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圳醫療樣板」 向三個「一流」目標前進

2020-12-24 醫師報

今年是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也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一周年。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我國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的大事,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深圳的又一重大機遇,也是實現「中國夢、復興夢」的重要基石。這必將對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更大奇蹟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圍繞《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深圳的醫療衛生事業也在加大馬力,飛速前進。

2018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衛生與健康大會,強調要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加快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為響應國家及深圳市政府的號召,我國著名普外科專家鞏鵬教授肩負著改善粵港澳大灣區及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醫療服務水平的使命,隻身來到了深圳大學總醫院擔任副院長。

深圳大學總醫院副院長鞏鵬教授

五項工作攻堅克難 力爭成為三個「一流」典範

2020年5月13日,深圳市政府出臺《關於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的實施意見》,意見強調,為把深圳打造成為高水平醫院集聚高地,應對標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和全國百強醫院,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

鞏鵬教授介紹,圍繞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這一要求,深圳大學總醫院在堅持為深圳廣大市民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服務的同時,對標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力爭在建立健康「守門人」制度、公共衛生高質量發展、智慧健康服務、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醫學科技創新、國際醫療合作等方面走在前列,為在構建國際一流的整合型優質醫療服務體系、打造全球一流的健康城市、建設一流的中醫藥傳承創新城市三大方面成為典型範例而努力。

為此,深圳大學總醫院在這5個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第一,對標全國百強專科,開展臨床新技術。目前,全院一共開展了15項新技術,比如由鞏鵬教授牽頭的「NOSES下超低位直腸癌精準保肛手術」;由神經外科陶蔚主任牽頭的「電生理監測下脊髓背根入髓區毀損術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等。新技術的開展一方面降低了深圳居民異地就醫的需求,另一方面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此外,還吸引了大量外地患者前來深大總醫院就診,提升了醫院的區域影響力。

在這種「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精神的鼓舞下,2019年12月13日,深大總醫院完成了全國首例「3-on」摺疊人手術。患者李華是迄今為止醫學史上有記錄的最複雜、最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由於常年受到疾病的困擾,導致李華的下頜緊貼胸骨(Chin on chest)、胸骨緊貼恥骨(Sternum on pubis)、面部緊貼股骨(Face on femur),其手術難度難以想像。深大總醫院採用多學科聯合診療(MDT)模式,在脊柱骨病科、麻醉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等多個學科的團結合作下,一舉攻克了這個艱難的手術。當患者李華在醫生的幫助下,徐徐站起的時候,這表明深大總醫院的MDT診療水平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

第二,總結新冠肺炎疫情經驗教訓,提升公共衛生安全保障能力。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大考」中,深圳大學總醫院積極主動承擔了南山區及周邊地區的疫情防控任務並圓滿完成,展現了可以適應重大疫情防控要求的應急保障能力。

第三,多層次打造人才梯隊,確保「病有良醫」。在學科建設平臺上,醫院加大人才開發投入力度,先後從全國各地引進43名學科帶頭人;建立荔園優秀醫師及荔園優秀青年醫師培養計劃,為優秀人才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組織學科帶頭人和學科骨幹赴境外學習考察,,進一步增強業務水平。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第四,改善醫療服務,智慧健康惠民。(1)積極完善基礎建設,解決住院難的問題。目前醫院一期床位數800張,正積極籌辦二期建設,二期建設完成後,總床位數將達2000張。(2)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推進智慧衛生健康服務。該院在半年前就建立了「網際網路醫院」,利用先進的遠程設備,謀求為廣大患者提供最前沿診療服務。

第五,認清當前形勢,防病於未然。醫院不僅承擔著疾病的救治責任,還承擔著預防保健知識的普及工作。鞏鵬教授非常鼓勵醫院將關口前移,加強疾病知識預防的科普宣傳力度,以求減少患病率,力爭使得廣大群眾健康指數逐步提高。

此外,醫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逐漸加大了醫聯體合作範圍和深度,讓優質資源下沉,與多家基層醫療機構建立醫聯體,派專家團隊下基層進行傳幫帶,並定期開展遠程教學及病例討論,採取多途徑幫助基層醫院提高診療服務水平,「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把病看好。」

