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2020-07-08 菌菌動漫社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呀,聽小菌嗶嗶叨,生活樂逍遙!

導讀

世界上任何東西都在不停的變化,動漫也一樣,尤其是畫風和審美上的變化。

今天就帶大家回顧一下日本動漫在審美上的變遷歷程。



火遍日本的赤本漫畫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如果追根溯源的話,日本的浮世繪、鳥獸戲畫以及後來的紙板劇都可以算是日本漫畫起源。

不過這其實是但凡有些歷史和文化根基的國家和地區都會有的東西,與我們理解中的日本動漫的關係其實並不大,與二戰後形成的日式動漫的關係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日本在二次大戰戰敗後社會動亂經濟蕭條,需要大量資金並且高度整合的動畫處在了一個相對靜止的時期。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日本漫畫的引進卻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反而表現得生機勃勃,如果談到日本戰後日式漫畫的形成,自然繞不開一個名字,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是以赤本漫畫為主導,所謂赤本漫畫,是由一些臨時組建的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物。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赤本漫畫的成本低廉,製作粗糙,紙質和印刷很低劣,裡面的內容以武俠和民間傳奇奇聞故事為主,劇情故事極盡荒誕,大開腦洞,往往沒有邏輯。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是小出版社為了賺快錢的產物,正好順應了戰後殘酷現實中迫切需要精神麻醉的讀者。

由於這種漫畫的封面往往以吸引眼球的大面積紅色為主要配色,所以才被人們統稱為赤本漫畫。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由於他們的監管不是特別嚴,所以經常在封面或者內容上加一些比較「刺激性」的內容,用來吸引兒童,一整本書一百多頁,都是講了一個故事,非常的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加上成本低,發行量大,赤本漫畫的出版商自然也是樂此不疲。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手塚治虫在他擔任繪畫的赤本漫畫《新寶島》裡採用了電影式的分鏡方法,為以後的日式漫畫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緊隨其後出現了一系列漫畫家,都爭相效仿這種表現方法,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新形式的漫畫也就漸漸的形成了。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赤本漫畫的性質有點類似於我國出的那種劣質的兒童書,像《葫蘆娃大戰變形金剛》、《孫悟空大戰奧特曼》之類的,都是故事沒有邏輯,想像力特別奔放,畫風非常靈魂,顏色特別的亮眼,紙質跟印刷極其低劣,不過小朋友們十分喜歡。

後來日本的稅務署盯上了赤本漫畫這個暴利的行業,對那些小出版社開始追徵稅,那些小出版社可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於是赤本漫畫終於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迎來了終結點,逐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



劇畫的風行一時

赤本漫畫是沒了,但是卻出現了一種專門面向圖書店的單行本,這種漫畫叫做貸本漫畫,也就是租借漫畫。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從事這種貸本漫畫創作的都是一些草根漫畫家,可能是監管部門有些兼顧不到,創作貸本漫畫的漫畫家比較不受選察的制約,可能也完全不需要顧及兒童的趣味,所以從他們漫畫的畫風到劇情上逐漸的向成人化靠攏,以致於形成了一種新的流派——劇畫。

說到劇畫,可能有很多人都聽說過,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但是不知道是幹什麼的。

我曾經見過有人討論到底劇畫是個什麼東西,哪種漫畫才能被稱得上是劇畫?

其實劇畫這個東西沒什麼可神秘的,劇畫是一種直譯的叫法,如果意譯的話,叫做寫實漫畫。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劇畫就是寫實漫畫,從字面上就能知道是什麼東西了,劇畫的畫風偏向寫實,劇情也偏向小說、電影等這種成人看得比較多的東西,故事中也充滿了色情、暴力、犯罪,有的時候甚至主題都是三觀不正。

當然這只是根據當時的立場來說的,那麼現在這種漫畫電影我們都見的太多了,都已經沒有感覺了。

劇畫風行的時期,社會還沒開放到現在這種程度,所以免不了被當時的日本出版界批判一番,然後就被和諧了!

