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雪場多發雪道外事故 外國人滑野雪涉險呈增加趨勢

2020-12-17 人民網

人民網東京2月17日電 綜合日本《每日新聞》的報導,1月下旬至2月,外國遊客在日本沒有平整過的自然雪山滑雪而意外死亡的事件多有發生,特別是在滑雪場周邊管理區域之外等被稱為「野雪地區」(簡稱「BC」)涉險或發生的事故處於增加趨勢。

由於「滑野雪」的遊客一般都是從滑雪場出發,發生事故時,雪場運營方也沒法撇得一乾二淨。目前,針對管理區域以外如何管理,日本並沒有明確的規則,為防止事故的發生,日本滑雪行業正在探索新的管理方式。

根據北海道警方介紹,2010~2020年2月13日為止的冬天滑雪季 (11月~3月),發生的事故多達303起,其中近8成是由於滑野雪時發生的。其中,涉及外國人的事故比例從2014年開始出現逐漸增加的勢頭,佔據整體涉險人數(327人)的大約一半。

在滑雪運動興盛並有悠久歷史的歐美,管理區域與區域外截然分開的滑雪場居多,滑雪愛好者自我負責的滑雪文化植根民間。但在日本,「滑野雪」的歷史較淺,絕大部分雪場的滑雪區域主要以能夠確保安全的雪道為主,部分雪場在雪道與雪道之間設有禁止入內的區域。

為了防止在滑雪場內發生事故,2013年日本全國滑雪安全協會修改了「滑雪體育運動安全基準」的規定。由於日本的滑雪場管理區劃比較複雜,「滑雪場有關人員必須在雪場地圖裡清晰易懂地標出邊界線」。

日本雪場在管理區域的邊界、禁止入內區域一般會豎起警示牌或拉起警戒繩,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阻止滑雪愛好者不出管理區域。與兼有登山性質的山區滑野雪不同,在雪場周圍滑野雪都要經由滑雪場、跨過警戒繩,在沒有充分的裝備下就到管理區域外滑野雪的人數比例日漸增多。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事故,雪場還不能推卸責任。對此,滑雪場很頭疼。

在北海道的滑雪場,一般都在管理區域的邊界設立專用出口,在山間地帶一定程度劃出滑行路徑,這樣的話,一旦發生事故,雪場方面可以預測遊客遇險的地方。(編譯:劉戈 校對:陳建軍)

