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我無法呼吸」: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與非洲裔美國人的...

2020-12-22 環球網

本文轉自【南開大學新聞網】;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粗暴執法導致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窒息死亡事件發生之後,立即引爆了全美甚至是全球性的抗議示威浪潮,相關事件的深度影響正在進一步發酵之中。6月5日,聯合國12名特別報告員、3個人權問題工作組以及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主席等發表聲明稱,喬治·弗洛伊德等非洲裔被殺事件顯示了「對人類生命的嚴重漠視或惡意,以及利用公共空間實施種族控制的做法」,是現代種族恐怖私刑。執法領域既是美國種族歧視的重災區,也是美國制度性種族主義的重要一環。

一、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是偶然性事件嗎?

2020年5月25日晚,46歲的喬治·弗洛伊德因涉嫌使用假鈔購買香菸,被數名警察戴上手銬按倒在地後,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將膝蓋跪在他的脖子上超過八分鐘之久。期間弗洛伊德因呼吸困難而不斷哀求、掙扎,隨後陷入昏迷並送醫搶救不治身亡。這段路人拍攝的警察執法視頻一經網絡傳播,不僅再次令全球輿論譁然,也瞬間點燃了非洲裔美國人心中憤怒的火焰。以明尼阿波利斯市為起點,全美許多城市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警察當街虐殺非洲裔的暴行,進而在部分地區引發激烈的衝突與騷亂。截至6月5日,全美50個州均已出現抗議活動,涉及城市數百個,許多城市被迫實行宵禁,25個州出動國民警衛隊維持治安,數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甚至連白宮都被憤怒的示威者重重包圍,儼然已經演化為1960年代民權運動以來規模最大的全國性反種族主義抗議示威活動。從事態發展來看,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已經逐步形成了巨大的全球性影響。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發表聲明,譴責美國警方在執法過程中導致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死亡的行為,並敦促美國當局採取嚴肅措施來制止這種殺戮行為的發生。非洲聯盟和非洲國家一致譴責美國警察暴力殺害喬治·弗洛伊德的殘暴行為,要求美國政府徹底消除一切基於種族或族裔血統的歧視。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德國、法國等相繼發生針對此事件的示威遊行活動,一些國家的民眾還包圍了當地的美國使領館。

從案情特徵來看,本次事件與2014年紐約警察鎖喉案較為相似。2014年7月17日,幾名紐約白人警察在逮捕販賣香菸的非洲裔男子埃裡克·加納時,使用被明令禁止的鎖喉動作致其窒息死亡。死者未攜帶任何武器且全程高舉雙手,在多次申訴無法呼吸的情況下,警察丹尼爾·潘塔雷歐始終從後邊勒住他的脖子不鬆手,其他幾名警察按住他的腦袋將他壓向人行道,致其失去知覺並最終死亡。自此之後,「我無法呼吸」(I can't breathe)就已經成為非洲裔反對警察暴力乃至是種族歧視的代名詞。本次事件中弗洛伊德臨死前不停呼喊「我無法呼吸」並苦苦哀求掙扎的畫面,再次激起了非洲裔美國人的悲慘記憶,成為他們心中無法承受之痛。而從影響程度來看,此次事件也一舉超越了近年來轟動一時的弗格森事件。2014年8月9日,美國密蘇裡州弗格森鎮手無寸鐵的18歲非洲裔青年麥可·布朗遭白人警察達倫·威爾遜六槍射殺,這一事件在當地引發了持續的騷亂和暴動。在密蘇裡州大陪審團最終做出對白人警察不予起訴的決定後,再度引發全美百餘座城市大規模的示威抗議運動。而這場抗議運動留下的遺產就是「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這一口號及相應的社會運動。

