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4日電 即將進入4月下旬,上市公司年報披露亦更加密集,僅4月20日,就有超過1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報。統計4月20日披露年報的121家上市公司,盈利的有113家,虧損的有8家;淨利潤較上年同比增長的有68家,同比下跌的有52家整體來看,與我國當前的L型經濟形勢大致吻合。
總體來看,在2016年國內經濟增長趨緩的形勢下,受影響最大的當屬製造業,由於受宏觀景氣度影響而導致的下遊投資意願降低,眾多企業面臨較大挑戰。但是如勝利精密、百合花、凱眾股份和拓普集團等優秀企業,仍取得了較為可觀的經營業績。這些企業的前瞻性布局與戰略方向選擇值得眾多企業借鑑。其中,勝利精密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傳統製造升級,到對智能製造、新能源等領域的加碼,並通過這一舉措,轉型成為一家科技服務型企業集團。隨著上市公司全球化戰略的不斷推進,有效保障了其業績的持續增長。據年報顯示,勝利精密2016年度營業收入134.77億,同比增長129.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9億元,同比增長61.95%。
新增業務板塊進入收穫季
年報數據顯示,勝利精密近年來的新增業務板塊在2016年開始全面進入收穫季。近年布局的智能製造、新能源業務開始進入盈利周期,並面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勝利精密各業務板塊淨利潤增長情況:
公開信息顯示,勝利精密在傳統製造業方面積累深厚,並不斷進行全球化、貼近客戶的布局,及時調整客戶定位,優化產品結構,使得上市公司在經濟環境偏弱和行業增長減速的情況下,確保了盈利空間的穩定增長。
上市公司的精密結構模組業務持續多年地實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增長,相比之下,蓋板玻璃業務發展也很迅速。伴隨2.5D的批量生產,視覺效果更優的新一代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廣泛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和車載顯示器上,其未來業績增長空間巨大。
此外,上市公司迅速發展與上下遊客戶的戰略合作,從江蘇省拓展到全國範圍的多渠道銷售,並積極搭建供應鏈構架。通過多維度整合資源,提升新的盈利空間,實現營收與利潤的快速增長。
智能製造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智能製造業務方面,勝利精密在2016年取得了重大進展,已由生產單一的檢測設備拓展到包括軟硬體在內的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領域,並獲得「國家級製造2025示範基地」榮譽。2016年6月,勝利精密與德國KUKA機器人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為了進一步促進中國地區智能製造、自動化及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擬就KUKA工業機器人在3C、汽車、醫療、新能源等行業的使用推廣進行合作,並成立合作實驗室。
2016年8月12日,勝利精密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得證監會核准,募集資金34 億元,主要用於智能終端大部件整合擴產項目和智慧工廠製造平臺項目的建設。
業內人士表示,在製造業全面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隨著與德國KUKA機器人公司的深入合作,以及定增募投項目的達產,勝利緊密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業績將會進一步提升。
巨大發展機遇下新能源業務產能將釋放
勝利精密的新能源業務,包括鋰電池溼法隔膜和智能汽車製造業務。隨著產能的擴大,新能源業務在2016年進入了盈利周期。
新能源業務將成為勝利精密進一步撬動高端鋰電隔膜市場的核心支點。近年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支持在廣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斷加碼,動力電池需求高速增長帶來高端鋰電隔膜極大的供應缺口。目前,溼法隔膜正逐漸替代幹法。
除此之外,中國已成為全球鋰電池發展最為活躍的市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鋰電池市場將面臨更大空間市場。考慮運費和關稅,國外鋰電材料即使價格與國內一致也將完全沒有優勢。因此,在未來中國鋰電池材料也將成為全球供應中心而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在技術方向的選擇上,隨著電池路線向三元材料切換,溼法動力電池隔膜由於各項性能指標優勢,以及對產能瓶頸的突破,在國內已取代幹法工藝,成為了主流選擇,接軌了國際趨勢。
近年來,勝利精密通過產能投入,已成為我國溼法隔膜領域的龍頭。年報顯示,目前公司共有6條溼法隔膜生產線,設計產能達2億平方/年,位列全國前列。據以往公告,目前,公司近年在進一步增加對溼法隔膜生產線的產能投資,預計2017年總產能將達到10億平方/年。產能進一步擴充將充分對接市場需求,並拉低成本,毛利率將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