相關焦點

  • 滑野雪麼?這些地方滑遍你就是滑雪大神了
    在我們一般的認知概念裡,滑雪運動的場地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在事先設計好被人工修建的雪場(道)內;而另一種則更偏向於「自然雪」的概念,也就是在沒有特定標記、非機壓的雪道上滑行,即野雪。
  • 「滑最野的雪,玩自己的命」聽聽這位「野雪最強男人」怎麼說
    馳騁大山粉雪,是每個滑雪人的終極夢想。但想要駕馭雪山,並不那麼簡單。看似只是從山上疾馳而下的感性冒險,但實際上是經過縝密的前期觀察和嚴格的部署後達成的理性結果。對冒險充滿渴望、同時又擁有縝密的思維、最後還要有過硬的滑雪技術,野雪滑手可謂是萬中無一的雪上精英了。
  • 拒絕雪場 單板玩家解鎖登山滑雪裝X之道|單板滑雪|極客鮮瘋隊|一萬...
    在歐美國家的登山愛好者中,也以滑雙板佔多數。持有國際高山嚮導證書的高山嚮導在取得證書前也必須先取得雙板滑雪嚮導證書(Ski Guide Certification)。原來在北美讀書的時候身邊小夥伴也都是雙板選手。而單板(Snowboard)的發明遠晚於雙板,而且由於單板的身體姿態的特殊性,在陡峭坡度上的滑行難度也比雙板要高,所以單板似乎更適合在滑雪場玩玩,就算去滑野雪也是鑽鑽小樹林。
  • 這裡滑野雪的人好多啊
    休息日想看看石人溝沿途的雪景,沒想到一路上不停地看到很多人在不同的地點滑野雪,少的兩三輛車,多的幾十輛車。從來沒有滑過野雪,很好奇,於是找了個人多的點,(大概停了20-30輛車)去觀察觀察吧。有的家長拖著雪圈,孩子跟在後面;也有孩子自己就拖著雪圈往山上爬。還有一家三口在邊上看別人滑,孩子有點害怕,爸爸在邊上不停地給他鼓勁。這裡的雪道都是很簡單的,玩的人多後自然形成的,因為山勢的不同,有緩坡,也有很陡的坡。有的坡很長,也有的很短。場地也比較大,不同水平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在這裡滑雪有個好處是在這樣的環境滑雪危險很小,有的只是樂趣。
  • 盤點雪場老司機專用術語
    國內雪場目前對初學者更多的是提供雙板。固定器:固定器是連接雪板和雪鞋的重要部件,在摔倒或者緊急情況下自動將雪板和雪鞋脫離,以避免受傷。固定器分前後兩部分,直接用螺絲固定在滑雪板上,前部固定器不可移動,後部固定器可沿雪板前後移動,以適應大小不同的雪鞋。固定器的調節對於容易摔跤的初學者尤其重要,初學者可以請雪場工作人員或者教練幫忙調整固定器。
  • Burton攜手TFBOYS為你解讀今冬雪場新穿搭
    現如今Burton已經發展出旗下四個不同的品牌,經營範圍也從之前單一的單板製造商變為包括單板、固定器、雪鞋、滑雪服、箱包、功能性戶外服飾及功能性休閒服飾等各個領域。三小隻的雪服就來自於Burton。大隊長王俊凱身上穿著的是Burton [ak] 2L GORE‑TEX® Swash雪服。說道[ak]、你能想到的一定是大山野雪!
  • 江南少有的戶外大型雪場,粉雪雪質堪比日本,南方人盡享滑雪樂趣
    從日本滑完雪回來後,我就一直想著去精進下自己的單板技術,奈何年初的疫情讓我擱置了要練滑雪技術的計劃。之前在日本滑雪時,也見過類似的場面,一排的雪鞋整齊地擺放在一起,沒想到桐廬的生仙裡滑雪場也有著國際級的標準。
  • 「湖說」第二期|逐雪而行的野雪少年——鯨魚
    「冬去北海道、夏去紐西蘭,東赴北美、西往南歐……」一場與雪有關的「流浪地球」每個雪季都會上演。一位野雪少年也在「流浪」的行列裡。今天湖湖為大家介紹一位北大湖的野雪少年,雪圈的「鯨魚」。「滑粉雪」,這個的念頭便在他腦中形成,隨後再也揮之不去。但當時國內大多數滑雪場不具備滑粉雪的條件。於是鯨魚與父親經常會「分道揚鑣」,父親留守北大湖,鯨魚和雪友踏上了尋找粉雪的旅程。上個雪季因為疫情蔓延,國內滑雪場紛紛關門。國內滑不了,鯨魚便與雪友一起去了日本。
  • 中國第一個能體驗直升機滑雪的野雪公園!