警察粗暴執法導致非洲裔美國人死亡的事件並不鮮見,因為執法司法領域歷來就是美國種族歧視的重災區。2012年,阿肯色州21歲非洲裔青年查維斯·卡特被警察搜身後帶入巡邏車,隨後他被發現在雙手被銬住的情況下頭部中槍死亡; 2013年,24歲的非洲裔青年喬納森·法瑞爾在發生車禍後向他人尋求幫助,在沒有攜帶任何武器的情況下被趕來的警察連續多槍射殺; 2014年,12歲的非洲裔少年塔米爾·賴斯在公園裡揮舞玩具槍,被警察趕到後直接連開多槍射殺;2015年,明尼蘇達州24歲非洲裔男子賈馬爾·克拉克在帶著手銬被制服的情況下遭兩名警察開槍殺害; 2016年,37歲的非洲裔男子斯特林在路易斯安那州一家便利店外與人發生衝突,警察趕到之後將其制伏在地,騎在他身上近距離連開多槍將其射殺。2018年,22歲的非洲裔男子史蒂芬·克拉克被薩克拉門託警察連開20餘槍擊殺在其祖母的後院裡,警方在其屍體旁發現的唯一物品是一部手機。2019年,6名警察對20歲的非洲裔青年男子威利·麥科伊「頭部、耳朵、頸部、胸部、手臂、肩膀、雙手和背部」開了大約25槍,致其死亡。諸如此類警察暴力殺害非洲裔的案件並非個例,每年都有大量類似惡性事件發生。據「警察暴力地圖」網站的不完全統計顯示,每年都有數百名非洲裔美國人被警察槍擊致死,而且不少死者都是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被殺害。2013年至少有291名,2014年至少有277人,2015年至少有305人,2016年至少有279人,2017年至少有276人,2018年至少有258人,2019年至少有259人。研究發現,與美國其他種族人口相比,非洲裔正以令人不安的速度被警察殺害。對警察致命射擊的聯邦統計數據分析顯示,非洲裔青年男性被警察射殺的風險比白人同類要高出21倍。年齡15至19歲的非洲裔被射殺率高達百萬分之31.17,而在這一年齡範圍的白人男性死於警察之手的比例為百萬分之1.47。

聯合國多次嚴重關切美國執法司法領域的種族歧視問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非洲裔問題專家工作組2016年在對美國進行調查後發布的工作報告中,重點批評了警察暴力以及刑事司法系統中的種族歧視行為。大量的案例證明執法人員存在暴力執法與過度使用致命武力的問題,而這些行為大多被免於刑事處罰。「警察槍殺非洲裔及其帶來的心理創傷使人聯想起過去私刑處死的種族恐怖主義行為。對國家暴力行為免於刑罰已經造成了當前的人權危機,必須作為緊急事項予以處理。」報告還稱,警察對手無寸鐵的非洲裔美國人的殺戮,只是司法體系中普遍存在的種族偏見的冰山一角。2019年,聯合國當代形式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行為問題特別報告員再度指出,美國執法當局殺害和殘暴虐待非洲裔的數量依然驚人,而且很少受到追究。非洲裔更有可能被警察認定為是罪犯,並遭受殘酷的對待。

喬治·弗洛伊德之死為何影響如此巨大?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樣,本次事件發生之後,抗議活動和騷亂行為的規模為近四十年來所未見。儘管美國四位前總統相繼發表聲明試圖安撫抗議者,但目前尚未看到完全平息的端倪。那麼,為何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會引發如此聲勢浩大的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呢?通過事件本身並結合當前美國社會形勢,大致可以做出如下幾點分析。

第一,事件本身的慘無人道。在弗洛伊德已經被戴上手銬按倒在地且沒有任何反抗意圖的情況之下,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用膝蓋長時間地跪在他的頸部。不管受害人如何哀求掙扎,也不管路人如何勸阻告知,該名警察無動於衷,甚至在受害人完全失去知覺後也沒有改變一下自己的動作。恰如現場圍觀者所言,白人警察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表明他在享受虐殺非洲裔的過程。白人警察當街「跪殺」非洲裔受害者,手段之殘忍、過程之漫長、性質之惡劣令人髮指,引發了廣大民眾尤其是非洲裔美國人心中巨大的憤怒。

第二,社交媒體的傳播手段。一段由路人拍攝的長達六分三十四秒的完整視頻被上傳到社交媒體上,並迅速在全世界網絡和民眾中傳播。這段廣泛傳播的網絡視頻重現了受害者的絕望無助與施害者的冷酷無情,使得警方的一切辯解變得毫無意義。視頻清晰地記錄了受害者被戴上手銬按倒在地到完全失去知覺的全過程,直到急救人員趕到,這名白人警察的膝蓋依然緊緊地跪在弗洛伊德的脖子上。「我無法呼吸」「求求你別殺我」「媽媽、媽媽……」,弗洛伊德臨死前的哀求和呼喚,這些真實而生動的畫面深深觸動著每一個視頻觀看者的靈魂和良知,形成一種強烈的共情效應,也成為推動人們走向街頭參與抗議的重要情感力量。

