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玉雕文化歷史悠久,題材非常豐富多樣,其中色彩多樣、情趣生動的昆蟲就是其中之一。玉雕中的昆蟲有蟬、螳螂、蟈蟈,甲蟲、蝸牛、蜻蜓、蝴蝶等。這些昆蟲有自己的含義,因其不同的特點和魅力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這些昆蟲作為主角或點綴,與動物、植物甚至文字結合,形成各種吉祥美好的含義,是中國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蟬
蟬是玉雕中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據研究,蟬形玉器最早出現在紅山文化中。蟬是古人推崇的一種昆蟲,被視為高貴潔淨的象徵。除此之外,蟬的生命形態也賦予了它復活重生的神秘色彩。
因為蟬經常生活在樹頂,所以它們的歌聲影響深遠,後來賦予了它們一鳴驚人的意義。此外,蟬經常被用作佩戴在腰部的裝飾品。 精選碧玉雕刻,玉質細膩,色澤均勻潔淨,無暇龜裂。作品的仿古雕工乾淨、流暢、簡潔,雕刻的玉蟬素雅、圓潤,適合把玩。
甲蟲
玉雕中甲蟲比較常見,大概和「甲」字有關。甲,中國傳統天幹地支排名第一,通常用來表示「第一」。從這個外延來說,有「天下第一富」、「上等」、「甲等」的意思。另外,甲的意思是「金甲」,可以保護自己,規避風險。
這部作品巧妙地運用了巧雕絕色的手法,在卷好的荷葉上巧雕出一隻藍色的甲蟲,上面有十幾分晶瑩和蓮露。藍色和黑色之間的透明對比給作品增添了一點靈活性。甲蟲與蓮葉,有連升一甲之意。
蝴蝶
蝴蝶以其輕盈的身軀和婀娜的體態,一直受到國人的青睞,歷代文人墨客的繪畫和詩詞中也不乏蝴蝶。和諧是福,所以在玉雕中,蝴蝶常與牡丹一起出現,寓意富貴,常與貓為伴,以和諧表達富貴。
選材碧玉,匠心獨運,一叢蘭花,一對彩蝶。這些花像貓一樣跳躍,形成一隻蝴蝶。貓和蝴蝶,和「耄耋」發音一樣,是指80歲或90歲的人,它是玉雕的傳統吉祥主題之一。背面的竹雕瀟瀟灑灑,蒼勁有力。
蝸牛
蝸牛在中外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在中國,它們經常被視為緩慢和落後的象徵。但在西歐國家,它象徵著堅韌和毅力;尤其是法國人,喜歡把自己的愛人叫做蝸牛,代表著長久穩定的愛情。
近年來,蝸牛在中國人中越來越受歡迎。它的諧音「我牛」,人們賦予了它全新的含義:面對挫折永不低頭,不斷攀登,不斷超越,最終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此外,蝸牛的背殼也讓房奴又羨慕又恨,背著房子走遍天下,天南海北任我行,真讓人羨慕!
作品質地細膩,明白相間,構思巧妙。巧妙地利用了種子材料的膚色部分。刻有形狀的小蝸牛悠閒地躺在蘑菇上,環顧四周,看著什麼。整器生動而富於野趣,膚色清新淡雅,玉石肉的白度可以達到羊脂的水平。蘑菇為君子,諧音「君子」,因此蝸牛與蘑菇玉雕中素有君子之交的寓意。
除了以上,玉雕中還有一些其他的昆蟲也很受中國人的歡迎,比如象徵純真正直的蜻蜓;蟈蟈,代表眾多兒孫;長得好看的螳螂,如意郎君,從此幸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