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服務競爭是場馬拉松,AI能力為百度智能雲提供超強耐力

2020-12-03 砍柴網

科技自媒體 / 土妖

人口紅利漸少,經濟進入新周期,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縱使如此,百度仍舊交出了一份超越華爾街分析師預判的財報。

北京時間11月17日,百度發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百度實現營收282億元,歸屬百度的淨利潤達到137億元。第三季度,百度營收超華爾街預期的同時,淨利潤(Non-GAAP)更是大幅超華爾街平均預期56%。

這其中,百度智能雲的表現非常搶眼。百度智能雲在商業化方面的不斷推進,營收的不斷攀升,有力驅動了第三季度百度核心非在線廣告收入達到29億元,同比增長14%。

從對百度整體AI基礎設施和AI能力的「雲化」落地,到成為百度AItoB業務重要的承載者和輸出者;從加速百度AI商業化成果轉化,到助力百度營收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從幫助百度內部各垂直業務的AI建設,到驅動整個社會的產業智能化升級……百度智能雲的引擎作用不斷擴大。

在雲服務這場超級馬拉松大戰中,各方真正意義上的綜合較量才剛剛開始,還遠遠沒到終局的時刻。百度智能雲憑藉領先的AI能力形成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將使其把握住了行業最核心的邏輯,可以保持持續的「長跑耐力」,從而進一步打開屬於自己的增長空間。

雲服務是場馬拉松,AI能力越強越能保持長久耐力

對於上市公司的財報,既要看數字,也不能僅僅是看數字,更要看數字之外,那些「微妙的不一樣」。就以此次百度財報而言,就有兩點特別值得注意。

其一,是百度官方提到的「得益於智能雲業務收入攀升,百度核心非在線廣告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14%」。對此,也許有人會認為,14%的漲幅雖然不錯,但是也沒有太過搶眼。實際上,這14%只是均值,百度智能雲能夠作為典型代表,說明其營收增速是遠遠高於這一數字的。

其二,是百度智能雲在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的心中,分量日益加大。百度智能雲被李彥宏特別點名道:「第三季度,AI新業務穩健增長,特別是在智能雲領域,百度憑藉領先的AI解決方案形成了差異化發展路線。」

中國信通院前不久發布的《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僅僅是公有雲,在2020年中國市場規模就將達到990億元,而後續的2021-2023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都將超過30%。如果是放眼全球,那麼數字將更為驚人,權威機構Gartner最新預測,認為2020 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 2579 億美元。

可以預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雲服務市場面臨的都將會是增量競爭而不是存量競爭。龐大的市場,加上廣闊的增長空間,讓百度不斷提升百度智能雲的權重,也就很好理解了。

相比於TMT其它領域,在雲服務領域,熱點幾乎年年更迭。而近一兩年裡,相對比較熱門的是雲原生、SaaS、分布式雲、原生雲安全、數位化轉型、新基建等等。

實際上,不管雲市場熱點如何變化,雲服務作為一場馬拉松式的競賽,其底層邏輯是不變的,那就是「技術依舊是第一生產力」。在AI時代加速來臨,各垂直行業發力數位化轉型,產業智能化升級迫在眉睫的當下,更是如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百度智能雲這種「技術信仰」已然刻進了血液和基因的廠商而言,正是到了可以發揮其特長和優勢的時候。一定程度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雲服務市場進入更加激烈的競爭階段,百度智能雲反倒快速崛起的原因所在。

行業裡不少權威機構對百度智能雲的潛力,已經看得很清楚。在IDC發布《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 研究報告(2019)》中顯示,在中國AI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格局中,百度智能雲在整體調用量、市場份額方面均名列第一,擁有最多的AI產品數量,緊隨百度智能雲之後的是阿里雲、騰訊雲、AWS和華為雲等雲廠商。這是百度智能雲連續兩年在AI cloud領域蟬聯冠軍。

這種核心領域的領先能力,正越發得到對雲服務要求極為嚴苛的垂直行業的認可,比如工業質檢等。權威機構IDC前不久發布的《中國AI賦能的工業質檢解決方案市場分析》報告認為,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布局覆蓋3C、汽車、鋼鐵與紡織等行業,技術落地10多個行業,超過 50個細分垂類。而讓工業質檢選擇百度智能雲的最主要原因,IDC報告顯示,主要優勢在於百度智能雲突出的AI能力、開放的產品能力和豐富的落地經驗。

