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的預防接種意識迅速提升,資本市場對行業的追捧也充分證明,生物醫藥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8月11日晚,在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峰會健康分論壇上,沃森生物副董事長黃鎮表示,三到五年後,中國一定會有像其他行業巨頭一樣的疫苗企業脫穎而出。
全球疫苗市場主要集中在幾大巨頭手中。國內方面,45家疫苗企業中,只有包括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等在內的6家上市公司,仍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疫苗企業。產品方面,疫苗批籤發量儘管每年有5億-7億劑次,但缺乏重磅產品。
黃鎮表示,疫情的出現,加速了行業優勝劣汰的過程,這一過程的源頭則是去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疫苗管理法》,該法對疫苗實施全過程、全環節、全方面的嚴格管理。
中國是一個疫苗大國,但不是一個疫苗強國,《疫苗管理法》的實施正在確立產業格局,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一些靠一個品種、兩個品種的疫苗企業可能就會難以為繼了,要麼走向併購,要麼走向滅亡。這種優勝劣汰是一個必然趨勢,並不是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後者的出現或將加快行業的優勝劣汰進程。「經過這種大浪淘沙和反覆的錘鍊,我認為中國的疫苗企業,可以昂首挺胸地走向世界。我也相信在三到五年後,中國一定會有像其他行業巨頭一樣的疫苗企業脫穎而出。」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