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 張佩瑤 吳思宇
作者 | 曾子江 張佩瑤
編輯 | 吳思宇
排版 | 郭嘉穎
責編 | 孟娜
接起電話之前,郭宇航剛推掉了朋友拜託他參加的一個比賽。
「我最近壓力挺大的,其實我不是一個處理特別好的人。」在華政官微的照片裡笑得如此燦爛的大男孩,說起壓力,讓人覺得這似乎是個和他無關的詞。
接受採訪時,郭宇航正一人在華政五期的宿舍裡。疫情延緩了大部分學生返校的腳步,但是為了繼續推進2020年度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和準備七月底的八一晚會,郭宇航提前回到了華政園內。
普陀區唯一一輛特種救援車輛戰鬥員,救援事跡被《上海法治報》報導,退役後代表學校參加各大演講比賽斬獲榮譽,被華政青年官方微信公眾號親切稱為「兵哥哥」,截至撰稿完成時,郭宇航又榮獲了「2020年度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上海市優秀大學生稱號」。郭宇航的新聞在每個華政學子的手機中推送、刷新,走在校園裡郭宇航的面孔也似乎被大部分人熟識,見到他的人腦海裡跳出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退役軍人郭宇航」。但其實他並不喜歡這樣。「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就是學長或學弟,只是多了一個在軍營裡經歷磨練的機會。」
aaaaaa軍人夢,十八歲啟航aaaaaa
郭宇航來自河北邯鄲,家中從未有過軍人的背景讓他對軍營心生嚮往,十二年求學生涯中軍人鍛鍊意志的缺失使他更堅定了去軍營改變世界認知的心。收到華政錄取通知書包裹裡附帶的徵兵推薦表時,他選擇了先進入兵營。
「當時我也是隨便問一下,也沒有想到真的能去當兵,只是比較感興趣,就想試一試。」儘管對徵兵的一系列工作不了解,郭宇航還是聯繫了學校武裝部的沈佳老師,經過沈老師的詳細介紹與許多退伍回來的優秀學長學姐的幫助後,郭宇航正式決定進入軍營。
由於已經是當年華政徵兵的最後一批,郭宇航直接被分入了上海武警部隊中的消防部隊。
剛得知自己進入消防部隊的郭宇航,內心有點小小的失落。本以為會像電影《戰狼》中一樣,穿上帥氣的軍裝,挑戰各種高難度的實戰技巧。沒想到去了有些不一樣的消防部隊。但後來部隊裡的訓練安排和救援任務使他打消了這個念頭。24小時戰備執行狀態、比普通士兵涉及更多消防救援知識的學習、使用各種複雜的救援器材處理救援交通事故,高強度的部隊生活讓他意識到,消防部隊是個更加危險、更高難度的兵種。「中隊轄區的一個立交橋上曾發生一起七八輛車連環相撞的事故,當時已經是半夜一兩點,我們必須馬上出警救援。」夜晚燈光十分昏暗,救援環境非常惡劣。那是郭宇航第一次深夜出外勤,他既有些激動,又有些害怕。但當郭宇航到達現場後他已顧不上思考,「必須儘快救人!」郭宇航肩扛液壓器材,心中默念著班長平時指導的注意事項,與隊友通力協作,最後成功將卡在卡車的被困者救出。
郭宇航告訴我們,許多大型事故中第一個到達現場的,往往不是警察或法醫,而是要進行救援的消防員。那些甚至比電影更血腥的場面,他們常常見到。一次在服裝廠裡的救援任務中,卡在事故電梯裡的工人已經去世。這是郭宇航第一次在救援任務中直面生死。「我們不是萬能的,當知道有些情況已經無力回天的時候,內心裡其實溢滿了無力感。但人就算不在了,我們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力量讓他們能安心地、體面地離去。」在班長的指導下,他和戰友們用切割裝備把電梯給拆掉,將屍體小心翼翼地取出,讓這位工人能夠體面地離去。宇航和他的隊友們不僅負責許多大型事故的救生,同時也肩負著解救屍體的光榮任務。
一年多的消防部隊生活裡,郭宇航目睹了城市中太多的生離死別,他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他也是城市間救援現場活躍的參與者,將傷者從死亡深淵中拉回,讓眾多破碎家庭重圓。
