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外,南極氣溫超20℃,4000億蝗蟲入侵:我們的地球怎麼了?

2020-12-22 世界華人周刊

我們不是在拯救地球,只是在拯救自己。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令狐空

「生存本來就是一種幸運,過去的地球上是如此,現在這個冷酷的宇宙中也到處如此。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類有了一種幻覺,認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東西!

劉慈欣曾經在《三體》中,對我們諄諄告誡生存的不易,但敬畏的人從來只是少數。

也許正因為如此,脾氣火爆的2020年決定親自上陣,為人類補課。

在我們飽受新型冠狀病毒侵擾的時候,外面的世界也不好過。甚至可以說,當今的七大洲沒有一個地方太平。

南極20

你有沒有憧憬過到南極觀光,把自己裹得像企鵝一樣厚重。但現在,你可以輕裝前往,因為南極氣溫竟然突破了20℃!

不敢相信是吧,它就真的發生了。

就在前幾天,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洲西摩島上測得20.75℃的高溫,這是有記錄以來南極最高的溫度。

看到結果後,科學家們也懵了:「我們正在監控的許多地點都在看到氣候變暖的趨勢,但是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不僅僅是南極,北邊的莫斯科也經歷了141年來的最暖正月,不僅氣溫升到了平均0℃,連降雪量也只剩二成,從去年的32釐米驟減到了如今的7釐米積雪深度。

很多新聞,聯繫起來之後會更加刺眼。

就在兩個月前,由於食物減少,56頭北極熊闖進了俄羅斯的偏遠村莊雷爾凱皮村。但居民們並沒有恐慌,因為這已經是北極熊的第三次造訪。

據目擊者稱,這些北極熊有一個共同點:不管是大熊還是小熊,它們都很瘦。瘦,竟然成為了北極熊的特徵!

而四個月前,有部叫《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的紀錄片爆火,你肯定在朋友圈看過海象跳崖的動圖。

由於海冰大面積消融,原本喜歡躺在海冰上的海象只能轉移陣地。在一片海灘上,它們就像罐頭中的沙丁魚般擠在一起。

因為海灘過於擁擠,有些海象竟冒險攀登80米高的懸崖。擁有靈巧雙手的人類攀登懸崖都危險重重,更不說這些遲緩笨重的大傢伙了。

僅僅在攝製組拍攝的幾天裡,就看到超過200頭海象從懸崖上跌落,摔死在了礁石上。

南極的企鵝也不好過,原本是遊泳健將的它,經常被困在融化崩解的浮冰上。既不能遊泳,也不能站立,只能蹣跚爬行,被天敵海豹輕而易舉地捕獲。

「我們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很擔心20年後,年輕的人們又會用這句話來悼念。

非洲蝗災起

在知乎上,非洲蝗蟲災害的熱度一度高居第二名,僅次於新型肺炎。

對於國人來說,這是一個相當陌生的自然災害。但它的威力,一點也不能小覷,而且已經逼近了中國。

這次蝗災,創東非25年來危害之最。蝗群如同漫天狂沙,遮天蔽日。傳統的農藥杯水車薪,用機槍掃射也無濟於事。

它們以數億為群,可綿延60公裡,殺不勝殺,防不勝防,來去迅捷,勢如烈火,而且繁殖力超強。所到之處,莊稼和植被被掃蕩一空,只留下遍地狼藉。

更要命的是,目前的蝗群已經進入孵化期,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判斷,蝗災有可能持續到6月份。

FAO副總幹事Maria Semedo直接向全球發出了警告:「各國必須立即聯合採取行動,蝗蟲不會等待,它將鋪天蓋地而來並製造毀滅性災難。」

而現在,蝗蟲大軍已經飛過了紅海,盤旋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上空。

剛剛傾全國之力,為我們捐了30萬隻口罩、800套防護服的巴鐵,正面臨27年來最大的蝗災,平均每天3.5萬人的口糧被吞噬。

如果不能控制,今年很可能無糧可收。面對著如此嚴峻的形勢,巴鐵已經進入了緊急狀態,派遣數百架飛機用噴灑農藥的方式驅趕蝗群。

一心大國夢的印度也無能為力,當面對4000億隻蝗蟲來襲,70萬駐紮在印巴邊境的軍隊直接撤退,因為他們的糧食被蝗群啃食殆盡。

但這場噩夢還僅僅是個開始,有專家預測印度本年的糧食會因為蝗災減產3~5成。連一向強勢的總理莫迪,也主動向巴基斯坦請求停戰。

目前,蝗群離中國越來越近。雖然我國有天然的山脈屏障,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非洲沙漠蝗禍害雲南的記錄。