藉助「一帶一路」 走向國際

「雖然我們起步晚,但是我們起點高、定位高。」鞏鵬教授表示,深圳大學總醫院的最終目標是創建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醫院。他同時指出,醫療的國際化將是深圳醫療的未來和特色,深圳大學總醫院必須走國際化路線。在建院之初,該院就積極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如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積極拓展該院與海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和交流,與土耳其阿塔圖爾克大學附屬醫院和藥學院籤署合作,雙方將圍繞抗腫瘤的天然產物開展一系列的研究;與德國羅斯託克大學及耶拿大學開展了針對博士研究生的聯合培養項目;與英國皇家外科學院整形協會合作,全面推進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新技術和新設備研發的實施與發展等。藉助「一帶一路」這個契機,深圳大學總醫院將國際化步伐走得越來越堅定。

率先提出梗阻黃疸分型 獲行業高度認可

雖然已經成為一名管理者,但鞏鵬教授從未忘記自己醫生的身份。在他看來,醫生不僅要治病救人,還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樹。從醫30多年,鞏鵬教授對消化外科各類疑難疾病、甲狀腺及乳腺疾病、腸癌合併肝轉移診治等均具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對「梗阻性黃疸多臟器損害」這一難題,他曾耗費了長達十餘年的時間開展了一系列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鞏鵬教授介紹,梗阻性黃疸多臟器損害是膽道外科最常見的病症,對人體有極大的危害。膽汁中所含的高濃度膽汁酸和膽紅素將直接破壞肝細胞結構;同時膽汁逆流入血,將導致機體嚴重的病理生理改變,最終導致多臟器功能不全及多臟器衰竭,這是導致患者死亡率較高的直接原因,同時也是影響患者轉歸與康復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在數年前,國內外對梗阻性黃疸多臟器損害的機制及臨床防治策略研究較少,這也是驅使他開展這項研究的重要原因。

梗阻性黃疸病人是否需要進行術前減黃,以緩解黃疸對器官功能所造成的影響,從而提高手術的安全性?這是肝膽外科一直頗受爭議的問題。在研究過程中,鞏鵬教授團隊率先提出了梗阻黃疸的分型,團隊通過研究認為:根據膽紅素的水平,可以將梗阻性黃疸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輕度、中度、重度和超重度。對於輕度和中度梗阻性黃疸患者,一般不進行減黃處理;對於重度和超重度患者,多數需進行減黃處理。該理論提出後,得到了國內同行的一致認可,並被由黎介壽院士主編的《圍手術期處理學》所引用。

梗阻性黃疸術前減黃治療原則

在研究梗阻性黃疸導致多臟器損害的機制時,團隊還發現: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劑激活受體(PPARs)作為上遊調控因子,可以通過對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核轉錄因子-κB(NF-κB)發揮調控作用。由於SOD和NF-κB可以通過炎症反應加重梗阻性黃疸導致的臟器損害。因此,減緩機體炎症反應的藥物是否可以有效預防梗阻性黃疸造成的臟器損害?這成為了他們思考的一個重點。

預防梗阻性黃疸發生 中醫藥作用顯著

此後,鞏鵬教授團隊將臨床研究的重點聚焦於篩選可以用於緩解梗阻性黃疸多臟器損害的藥物。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後發現:中藥黃芪可以顯著減輕梗阻性黃疸對於心肌、肝臟細胞的損害,尤其對心肌具有確切的保護作用;黃芪、川芎嗪、肝復康、穀氨醯胺、烏司他丁等中西藥物通過相應的作用機制對梗阻性黃疸臟器損害也具有確切的保護作用。

為何中醫藥在其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鞏鵬教授介紹,以引起梗阻性黃疸最常見的疾病——膽道結石為例,該病在初期階段有膽囊泥沙樣結石,或有膽管結石合併膽管狹窄的情況,臨床幹預過早可能會帶來損傷,繼續觀察不作幹預又可能導致膽道梗阻。此時就需要通過藥物治療與生活習慣的幹預幫助患者。目前西醫並沒有良好的解決辦法,但張仲景論著中發現,一些具有疏肝利膽作用的中藥可起到防止膽結石形成和進一步發展的作用,從而預防梗阻性黃疸的發生。由於中醫藥臨床應用效果不錯,就這樣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這些研究結果不但得到了國內同行專家的認可,也得到了土耳其阿塔圖爾克大學研究醫院多位專家的認可。「未來,雙方將聯合開展臨床隨機對照實驗,評估黃芪、川芎嗪等中藥治療梗阻性黃疸臟器損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能在土耳其推廣上述中藥的使用範圍,這將大幅提升我國中醫藥的國際影響力。」他高興地說道。