第三,近期針對非洲裔的種族歧視事件多發。2020年2月23日,喬治亞州25歲的非洲裔男子阿莫德·亞伯瑞在住所附近慢跑時,被一對白人父子懷疑是小偷而遭到追趕,最終被近距離槍殺。然而,警方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內讓兇手逍遙法外,甚至替兇手辯稱是「出於自衛開槍」;負責此案的檢察官也表示,這對父子的行為是合法的。而最近曝光的一段手機視頻顯示,這對白人父子伏擊了亞伯瑞。當亞伯瑞試圖從他們的皮卡車旁邊跑過去時,與他們發生了廝打,然後遭到獵槍射擊。另一件影響廣泛的事件是,一名非洲裔男子在紐約中央公園善意地提醒在此遛狗的白人女子艾米·庫珀拴好狗繩,這名白人女子因此被激怒並撥打了報警電話,歇斯底裡地不斷強調這名非洲裔美國男子威脅了她的生命。男子為了證明自己清白而錄下的視頻迅速在網絡上傳播開來,白人女子瘋狂的種族歧視言行在非洲裔民眾中激起了廣泛的憤怒。有分析指出,這兩起事件本身已經醞釀出了強烈的群體情緒,當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執法而死亡的消息傳來之後,立刻成為了非洲裔民眾憤怒的爆發點,最終引發了聲勢浩大的激烈抗議活動。

第四,新冠肺炎疫情對非洲裔的巨大衝擊。本次抗議活動發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而非洲裔無疑是受疫情影響最為慘重的群體。一方面表現在健康領域,非洲裔美國人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均遠高於其他種族族裔群體;另一方面則表現在經濟領域,疫情使得很多非洲裔民眾陷入生活困頓狀態。疾病的恐懼與經濟的衝擊累積起強烈負面情緒,也在抗議示威活動中有所展示。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6月2日發表媒體聲明說,新型冠狀病毒病對包括非洲裔在內的種族和族裔少數群體影響尤為嚴重,暴露了一些國家長期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問題,而這已經成為目前在美國數百個城市的大規模抗議活動愈演愈烈的「助燃劑」。

2020年4月2日,美國密西根州衛生和公共服務部率先公布了該州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病例的種族構成數據,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非洲裔僅佔該州總人口的12%,卻佔確診病例的33%,死亡病例佔比更高達40%。美國媒體報導,在芝加哥、底特律、密爾沃基、紐奧良等擁有大量非洲裔人口的美國城市裡,非洲裔受到新冠病毒「不成比例」影響的狀況極為普遍。作為美國此次疫情的中心地帶,紐約市每十萬人感染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中,非洲裔為243.6,而白人為121.5;正是由於死亡率高達白人的兩倍,紐約市死亡病例中超過30%為非洲裔。除了這些地方性局部數據之外,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20年6月3日更新的全國性統計數據顯示,非洲裔死亡病例佔23%,遠高於其在總人口中12.5%的佔比,同樣說明這一群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在該機構公布的各州新冠肺炎死亡數據中,幾乎所有州中非洲裔的死亡率都排在前列。從當前的數據來看,至少在堪薩斯州、威斯康辛州、密蘇裡州、密西根州、肯塔基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州、南卡羅來納州等八個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非洲裔所佔比例為其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的2倍及以上,其中堪薩斯州和威斯康辛州更是達到令人震驚的4倍以上。

表1 非洲裔在美國部分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佔比及其在州總人口佔比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非洲裔美國人之所以受到更為嚴重的衝擊,與其整體脆弱的社會經濟地位息息相關。長期以來的統計數據顯示,非洲裔的失業率通常為白人兩倍左右,非洲裔全職工作的周薪中位值平均比白人低近30%,非洲裔家庭沒有養老儲蓄金的比例為62%,非洲裔家庭平均擁有的財富為白人家庭的1/12。工作不穩定、經濟收入低、家庭無儲蓄的社會經濟狀況使得非洲裔缺乏抗禦風險的能力。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從事超市收銀員、公交司機、清潔工、護理人員、搬運工等基層服務性工作,而這些低端服務業正是疫情期間裁員的重災區。據估計當前美國約有4000萬失業人口,其中包含大量非洲裔民眾,他們當中很多人已經無力支付維持基本生活的費用。因此,有一些分析指出,此次的抗議活動中,除了種族意義之外,同樣具有強烈的階級或經濟色彩。

