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山戰役,志願軍唯一被叛徒出賣的戰役,叛徒最終下場令人痛心

2020-12-17 騰訊網

谷中蛟,註定會被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個貪生怕死的叛徒,為了保住小命,投靠了韓軍,並且無恥地將志願軍原定的進攻計劃,透露給了韓軍。白馬山戰役,造成我軍近7000人的傷亡,最後被迫撤出戰鬥。

作為韓戰中對中國軍隊唯一的獲勝戰例,韓國軍方戰後一直大力宣傳白馬山戰役,將參與作戰的第9師稱為「白馬師」,成為韓軍的榮譽部隊,該師的徽章也從此改為白馬圖案,該師參謀長樸正熙後來還成為了大韓民國總統。

如果仔細回顧這場戰爭的經過,以及最後中韓雙方的戰損比,韓國人還有勇氣稱之為「白馬山大捷」麼?

「萬歲軍」周密部署

38軍「萬歲軍」是白馬山戰役的作戰部隊,在進攻之前,志願軍42軍就曾在白馬山吃了虧。

1951年,聯合國軍發動秋季攻勢,從42軍手中奪回白馬山陣地,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坑道和鋼筋混凝土地堡群,埋設地雷、設置障礙,拉起了一道道鐵絲網,並配備了美軍飛機、坦克和強大的炮火支援。

42軍奉命奪回丟失陣地,結果在反擊中吃了大虧,付出傷亡423人的代價,僅殲敵30餘人,韓軍自詡白馬山是「鋼鐵陣地」。

志願軍總部將王牌38軍,素以打硬仗、惡仗著稱的「萬歲軍」調了上來換防42軍,攻佔394.8、281.2兩高地,殲滅據守之敵,為42軍出口惡氣。

為了順利達成戰役目的,38軍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儲備了大量進攻物資,加強了炮兵和坦克力量,參戰的各種口徑火炮達182門,坦克17輛,還有59門高炮和122挺高射機槍擔任對空作戰。

如此強大的多兵種協同作戰,按理拿下兩個高地不成問題,然而就在戰役發起的前夕,叛徒出現了。

叛徒的告密,暴露我軍作戰意圖

谷中蛟,他原本是王牌38軍114師340團,7連的一個文化教員,谷中蛟所在的連被安排為突擊連,戰爭一打響,第1批就是他們衝殺在前。這個膽小怕事的傢伙,為了保住小命,無恥地將我軍進攻計劃透露給了韓軍,徹徹底底做了人民的叛徒。

韓軍擔負白馬山防禦任務的第9師師長金鐘五,根據谷中蛟透露的情報迅速調整部署,調集大批炮兵,增強火力,同時要來了美軍的坦克部隊增強防禦力量。

韓軍第9師徹夜挖了150個堅固的掩體工事,設置障礙等應急設施,以山頭為單位,配屬一個連的兵力,編成環形防禦,將交通溝挖至一人多深,以減少傷亡。將電話線全部埋入地下,保證戰鬥中通訊線路暢通。

最致命的是,韓軍第9師在前沿陣地增加了7層鐵絲網,設置了大量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照明雷和凝固汽油彈雷。美國空軍第五航空隊出動大批戰鬥轟炸機,向谷中蛟提供的志願軍炮兵陣地位置實施集中轟炸。

原本出其不意的奇襲變成了殘酷無情的攻堅戰,志願軍戰士冒著敵軍密集的炮火和槍林彈雨,前赴後繼,傷亡慘重。加之戰前對戰鬥發展過於樂觀,未預留足夠的後備力量,兵力運用已呈捉襟見肘,最終被迫撤出了戰鬥。

在連續9天201個小時的爭奪中,志願軍自身傷亡6700餘人,而韓軍在了解我軍作戰部署,兵力、火力、地形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傷亡高達9400餘人,損失比志願軍還要高,這場戰役韓國人怎麼好意思稱之為「白馬山大捷」呢?

小結

最令人痛恨的是,叛徒谷中蛟在戰後得到了韓軍的優待,並且在戰爭結束後,被轉移到了臺灣,一直到1973年才病逝。

這個欠下志願軍累累血債的叛徒,最終未能得到應有的軍事審判,成為了我軍史上的一大遺憾!