對內「雲化」百度AI能力,對外AI to B不斷獲得超級大單

作為一項需要「長跑」能力的競技領域,如果用10年長周期的眼光去看待整個行業,都會發現哪些主流的趨勢呢?筆者認為至少有這六大趨勢是不得不重視的:其一,是雲的定位應該是基礎設施和作業系統的結合體;其二,雲服務和AI能力的結合會越來越深入;其三,雲服務將從網際網路向傳統行業加速滲透;其四,雲架構會從中心化走向邊緣化;其五,在IaaS、PaaS、SaaS三層,雲需求會不斷的上移;其六,雲技術顆粒度會不斷的精細化。

雖然對於這六點,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但是對於前三點,基本已經成為了行業的公認。為了應對這種十年長周期的趨勢,百度智能雲做了全方位的努力,概括起來主要有這麼幾點:

首先,是戰略層面,百度CTO王海峰在今年「ABC SUMMIT 2020百度夏季雲智峰會」上,對百度智能雲的戰略進行闡述時曾表示:「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

其次,是「雲化」百度體系內部的AI基礎設施和AI能力。據財報披露,目前,百度智能雲擁有中國最大的AI開放平臺和開發者社區,已經開放270多種AI能力,服務超過200萬開發者。而這些AI能力正是來自於百度大腦不斷夯實的「軟硬一體AI大生產平臺」,百度智能雲將其「雲化」為面向產業賦能的全棧技術應用及解決方案。

再次,是打造了行業獨一無二的AI-Native雲計算架構。這一領先的雲計算架構共分為雲基礎設施層、工程平臺、AI應用開發平臺、以及三大方法論等。這其中每一個部分,又是有諸多板塊組成的,比如在雲基礎設施層,就涉及到晶片、AI計算集群、高速網際網路、智能數據中心等,由此就保證了可以為客戶提供最高效的AI算力。

最後,是在為百度Apollo、DuerOS等百度內部業務提供技術支撐的同時,積累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語音技術、人機互動等各業務垂直領域、技術垂直領域的經驗、能力和產品。百度智能雲基於不斷修煉的「內功心法」,為產業需求側提供更多的「武林秘籍」。

由此,從戰略設計到核心能力,從整體架構到具體實踐,作為百度AI to B業務重要的承載者和輸出者,百度智能雲在商業化方面,就完成了全路徑的覆蓋。這也使得進入2020年以來,百度智能雲在和行業競爭對手的巔峰PK中,不斷獲得了一個又一個超級大單。

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為例,其擁有高達近4萬個分支機構,在「風控第一」的金融業,如何讓4萬個分支機構,無論在中心城市還是在偏遠地區,都能有效、高效的開展風控審計工作,一直以來都是郵儲銀行面臨的挑戰。通過多方對比後,百度智能雲的機器學習等AI能力能夠最好地助力其展開風控審計工作,因此獲得了中國郵儲銀行的選擇。值得一提的,在中國金融領域,類似郵儲銀行一樣選擇百度智能雲的金融企業,竟然高達200家左右。

再比如,貴陽經開區工業網際網路項目,一是要形成全面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在全國工業網際網路建設中掌握先機;二是要形成AI技術+工業網際網路應用融合的國家級AI網際網路平臺,建立類似「中國數谷」這種標杆示範作用;三是要切實幫助貴陽經開區400多家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網際網路的改造升級,助力貴陽市打造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這種超大手筆、超高要求下的超級大單,坦白說國內雲服務市場領域,能接得下的並不多。百度智能雲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講出了原因,「百度公司資源豐富、技術先進、實力雄厚,與貴陽發展戰略高度契合,雙方合作恰逢其時、大有可為。」

「現在所有的行業都在進行信息化、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升級,以期在高科技時代進一步降本增效,所以對於雲服務企業來說,幾乎所有行業都擁有用『雲+AI』的方式,重新迭代一遍的歷史機遇。」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表示,不過其也強調,「然而誰能抓住這種歷史機遇,技術實力還是第一競爭力,傳統那種只是專注於存儲、計算、網絡、資料庫等領域的基礎雲服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下的市場需求了。」