本漫畫就此沒落,我想它其實並不是因為遭到了出版界的打壓才沒落的,而是一種市場規律導致的必然趨勢。

因為主流漫畫雜誌也在劇畫那裡學到了東西,把劇畫中的優點融入到主流漫畫中,加上龐大專業的出版營銷體系,毫無意外的就會擠壓到貸本漫畫的市場。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上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影響世界的一個「性解放運動」,同樣也波及到了日本。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而這個時期,正是戰後日本第一次嬰兒潮出生的人青春期的時候,主流漫畫雜誌也和小朋友們一起成長了,漫畫的畫風開始出現了真正的青春的氣息,而不再只是小正太和小女孩沉浸在其中的童話世界。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漫畫開始真正的開始有了顏值,為了迎合少男少女們的審美,漫畫家們漸漸的都會把人物的下巴畫尖,身體畫苗條。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1968年,有一個人叫永井豪,幹了一件威震江湖的大事他在他的漫畫《無恥學院》裡,描繪了一位喜歡偷窺女學生內褲和身體的「紳士」老師,男主角在對抗老師的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校園喜劇。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這部漫畫第一次涉及到青春期的少年對性的好奇心,同時也是成年女性第一次被剝掉內衣的作品,整部漫畫的戲份其實就是開玩笑。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自然不算什麼,但是在當年可是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啊!

日本集英社的雜誌《《周刊少年Jump》就是依靠這部漫畫走紅的,從而一躍成為三大少年漫畫雜誌之一。

從此以後,「掀裙子、露內褲」幾乎成了少年漫畫的必備元素。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首先在漫畫中描繪女性赤裸上半身的,還是手塚治虫的《前世紀——失去的世界》。

這裡所說的首先並不是一個確定的概念,是不是手塚治虫首創的還存在爭議,只是基於年代久遠,很多事情無法考究,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他首先把這些東西展現在廣大的受眾面前。

後來這種表現方法有了個專用名詞「殺必死」。



「奮鬥、艱苦」也是必備套路

另一方面,電視動畫也在引進,隨著技術的進步,受眾年齡的增長,畫風也在悄然地發生改變,更加地貼合時尚有活力,動漫產業開始向成熟推進。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一期:與我們一樣的幼稚、體育和重點部位

那個時候很流行少男少女奮鬥史一類的動畫,所有人都苦大仇深的感覺,如何體現在戰敗打成廢墟之後重拾尊嚴?

他們用體育,體育興國。其實那時候,我們國家也是,也不只我們國家和日本,全世界都有這麼一個浪潮,什麼事情都喜歡在體育場上解決,奧林匹克分個勝負,就別打仗了。

好了,今天就暫時聊到這裡,改天咱們接著聊日本動漫的審美變遷史!