而且,非洲蝗蟲本就以悍勇聞名。1988年,竟已經有非洲的蝗群5天跨越大西洋到達了加勒比海島上空,那距離可是有5600公裡。

地球是一個村莊,不僅僅是因為網際網路,更因為它本身的狹小。看似遠在天邊毫無關聯的事件,也許會成長為我們身邊的龍捲風。

七洲皆動蕩

不僅僅是南極變暖和東非蝗災,七大洲都不太平,絕非危言聳聽。

澳大利亞的山火就不用多說了,約10億野生動物喪命,比最初的數據翻了一倍多,還有65萬隻蝙蝠佔領澳洲城市的上空。

歐洲的西班牙,時速120公裡的暴風,掀起了史上最高的14.8米巨浪。30年未遇的特大暴雨,使沿海地區的洪水衝毀橋梁、中斷鐵路。目前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4人失蹤。

北美的加拿大,遭遇了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暴風雪之一,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簡直被冰封,房子和汽車一片潔白。開車就別想了,先拿把鐵鍬救自己的車吧。

東南亞的菲律賓,距首都馬尼拉約90公裡的塔阿爾火山突然噴發,火山灰上衝10~15公裡。30萬民眾緊急撤離,同時引發了附近區域75場地震。

而就在北京時間2月13日,日本千島群島海域發生了7.0級大地震。所幸沒有引發海嘯,不會對日本本土造成太大影響。

但北美旅遊勝地加勒比海群島就沒那麼幸運了,1月28日發生了7.7級大地震。大樓亂晃、路面塌陷,民眾紛紛湧上街頭避難。

最令人驚悚的是疾病,新型冠狀肺炎獠牙未除,美國流感仍然如火如荼,地球上竟然又出現了新的疫情。

2月7日,奈及利亞發現了一種不明原因的疾病。這種疾病極其危險,會引發頭痛、腹瀉、發熱等症狀,最初發現的4名患者全部在48小時內去世。目前已經有365人感染,47人死亡。

目前已經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也不是非洲常見的伊波拉和拉沙熱。目前正檢測相關地區水體樣本,以了解是否存在化學中毒的可能。而奈及利亞的人口高達1.73億人,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如果沒有得到控制的話不堪設想。

在南美的巴西,科學家在一個人工湖裡發現了一種神秘病毒。它居然有90% 的基因無法識別,隱藏著無盡的危險。

面對著這種一無所知的病毒,我們只能祈禱它對人類沒有危害。而當南極冰山消融,北極凍土解凍,又將釋放出多少遠古病毒呢?我們同樣只能祈禱。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伴隨著全球變暖,近些年來極端天氣頻發,動不動就打破紀錄。而2020年,才過去了不到50天!

地球的自白

很多人都想重啟2020年,但是時光絕對不會重啟,能夠重啟的只有我們的思維。怎樣改變思維呢,不妨站在地球的角度思考。

假如地球有知的話,估計會對人類發出嘲諷。

我,地球,太陽系最受寵的兒子。活了45億年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風浪本身,都搶著應聘我的馬仔。

再大的隕石砸在我身上,也被我煉成了身體的一部分。無數不聽話的火山瘋狂咆哮,都被我馴得服服帖帖。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總自以為是霸主,結果我一個響指,讓它們變成了化石。

你們總說要拯救我,省省吧,收起你們的假慈悲。

那麼多種動物都滅絕了,有些人還是照樣吃野味,穿狼皮大衣,戴象牙佛珠。氣候變暖鐵證如山,美國老小子川普仍然我行我素,一言不合就退出了《巴黎協定》。

而且,你們遠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厲害。即使把所有國家的核彈都發射出去,毀滅的也僅僅是你們人類。許多動物的適應能力比你們強太多了,它們將代替你們生存繁衍。

我睡上一覺就是幾十萬年,當我醒來時,地球又將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如果幾十萬年不夠的話,那我可以等幾百萬年,甚至1億年。

據說太陽將在五六十億年後膨脹,我有的是時間。至於你們人類,時間真的不多了,我不敢想像南極冰山融化後沿海城市的模樣,也不敢想像氣溫升高5度後你們在街頭的反應。

天地無情,以萬物為芻狗。我沒有任何的感情,所以別指望我保佑你們。

最後,送給你們丁仲禮和柴靜的一段對話:

「地球幾十億年都這麼過來了,毀滅的只是物種,毀滅的只是人類。所以是人類如何拯救人類,不是人類如何拯救地球。」

記住了嗎?你們不是在拯救地球,只是在拯救自己。

你們行動也好,不動也罷,反正最終影響的是你們。祝好自為之!