產業智能化升級,是最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式之一

放眼當今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玩家都喜歡發力於2C領域,因為2C領域用戶更容易感知,輿論也更容易關注,也能夠更好地向資本市場講故事。遠的不說,就單是一個雙11就吸引了多少目光。

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類似雙11這種「買買買」對社會經濟的消費拉動,其在更底層需要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道理很簡單,供給是消費的源頭。而類似百度智能雲這樣,幫助千千萬萬的垂直行業企業進行產業智能化升級,無疑是最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式之一。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如果消費是提升他們的「外力」的話,那麼產業智能化,就是提升他們的「內功」。

就像百度CTO王海峰所說的,「百度智能雲就像武俠小說裡少林寺的藏經閣,將百度領先的AI技術融匯成無數的『內功心法』和『武功技能』,賦能給社會經濟各領域,加速中國產業智能化步伐。」

實際上,百度智能雲的布局耕耘,也是高度契合國家在產業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的。「十四五」就明確提出,要「立足我國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打造新興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服務型製造。」很顯然,對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頂層設計和要求,將會是雲服務廠商的一個重大政策紅利。

對百度自身而言,拋開商業營收層面,以百度智能云為核心,百度大力開拓2B領域,對其也有四大方面的軟增值效應。

一是,可以讓百度的營收結構進一步優化,變得更加合理,從而增加其抗風險能力;二是,能夠讓各垂直行業直觀地看到、感受到雲、AI的巨大變革力,從而加速傳統行業對雲、AI的擁抱;三是,可以讓資本市場意識到AI商業化的快速腳步和巨大前景,從而對百度的價值做全新的邏輯判斷;四是,能夠讓百度自身充分體會到,其仍然是中國網際網路技術側最領先的公司之一,技術依舊是決定各大企業長期走向的決定性力量,從而讓百度在面對挑戰時,能夠保持戰略定力和技術信仰。

而如果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去看,相比於不斷鼓吹年輕人超前消費、讓年輕人沉迷於物質享受,類似於百度智能雲在2B領域默默耕耘的做法,這種以技術的力量去改變行業、改變產業、改變世界的勇氣和魄力,無疑要更加主流、正能量得多。

更進一步,如今整個國家正面臨穩增長、調結構的攻堅階段。對於各垂直行業來說,百度智能雲這樣的AI原生雲端服務等能力的注入,和傳統上資金、人力、資源的注入是一樣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看可能還更加重要。在此基礎上,幫助各行各業進行智能化、數位化轉型,促進各行各業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這既是百度智能雲的業務需求,同時也是國家對百度等科技公司的殷切希望。

寫在最後

李彥宏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曾經預測,疫情過後,整個社會會重新審視技術的價值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如今,無論是從國家的頂層設計,還是傳統企業的殷殷希望,已然印證了李彥宏的判斷,「技術的價值」開始再次得到高度重視。

這自然是百度智能雲的歷史性機遇,只不過就像李彥宏提醒的,這個賽道高手雲集,只有靠創新、靠啃硬骨頭才有可能打贏這場仗。期待百度智能雲在機會面前,在和高手的赤身肉搏中,有著「臨淵一躍」的求生欲和勇敢,能夠去戰鬥,無畏而贏。

