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底辣妹》最好的教育是愛和理解,做「情緒教導型」父母

2020-12-21 劉愛芹聊育兒

四年前,2016年的4月份在中國影院中上映了一部日本電影《墊底辣妹》,是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2分的家庭教育類電影。在影片中,女主沙耶加是一個學習成績倒數第一的高中學生,她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幾乎每天都會和幾個好姐妹外出廝混,對此重男輕女的爸爸一門心思都在兒子龍太的身上,想要將兒子龍太培養成一名出色的棒球運動員,所以對於沙耶加的種種行為表現出視而不見,完全當其是透明一樣。

好在雖然爸爸無視沙耶加,但媽媽卻對她充滿著希望。一次沙耶加抽菸被老師發現,要求她供出一起抽菸的朋友,但她卻是寧願被停學也不願背叛朋友,之後實在無法學校請沙耶加的媽媽去學校,沙耶加的媽媽對於女兒抽菸這一行為非但沒有批評,反而對女兒不背叛朋友這一行為給予高度讚揚。

後來媽媽給沙耶加報了一個補課班,初次和補習老師見面,沙耶加的穿著可謂是火辣勁霸,而在入班考試中更是得了一個零分的成績。

對於如此之差的成績,補習老師並沒有對沙耶加進行打擊嘲諷,而是誇讚她將卷面寫滿態度認真,隨後更是為這個學渣定下了考入一流學府慶應大學的目標。

影片叫做《墊底辣妹》,最後的劇情當然是沙耶加考上了一流學府慶應大學,完成了人生中大大的逆襲。在這部影片中,除了有沙耶加努力完成逆襲之外,更為重要的點在於,沙耶加的媽媽不同於其他父母,她以「情緒教導型」父母的姿態,完成了讓女兒最終得以逆襲人生。

「情緒教導型」的父母相比於其他類型父母,會更加佔有優勢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情緒管理訓練創始人約翰·戈特曼博士曾在1996年提出了元情緒的概念。戈特曼博士認為,當父母在面對孩子所呈現出的消極情緒時,往往會產生出一套自己對此的處理模型:

●》情緒不幹涉型

這一類型的父母對於孩子所呈現出的負面情緒會表現出視而不見,會任由孩子對情緒加以釋放,而不對其表示有任何的關心。例如,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哭鬧時會產生出「孩子哭累了就會停止、只要不去管他他就會知道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等諸如此類的一些想法。

●》情緒失控型

這一類型的父母往往會因為孩子所表現出的種種情緒,而導致自己隨之出現種種失控的行為,較為常見的情況是,他們會做出和孩子同樣的行為。例如,曾親眼見到一位寶媽,因為聽到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哭鬧,從而導致她出現了在情緒上的失控,進而跟著孩子一起哭鬧。

情緒失控型父母雖說在他人看來是在對孩子共情,但其實卻並非如此,共情所需要的是對孩子的感受加以理解,在這之前需要與孩子進行溝通,但情緒失控的父母卻並不會進行這一步驟,他只是會跟隨孩子一起出現消極情緒而已。

●》情緒摒除型

這一類型的父母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會認為,孩子所產生的一切消極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不好的,所以一旦孩子出現有消極情緒時他們便會要求孩子立即消除它。例如,當孩子不小心摔倒後大哭起來,這一類型的父母見此並不會去對孩子加以安撫,而是會要求孩子立即停止哭聲,往往會讓自己的情緒變得憤怒,並因此展現出自己的強硬來。

●》情緒教導型

這一類型的父母會以更為樂觀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消極情緒,他們更加擅長在孩子所做出的種種表現中找到其中的閃光點。與以上類型父母相比,情緒教導型的父母更懂得要去尊重孩子的情緒,並以此作為跳板來提高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例如在影片中沙耶加的媽媽就是如此,如果身為父母的你我在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抽菸這一惡習時,會對此做出怎樣的反應?但沙耶加的媽媽卻從這其中找到了女兒不出賣朋友這一閃光之處,並為此極力和老師爭辯。

