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生態修復工程完工94%

2021-01-18 新華社體育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魏夢佳、謝昊)記者從7日召開的北京市延慶區兩會獲悉,「綠色辦奧」理念在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建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截至目前,延慶賽區核心區及周圍地區已完成202萬平方米的生態修復工作,完成總計劃的94%。

冬奧延慶賽區生態建設小組負責人劉娜利介紹,從賽區規劃到建設,生態修復一直被納入通盤考量,一體化推進。早在場館建設前期,北京市延慶區委、區政府就組織開展了動植物資源現狀和潛在影響的調查評估,編制了《冬奧會延慶賽區生態環境本底調查報告》,通過全域航拍勘測的方式,確定了總面積214萬平方米的175處生態修復地塊,明確了需修復的點位。

為提升生態修復的專業性,延慶專門邀請了來自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高校的20多位專家教授組成冬奧延慶賽區專家顧問團,設立了植被與景觀恢復、地災與水土保持、水文與水環境3個專題專家組,針對冬奧延慶賽區生態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展開研討,尋求解決方案。

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施工方形成了科學的生態修複方案及複雜地塊「一場一策」的修複決策。工作人員採用了多種先進技術,對冬奧延慶賽區核心區進行生態修復,同時在賽區栽植下喬木7萬株、灌木31萬株。

小海陀山腳下,距離冬奧延慶賽區核心區約8公裡處,冬奧森林公園的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在這座規劃總面積約1500畝的公園內,人們不僅可觀賞海陀山的優美風光,還可以感受森林自然步道,了解冬奧相關知識。公園內還移栽了330餘棵從賽區核心區移栽下來的珍貴樹種。

記者了解到,北京冬奧會賽區建設需要移植樹木,但涉及的樹木大多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區。為確保移植成活率,延慶邀請了北京林業大學專家對賽區進行生態調查,最終才確定樹木保護移植方案及54項環保措施。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監督指導各施工單位加快生態修復進程,提高修復效率,高質量完成冬奧賽區生態修復工程,2021年著重打造景觀提升工程,向大眾呈現綠色辦奧的實踐和努力。」劉娜利說。(完)