本文由菌菌動漫社原創,歡迎關注討論,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體育)動漫,日本體育成功背後的隱藏因素|日本動漫|日本|漫畫|少年...
    新華社東京10月15日電題:動漫,日本體育成功背後的隱藏因素新華社記者王子江足球崛起、錦織圭等網球明星湧現、馬拉松等大眾體育長期繁榮……日本職業體育的成功背後可能有很多因素,但有一個往往被忽視——「動漫」。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
  • (體育)動漫,日本體育成功背後的隱藏因素
    新華社東京10月15日電題:動漫,日本體育成功背後的隱藏因素 新華社記者王子江 足球崛起、錦織圭等網球明星湧現、馬拉松等大眾體育長期繁榮……日本職業體育的成功背後可能有很多因素,但有一個往往被忽視——「動漫」。
  • 亞體視界|動漫,日本體育的「熱血」源頭
    動漫作為日本的第三大產業,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就成了日本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日本動畫協會透露的數據來看,截至2011年,日本體育類動漫共計出品1321部。無論是《灌籃高手》、《足球小將》,還是目前依舊在連載的《新網球王子》,我們不難發現,日本校際聯賽基本都是這些動漫主人公體育生涯的起點。在日本體育動漫興盛的背後,是日本教育體系對體育的重視。
  • 亞體視界 | 動漫,日本體育的「熱血」源頭
    動漫作為日本的第三大產業,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就成了日本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日本動畫協會透露的數據來看,截至2011年,日本體育類動漫共計出品1321部。無論是《灌籃高手》、《足球小將》,還是目前依舊在連載的《新網球王子》,我們不難發現,日本校際聯賽基本都是這些動漫主人公體育生涯的起點。在日本體育動漫興盛的背後,是日本教育體系對體育的重視。
  • 體育研報⑤|日本體育治理體系研究:動漫產業助推作用顯著
    此篇文章,我們將具體了解日本體育管理機制,旨在幫助我國在體育管理機制改革中發展出符合自身國情的體育治理模式。        日本體育治理體系的歷史變遷        日本體育治理體系的變遷分為五個階段。一是戰後重建時期日本體育事務建設進程。
  • 為什麼讓你「爺青回」的總是日本的體育動漫?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饅頭說(ID:mantoutalk),作者:饅頭大師,原文標題:《為什麼日本的體育動漫影響力那麼大?》,頭圖來源:《灌籃高手》上一期寫了關於大松博文的故事,文末「饅頭說」提到了《青春的火焰》(《排球女將》),引起了後臺一波「回憶殺」。
  • 為什麼日本的體育動漫會有那麼大影響力?
    而之所以要提這一點,其實是想明確:正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動漫強國,所以才會給我們造成他們的「體育動漫」如此強盛的印象。沒錯——日本的體育動漫興盛的背後,是日本教育體系對體育的重視。由於不少初三和高三的學生會在這一年退出體育社團,所以其實日本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學生加入體育社團的比例更高。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初一和初二學生加入體育社團的比例高達90%,高一和高二學生加入體育社團的比例為70%。
  • 動漫,日本體育成功背後的隱藏因素
    《灌籃高手》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動漫產業是日本第三大產業,僅次於汽車、家用電器,動漫於是也成為影響日本全體國民最重要的文化產品。有關體育運動的日本動漫從來都很流行,《灌籃高手》更是風靡世界。對於動漫與日本職業體育發展的關係,日本經濟大學特聘講師門脅正法有專門的研究。「《灌籃高手》從1990年到1996年在漫畫期刊《少年JUMP》連載,這段時間,日本的年輕人口和出生率一直在下降,但籃球人口卻飆升了好幾倍,這為後來日本職業籃球聯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為什麼還會有人覺得看動漫很幼稚?
    一直都有這麼認為的,我從小就愛看動漫,長大後也沒有改變愛好,有閒空還是愛看動漫多過看電視劇。以前十幾歲時還真挺在乎別人怎麼看,身邊的人會說都長這麼大了還總看動畫片,以為真的就幼稚。再後來發現也不是光我一個人這樣,大學乃至之後工作,總能遇到愛看動漫的,有追漫畫有追動畫。
  • FIFA公布新一期男足世界排名:日本亞洲第1 中國第9
    網易體育7月16日報導:北京時間7月16日國際足聯公布了新一期男足國家隊的世界排名,在整體排名中,比利時仍穩坐頭把交椅,其次是法國、巴西和英格蘭。
  • 明星人氣排名變遷表:最新一期,霍尊和那英分獲男女第一名
