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喜歡金剛的玩友來說,玩出一掛完美的金剛菩提是畢生的追求之一。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日復一日堅持不懈的盤玩是必須的,而在最開始的時候挑選一掛品相好的金剛,也會助力不少,然而挑選時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尺寸莊型統一
尺寸和樁型接近會讓金剛看起來整體統一,勻稱性好,上手更美觀。
目前市面上的大金剛常見尺寸在19-21。這也是尼泊爾今年80%以上的金剛尺寸。22及以上的大金剛產量相對較低,肉度也沒那麼理想。當然如果尺寸夠大品相肉度也好,價格自然也是更高了。
樁型大致可以分為:高樁,圓樁(球樁),矮樁和碟樁(飛碟樁)。
目前大眾對於金剛的審美是以樁型越矮越好,當然矮碟樁相對較少,價格也偏高,大尺寸的少有矮樁,多半以圓樁高樁居多。
2皮質顏色接近
皮質就好比人的膚色,金剛產自尼泊爾不同的山區,受品種、日照,成熟度的影響,會有一定偏紅偏黃的色差,我們加工的所有的手串我們都儘量用同數籽精挑而成,但即便是同一顆樹結出的種子也會因為下樹時間不同,顏色會也會有輕微色差。
很多玩家有這樣的體會,一旦形成色差,很難追回,強迫症患者往往難以接受,這就是為什麼不同密度的籽容易盤花的原因了。
3肉度紋路統一
金剛的紋路是金剛審美的關鍵,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定價依據,肉度紋路要儘量接近,這也是成串的基本原則。
常見的肉紋有以下幾種:柴紋,普肉紋,連肉紋,爆肉紋;
比較有特色的紋路:滿肉紋,梅花雙龍紋,蜂窩紋,五星雙龍紋等。
五瓣以肉紋居多,六瓣肉度好的相對較少,7瓣以上及多瓣金剛基本以柴紋居多。
以上這三點是總的基本原則,或許新手玩家還是比較抽象,剛剛接觸金剛不久,感覺差別不大,都長一個樣,眼花繚亂的品種和價格更是看不懂了。總而言之呢,遵從以上三點原則是關鍵。只有多看自然就有主觀的辨別能力了。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並非出自商業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