與其他類型相比,「情緒教導型」父母更加能夠對孩子造成正面積極的影響

只有當父母在對孩子所展現出的一切情緒進行理解、尊重,並對孩子加以認可時,孩子才能夠感受到來自父母對自己的愛,否則只會讓孩子在內心之中產生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誤解。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劉靜對兒子季楊楊的種種任性所表現出的理解,其中也不乏有「情緒教導」的身影出現,她通過努力對丈夫勸導,這一對中年夫婦為了能夠走進兒子的內心,甚至去陪兒子玩賽車,並成功以此拉近親子間的距離,獲得了彼此在情感之上的共鳴。

只有當父母對孩子的種種行為、情緒加以理解並接受時,才能夠讓孩子學會更好的去處理這些問題,並能夠增加對父母的信任。

想要成為「情緒教導型」父母,可以參考以下

①父母要學會去對進行細緻觀察,並對此進行合理的對策

「情緒都是寫在臉上」,對於這句話相信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孩子們更是如此,但他們的情緒往往卻會出現有「騙人」的情況發生,雖然較大的情緒波動我們可以從孩子的面部表情捕捉到,但對於一些細微的情緒卻很難捕捉,所以這就要求父母能夠對孩子進行細緻的觀察。

而當我們捕捉到孩子的消極情緒時,也千萬不要焦急的一再進行逼問,如若孩子本身不願意說的話,在逼問之下只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②即便是消極之處,也依然為存在有閃光點

讓我們返回到《墊底辣妹》之中,在面對老師、校長的逼問下,沙耶加依然不願說出和她一起吸菸的夥伴,對此媽媽卻是對她的這種行為加以讚揚。而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因為某件事犯錯的情況卻是不少,例如因為要去幫助別人而特別晚回家,並撒謊說自己如何如何,對於這種情況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會關注到孩子說謊這一點,並對其各種批評,但如果是抓住孩子幫助他人的這一閃光點的話,是不是就會產生有不一樣的結果呢?

③父母要學會心平氣和的去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

站在情緒的風口浪尖上,家長去和孩子討論發生的問題時,稍不注意就可能會造成「擦槍走火」,一個不小心就會引發一場家庭大戰,所以我們需要等到彼此都處於情緒平穩之後再來討論,去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以此讓消極情緒煙消雲散。

孩子之所以被稱之為孩子,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應該要如何去處理那些棘手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家長如果不幫助孩子正確的引導,則很可能會導致事情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所以家長們真的要學會能夠對孩子進行「情緒教導」,以此來幫助孩子走向更加美好的康莊大道。