    可滑區域之大讓人有著「世界之大,皆在我足下」的滿足 在阿爾泰山野雪公園滑雪從來都是「不上道」的因為這裡都是無限暢滑的無滑道野雪區,你可以盡情在這裡撒歡暢滑..... 這裡的雪溼度非常低,雪質十分的輕盈乾燥,你會感覺到腳下的雪像雲團一般柔軟順滑,整個人隨著地勢起伏而上下漂浮,如同在雪地裡衝浪一般暢快隨心。
  • 「雪長城」11天建成 「和諧號」駛進老道外
    「傅家甸」老房子、「雪長城」、駛進老道外的「和諧號」……12月10日,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內的6座大型雪雕全部落成,很是吸睛。今冬,道外區還對街區進行了亮化,紅燈掩映,白雪皚皚,巧梳妝的老街區別有一番韻味。
  • 曝雪友在雪場被裸露線纜絆倒 頭部重傷不幸去世
    曝雪友在雪場被裸露線纜絆倒 頭部重傷不幸去世 轉載自公眾號 熱雪SnowFever
  • 生娃57天上雪場,我帶孩子全球滑雪8年的心得
    在尋找滑雪營的時候,被一位17年的「滑雪超級發燒友」米麥媽震撼到了——生完娃57天,就創下「背娃滑雪」的壯舉:第一個孩子,2歲開始滑雪:第二個孩子,10個月開始「泡」雪場:她家「雪二代」們,4-9歲每年打卡全球雪場,如今連「野雪」都敢滑,也收穫了特別多好處:感冒變少、膽量增加、皮實不嬌氣。
  • 道外新增雪「地標」!「航母」「驅逐艦」亮相江畔……還有這些不容...
    從城管部門獲悉, 12 月 27 日為迎接 " 三節 " 到來,由企業出資,道外區城管局組織人員在區域內設計製作的巨型" 航空母艦 "" 城堡滑梯"" 驅逐艦 "等多處雪雕美景已完工,給廣大市民及外地遊客增加了道外區地標性網紅打卡地。
  • 樂冰雪雪場推薦丨中國粉雪天堂--萬龍滑雪場
    滑雪自然要選擇一個好的場地,追求粉雪場地是雪友們最嚮往的事。滑粉雪時,你會感覺腳下如絲般順滑,整個人隨著雪地上下起伏,沒有了雪板和硬地的撞擊和摩擦的聲音,你的耳邊只有風聲和沙沙的雪聲,整個人就像進入了一個純淨而且自由的世界。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粉雪場地,被譽為「中國的粉雪天堂」--萬龍滑雪場。
  • 高大禮:從「野雪小子」到冬青奧選手
    但緊隨其後的畫面則是小小的高大禮熟練地滑著單板在雪上「飛舞」,動作盡顯自信。   由於父母有冬季滑雪的習慣,2歲半左右高大禮便開始跟隨父母和哥哥去雪場玩耍。「我先生有美國留學和工作的經歷,早在1990年我先生便帶我去滑雪,那時也就是一個冬天滑三、五天,後來就一家人一起上雪,我們現在都在滑單板。」馬曉威說。2006-2007雪季,將近4歲的高大禮正式開始滑雪。
  • 德邦快遞入駐萬達長白山滑雪場 攜手打造雪場配套服務典範
    近期,萬達長白山滑雪場迎來好消息,德邦快遞雪具達正式入駐雪場,讓雪友們可以更舒心地暢滑長白山。入駐老牌優質雪場 助力雪友暢滑長白山萬達長白山滑雪場位於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松江河鎮,正處於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 位居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
  • 謝霆鋒王菲日本滑雪,去了兩個月都沒回國?
    被《福布斯旅遊指南》選為「全球十大滑雪勝地」,世界前三的超高降雪量,和全日本最好的粉雪!二世古聯合滑雪場可以細分為四個雪場,四個雪場相對獨立,共通纜車,共用一個山頂。雪場雪道適合各個類型的滑雪者,擁有幾條3公裡以上的雪道涵蓋初中高級。
  • ISPO延期、日本封國、英國雪友躲避隔離集體「夜逃」
    目前崇禮區發布防疫政策, 原則上不接待高風險地區遊客, 中低風險地區遊客仍可滑雪, 北京郊區的雪場也都正常開放。
  • 雪具寄遞服務落子西南市場 德邦快遞加速全國性雪場布局
    (原標題:雪具寄遞服務落子西南市場 德邦快遞加速全國性雪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