相關焦點

  • 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23項配套基礎設施項目竣工
    記者從7日召開的北京市延慶區兩會獲悉,目前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已基本建成,冬奧會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已完工23項,完工率超過95%,其他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也已進入收尾階段。近期,延慶賽區內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延慶冬奧村及山地新聞中心四大場館全部完工。
  • 人物 以「幾何之勝景」建大國之風貌:專訪2022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
    為突出展現工程建設與設計領域優秀人物,中國建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李興鋼大師接受了專訪。他將人與自然相融合的設計理念貫穿於「山林掩映」的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因樹為屋」的績溪博物館、「理想家園」北京大院胡同28號……現代與傳統相結合,催生出具有長久生命力的文化成果,也讓人感受到了建築的力量!
  • 冬奧會延慶賽區場館設施2022年春開放,將實現四季運營
    延慶冬奧賽區施工現場 資料圖 攝:饒強2022年北京冬奧會結束後,一開春,延慶賽區的冬奧設施都將向公眾開放,這是記者從正在召開的北京市第十五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上了解到的。「延慶賽區項目建設在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中是技術難度最高、建設周期最短、建設難度最大的。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 延慶賽區館、校、地對接會議召開
    2020年12月11日上午,根據北京冬奧會志願者業務領域整體工作安排,結合目前場館建設實際,北京團市委組織召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延慶賽區館、校、地對接會議。北京冬奧組委、團市委、延慶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五所延慶賽區志願者來源高校相關領導近50人參加會議。
  • 2022年冬奧會,北京準備得咋樣了?
    今天,在國際體育界慶祝奧林匹克日(6月23日)的同時,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簡稱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又迎來新的合作夥伴:北京冬奧組委宣布,空港宏遠正式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倉儲設施獨家供應商。
  • 彎道盲區預警、冰雪預警: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有條「智慧公路」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魏夢佳、許小蕊)機動車駛入急彎區域前,預警系統會顯示「前方」「急彎」字樣提醒駕駛者慢行;行人進入監測區域,預警系統會發出「前方危險路口注意安全」的聲音……這條名為松閆路的「智慧公路」位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
  • 北京2020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延慶賽區館、校、地對接會議召開
    本報訊(記者 許小蕊 通訊員 張景睿)12月11日,團市委組織召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延慶賽區館、校、地對接會議。李軍會表示,要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健全完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延慶賽區館、校、地對接機制,明確各方工作職責任務,提前謀劃好各項工作。充分考慮冰雪運動志願服務工作經驗不足、室外天氣寒冷、要求高等新挑戰,特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各方要充分溝通,融合共進,形成工作合力,為兌現「努力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的莊嚴承諾再立新功。
  • 山林掩映的冬奧「山村」初露真容——走訪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冬奧會...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記者汪湧、姬燁、張驍)一個月內,再次踏上小海陀山。20日的一場小雨,讓北京延慶冬奧建設工地的空氣更加清新,青翠山巒掩映著的一座「山村」真容初露——這裡就是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冬奧村。2022年,冬奧村將為來自全球各地前來參加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比賽的運動員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
  • 12月底北京冬奧這兩賽區競賽場館將具備辦賽條件,他們在創造奇蹟……
    全力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是北京要著力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三年來,北京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要求,克服重重困難,有序推進各項冬奧建設項目。到本月底,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所有競賽場館將具備辦賽條件。
  • 冬奧會場館建設及賽事舉辦的能源生命線!揭秘最深藏不露的工程!
    北京冬奧會有個最「深藏不露」的工程——全長約7.9公裡的地下綜合管廊。在沒有路、沒有電、沒有水、沒有信號的延慶賽區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造雪水及生活用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難度可想而知。2017年,北京京投管廊公司的48個年輕人接受了這個任務。說年輕,因為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34歲。
  • 北京冬奧會配套工程清河交通樞紐主體完工 未來可引入12條公交線路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5月31日上午,北京清河交通樞紐的綜合客運樞紐主樓裝修工程完成,標誌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配套工程北京清河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完工,為下一步投入使用創造了條件。中鐵二十二局集團項目經理劉佳巖介紹,佔地9萬多平方米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配套工程的北京清河交通樞紐,緊鄰京張高鐵清河站,主要包括換乘廣場、樞紐主樓、地面換乘空間、地下通廊、公交場站及出租場站,其中,樞紐主樓建築面積10600平方米。
  • 海滄竹蘭山採石場生態修復工程完工 下月驗收
    近日,記者前往竹蘭山採石場,遠遠便看見兩處經過修復的山體被綠意浸染,走近時發現還有鮮花在草叢間搖曳。據悉,此次竹蘭山採石場生態修復工程已經完工,將於下月進行竣工驗收。竹蘭山採石場位於海滄區馬青路與杏海嵩交叉口西側,曾是海滄最大且持有許可證的採石場,多年前已經關停。
  • 北京2022年冬奧會改造場館國家體育館改造工程完工
    原標題:北京2022年冬奧會改造場館國家體育館改造工程完工   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改造場館國家體育館於12月12日完工。
  • 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設計總負責人張利:可持續性理念貫穿規劃設計
    北京冬奧會包括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
  • 京張高鐵延慶支線今晨通車,清河到延慶只用26分鐘
    延慶支線將與已通車的京張高鐵構成北京市區往返2022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高效便捷通道,人們與冬奧賽區的距離進一步拉近。清晨六點,G8881次復興號列車從清河站緩緩開動,車體全然一新、車廂乾淨整潔,雖然乘客並不是很多,但大家都透著興奮勁兒,拿起手機、相機拍照記錄開通時刻。來自北京語言大學的大一學生陳藝天是一位鐵路愛好者,昨天第一時間得知消息,他就在官網上購買了首班列車的票。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500天!
    2022年冬奧會將迎來倒計時500天!北京2008年奧運會澎湃如昨如今,「鳥巢」向北數公裡外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已向場館完工發起百日衝刺這一雙奧之城的新地標是2008年奧運會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和射箭場拆除後在原址興建的2008年奧運會享譽國內外的國家遊泳中心 「
  • 北京冬奧會氣象服務已形成「分鐘級」「百米級」預報系統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倪元錦)記者9日從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團隊獲悉,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氣象服務已基本形成「三維」「秒級
  • 揭秘冬奧延慶賽區氣象預報:肩扛騾背建氣象站 可觀測「秒級風」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一支由11名成員組成的冬奧氣象現場服務團隊已經紮根4年。他們收集賽場風速和風向等數據,一遍遍進行模擬預報,以期在冬奧賽場作出準確預報。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團隊隊長時少英說。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氣象服務分中心,一塊塊大屏幕全景展示賽場風向、風速等數據。 時少英指著其中一塊屏幕介紹,「這是小海陀山,兩邊山脊就像兩條胳膊似的,懷抱裡邊,也就是陽坡的位置就是高山滑雪中心。整個陽坡還錯落幾條山脊和山溝,競技賽道和競速賽道在不同的山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