相關焦點

  • 「4000億隻蝗蟲」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大象公會
    逼近中國的4000億隻蝗蟲,僅存在於中國媒體的報導裡。文|S.P一周來,除了新冠疫情,中國網民最關注的熱點新聞,莫過於4000億隻蝗蟲肆虐印巴,已抵達中國邊境的消息。能讓「數千裡牛馬毛皆盡」的看起來勢不可擋的蝗蟲大軍,似乎一夜之間悄無聲息地撤走了。這不免讓人困惑:這刷爆朋友圈的4000億隻蝗蟲,跑到哪裡去了?我們決定探究那4000億隻兵臨中國的飛蝗到底是從何而來,又是到何處去。
  • 4000億蝗蟲怎麼冒出來的?
    先來看看4000億蝗蟲是怎麼出來的吧——因為,升溫的海面助力風暴生成,像這類造成橫跨大洋災害的洋流模式下,氣候變化將導致很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態出現。供圖:NASA WORLDVIEW2018年10月,氣旋Luban從阿拉伯海中部生成,向西行進,在靠近葉門與阿曼邊境的區域降雨,蝗蟲在這裡又自由自在繁殖了,這是第二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沙漠蝗蟲壽命3個月,如果在溫溼的適宜條件下,後代數量是前一代的20倍
  • 4000億蝗蟲來襲,多國「瑟瑟發抖」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44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2020年的地球有點難。澳大利亞吞噬一切的火還沒全滅,非洲啃食一切的蝗蟲又來了。最近,電影《蝗蟲毀滅日》中的恐怖一幕在現實中上演,長60公裡、寬40公裡的蝗蟲群遮天蔽日,已經從東非蔓延至了南亞,肯亞的玉米、印度的大豆,蝗蟲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巴基斯坦東部蝗災肆虐(圖片來源:新華社)根據聯合國的說法,近4000億隻蝗蟲的肆虐,將使得約1900萬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風險。
  • 南極首現20℃以上超高溫?事是真的,但沒你想像中那麼恐怖
    >突破歷史記錄很多生活在南極的動物受到極大影響企鵝數量更是銳減75%要知道現在中國多數地方氣溫都沒有回暖到20℃本該是極寒氣候的南極約有1.2億隻依然佔南極海鳥總數的90%以上世界末日暫時沒來企鵝寶寶也安好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把那則新聞當笑話呢??
  • 印度萬億蝗蟲大軍入侵北方邦,手掌大的蝗蟲遮天蔽日,大地秒變黃
    據外媒報導,近日印度萬億蝗蟲大軍入侵北方邦,許多地方因蝗蟲來襲變得不見天日。7月12日,大量蝗蟲入侵北方邦首府勒克瑙,那些手掌大的蝗蟲遮天蔽日,密密麻麻蝗蟲停留在葉子上啃食農作物,大地秒變黃。據悉,北方邦費羅扎巴德一處監獄被蝗蟲入侵,約1700名囚犯在監獄內敲擊鐵器意圖驅趕,鋪天蓋地的蝗蟲令人頭皮發麻。現在蝗蟲所過之處,大片農作物遭遇損毀,許多印度農民因受災嚴重生計受到嚴重影響。今年印度蝗災異常嚴重,6月27日就有媒體報導,印度首都新德裡侵入大量蝗蟲,周邊地區紛紛淪陷。大規模蝗蟲破壞力非常大,每天都會消耗和破壞大量糧食,給印度農民帶來很大壓力。
  • 4000億隻蝗蟲來襲?這其實是個烏龍新聞!
    隨後,在海量的疫情新聞中,也時不時地能看到微信群裡又出現了許多跟蝗蟲有關的小視頻,看著微信小視頻中那些鋪天蓋地的蝗蟲大軍,每個人都會心有餘悸。  2月14日情人節這天,@澎湃新聞轉發了一條來自中國科訊微信公號的消息,標題很驚悚:蝗蟲來襲,預警:4000億隻蝗蟲已到達印度和巴基斯坦。還配有多張圖片,密集恐懼症的人最好不要點開看,很嚇人。
  • 2020,南極氣溫20度
    ▲美國-華盛頓的全球變暖抗議者(圖片來自:Gus Valente / Shutterstock.com)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測得高達20.75℃的氣溫,這是有觀測記錄以來南極洲首次測得超過20℃氣溫值;另外,過去的1月也是全球最暖的1月。
  • 2020年地球發生了太多觸不可及的事,自然災害面前人類如此渺小
    3.2020年2月,人類發現南極地帶存在了明顯的升溫現象,後來,人們得知,該地區最高溫度竟然達至20.75℃,不難想像,南極的溫度上升,無疑加劇了冰川融化的速度,令海平面逐漸上升,從而引發了嚴重的後果,甚至存在一定概率將冰蓋下生存了數百年、數萬年的微生物帶入人類的視野,影響人類的生活,20世紀中期,有機農藥曾被人類廣泛使用,如今,農藥的使用得到了嚴格的限制,遺憾的是
  • 地球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南北極有什麼我們未知的東西?
    地球上90%的冰塊都被封存而這些冰塊全部都是淡水,我特地去換算了一下這些冰塊全部融化的話,能夠我們全人類多用個兩百年。在2010年9月,科學家們甚至在南極大陸上觀測到了地球最低溫零下93度,你說我們人類特別是南方人,到了冬天十幾度都受不了氣溫來到各位數連家門都不敢出成天開著暖氣,這個零下90多度真的是想都不敢想。舉個例子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到了南極,會被瞬間固化變成一片片乾冰。