相關焦點

  • 《墊底辣妹》:日本差生逆襲名校,啟示父母需要做什麼?
    在考名校、促學習類的電影中,一定會出現2015年的日本電影——《墊底辣妹》。《墊底辣妹》是一部適合師生、家長觀看的學習勵志片,但卻與《風雨哈佛路》這類知名勵志片差異極大。而《墊底辣妹》卻是正兒八經的「差生在家長老師的幫助下,從墊底逆襲名校」的勵志故事。女高中生工藤沙耶加是一個在學習上不求上進,在打扮上費盡心思的漂亮女生。
  • 《墊底辣妹》:差生逆襲的背後是愛與鼓勵的作用
    這樣的現狀也導致了許多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問題,成績的好壞成了許多家長和老師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無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然而好孩子真的是天生的嗎?差生逆襲真的沒有可能嗎?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部日本的青春勵志電影《墊底辣妹》,《墊底辣妹》取材自真人真事,講述的是 一個日本高中女生工藤沙耶加的故事。
  • 逆襲的「學渣妹」,從《墊底辣妹》看勵志片的人設
    在表現勵志主題時,也不僅僅是「墊底辣妹」自己。她的父親、母親、弟弟,補習班的老師和同學,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認真而努力地生活著。尤其是「墊底辣妹」的母親。她很少給孩子說教,也不會將個人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她很平凡,打零工補貼家用。
  • 《墊底辣妹》主人公的成功逆襲,離不開父母與老師的鼓勵和引導
    而《墊底辣妹》就是這樣一部能夠激勵困境中的人,重新出發的電影。工藤沙耶加出生在日本的一個普通家庭,和父母以及弟弟妹妹生活在一起。正值高中的她每天將精力都用在了玩樂上,對學習絲毫不上心,即使成績掉到了年級倒數第一,也不以為意。
  • 墊底辣妹的逆襲,是沒有被愚昧的大人,扼殺掉才能萌芽的成果
    01墊底辣妹的才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訓練獲得 才能的解釋很多,墊底辣妹裡面女主角原型小林沙耶加的私塾教師坪田信貴,在《才能變現》中說過,他最喜歡的才能是《廣辭苑》的解釋:「個人一定的天賦,以及通過訓練獲得的能力。」
  • 一個真實的高考逆襲故事,獻給所有考生——評《墊底辣妹》
    《墊底辣妹》改編自平田信貴所著小說,由圖井裕泰執導,橋本裕志編劇,講述了學年墊底的女高中生用一年半的時間將偏差值提高40,並考入慶應大學的故事。故事的劇情雖然老套,但是卻足夠真誠,可以說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
  • 《墊底辣妹》:用極致化的反差刻畫教育眾生相,揭秘教育的真諦
    教育是如此複雜,仿如一種無法破解的謎思,然而卻有一部電影,用極致化的反差和衝突刻畫出世間教育眾生相,並為我們揭秘了教育的真諦。這部電影便是日本影片《墊底辣妹》。它根據真人真事《年級倒數第一的辣妹一年內偏差值提升40以上並考入慶應大學的故事》改編而成。
  • 電影《墊底辣妹》中,只有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感情和最美好的善意
    本想著打發時間看看《墊底辣妹》這部電影,看到一半就已經淚目了好幾次,仿佛看到了當年那個懷著一腔熱血,想要成為一個很厲害很厲害的人的自己。更像是電影中沙耶加和龍太的結合體,我從小就被父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父親也像電影中的父親和母親的結合,嚴中有慈,別人的父親忙於工作的時候,我的父親給予我更多的是陪伴,輔導我學習,陪著我玩,告訴我要勞逸結合,告訴我成績永遠是過去的,成功和失敗都不要沉溺,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前進。
  • 日本勵志感人電影《墊底辣妹》觀後感
    《墊底辣妹》由日本導演土井裕泰執導,有村架純、伊藤淳史主演的一部青春勵志片。上映於2015年5月1日,首周開票僅有3億日元,觀眾滿意度卻名列前茅,憑藉完全零負評的絕佳口碑,最終盤踞電影排行榜長達3個月,票房收得近30億日元,躋身年度票房第六名。
  • 新手父母入門書單:比教育理論更寶貴的,是理解、尊重和愛
    無良的教育機構,不合格的年輕母親——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做父母。在這場把「教育孩子」包裝成商品,父母花錢「買服務」的悲劇中,卻只有一個無辜受害的小生命為之付出代價。比起父母們到底應該如何才能擦亮眼睛,我們更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一個誤區:不要盲目迷信教育理論和教育專家。