    說明:1,人氣的計算周期是從周六開始的,故最新一期的計算時間是2020年11月7日-2020年11月14日。2,提取過去四年同時期的明星人氣排名數據,區分男明星和女明星,繪製成排名變遷圖表。3,因為圖表篇幅有限,為了圖表更美觀,排名變遷表只提取前50強。想看百強榜單的可往下讀,最後兩張圖有百強名單。男明星中,最新一期排名前三的是:霍尊、王一博和張真源。女明星則是那英、孟庭葦和姚貝娜位居前三強。
  • 日本動漫審美變遷第二期:70年代,追求感官刺激的青春期
    導讀之前與大家聊了一下日本動漫最初的時候是怎麼起步發展的,看到大家很感興趣,小菌也有了動力,今天就繼續跟大家聊一下上世紀70年代之後日本動漫的一個變化吧!,對這種有害漫畫、有害遊戲的討伐,在動漫界和遊戲界幾乎每隔十年就會出現一次。
  • 《灌籃高手》到《新女排一號》 日本體育發展離不開動漫
    《灌籃高手》到《新女排一號》 日本體育發展離不開動漫  足球崛起、錦織圭等網球明星湧現、馬拉松等大眾體育長期繁榮……日本職業體育的成功背後可能有很多因素,但有一個往往被忽視——「動漫」。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動漫產業是日本第三大產業,僅次於汽車、家用電器,動漫於是也成為影響日本全體國民最重要的文化產品。
  • 當你看動漫時,身邊是否還有人覺得你很幼稚?
    一直都有這麼認為的,我從小就愛看動漫,長大後也沒有改變愛好,有閒空還是愛看動漫多過看電視劇。以前十幾歲時還真挺在乎別人怎麼看,身邊的人會說都長這麼大了還總看動畫片,以為真的就幼稚。再後來發現也不是光我一個人這樣,大學乃至之後工作,總能遇到愛看動漫的,有追漫畫有追動畫。
  • 長大了,我們發現大人也一樣幼稚
    爸爸以為媽媽從不愛他,只是迫於無奈而已,遲早都會像故事裡的仙女一樣左手抱一個孩子,右手抱一個孩子飛走,所以想著一定要生三個孩子,這樣她就飛不走了。媽媽以為爸爸有外遇,所以執著於今生只要做好媽媽就行了。生活縱使讓我們不斷堅強,然而脆弱一些些,能備受關照一些,誰會不嚮往。
  • 動漫壁紙,日本漫畫發展與變遷,動畫製作流程
    日本漫畫的發展與變遷一方面反映了日本人對漫畫的喜愛和對漫畫藝術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漫畫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而不斷變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日本漫畫的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代漫畫的發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漫畫是日本出版界最重要的支柱力量之一,在出版產業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
  • 《灌籃高手》到《新女排一號》:動漫,日本體育成功的X因素
    足球崛起、錦織圭等網球明星湧現、馬拉松等大眾體育長期繁榮……日本職業體育的成功背後可能有很多因素,但有一個往往被忽視——「動漫」。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動漫產業是日本第三大產業,僅次於汽車、家用電器,動漫於是也成為影響日本全體國民最重要的文化產品。有關體育運動的日本動漫從來都很流行,《灌籃高手》更是風靡世界。對於動漫與日本職業體育發展的關係,日本經濟大學特聘講師門脅正法有專門的研究。
  • 《灌籃高手》到《新女排一號》:動漫,日本體育成功的X因素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動漫產業是日本第三大產業,僅次於汽車、家用電器,動漫於是也成為影響日本全體國民最重要的文化產品。有關體育運動的日本動漫從來都很流行,《灌籃高手》更是風靡世界。對於動漫與日本職業體育發展的關係,日本經濟大學特聘講師門脅正法有專門的研究。
  • 為什麼日本動畫片這麼中二,看上去卻不這麼幼稚和違和
    日本是「中二」之源,「中二」這個詞就是日本的流行文化中誕生而來,意思大概指的是中學二年級獨有的,在價值觀,世界觀的成型和成長階段產生的還沒有完全脫離幼稚,但又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想法和行動的處世觀念。日本的動畫片經常會以初中或者高中生作為主人公,發生的故事大都脫不開這個年齡段。
  • 「動漫只是給小孩子看的」,新時代下還有人認為動漫是幼稚嗎?
    很多人覺得都二三十歲的人了,每天下班還看動漫,真的是很幼稚。90後面對天價房價和丈母娘的高額彩禮,心神更是疲憊不堪。對於這些最初接觸動漫的人而言,觀看動漫也許是他們放鬆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筆者不否定《奧特曼》的確非常適合孩童觀看,但是孩童時候的我們,僅僅只是為奧特曼打到怪獸而感到興奮。不過不要忘記一點,這種特攝類作品,在日本中的適齡人群並不僅僅是孩童。所以很多的早期很多《奧特曼》系列中都穿插著一些寓意深刻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