第五,川普政府白人至上主義形象深入人心,導致很多非洲裔對其喪失了基本信任。在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之後,川普聲稱這一事件為悲劇和不可接受的,但這並不能體現出其堅定譴責警察暴力的態度。隨後,他立即聲稱示威者為「暴徒」和「人渣」,不斷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敢搶劫就開槍」、以「最兇惡的狗和最可怕的武器」來對待白宮抗議者的言論,並要求警方強硬起來,甚至威脅要派軍隊進入城市制止騷亂。此外,他還下令警方使用橡皮子彈和催淚瓦斯暴力驅散聚集在白宮外的和平抗議者。無疑,川普的這些言行降低了其與抗議者之間和解的可能性。

事實上,美國國內尤其是少數種族中歷來就有聲音認為,正是川普的種族主義傾向激起了白人至上主義的高漲。從總統競選到任職期間,川普發表的系列種族主義言論,引起了巨大的社會爭議。2016年,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非洲裔球星凱珀尼克在現場播放美國國歌時拒絕起立,並以半跪的方式面對國旗,以抗議警察槍殺非洲裔的種族主義行徑。川普就非洲裔運動員對國旗下跪事件發表攻擊性言論,稱他們是「可恥的」,導致大量的政界人士、主流媒體和體育界名人捲入這場爭論之中。在2017年夏洛茨維爾白人至上主義遊行及其後種族主義恐怖行為發生之後,川普「譴責來自多方的仇恨、偏執和暴力」的表態,聲稱夏洛茨維爾白人至上主義者集會者中包括「一些非常優秀的人」的言論,都被認為是對白人種族主義者的偏袒。

三、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表明了什麼?

「我無法呼吸」描述的不只是喬治·弗洛伊德或埃裡克·加納臨死前的生理感受,同樣體現了非洲裔在美國的整體性生存困境或心理感受。從根本上來看,導致非洲裔「無法呼吸」的就是美國社會長期普遍存在的制度性、系統性、結構性的種族主義。所謂制度性,就是種族主義體現在國家機構和國家制度之中;所謂系統性,就是種族主義的支撐力量來自整個社會系統;所謂結構性,就是種族主義已經形成了體系完整的結構性網絡。例如執法機構針對少數種族的暴力執法、致命槍擊、圈套執法、街頭攔截檢查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大型企業機構針對少數種族的就業歧視、晉升歧視、薪酬歧視已經成為一種潛規則;金融機構和房產中介通過合謀的方式維持種族居住隔離已經成為一種傳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承認:「歧視幾乎仍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制度中,影響深遠,仍是我們基因的一部分」。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4月9日發布的《2019年美國種族》報告說,在美國廢除奴隸制150多年後,奴隸制的遺產仍然深刻影響著非洲裔美國人的社會地位。報告稱:「美國種族歧視系統地反映在貧困率、住房、教育、刑事犯罪率、司法和衛生保健等方方面面。」超過半數非洲裔美國人認為,「種族平等在美國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正是由於國家機構和社會制度系統性地參與,才使得少數種族在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諸多層面不可避免地遭受著全方位的歧視。除了前文所提及的執法司法領域外,在勞動就業、金融住房市場、日常社會生活、醫療教育等領域,針對非洲裔的種族歧視依舊是最為深重的。