鞏鵬教授表示,在梗阻性黃疸多臟器損害的機制以及防控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研究成果需要轉化到臨床,尤其中醫藥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有待進一步的觀察與應用。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前路可期,他期待著更多人將國人的醫學研究種子播撒到海外,將祖國醫學發揚光大,他更期待著深圳大學總醫院成為打造「深圳醫療樣板」的一支重要隊伍。

相關焦點

  • 琶洲吹響「向世界一流數字經濟示範區前進」的號角
    琶洲吹響「向世界一流數字經濟示範區前進」的號角 2021-01-08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齊心集團與深圳中學、騰訊戰略籤約 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校園
    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目標,共同打造具有標杆意義的智慧校園朱華偉校長在致辭中說到,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探討智慧校園的建設,感謝大家的鼎力支持。目前,深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深圳正在建設全球創新之都,深中目前的校園改造也處於關鍵階段,泥崗校區正在全力建設中,兩個老校區也將進行改造整修,新的食堂剛投入使用,新宿舍在檢測合格後也將投入使用。
  • 青島:「三個機制」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樣板
    來源:經濟日報10月16日晚上,在青島電視臺「心耳康復·光明行動」募捐救助儀式現場,青島市與安順、隴南、菏澤三市籤署了免費治療協議,青島、安順、隴南、菏澤4個城市約410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失聰兒童和老年白內障患者,在2020年底前將利用社會捐助資金獲得免費康復救治。
  • 杭州17個美麗城鎮獲評省級樣板,數量全省第一!
    小編了解到,杭州29個美麗城鎮上榜,其中,17個為省級樣板城鎮,12個為達標城鎮!塘栖鎮以「六個塘栖」建設為主線,打造生態樣板之城、綠色智造之城、水鄉旅遊之城、現代智慧之城、美麗宜居之城、平安善治之城「六城同創」的「運河文化古鎮、杭北門戶新城」。富陽區新登鎮圍繞「十個一」、「五個美」要求,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打造「古韻田園、產城整合、亮麗溫馨」的全省一流小城鎮。
  • 目標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學城如何建,會帶來什麼利好?深圳明確了
    2020年4月1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婧 李丹璐 見習記者 梁榆其)日前,深圳市政府發布《關於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此次市委市政府出臺的 《意見》,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充分貫徹落實中央和廣東省的戰略意圖,從全市層面統一思想,搶抓機遇,集中資源,整合力量,主動作為,全力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深圳光明擦亮世界一流科學城「藍綠本底」
    更高目標,更新追求,光明正不斷譜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光明區大頂嶺山林公園。串聯科技和生態,位於光明區公明北環大道與公常路交點東北角的左岸科技公園,以其獨特的設計感、豐富的內涵,成為了深圳新晉網紅打卡地。所言非虛。
  • 刁鋪「三張牌」 打造樣板河道
    為進一步改善街道河道水質和景觀,今年以來,刁鋪街道通過打好「三張牌」,實施生態樣板河道打造工作,對城區人口集聚區水質汙染較重、沿河環境較差、群眾反映強烈的河道進行集中整治,將其打造成樣板河,確保河道周邊群眾受益。打「生態牌」保原始風貌。
  • 爭當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示範樣板模範生
    寧圍將以「排頭兵」的姿態、「弄潮兒」的闖勁實現新的蛻變,扛起使命擔當踏浪前行,拼出一流幹勁,幹出一流業績,為蕭山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示範樣板展新姿、亮新貌。  直播訪談期間,姚鑑圍繞經濟發展、環境整治、社會治理、城市建設等諸多熱點問題,與網民一一進行互動交流。
  • 打造區域樣板,徐州各地在行動
    作出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的決策部署,猶如一聲聲奮進的號角,在彭城大地持續響起。  兩次現場觀摩、30多個考察點,徐州市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的路線日益清晰、決心更加堅定、成效開始顯現。   徐州聚焦「兩高兩強」目標定位,積極探索實踐,勇於攻堅克難,堅定不移用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實踐,在打造區域樣板上實現了良好開局、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深新早點 | 「5·20」到了,深圳史上此日電閃雷鳴率達44.3%(語音...
    ②深圳市政府發布《關於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的總目標:到2022年,建成全國醫療衛生事業創新發展新高地、國內一流的健康城市;到2030年,建成全國重要的醫療中心城市、全球影響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實現「病有良醫」。
  • 溫州市鹿城區:打造特色鮮明的美麗城鎮樣板
    自2020年初啟動美麗城鎮建設以來,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自我加壓,定下力爭在3年內全面完成美麗城鎮樣板建設的目標。半年時間過去了,鹿城區美麗城鎮的建設推進得怎麼樣?參照美麗城鎮的「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要求,結合詩畫江島、溼地沙洲、鄉創文創的自然稟賦,七都人很快定下目標:要面向溫州主城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樣板鎮。美麗城鎮,環境是基礎。經過了前幾年的綜合整治,七都街道的整體環境風貌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觀,更被評為省3A級景區鎮。