相關焦點

  • 韓戰:白馬山戰役前,谷中蛟投敵叛國,導致38軍傷亡6700餘人
    韓戰爆發已經過去了70周年,在這場讓世界為之震撼的局部戰爭中,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但也出現了一些讓國人唾棄的叛徒敗類。在白馬山戰役中就由於一名文教人員投敵而給志願軍帶來了幾千人的傷亡。
  • 他是抗美援朝志願軍的叛徒,六千多名將士因他喪命,他結局如何
    白馬山戰役是中國志願軍和韓國軍隊之間的戰役,這次是韓戰進入陣地相持後的戰役。有利益就會有矛盾;戰爭更是如此,有戰爭就有叛徒,從古至今,哪個國家都有大量的人在戰爭中為了謀取個人利益去做叛徒。在白馬山戰役中,中國志願軍中就出現了一位貪生怕死的叛徒,就因他的叛變,導致6700名將士戰忘。抗美援朝的緣故自新中國成立後,並不代表著中國完全進入了和平、安寧的生活中,世界上的戰爭還有很多,這其中很多戰爭就可能威脅到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這就有了「抗美援朝」的戰役由來。
  • 白馬山戰役開始前,38軍軍長已得知計劃洩露,為何還繼續進攻?
    為了能夠一戰定乾坤,志司讓志願軍王牌之一的38軍負責攻打白馬山。38軍事四野主力,四野的王牌軍,第一批進入朝鮮,在第二次戰役中,搶佔龍源裡,為整個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彭老總在給國內報告戰況時曾說:「這次的戰役能取得偉大的勝利,很大原因是得益於三十八軍的勇猛發揮,三十八軍萬歲!」
  • 志願軍38軍在白馬山戰役中失利,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雖然這場戰爭最後取得了勝利, 但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例如白馬山戰役。 白馬山對於戰爭的勝利起著關鍵的作用, 所以,無論是韓軍還是中國的解放軍, 都對這次戰役進行了全面的準備。 此次作戰任務,交由志願軍38軍來完成。 但是,造成失敗的原因竟然會這麼令人難以接受。
  • 白馬山戰役,由於叛徒洩密,38軍傷亡六千多人沒打下韓軍一個師
    志願軍38軍是我軍的王牌部隊,這支部隊是四野三大主力之一,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這支部隊擊敗南韓第七師,之後又把土耳其旅打得就剩下兩個連,最後有在三所裡,龍源裡堵住美軍主力,重創美軍第二師。38軍也因此戰,被譽為萬歲軍。
  • 志願軍38軍血戰白馬山,卻因一叛徒功虧一簣,無奈吞下一場敗仗
    因此「聯合國軍」在白馬山重點布防,地雷、鐵絲網、坑道、和混凝土地堡群一應俱全,白馬山陣地的那幾個小山頭由南朝鮮第9師的兩個營和法國營的一個加強連駐守。 志願軍38軍與42軍換防後,剛剛升為38軍主官的副軍長江擁輝在志願軍大規模秋季戰術反擊中,準備先拿白馬山之敵開刀,先前42軍就曾在這裡吃過大虧,他們曾經幾次攻打白馬山都沒有成功,並且傷亡慘重。
  • 抗美援朝時一志願軍怕死叛變,害死6700名戰士,終食惡果下場悲慘
    抗美援朝時一志願軍怕死叛變,害死6700名戰士,終食惡果下場悲慘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年代,總會有那麼一些背叛國家的人。他們或因貪生怕死、或因見錢眼開,不惜以出賣自己的國家為代價,達到他們的目的。這些遭人唾棄的叛徒常常是維護正義道路上的絆腳石,他們洩露機密、打亂計劃、陷害同胞,簡直令人深惡痛疾。或許你以為我要講抗日時期的漢奸,非也,今天和大家講的這個人是支援朝鮮時叛變的,因他一人使我軍犧牲了近七千餘人,實在是可恨!請大家記住他的名字——谷中蛟!谷中蛟原本是某連隊的一個文化教員,以他的工作性質是不用參與到一線戰場中的。
  • 白馬山戰役此人投敵,致6700人戰死,事後想當韓國人,卻被送臺灣
    被彭老總罵後,梁興初知恥後勇,在第二次戰役中,切斷美軍第8集團軍南撤退路,殲敵1.1萬,繳獲坦克14輛,大炮200餘門,汽車300餘輛,這一戰之後,彭老總在嘉獎電的最後,親筆寫下「第38軍萬歲!」,因為此事,第38軍獲得「萬歲軍」稱號!
  • 白馬山戰役,志願軍首次輸給韓軍,江擁輝和王近山誰的責任更大?
    韓軍這種脆弱的戰鬥力使得他們在和我軍交手時鮮有勝績,這種狀況直到白馬山戰役時才發生了改變。1952年8月下旬,38軍接到了上級命令「為配合支援部隊換防前的作戰,及粉碎敵人可能發起的局部進攻,與提高部隊的作戰經驗,決定第38軍向394.8、281.2兩高地據守之敵進行戰術性反擊,並在反擊中殺傷敵人5000人以上,而後爭取佔領並鞏固之」。
  • 白馬山戰役:蔣介石派出蔣經國去前線督戰,劉鄧大軍大勝
