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長期以來,為落實主體監管責任,營造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比心陪練不斷加大對內容的監管治理與風控審核的投入,對違規行為"零容忍",對違法操作"出重拳",從平臺、內容等多方面加強管控,堅決打擊違法行為,保衛戰終於取得階段性成果。
護苗計劃再升級,嚴把未成年人陪玩準入機制
今年5月,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聯合發布了《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其中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網絡,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啟了便捷的信息之門,但也導致了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網絡不良信息等問題。
在此背景下,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聯合啟動涉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工作,各地網信部門、教育部門迅速部署落實、注重治理實效。作為新興陪練行業的領導者,比心陪練也積極響應監管號召,完善平臺規則,提高平臺監管能力。不僅平臺用戶帳號註冊環節早已要求強制綁定手機號碼,大神、主播早已強制要求通過身份證件及人臉識別完成實名制。對於未成年人,平臺更禁止提供陪玩服務。對於使用平臺充值和消費服務,必須徵得監護人同意。
據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上線的監管措施,已累計攔截了13萬7千未成年人大神認證請求,每天攔截 600 次疑似未成年人消費請求。對於任何用戶,都有明顯的舉報入口,可以舉報監督未成年人消費和服務情況,平臺會在 48 小時內處理完成。同時平臺運營會對平臺溝通過程中發現的未成年人,進行主動處理。
人機結合互補,智能識別系統與淨網行動雙管齊下
當下,電子競技市場方興未艾,遠未定型,充滿了無限可能。電競陪玩APP以遊戲陪玩為立足點,切入社交領域,平臺作為高端玩家與普通玩家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出現,為高端玩家提供技能變現的渠道,為普通玩家提供更優秀的遊戲體驗,發展迅速的同時也面臨著隨之而來的安全及內容管理問題。
為了強化內容安全管控,比心陪練在技術能力方面又進行了全新升級。
一方面,平臺豐富了現有的內容檢測管控技術策略,引進數美、易盾、阿里雲、 七牛等多個第三方技術服務平臺提供的內容安全系統支持,通過深度學習技術,提供圖片、文字等多媒體的內容風險智能識別,進而對垃圾內容進行技術有效的控制。據了解,比心陪練採用如OCR 圖文識別功能、NLP 自然語言理解算法、聲紋識別技術等技術手段,強化已上線的監管措施,同時提升了相關違禁詞的攔截技術,詞庫樣本數已超200萬條,諧音、變體等詞新增4萬2千餘個。
另一方面,平臺著力於強化 APP 用戶舉報反饋功能,降低舉報門檻+技術優化提高人效+舉報激勵制度,三管齊下最大化舉報機制的威力。用戶在使用中發現違規內容,可以快速舉報,審核團隊將在第一時間處理反饋用戶舉報信息。公司採取了相關運營措施,發動鼓勵用戶對社區內容進行自查自清行動。
內容管控更安全,平臺自查與員工培訓兩手抓
把功夫下在日常、把工作做在前面,比心陪練不僅著眼長遠,切實把安全管控貫穿各領域、全過程,更主動分析徹查此前流程及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實施及時的整改優化。
近期,比心陪練正持續開展自糾自查活動,全面回溯平臺可能存在的問題,堅持對違法違規信息進行及時的排查與處理。目前,已累計清理9萬餘條垃圾內容。在此基礎上,通過使用"基於社區聯通圖的團夥挖掘技術",平臺對 7、8 月份的歷史內容進行了回查,挖掘涉黃團夥2 個,封禁涉黃帳號 500 餘個。
公司深知想要抓好平臺管控工作,讓安全防控更加"系統科學",應該從一線員工抓起。從 8 月開始,比心陪練加大員工培訓力度,運營和審核團隊每月開展 1 次普法宣傳和內容安全強化培訓,加強運營和審核人員安全意識,提高運營和審核團隊對於違規信息的敏感度。
清朗網絡空間、良好網絡生態需要靠大家共同維護、共同建設。比心陪練一直引領新興陪練行業的發展,帶動了產業職業化、規範化,在規範平臺內容上,比心陪練還將繼續努力。目前來看,在平臺重拳整治內容監管下,不僅強化了安全培訓工作,更提高了全員安全意識,優化了安全組織架構,起到了顯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