當兵「後悔」一時,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消防官兵對體能的要求很高,對於實戰經驗也有極高的要求。隨著消防部隊裡新兵的成長,越來越多的消防實戰任務落在了郭宇航等消防新隊員的身上。每次在城市中出警,當他看到城市的繁華對比著自己生活訓練的枯燥,心中有些許落差。同時,軍隊裡嚴格的等級制度和下級絕對服從上級的命令,讓十八年來始終成長在自由環境中的郭宇航心裡對自己最初決定當兵的念頭產生了懷疑。「感覺每天都在變得越來越難,那個時候就會開始後悔,覺得為什麼要來這裡?放著好好的大學不讀,每天承受皮肉之苦。」初來乍到的郭宇航坦言,當時每天晚上因為肌肉酸疼輾轉反側,十分煩躁、無助。
但隨著時間流逝,郭宇航逐漸明白,嚴格的上下等級制度對於保證一支軍隊高效的戰鬥力有多麼重要。在看似冷冰冰的部隊中,也能處處體會到人文的關懷。周六周日的文化活動、和戰友們過集體生日、逢年過節收到部隊的福利,他也在訓練之餘,通過閱讀給自己的內心尋得了一片安寧。
由於消防改革政策的推行,服役一年後,郭宇航接到了大學生消防員全部退伍的通知。想到可以重新回到大學,郭宇航興奮之餘,卻也對一年多的軍營生活充滿了留戀。
不用再晚上站崗,不用再出警,不用再進行那些體能訓練了。在部隊的一年多裡,郭宇航幾乎沒有什麼假期,接到可以回家的通知的時候時忍不住歡呼起來。但也就是這樣匆忙的離別,成為了郭宇航在軍營裡最大的遺憾。他感慨道,儘管沒有服兵役滿兩年,但在這一年裡,在班長與隊友的幫助下,他的訓練成績在一天天進步。此外他為了調節自己,每天擠出時間看書,一年多的時間讀了一書櫃的書,親眼見證了自己體能的進步和思想的成熟與蛻變。這些都是軍營帶給他的寶貴財富。
aaaaaaa軍裝下的法學生aaaaaaa
脫下一身軍裝回到校園,郭宇航發現自己似乎有一些格格不入。
部隊給予郭宇航嚴格的教育,進門打報告、收到指令後坐下,完成領導或老師分配的任務時,容不得半點馬虎。這與學校裡一些遇事有所側重、有所選擇的同學截然不同。軍訓時,退役軍人需要承擔教官助理的任務。本來就同是同學身份,卻要教育同學,郭宇航很擔心自己和同學之間的距離感會拉大。一年多的部隊生涯中,他停止了外語的學習,回到校園裡重新拾起外語,讓郭宇航感到有一些吃力。校園裡自由無拘束的生活,一時間讓他有了些許迷茫。
郭宇航坦言,一開始自己的學習生活有些混亂,如果給自己的學習成績打分,他會給當初的自己打七、八十分。所幸的是,帶著從軍隊裡走出來的不服輸的韌勁,郭宇航逐漸讓自己的生活回到了正軌。退伍軍人的身份不僅帶給他無形的壓力,還有不斷向前的動力。每個周末都被他細緻規劃,安排得滿滿當當。日程最滿的一次,郭宇航上午主持了復校四十周年的校慶跑活動,同時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了比賽。還沒等得及頒獎,他立刻奔向市區參加資助宣傳大使的評比,隨後又匆匆趕回準備校慶晚會的演出。
郭宇航的軍人身份在退役那一刻結束了,但對他而言,軍人韌勁與操守永遠鐫刻在他的心中。他的身上始終有著軍人的一股韌勁。談到如何完成高效的「時間管理」,郭宇航坦言「沒有人是超人,可以頂住所有壓力。」他十分感謝自己的女朋友和家人,在忙碌的工作與學習中,總能給予信任與支持,使他有信心闖過一道道難關。
離開部隊重回象牙塔,退役軍人和法學生的雙重身份讓郭宇航對原來部隊中的戰友和消防員群體有了新的認知與思考。他說,當了消防員後才發現,消防員這類群體裡有很多需要社會重視、大眾關注的地方。比如消防員的婚戀狀況、工作的安全性、上下組織結構以及法律意識等問題,許多問題可以通過法律解決,而一些問題的相關法律還有待尚完善。
未來,郭宇航想要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過去的部隊生活結合在一起。他已著手開始研究我國應急法的相關內容。「將來從事法律工作,我希望能在國家應急法律方面繼續發光發熱,使國家應急體系建設能夠更加完備,幫助我們的消防員群體更有力地應對突發災害。」一朝參軍,終身為軍。儘管離開了軍營,但軍隊帶給郭宇航的知識與財富從未消解,催促著他奔向更遙遠、更廣闊的未來。
(圖片和視頻均來源於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