在就業市場和工資收入方面,非洲裔面臨嚴重不利境況。美國進步中心網站報導指出,奴隸制和種族隔離制度把有色人種工人集中在低薪職業上,而職業隔離和有色工人持續貶值是政府有意制定政策的直接結果。就業歧視的存在使得經濟福利方面的不平等持續固化,對於非洲裔而言尤為明顯。在過去的40年裡,非洲裔工人的失業率一直是白人工人的兩倍,非洲裔家庭的收入中位值也比白人家庭低25%到45%。近10年來美國勞動力市場的擴張,並沒有消除勞動力市場中系統性的種族差異。與白人相比,非洲裔美國人在就業中面臨系統性障礙,導致更高的失業率、更少的就業機會、更低的工資、更少的福利和更大的就業不穩定性。從2018年11月到2019年10月,非洲裔大學生失業率比白人大學生高出40%;2019年9月,非洲裔女性失業率為5.1%,同期白人女性失業率為2.7%;在2018年全年全職工作的人群中,白人男性每掙1美元,非洲裔男性掙70.2美分,白人女性掙78.6美分,非洲裔女性掙61.9美分;從2019年7月到2019年9月,全職非洲裔員工的典型周收入中位值為727美元,而白人員工為943美元。

在住房和金融市場,非洲裔面臨嚴重種族歧視。《洛杉磯時報》2018年5月27日報導,聯邦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數據顯示,在所有貸款類型中,非洲裔申請人被拒絕的比例是非拉美裔白人申請人的兩倍以上。2017年非洲裔抵押貸款申請的總拒絕率為18.4%,非拉美裔白人則為8.8%。住房貸款的申請拒絕率平均為9.6%,非洲裔的申請被拒率高達19.3%,相較之下非拉美裔白人拒絕率為7.9%。非洲裔還被收取更高的貸款利率,他們通常要承擔比平均利率高出1.5個百分點的年利率。有調查顯示,45%的非洲裔在租房或買房時受到歧視,相比之下只有5%的美國白人表示在住房方面受到歧視。種族偏見不僅會影響非洲裔獲得住房,還會影響財產價值。由於種族偏見的存在,非洲裔社區的房屋平均被低估了4.8萬美元,導致全國累計損失1560億美元。

在公共場所或工作場所中,非洲裔面臨嚴重種族歧視。2018年4月12日兩名非洲裔男子進入費城中心城區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要求使用洗手間,店員拒絕了他們並要求他們離開。在非洲裔男子拒絕離開之後,店員報警後,警察逮捕了這兩名男子。這一種族歧視行徑引起了廣泛的抗議。正如評論所言,星巴克事件顯示出了有色人種尤其是非洲裔美國人每天面臨的歧視。工作場所中的種族歧視更是駭人聽聞。例如俄亥俄州民權委員會經過為期九個月的調查宣布,通用汽車確實允許存在種族歧視的工作環境。非洲裔員工遭受種族主義言論攻擊或威脅;工作場所的廁所被宣稱「僅供白人使用」;非洲裔僱員被稱為「猴子」,並被警告「滾回非洲去」;白人員工在工作服裡面穿著帶有納粹標誌的襯衫;「黑鬼」的稱呼隨處可聞。

在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和處置過程中,美國醫療系統的種族歧視也分外明顯。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在田納西州的調查發現,孟菲斯市新冠病毒檢測大多數都是發生在以白人為主的富裕郊區,而不是以非洲裔為主的低收入社區;納什維爾市的新冠病毒檢測大部分都是由設置在白人社區的診所進行,而設置在少數種族社區附近的檢測機構卻遲遲無法獲得相應的檢測設備和防護用品。這些地區檢測地點的分布表明,不同種族長期以來在獲得醫療服務方面存在明顯差距。美國一家生物技術數據公司通過分析幾個州的醫療帳單信息發現,非洲裔美國人在出現咳嗽和發燒症狀後就診時,醫生不太可能安排他們接受當時較為稀有的新冠病毒檢測。而對於基礎疾病發病率較高的少數種族而言,這種延誤診斷和治療是極為有害的。美國全國城市聯盟主席馬克·莫利亞爾認為:「醫護人員和醫療系統等對非洲裔存在一定偏見,與白人相比,非洲裔患者接受的醫療服務更少,醫療質量更差。」正是為了消除新冠肺炎疫情中少數種族群體被區別對待的現象,聯合國非洲裔人問題專家工作組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結構性歧視可能會加劇獲得醫療保健和治療的不平等,從而導致康復結果中的種族差異,並增加非洲人後裔的死亡率和發病率。並呼籲各國政府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期間為所有人提供醫療服務時,承諾保證種族公平和平等。

還會有下一個喬治·弗洛伊德嗎?