  • 「創新坪山勇先行,未來之城當示範」,深圳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講述...
    特別是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坪山將依託落地坪山的深圳醫學科學院、深圳薩米醫療中心和深圳技術大學藥學院等平臺,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一期臨床研究試驗基地、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等,助力深圳加快躋身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研發行列。二是打造未來產業高地。準確把握綜合改革試點機遇,力爭在坪山率先突破現行道路交通法律法規,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 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 雲南產業向「兩型三化」方向高質量發展
    ,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全力建設「數字雲南」,依託綠色能源優勢推動綠色製造強省建設,走出了一條符合雲南實際、時代特徵,特色鮮明、技術先進、綠色安全、動態迭代的現代產業發展之路,為雲南省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這個「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怎麼打造?
    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合力打造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昨日,備受關注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舉行第二次會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方案》,主要從打造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推進兩地公共服務政策協同的目的出發,推動實施交通通信、戶口遷移、就業社保、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6方面16項重點任務,提高兩地群眾便捷生活水平,促進兩地人口流動、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不斷增強兩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大咖聚首|龍華金茂府雅境樣板間華麗盛啟,驚豔深圳
    5月2日,龍華金茂府"雅境"系列185㎡2.0迭代樣板間,終不負久候,如期綻放,為龍華乃至深圳人民帶來了全新生活範本。作為龍華金茂府的珍藏之作,"雅境"系列185㎡樣板房不僅驚豔了眾多來賓,更為人們打開了一場視聽盛宴。著名財經專家葉檀、深圳著名地產媒體人陶文杰、房產投資圈創始人風語等人出席活動,共啟美好城市未來。
  • 打造「綠色發展樣板」
    比亞迪將以全球領先的綠色科技、堅實的產品品質與優秀的運營經驗,助力韶關建設更加低碳、環保、高效、智能的公共運輸體系,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指示精神,韶關堅持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 深圳交響樂團打造亞洲一流樂團
    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近日,深圳交響樂團連續兩場音樂會取得了較大反響,為鵬城觀眾交口稱讚。 深圳交響樂團成立於1982年,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經過30多年堅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被公認為中國優秀職業交響樂團之一,正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亞洲一流樂團」邁進。樂團現任團長是國家一級演奏員、小提琴家聶冰,音樂總監是傑出青年指揮家林大葉;著名指揮家餘隆擔任藝術顧問,德國指揮大師克裡斯蒂安·愛華德為終身指揮,著名音樂家譚盾為首席客席指揮。
  • 創新驅動 打造飛躍發展的南科醫模式
    2019年12月28日,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全面建設正式啟動,其發展定位為建設「立足深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輻射東南亞,集醫療、教學、研究與國際化於一體的國內一流、粵港澳前沿、國際先進的綜合性大學附屬醫院」。
  • 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為何「花落」深圳?
    深圳發布  作者:  2020-05-08 這是目前全國組建的16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是深圳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這是目前全國組建的16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是深圳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 【高端訪談】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打造「頂天立地」全民健康服務...
    近日,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中大八院正聚焦「建高地」、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專科學科建設體系,同時「強基層」、著力推動全專融合的分級診療體系,進而構建「醫院強,社康活,上下連,信息通」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樣板,著力打造一張深圳衛生健康的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