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1982 導演:張鑫炎
李連杰的成名作,也是他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從此踏足演藝圈的不歸路,從意義上而言沒有任何一部電影對於李連杰的意義能夠超越本片,《少林寺》的影響之廣自然不必多說,僅當年一毛錢的電影票價能夠達到累計一億元以上的票房就完全能夠說明一切,如果計算上這些年的通貨膨脹的話,試問哪一部米國大片能夠企及?就算N部曲加一起也一樣,至於本片有多經典,在中國功夫電影中的意義,恐怕是個喜歡電影的中國人都知道,這裡也就不再廢話。
《中華英雄》1986 導演:李連杰
又名《無敵小子》,儘管從電影角度而言本片確實是相當一般,但是這是李連杰自導自演的唯一一部電影,加上這也是李連杰第一部時裝電影,因此對於李連杰而言絕對意義非凡,可惜的是本片的流傳程度一般,因此並非為大眾熟知。
《黃飛鴻》1991 導演:徐克
李連杰的代表作之一,由李連杰詮釋的黃飛鴻形象幾乎就已經成為了黃飛鴻的註冊形象,李連杰的外形、氣質將這一代宗師風採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李連杰也藉此擺脫了自己之前幾部電影票房低靡的頹勢,李連杰在本片中的招牌起手式也在之後成為了無數人競相模仿的對象,影響力之廣恐怕除了《少林寺》中的覺遠和尚之外再也沒有一個角色能夠匹敵。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 導演:程小東
三部《笑傲江湖》,換了三個主角,但是只有本片中李連杰的令狐衝最有感覺,告別了黃飛鴻宗師的穩重,再次回到了當年的小子形象,《東方不敗》的成功在於成功的把握住了金庸原著中的精髓,加上獨到的改編配合炫目的打鬥,使之成為了華語功夫片中的經典之作,對於李連杰而言,無疑又是多了一部代表作。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1992 導演:徐克
使李連杰真正奠定了在香港演藝圈地位的一部電影,也是一部幾乎完全超越了前作的續集作品,不論是動作場面還是當中所闡述的內涵,儘管本片更應該叫做徐克的武俠代表作,但是對於在本片中奉獻了和甄子丹一場精彩對戰的李連杰而言,本片是兩大高手的第一次交鋒,這樣精彩的動作場面在如今的電影中已經不可能再看到。
《方世玉》1993 導演:元奎
兩部《方世玉》是李連杰自足電影公司之後率先推出的作品,此時的李連杰化名李陽中擔任電影的監製,同時作為演員的李連杰再次操起了自己功夫小子的看家路線,導演元奎也成功的將喜劇和動作糅合在一起,讓影片的觀賞性大大加強,另外李連杰和老一代影后蕭芳芳的合作也成為了影片的一大看點,在《方世玉續集》中更是同後來接替自己飾演黃飛鴻的趙文卓來了一場精彩的對戰,本次戰役也成為了趙文卓的成名之戰,從動作方面,本片中的動作戲份成功的和場景完美結合,使本片中的動作戲份幾乎完全蓋過了文戲部分。
《精武英雄》1994 導演:陳嘉上
李連杰電影作品中的巔峰之作,同時也是華語功夫片中公推的巔峰之作,翻拍自當年李小龍的《精武門》,但是從作品本身而言絕對青出於藍,當中的動作場景如今已經成為教科書一般的存在,當中行雲流水般華麗的動作以及李連杰同對手的幾場對戰均精彩非凡,令人一再回味。
《致命武器4》1998 導演:理察·唐納
李連杰進軍好萊塢的第一部作品,儘管是不但飾演反派角色還不是主角,但是畢竟是在排外和自我感覺良好嚴重的米國走出了這艱難的第一步,從此,李連杰已經開始成為全世界華人演員的驕傲,也由此開始步上成為全世界片酬最高的華人演員之路。
《霍元甲》2006 導演:于仁泰
李連杰拍攝的最後一部功夫片(自稱,起碼目前還是,其他的動作片因為大多完全依賴於特技效果,因此不能算數),對於李連杰而言,本片中承載著自己從影多年的風雨歷程所產生出的種種感悟,儘管已是不惑之年,但是李連杰在片中的動作仍然一絲不苟,影片最後同幾大高手的對決更是同時展現了李連杰在多種兵器方面的非凡造詣,另外本片中對霍元甲的角色塑造也不同於李連杰以往的角色,讓人物更加豐滿,在好萊塢浸淫多年之後李連杰的這次回歸無疑是讓觀眾滿意的。
《投名狀》2007 導演:陳可辛
截止至2007年中國電影中投資最大的一部,也是李連杰演的古裝電影中唯一的一部告別的功夫字樣的一部,本片是李連杰從影近30年來獲得的唯一一個香港金像獎影帝頭銜,李連杰的演技在本片中終於得到了認可,作為一個演員,最輝煌的瞬間除了票房的收益之外,無疑還有得到有分量獎項的肯定,等了28年的李連杰終於是等到了這個機會,雖然久了些,但較之那些辛苦耕耘了一輩子也沒有換來幾部電影主角頭銜的演員而言,李連杰顯然是受老天眷顧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