  • 以墊底辣妹中的老師和我的老師為例,解讀南風效應的2點注意事項
    昨天是教師節,朋友圈都是感謝老師的文案,群裡很多老師在曬學生感謝之語,其中很多句子,令我想起了《墊底辣妹》裡的坪田老師,也想起了對我一生都有影響的陳老師,他們都是好老師。事實上,好老師身上有一種特質,這種物質就像一道和暖的光,可以令學渣逆襲成學霸,可以激發出孩子最好的潛力,還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
  • 《墊底辣妹》:儘管他的靈感似乎來自雞湯
    @納奈姐姐這部《墊底辣妹》是一部青春勵志片,由日本執導,武井裕泰導演,主演有村架純和伊騰淳。該片於上映,首周票房達3億日元,觀眾滿意度卻位居榜首,憑藉零負面評價的優良口碑,該片連續三個月排名長達,票房收入近30億日元,年度票房排名第六。然而豆瓣在情況下中仍有27萬人的高分8.2分,顯示了觀眾對豆瓣的熱愛。
  • 《墊底辣妹》羨慕她差生逆襲名校超勵志?告訴你和她的差距在哪裡
    《墊底辣妹》是一部極其熱血勵志的差生逆襲考名校的電影,最適合在迷茫受挫的人生低谷重溫,給自己打一針雞血。一個知識水平只到小學四年級,連很多基本常識都不懂的差生,卻出乎意料地考上了名校慶應,她到底為何能夠逆襲成功?
  • 程蝶衣的不幸,放牛班的春天與墊底辣妹的蛻變,給母親的深度思考
    做母親的頭疼,做老師的煩惱,成長中的孩子委屈。以至於成人以後總有一些劣性伴隨自己在漫長的歲月中痛苦不堪,質疑美好,懷疑彬彬有禮的偽裝性,有時候我們都在焦躁中生活。或許追本溯源還是我們從母親哪裡得到了不完整的生活原理所致。
  • 《墊底辣妹》告訴我們,最成功的教育,就是用愛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總是和不愛讀書的孩子一起,打扮時髦地沉迷在吃喝玩樂中。此刻的她毫無目標,成績倒數第一,每天得過且過地揮霍好時光。時間一年又一年地過去,很快沙耶加讀高二了。老師從她的書包裡發現有香菸,要她供出班上其他燒煙的同學,還說這樣就可以從輕對她的處罰。她不願意出賣其他同學,被責令休學。
  • 《墊底辣妹》:要感謝那些一直陪伴你的人
    ——《墊底辣妹》嗨嘍大家好,我是i喲。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雖然被名字耽誤但是卻很勵志電影——《墊底辣妹》。在轉學到一所有內部升學制度的高中後,她被分到了全校最差的一個班,整日只知道吃喝玩樂,學習成績在班上倒數,是一個愛玩愛美不愛讀書的辣妹形象。
  • 學會做父母,解碼情緒,掌握批評孩子「三部曲」
    03在什麼情況下教育孩子最順利呢那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教育孩子最好呢?答案是你和孩子都心情好的時候,心理學上講,人心情好意思表達會更精準,理解與接受別人的意見也更容易。但,關鍵的是我們有時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反叛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很容易變壞,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孩子,只能有兩敗俱傷的結果。這時候,就只能先不教育,先找一些大家都喜歡的事來做,或者找一些共同的話題來談,等情緒好了再進行教育。
  • 以墊底辣妹教師和我的老師為例,闡述了南風效應的兩個注意事項
    是教師節,朋友圈是感謝老師的副本,小組裡的許多老師正在擦乾學生們的感謝詞,很多句子讓我想起了《墊底辣妹》和陳老師中的坪田,他們對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他們都是好老師。事實上一個好老師是有素質的,這種材料就像和暖光,他可以使逆襲變成學霸,激發兒童的最大潛能,使兒童終身受益。
  • 豆瓣評分8.2,《墊底辣妹》說明家庭教育的3點重要性,家長要明白
    《墊底辣妹》真實改編,家長和孩子都推薦看《墊底辣妹》講述了工藤沙耶加在高三1年多的時間裡,努力奮鬥逆天改命的故事,由平時考試不過10分而考上了慶應義塾大學(日本大學排名前20的大學),好比高中模擬考試總分考不過100分的學生,突然一年後考上了南開大學。
  • 高分勵志電影《墊底辣妹》給想放棄的你
    今天要講的電影是高分勵志電影《墊底辣妹》《墊底辣妹》由日本導演土井裕太執導。豆瓣評分8.2,可以說是一部成功的勵志電影了女主沙耶加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而對於沙耶加和小妹卻從來不怎麼給予愛。幸運的是,沙耶加擁有一個好媽媽。媽媽總是樂觀積極的看待事物。無論發生什麼事也都會站在沙耶加這邊。小時候的沙耶加交不到好朋友,也會被同學們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