在美國的種族問題上,居於核心的還是白人與非洲裔的種族關係問題。綜合近年來美國大量的民意調查數據,大致可以歸納出如下三個整體性特徵:

一是美國存在針對非洲裔的嚴重種族歧視。2016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民意調查顯示,77%美國民眾認為存在針對非洲裔的種族歧視問題,其中52%的人認為這種歧視非常嚴重。2017年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7%的非洲裔受訪者表示感受到來自白人威脅感的增加。皮尤研究中心網站2018年報導稱,81%的非洲裔認為種族歧視仍是當今社會的嚴重問題,92%的非洲裔受訪者認為白人相對他們在社會上具有優勢地位。皮尤中心2019年調查也顯示,大約2/3的受訪者認為,與白人相比,非洲裔在與執法司法部門打交道時受到歧視。

二是美國的種族關係正在持續惡化。2016年《紐約時報》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最新的聯合調查顯示,6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的種族關係整體很差。60%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的種族關係正在日趨惡化,而一年前認同這一觀點的比例僅為38%。蓋洛普2017年民意測驗數據顯示,42%的美國民眾表示對美國的種族關係感到極度擔憂,比2016年高出7個百分點,創下蓋洛普調查17年來的最高紀錄。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美國種族》報告顯示,約58%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的種族關係十分糟糕」,約65%的人表示「近年來美國社會的種族主義言論變得越來越普遍」。

三是美國民眾在種族歧視上認識分裂。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的調查發現,70%的非洲裔認為在與警察打交道時他們比白人更少受到公平對待,只有37%的白人認同這一觀點;68%的非洲裔認為相比白人而言他們受到了法庭不公正對待,僅有27%的白人同意這一觀點。美國公共宗教研究所的調查表明,美國非洲裔和白人對警察的態度存在巨大分歧。64%的非洲裔認為社區內存在警察虐待問題,僅有17%的白人認同這種觀點,前者是後者的近4倍。僅有48%的非洲裔對警察執法較有信心,而83%的白人持這種觀點。白人和非洲裔對最近警察殺害非洲裔美國人的看法存在不同,大約有65%的白人和15%的非洲裔認為警察殺害非洲裔美國人為孤立事件,但有81%的非洲裔則認為該事件是廣泛存在的一種行為模式。在喬治·弗洛伊德死亡之後剛剛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77%的白人受訪者表示警察值得信任,而非洲裔受訪者中這一比例僅為36%,不及前者一半。

正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喬治·弗洛伊德事件發表的講話中指出的那樣, 美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清除長達四百餘年歷史的種族主義,因為它涉及到奴隸制、種族隔離法案和制度性的種族意識形態。與此同時,隨著人口種族結構的變化、文化宗教上的差異、移民數量的持續增長、社會經濟資源的競爭等諸多因素的同步發展,美國白人至上主義的回潮已經成為現實。這也就決定了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種族關係依舊會成為美國社會分裂與衝突的最大根源。

執法司法領域實質上只是美國制度性、系統性、結構性種族主義中的一個環節,在美國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源頭不能被根除之前,針對非洲裔的警察暴力執法依舊會持續發生。就在全美因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而舉行如火如荼的抗議活動之際,美國監獄管理局發布聲明稱,6月3日紐約市聯邦監獄的一名非洲裔囚犯在被懲教人員噴灑胡椒噴霧後死亡,而死者恰巧也姓弗洛伊德。