    白馬山戰役:蔣介石派出蔣經國去前線督戰,劉鄧大軍大勝 文/無計讀史 說到白馬山戰役,我們也許會想到的就是抗美援朝的白馬山戰役,這是中國志願軍戰士首次敗韓的記錄。
  • 抗美援朝臭名昭著的叛徒,韓國人也看不起,最後只能苟活於世!
    我國派遣到朝鮮半島的志願軍個個都非常的了不得,其中被稱作為第38軍的萬歲軍,更是展現了中國志願軍的風貌。不過樹大招風,凡事也都有例外,並不是所有的第38軍的萬歲軍都可以稱之為豪傑,都可以稱之為中國的信仰。
  • 紅軍史上最大的叛徒,投敵導致軍隊全軍覆沒,他的下場如何?
    但是就如同一開始說的那樣,再堅定的革命隊伍也會出現一兩個叛徒,比如紅軍歷史上就出現了一個最大的叛徒,因為他的投敵導致了隊伍全軍覆沒,軍長和政委全部犧牲,他就是張正萬,這個叛徒的最終下場如何?而張正萬叛變的這支部隊就是紅軍的29軍。這是一支年輕的紅軍隊伍,成立於1933年,軍長是陳淺倫,政治委員是李艮。全軍人數有兩千多人,四百多支槍。
  • 被漢奸策反後,刺殺抗日英雄謝晉元的4個叛徒,最終下場如何?
    在戰鬥中謝晉元率領一排人馬,在永定城戰役中經過三天前夜的勇猛戰鬥,成功的殲滅敵軍4500人,因此他被升任為少尉連長。 但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1941年4月的清晨,率領部隊正常出早操的謝晉元,發現郝鼎誠、龍耀亮、張文清、張國順等四名士兵出操遲到,於是上前詢問情況。誰知這四人早就被敵軍收買,拿出兇器開始了猛刺,謝晉元胸部及左太陽穴多處被傷,最終因救治無效而壯烈犧牲,當時的他只有37歲。5月8日中央下令授予謝晉元陸軍步兵少將銜,以此表示對英雄的敬重。
  • 喊話「汪主席」,叛徒從來沒什麼好下場
    叛徒是沒有人格尊嚴的漢奸,大多情況下泛指背叛中華民族,投靠侵略者,充當其走狗,出賣中國的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敗類,也即通敵或叛國的中國人。二戰時期法國女叛徒的下場和平年代盛行的是文化漢奸,他們在高校講臺和自媒體上通過篡改歷史,抹黑民族英雄,醜化領導人等手段
  • 38軍出現叛徒,洩密我軍作戰計劃,導致我軍6000多人犧牲
    這奇蹟一般的戰績令世人側目,而在英勇頑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隊伍中被稱為「萬歲軍」的38軍,更是以敢打硬仗著稱於世,但是在光輝萬丈的隊伍中,也難免會出現叛徒、內奸。
  • 美國人眼中的韓戰10大戰役
    仁川戰役1950年9月,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仁川搶灘登陸。這場戰役美軍充分展現了海陸空協同作戰的威力,成功地奪取了仁川城,並開始逐步扭轉戰爭的局勢。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舉擊潰了英國和比利時的聯合軍隊。這場戰役,也是把韓戰的戰火,從鴨綠江沿岸推進到三八線附近的關鍵一役。5. 血染嶺之戰1951年夏末,北朝鮮軍隊與南朝鮮和美國軍隊在983高地附近進行了多日激戰。美軍傷亡慘重,戰士的血似乎把山脊都染紅了。
  • 我黨歷史上最大的叛徒,害死四位領導,最後下場大快人心
    可是偏偏在中共歷史上出現了極個別的叛徒,導致我們很多革命烈士白白犧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黨歷史上最大的叛徒,他害死四位領導,最終下場被我黨地下組織擊斃,大快人心。白鑫其人及經歷這個叛徒就是白鑫,曾經還是我黨看重的一個青年人才,先來了解一下白鑫其人。
  • 出賣抗日英雄楊靖宇的四個叛徒,都什麼下場?最該殺的竟然活到現在
    楊靖宇將軍竟然被身邊最親近的人出賣,最後彈盡糧絕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甚至割下他的頭顱四處展覽,在福馬林溶液裡浸泡了八年之久。出賣楊靖宇將軍的一共有四個叛徒,他們最後都有什麼下場呢?
  • 「皖南事變」中三個叛徒最終的下場
    最終,這三個叛徒也得到應有的下場。 被新四軍槍斃的趙凌波 趙凌波,四川瀘縣人,1908年生。早年參加川軍,與紅軍作戰時被俘參加紅軍,後加入中共。1932年後,任紅二十五軍經理處政委、第223團政委,中共鄂豫陝省委委員,參加鄂豫皖、鄂豫陝邊區的反「圍剿」和紅二十五軍長徵。
  • 上甘嶺戰役開始前,範弗裡特認為6天結束任務,卻成局部戰役規模
    上甘嶺戰役開始後,戰事並沒有如同範弗裡特等人設想的進行  在攤牌行動正式開始之前,整個計劃就變了樣。上甘嶺戰役前,韓二師一個參謀帶著作戰計劃投靠了志願軍。這個人的臨陣倒戈讓志願軍提前知道了範弗裡特要攻擊上甘嶺陣地,這給志願軍做了提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