相關焦點

  • 百度攜手宇信科技 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更智能的雲服務
    百度智能雲在助力金融產業智能化轉型之路上又有新成果。8月20日,ABC SUMMIT 2020百度智能雲智能計算峰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百度智能雲推出AI-Native服務架構,發布新一代「太行」彈性裸金屬伺服器V2.0,同時宣布六大新產品發布、四大應用開發平臺升級。
  • 百度世界2020丨侯震宇:百度智能雲要打造AI-Native的雲計算服務
    他表示,「百度智能雲立志打造一個AI-Native的雲計算服務,讓雲的能力和AI能力進行深度結合,助力國家新基建建設。」(配圖:百度集團副總裁侯震宇:打造一個AI-Native的雲計算服務,讓雲的能力和AI能力進行深度結合,助力國家新基建建設)百度智能雲AI-Native雲計算架構共分成四大方面。
  • 雲智一體的百度智能雲,智能經濟時代的增長密碼
    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傳統企業往往沒有人工智慧人才的儲備,缺少強大的技術應用落地能力,如果只是以雲計算為載體輸出算法或者提供API調取服務,可能無法滿足傳統企業的最終需求。就像過去兩年中雲廠商們所熱衷的故事,自家年輕且高學歷的工程師們抱著電腦在田間地頭、生產一線等場景中敲代碼,幫助種植業、養殖業、製造業等進行智能化轉型。
  • 百度智能雲是如何深耕金融賽道的
    5月18日,ABC SUMMIT 2020百度夏季雲智峰會上,百度智能雲全面闡述了其在金融賽道的工作、戰略和產品能力。作為智慧金融領域的龍頭,百度智能雲在金融賽道的實踐,給行業和同業提供了不少可供參考的路徑和經驗。百度智能雲融合智能科技和金融服務,對於正在遭遇重大挑戰,同時又面臨重大機遇的中國金融業來說,也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 三度蟬聯AI Cloud市場第一,百度智能雲的奇兵和陽謀
    結果是殘酷的,美團雲對外運營59個月後,以停止服務的形式退場;網易雲適時更名為「網易數帆」,轉型為基礎軟體提供商;蘇寧雲等一大批不知名玩家,也紛紛開始敗退……雲計算最終成為一場巨人的遊戲,但巨人們並不想持續沒有門檻的競爭。人工智慧浪潮的崛起,為雲計算市場製造了新的變局:相比於兜售存儲、計算、CDN等資源型服務,人工智慧讓雲計算可以進一步解決場景化的問題。
  • 2020,百度智能雲的「AI 金融」排兵布陣
    而百度智能雲也已打造完備金融雲解決方案,全面服務於銀行、證券、保險、網際網路金融等金融機構的營銷、風控和運營各業務場景。不僅輸出全鏈條自主可控、技術能力持續領先、高等級安全合規的金融網際網路核心,同時也提供覆蓋228多項領先AI能力的一站式金融智能引擎,還提供數據管理技術能力及對公金融服務。
  • IDC發AI雲服務市場報告:百度智能雲AI應用在多行業落地
    12月23日, IDC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 研究報告(2020H1)》顯示,百度智能雲的AI應用全面開花,並在多行業落地。具體在細分領域,百度智能雲特別在零售行業、交通物流行業、工業質檢、巡檢領域具備領先影響力。
  • 盤點2019雲服務市場頂級玩家:亞馬遜微軟稱雄全球,百度領跑AI cloud
    亞馬遜領跑全球Synergy Research數據顯示,亞馬遜的全球市場份額一直保持著穩定在40%左右,作為全球雲服務領導者,為全球數以百萬計客戶提供雲服務。此外,阿里雲全球市場份額增長近一倍,是全球3A(AWS、Azure與阿里雲)雲巨頭中增速最快的廠商,年增長速度為93%,同期AWS增速為27%,微軟Azure增速為61%。在中國公有雲市場,阿里雲更是遙遙領先其他競爭者,IDC發布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19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阿里雲佔據45%左右市場份額,把其他競爭對手甩在身後。
  • 百度智能雲首提AI-Native:發布新一代雲基礎架構「太行」
    隨著產業智能化升級的加速,數據中心要升級,伺服器也要升級,這些支撐了算力的升級,進而支撐人工智慧技術更快速地應用於各行各業,我們希望通過新基建以及我們的新計算,配合百度的人工智慧技術,為整個社會發展提供新的動能,使我們的社會和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 轉折中的百度雲:扁平化、重AI,與華為雲正面爭奪「第三」
    百度方面對時代財經表示,2020年開年,百度智能雲已經進行了連續兩次架構升級,智能雲與AI技術平臺體系(AIG)、基礎技術體系(TG),整合為「百度人工智慧體系」(AI Group、縮寫為AIG),並明確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能客服與營銷四大賽道。
  • 新基建序幕拉開,百度智能雲就緒