2020年6月

英文版連結 http://en.nankai.edu.cn/2020/0615/c14575a278458/page.htm

中文版連結 http://news.nankai.edu.cn/ywsd/system/2020/06/15/030039657.shtml

相關焦點

  • 「圖集」「我無法呼吸」:當藝術回應喬治·弗洛伊德之死
    當地時間2020年5月25日,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被警察逮捕時去世。喬治·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引發了美國全國性的抗議活動。與此同時,藝術家們也迅速做出回應,創作了一些旨在尋求紀念、激勵和療傷的作品。
  • 喬治·弗洛伊德:你的美國可以呼吸嗎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包雪琳)美國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打算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修建一座紀念中心,以便非洲裔族群以那裡為平臺講述自己的故事。非洲裔、因新冠疫情衝擊而失業、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遭警方暴力執法身亡u2026u2026「小人物」弗洛伊德的人生軌跡是疫情下美國非洲裔族群苦難加劇的縮影,更是美國長期系統性種族歧視的結果。「弗洛伊德式悲劇」還會重演嗎?他的死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寫這一群體的故事腳本?種族歧視下的美國,他們何時才能真正呼吸?
  • 2020世界面孔之四:喬治·弗洛伊德:你的美國可以呼吸嗎
    非洲裔、因新冠疫情衝擊而失業、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遭警方暴力執法身亡……「小人物」弗洛伊德的人生軌跡是疫情下美國非洲裔族群苦難加劇的縮影,更是美國長期系統性種族歧視的結果。「弗洛伊德式悲劇」還會重演嗎?他的死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寫這一群體的故事腳本?種族歧視下的美國,他們何時才能真正呼吸?
  • 喬治·弗洛伊德:一名美國黑人的「呼吸簡史」
    6月9日,在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的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將在他生活多年的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下葬。他死前「我無法呼吸」的懇求,在大選年和新冠疫情中,把美國帶入「痛苦時刻」,將長久地載入美國當代史。重大事件的觸發點,常來自普通人。
  • 2020世界面孔之四:喬治·弗洛伊德:你的美國可以呼吸嗎_新華報業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包雪琳)美國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打算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修建一座紀念中心,以便非洲裔族群以那裡為平臺講述自己的故事。種族歧視下的美國,他們何時才能真正呼吸?  全球震驚   弗洛伊德,46歲,5月25日因使用假鈔嫌疑,遭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跪頸」執法近9分鐘,其間多次掙扎求饒「我無法呼吸」,最終送醫不治。
  • 天下人物|弗洛伊德的遭遇,就是普通非洲裔美國人的故事
    新華社華盛頓6月8日電(記者徐劍梅 鄧仙來 孫丁)6月9日,在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的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將在他生活多年的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下葬。他死前「我無法呼吸」的懇求,在大選年和新冠疫情中,把美國帶入「痛苦時刻」,將長久地載入美國當代史。
  • 「我無法呼吸」的喬治·弗洛伊德死前30分鐘究竟發生了什麼
    德裡克·喬文(Derek Chauvin)僅在短短幾分鐘內,喬治·弗洛伊德便失去了生命,那麼,在喬治·弗洛伊德死前的30分鐘到底發生了什麼呢?他本來在該市做保鏢,但和其他數百萬美國人一樣,因疫情而被迫失業。店主邁克·阿布邁耶勒(Mike Abumayyaleh)告訴媒體,弗洛伊德是一個友善的顧客,從未與人起過任何衝突。但是Abumayyaleh先生在事發當天並沒有上班。報案的是他的年輕店員。
  • 「我無法呼吸」的喬治·弗洛伊德的真實死因:窒息!
    根據外媒6月1日報導,應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家人的要求,對他進行了一次獨立的屍檢,得出的死因是「由於頸部和背部受壓導致腦血流不足,最終導致窒息死亡」。
  • 非洲各界密集發聲譴責美國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
    中新社北京6月3日電 綜合消息:非洲裔美國公民喬治·弗洛伊德遭警方暴力執法致死事件連日來遭非洲各界批評。多國政府、官員、媒體及民眾密集發聲,譴責美國種族歧視現象和執法人員公然踐踏人權的行為。聲明稱,非洲聯盟反對針對非洲裔美國公民持續進行歧視的做法,敦促美國政府徹底消除一切基於種族或族裔血統的歧視。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6月1日發表聲明稱,全世界黑人對美國白人警察殺死手無寸鐵的喬治·弗洛伊德感到震驚和憂心。悲劇的重現讓人痛徹心扉,也提醒我們直面醜陋的現實。美國在21世紀仍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
  • 喬治弗洛伊德:一名美國黑人的「呼吸簡史」
