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截至北京時間10月20日23點2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上升至40489201例,其中死亡病例達到1119620例。
歐洲國家疫情形勢仍未出現拐點。截至發稿,法國(952600例)、西班牙(974449例)、英國(744122例)、義大利(423578例)、德國(377068例)單日確診病例仍處於高峰狀態,其中西班牙和法國確診病例位列全球第六和第八。
美國(8217952例)疫情再度出現抬頭趨勢,單日確診病例數再度上升至六萬人規模。
(全球疫情概覽,來源: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除此之外,印度(7597063例)、巴西(5250727例)、俄羅斯(1422775例)、阿根廷(1002662例)、哥倫比亞(965883例)是目前病例仍在顯著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以下為相關國家每日確診病例的增長曲線:
(來源:財聯社、Wind)
全球疫情動態
【國家衛健委:新冠疫苗上市後高風險、高危人群等優先考慮接種】
10月20日,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新冠病毒未來的接種人群大致劃分為三類,即高風險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高風險人群,主要是指一線醫療防疫人員、邊境口岸的工作人員,還有由於工作原因必須要去高汙染區域或者國家的人員,還有要保證城市的基本運行的一些工作人員。高危人群,主要是指老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其他就是第三類人群。
同時鄭忠偉也表示,預計今年年底我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能達到6.1億劑,明年我國新冠疫苗年產能在此基礎上會有效擴大,來切實保證我國以及全球其他國家對中國新冠疫苗的需求。
【中日兩國協調恢復商務往來 最快本月內達成協議】
據媒體援引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報導,中日兩國政府已開始協調恢復目前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限制的兩國商務人員往來。日方希望在相互確認新冠病毒檢測有效性等的基礎上,就中日兩國的短期逗留者和派駐人員等長期逗留者等為對象的商務人員往來,最快在本月之內達成協議。
【青島找到證據鏈: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且在冷凍條件下長期存活】
10月20日,青島市副市長欒新出席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時表示,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韓國將全面允許醫用口罩出口】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食品醫藥品安全處周二表示,將取消對醫用口罩的出口管制,從10月23日起全面允許口罩出口。
【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傳播能力更強】
據媒體報導,挪威衛生機構證實,在中部城市特隆赫姆發現一種新冠病毒的新變種,它的傳播能力更強。特隆赫姆首席醫師託弗·羅斯塔德說,他們16日把病毒樣本送至挪威公共健康研究所,「初步分析結果顯示,這是一種新變種」。
【印度近三個月單日新增病例首度跌破五萬人】
印度衛生部周二表示,當天總共新增46790例新冠病例,使得全印範圍內確診病例總數至少達到759萬。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自7月28日以來印度新增確診病例數首度跌破五萬人關口。
市場表現
受到美國財政刺激談判進入倒計時、谷歌遭遇反壟斷訴訟和當地疫情形勢影響,美國三大指數開盤後維持小幅震蕩上漲的格局,相關事件的進展料將對市場形成顯著影響。歐洲方面疫情仍然是影響股票走勢的重要因素,主要股指呈現漲跌互現的局面。
(周二歐美股市走勢,來源: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