  • 棉花表現蝗蟲要不要背鍋 就問4000億蝗蟲到哪了?
    上周一2月17日,一則「4000億隻蝗蟲逼近中國邊境」的消息出現在微博熱搜,同日,棉花主力合約應聲漲停。時隔一周,我國的戰鬥「雞鴨」都準備好了,4000億蝗蟲到哪與其「密切關聯」的棉花期貨表現如何?且聽小編娓娓道來。蝗蟲種類千千萬,此次是哪種?
  • 年平均氣溫12℃,極寒南極曾經是一片綠洲,時間在9000萬年前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南極是地球最大的一個「製冷空調」,它時常向低緯度地區送來冷氣,讓南半球的南美洲和澳洲夏季偶爾變得十分涼爽。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南極是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最低溫度達到零下90多攝氏度,可以說氣溫已經冷到了極點。
  • 南極接連出現異象?美國衛星發現神秘建築,有外星人入侵?
    文/行走天涯南極接連出現異象?美國衛星發現神秘建築,有外星人入侵?地球是我們全人類生活的家園,但是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太巨大。而目前來看,人類能夠觸摸到的地球未解之謎也已經慢慢的都在被科學家們一一揭開了,比如地球上除了我們人類文明之外,是否還存在著其他不同的文明呢?科學家也早就已經在地球上找到了很多史前文明的跡象,但是因為沒有留下過文字的記載,哪怕科學家猜測這些遠古文明是真實存在的,又或者這些遠古文明起初並不是孕育在地球上的,很可能是外星文明來到我們地球生活的。可科學家們還是不能以確鑿的證據來證實這一猜測。
  • 4000億隻蝗蟲襲擊印度 專家:直接進入中國可能性不大
    4000億隻蝗蟲襲擊印度 專家:直接進入中國可能性不大  olivia chan • 2020-02-15 11:09:53 來源:前瞻網
  • 南極血紅一片,上萬隻企鵝消失,一場危及75億人的災難正在發生
    高溫的南極、紅色的西瓜雪,不是自然的浪漫,而是自然的預警——我們的地球,已經熱量過載了。01現在的南極,實在是太熱了今年年初,南極的氣溫有史以來首次超過20度,刷新紀錄。一個至少有52頭的北極熊族群「入侵」俄羅斯某北方小鎮。
  • 南極也有恐龍?它們是怎麼在哪裡生活的
    這也讓很多不了解恐龍的人,產生很多疑惑:「南極到底有沒有恐龍?恐龍是怎麼走到南極的,遊泳過去嗎?恐龍不是變溫動物嗎,南極那麼冷怎麼生存?」恐龍如何到南極?1.5億年以來的板塊運動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南極大陸是一塊獨立的大陸,四周都是海洋,那麼恐龍是怎麼來到南極的呢?事情要從「板塊構造學說」講起。
  • 人類可以吃掉如今的4000億蝗蟲嗎?生物學者:它們有毒不能吃
    筆者:三體-小遙根據最新消息,最初出現在非洲的蝗災已經跨越地域,到達歐洲和亞洲,並且對所到之地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在未來一段時間就將到達中國邊境地區,數量或許會達到4000億隻。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數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遷徙類害蟲,導致蝗災出現的蝗蟲往往以群居為主,能夠在短時間內對農作物造成致命威脅。看到類似的消息,有網友表示,我國很多地區都有食用蝗蟲的習慣,可以用「吃貨」來對付蝗蟲。而生物學家表示,這些蝗蟲與我們傳統認知中的蝗蟲仍然有一定的差異,作為沙漠蝗蟲,它們是鐵線蟲的主要寄主之一,加上這個族群有很大的毒性,並不能登上人們的餐桌。
  • 南極血紅一片,青藏高原發現28種新病毒!一場危及75億人的災難正在...
    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測得20.75℃的氣溫。一位科學家驚恐地說,「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是啊,誰都沒見過。這是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水手長潘禮鋒也直言:「今年南極的溫度,確實有些異常。」
  • 科學家考察發現:珠穆朗瑪峰地區長草了,可能影響到14億人生活!
    而我們地球變暖不正是「狼來了」的真實寫照嗎?我們已經喊了幾十年的氣候變暖口號,剛開始大家都以為是真的,媒體也大肆報導哪裡的氣溫突破歷史紀錄、臭氧層出現空洞、海平面上升,結果大家發現對自己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於是就懶得理會所謂的全球變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