    無論是抗疫期間為新冠病毒疫苗/特效藥科研機構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還是復工復產期間為企業/教育機構提供智能化的遠程辦公平臺,AI+雲無時無刻不在刷著存在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科技改變生活的最佳正面教材。疫情成為了AI+雲新的試驗田,而反過來AI+雲則利用疫情為日後的普及應用奠定基礎,推動AI+雲服務市場的高速發展。
  • 中國雲服務市場最新排名:阿里騰訊百度位居前三
    另外,作為中國最大雲服務廠商,佔據國內近五成市場份額,服務了全球300萬企業用戶。推動阿里雲高速增長核心在於龐大的雲生態,具有豐富的應用服務,憑藉強大的雲計算能力構建雲、管、邊、端全鏈路布局。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近日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阿里雲將全力投入數字經濟新基建,將阿里巴巴20年建設的技術能力帶給全社會,幫助政府和企業建設面向未來的新型基礎設施。」
  • 百度智能雲:雲智一體,推動智能計算融入新基建
    而在12月17日的「ABC SUMMIT2020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智能雲又凸顯了「雲智一體」的競爭優勢。 我們知道,雲智融合是國內雲計算巨頭的共識,而百度智能雲所倡導的雲智一體,並不是簡單的將雲與智的能力相加,而是通過對雲原生與AI原生的重塑,使之變成一種真正的智能基礎設施,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並以此來融入新基建。
  • 雲智一體趨勢下,百度智能雲打通技術與商業的共生閉環
    在交付生態的打造方面,百度智能雲一方面持續引入多行業、多類型服務夥伴,為夥伴提供全周期有特色的賦能服務的同時,一方面圍繞著「客戶成功」這準則,構建「成長型」服務夥伴關係。百度智能雲與遠傳科技的合作就是其中的典型。
  • 百度智能雲擴列:新生態下的「正和遊戲」
    至於第三方報告和客戶紛紛青睞百度智能雲的原因,還要從半年多前的戰略變陣說起。2020年5月份的百度智能雲第一季度內部會上,百度CTO王海峰宣布了百度智能雲的新戰略,即「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彼時傳統的雲計算已經陷入了資源規模之爭的局限,新基建的紅利期逐步顯現,百度智能雲的選擇是向「雲與AI」深度融合的「雲智一體」轉型。
  • 百度智能雲存儲&資料庫全新產品矩陣亮相,開啟存儲+智能時代
    百度智能雲正不斷夯實雲基礎產品矩陣,為企業打造更強大的雲端服務。 百度智能雲經過多年企業服務實踐,結合百度AI、雲計算的技術優勢,帶來了全新存儲&資料庫產品矩陣,為企業提供更加規模化、更彈性、開箱即用的雲上存儲和資料庫產品,打造更專業、高效的運維服務,幫助企業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升級企業雲上基礎架構。
  • 結合「十四五」規劃解讀百度Q3財報,百度智能雲要再上層樓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項目中,百度智能雲將通過機器學習和其他AI能力助力其開展風控審計工作;貴陽經濟開發區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百度智能雲將對經開區內400多家工業企業實施工業網際網路改造。此外,百度智能雲還在業界率先打造出一站式的AI-Native雲計算服務,實現智能計算能力全面升級,打造全面領先的雲基礎設施服務。
  • 跟不上AI變革節奏?不用怕!百度雲帶你直奔智能未來
    12月6日,百度副總裁,百度雲總經理尹世明在2018 百度雲ABC Inspire企業智能大會上表示。他說,相對以往,企業將直接面向客戶,同時藉助雲、AI等技術提高對分散資源的使用效率,並在強調個性化消費的時代下打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同樣作為AI的忠實擁躉,《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也曾多次表示,「自動化革命正從兩股科技浪潮的交匯點浮現出來。
  • 2020百度雲智峰會舉行,「雲智一體」成百度智能雲核心競爭力
    雷鋒網了解到,在5月18日舉行的夏季百度雲智峰會上,王海峰提出了百度智能雲的全新戰略,「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並公布了百度智能雲的最新業務架構。 峰會上,王海峰將百度智能雲在技術應用上的創新進展概括為「壯智凌雲」。繼518戰略後,「雲智一體」已經成為百度智能雲的獨特競爭優勢。
  • 雲+智能的羊群效應顯現,百度用「雲智一體」坐定頭羊位置
    在那個雲計算突飛猛進的時代,在規模的旗幟下,只有百度等少數玩家堅持認為雲計算應該具備人工智慧等更多的內化能力,為產業提供基礎計算服務之外的更多能力——一方面,AI等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像百度這種願意一頭扎進AI領域深耕的玩家不多,另一方面,缺乏相應技術與業務整合能力也讓更多玩家不願意涉獵雲上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