係其實很差。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葉問和李小龍關係還是不錯的。但現實真是這樣嗎?咱們好好梳理一下。師傅葉問:原是富家少年,學武術是大家公子哥的修養葉問是個大少爺,在香港聖士提反學院就讀,在校期間成績十分優異,故而學識淵博。
  • 葉問:一個瘦弱小老頭,一生鮮少出手,是武術界的一代宗師
    中國的武術向來的是我們的驕傲,也是對世界展示中華精神的一張名片,曾經的李小龍靠自己的武術將中國「東亞病夫」的牌子踢碎,讓我們的武術走向世界,成了別人崇拜的對象,也正是李小龍的武術讓一直籍籍無名的葉問被大眾所知,在加上甄子丹的武術表演,讓葉問和他的詠春拳走向神壇,成為眾人追逐的對象。
  • 《葉問4》盡顯宗師風範,但現實中,葉問是什麼樣的人呢?
    從劇情上看來,這部電影與之前的幾部作品差不多,但是在看電影的時候依然能夠帶來很大的震撼,尤其是葉問有一句話讓我至今為止都印象深刻。在電影中,有一次葉問 被問到為啥這麼多管閒事的時候,他回答說:習武之人,遇到不公義的事情,就要站出來。一時間讓許多觀眾叫好不已。
  • 《葉問4》豆瓣7.0影片和歷史差距究竟有多大
    ,仿佛只有證明了我才是最強的,並且對方認輸才肯罷休,但有趣的是電影裡面美軍陸戰隊一直強調世界上最強的徒手搏鬥技竟然是起源於日本的武術,空手道,還大言不慚的取笑中國武術。既然是武打電影,當然最基本的衝突就是影片中角色們拳腳上的鬥爭了,而我們覺得電影裡面葉問從第1集到第4集都可以一致的體現了一代宗師的風範,那就是不主動求戰,但絕對不怯戰,不管是第1集的日本將軍,第2級的英國拳師,第3級的同盟高手還是這一次的美軍士官,葉問的打鬥,永遠都不是由他挑起的,甚至可以說在他心中打鬥,只是當一切其他方法都無效的時候才會採取的最後手段。
  • 洪金寶合作葉問之子,與甄子丹對決詠春電影,卻引發傳武流派矛盾
    在華語大銀幕之上,功夫片憑藉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國內外無數電影觀眾的目光。1927年,張石川導演的《山東馬永貞》正式確立了功夫片的雛形。但是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中國電影,因為戰亂的影響,發展緩慢。更魔幻的是,現實中的詠春拳葉氏、阮氏、姚氏三大流派,也在2010年因為這部《葉問前傳》產生矛盾,關係一度劍拔弩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葉問前傳》,同時說一說該片引發的「詠春拳」傳武流派矛盾。在聊詠春拳葉氏、姚氏、阮氏的矛盾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這部《葉問前傳》誕生的原因。
  • 葉問的詠春代表不了中國武術,個人情懷還是民族大義,正義凌雲
    葉問的詠春代表不了中國武術,個人情懷還是民族大義,正義凌雲(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文/姚志芸葉問4出來時,我多少有些納悶:一部電影分4部用10年的時間來沉澱,到底是電影人的情懷還是民族情懷的感情在裡面?
  • 你真的看懂《葉問4》了嗎?剖析:隱藏在影片下的傳統武術困境
    >要看懂它們,還要注意《葉問4》中的兩條衝突線:李小龍與中華武術協會的衝突,李小龍將中華武術傳給外國人,引起了中華武術協會的不滿。李小龍的打戲相信大家看到最後時,都希望李小龍代替葉問完成與巴頓的對決,這顯然犯了電影敘事的大忌。但是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影片極妙的情節安排做到了這點。在李小龍的打戲中,我們看到了不同於老師傅的中國武術:更國際,更開放,更先進。
  • 豆瓣7.2,14天狂收8億,《葉問4》最好的葉問,最好的甄子丹
    江山代有才人出,新千年後,甄子丹的「葉師傅」成了功夫界的新一代「扛把子」。不同與廣為人知的「霍師傅」、「黃師傅」,「葉師傅」的小眾性讓它在影視改編時有了更大的空間,能夠承載更多新鮮的內容,更符合當下觀眾的觀影喜好。
  • 葉問之子:打日本人的情節是戲劇演繹,父親根本不願和日本人接觸
    不管像什麼,他的確是讓詠春拳走向巔峰、走向國際的推動者,僅從這點上來說,他稱得起「武學泰鬥」。葉問,其實很平凡跟大銀幕上的形象不同,真實的葉問在生活中非常低調,很少給人講道理,也很少跟人動手,幾乎是個儒雅的武夫。
  • 葉問的一生,把詠春拳發揚光大還培養了李小龍,到底誰成就了誰?
    葉問第一集推出時。葉問的名字在普通民眾裡人是陌生的,所以當時製片方特意在電影的海報裡打出「李小龍的師傅」這樣的字眼,借李小龍的名氣來推廣電影。當然經過一系列葉問的影視作品,葉問這個名字已經家喻戶曉。葉問一生最成功的有兩件事情,一件是把詠春拳發揚光大。
  • 《葉問》系列電影配角搏擊背景一覽,拳擊摔跤柔道泰拳武術全都有
    那麼除了甄子丹外,葉問四部曲中的配角也都是「練家子」,本文就大概總結一下,葉問四部曲外加一部外傳中,出現的那些比較重要的配角演員的武術或者搏擊背景。在《葉問1》中飾演武痴林,並且後來又在《葉問外傳:張天志》中飾演酒吧老闆趙金虎的釋延能更是少林寺第34代弟子,另外他還在周星馳的《功夫》中演過「十二路譚腿」苦力強。
  • 「葉問1-4部」系列總評,一代武術宗師的逝去,一代經典的完結
    葉問1葉問上映時間:2008年導演:葉偉信主演:甄子丹、任達華、熊黛林武術指導:洪金寶劇情內容:★★★★★★★武術動作:★★★★★推薦指數:★★★★★★★★這是我們系列中最喜歡也給予最高評分的一片!電影改編自真實傳奇人物,葉問的故事。首集把葉問這角色刻畫得很完善,武術高強卻低調內斂。剛開始或許劇情稍有平淡,從廖師傅登門與葉問切磋到金山找踢館,都是一個勁亮相中國武打,和傳統武打片沒有太大區別。直到劇情走入侵華戰爭。當武術沒落,葉問一家的大宅被日軍侵佔,葉問被迫帶著妻兒移居街區,面對艱苦生活,這才使電影有了色彩。
  • 中國動作電影《葉問4》在哈薩克斯坦上映
    新華社努爾蘇丹3月5日電(記者任軍)中國動作電影《葉問4》5日在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阿拉木圖、奇姆肯特等多個城市上映,這是由中國發行商引進到中亞地區的首部中國商業電影。  在努爾蘇丹市中心的「電影公園」影院,哈薩克斯坦觀眾努爾別克·奧斯潘諾夫觀影后告訴記者,葉問作為功夫大師謙遜隱忍又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一位大俠。「從中我也看到了中國人頑強奮鬥、不懼任何困難的品格。」  一同前來觀影的努爾別克的弟弟艾伊別克·奧斯潘諾夫說,哈薩克斯坦人喜愛拳擊、摔跤,他本人對中國武術特別感興趣,看到如此精彩的中國動作電影十分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