    6月9日,在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的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將在他生活多年的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下葬。他死前「我無法呼吸」的懇求,在大選年和新冠疫情中,把美國帶入「痛苦時刻」,將長久地載入美國當代史。重大事件的觸發點,常來自普通人。
  • 美國衛生局非裔局長亞當斯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聲:那個人可能將是我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美國衛生局非裔局長傑羅姆·亞當斯將自己與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相提並論。弗洛伊德被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白人警察粗暴執法致死,引發了美國全國的抗議。美國衛生局非裔局長亞當斯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聲:我看到自己的影子。
  • 「無法呼吸」的背後:涉事警局8年「鎖頸」數百人 當地警方稱其為...
    喬治·弗洛伊之死引發的大規模抗議和騷亂在全美多地持續升級 圖據新華社在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鎖頸致死前,至少58人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的鎖頸下失去知覺。據CNN6月2日報導,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警方對428人使用了鎖頸,被鎖頸的人中65%為非裔(非裔僅佔該市人口的19%)。
  • 弗洛伊德之死:當非洲人談論「黑人的命也是命」時,他們在談些什麼?
    6月8日,當載著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遺體的靈車緩緩駛入美國休斯敦的讚美之泉教堂時,大西洋彼岸的非洲瀰漫著同樣的傷痛與悲憤。在肯亞,民眾們穿著印有「我無法呼吸」的T恤上街遊行;在甘比亞,人權活動人士組織抗議者在美國大使館門前「沉默下跪」;在南非,人們開始反思種族隔離結束28年後,仍然層出不窮的白人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現象…… 非洲大陸的BLM抗議活動,雖然不如美國本地來得猛烈激進,但從政要到民眾,非洲人的聲援和反思如海嘯般席捲了社交網絡。
  • 英媒回憶喬治·弗洛伊德一生:從「我會改變世界」到「我無法呼吸」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侯佳欣】「我會成為一個大人物,我會做與眾不同的事,我會改變世界的。」這是弗洛伊德少年時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多年後的某一天,他被捕時一句「我無法呼吸」引發世界範圍內大規模反種族歧視示威。從「我會改變世界」到「我無法呼吸」,他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 「我無法呼吸」的吶喊聲,敲響了美帝國走向衰敗的喪鐘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說起來也是奇怪,美國疫情10多萬人都死得悄無聲息,而一個名叫弗洛伊德46歲非洲裔黑人被「鎖喉致死」卻驚天動地!目前,「我無法呼吸」讓挽弩自射的美國政客們正在品嘗「靚麗風景」的苦果!「我無法呼吸」,已經敲響了美帝國主義的喪鐘!
  • 弗洛伊德死了之後
    他們打出「I can't breathe」(我無法呼吸)的口號。這句話,既是弗洛伊德死前的痛苦低語,也是非裔美國人人權運動(Black Lives Matter)中常打出的口號,其雙關的含義不言自明。| 在弗洛伊德出事的地方,示威人群自發為弗洛伊德追悼。
  • 美國兒童頻道8分鐘黑屏支持抗議:「我不能呼吸」
    美國兒童頻道8分鐘黑屏支持抗議原標題:美國兒童頻道8分鐘黑屏支持抗議,視頻中央寫著「我不能呼吸」2日,播放《海綿寶寶》、《忍者神龜》等動畫而出名的美國視頻中央寫著明亮起伏的「我不能呼吸」的字樣,伴隨著陣陣的喘息聲,為這次的抗議示威活動發聲。  延伸閱讀: 獨立屍檢顯示非洲裔男子為窒息致死,結果與官方不同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家人聘請的律師,當地時間6月1日下午公布了一份獨立屍檢報告,顯示弗洛伊德死於頸部和背部壓迫導致的窒息,這種窒息導致腦部血液供應不足。
  • 尚金格:弗洛伊德死了,非洲大陸怒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尚金格】 近段時間,46歲非裔美國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死,讓整個非洲大陸格外悲憤和不安。 雖然事件發生在萬裡之遙的美國,但是他的死卻牽動整個非洲大陸,尤其是沙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老百姓的心弦。
  • 「國際銳評」種族歧視緣何成為美國社會無盡的 「噩夢」?
    回想1963年8月底,美國非裔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曾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演說,希望「我的四個孩子有朝一日,可以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裡,在此人們不根據他們的膚色,而是根據他們的品行來衡量他們。」然而57年過去了,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不僅沒有得到改觀,反而呈現變本加厲之勢。
  • 美國非裔弗洛伊德葬禮在休斯敦舉行
    中新社休斯敦6月10日電 (記者 曾靜寧)當地時間6月9日,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金色靈柩由一輛白色馬車送入休斯敦紀念花園公墓。「我們來這裡送兄弟最後一程。我絕對不想再看到任何黑人倒在地上,被壞警察掐在手裡。」弗洛伊德的高中同學馬庫斯·布魯克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