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耳傾聽》是日本漫畫家柊葵創作的漫畫,香港翻譯為《夢幻街少女》,1995年由吉卜力工作室改編為了電影動畫。影片講述初中生月島雯和天澤聖司為了對方,互相鼓勵扶持,不斷讓自己變得優秀的愛情故事。
不少影迷被影片中少男少女們純真美好的愛情故事感動,但我更感興趣是女主人公月島雯追尋自我的過程。
01
月島雯的爸爸是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媽媽讀研究生,姐姐即將大學畢業,這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可能是因為家裡擺滿了書,月島雯也特別喜歡看書。
月島雯和天澤聖司的愛情故事就是從書開始的。
有一天,月島雯驚奇地發現借閱登記卡上總是出現「天澤聖司」這個名字,於是,她對看書比自己快的天澤聖司充滿了好奇。
一次月島雯跟隨一隻胖貓咪來到坡頂上的一家賣稀奇古怪的小物件的店——地球屋,而這家店正是天澤聖司的爺爺開的。
由此,月島雯對天澤聖司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原來天澤聖司小小年紀已經立志成為頂尖的小提琴工匠,並徵得父母同意,準備到義大利製作小提琴的工作室去見習兩個月,測試一下水準和吃苦的能力。
聖司對理想的追尋讓月島雯非常震撼,她不禁感慨:他年輕就已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還在為此不斷的努力,而自己卻什麼都沒想好。
02
月島雯失眠了,她在思考自己的前途在哪裡呢?
天澤聖司說:「你有寫詩的天分。」
朋友夕子說:「你不是也很有才能嗎?你寫的那首《鄉村路》,讓學弟學妹們大開眼界。要我說,這就是你與眾不同的特點。」
爺爺把一塊綠寶石的原石給月島雯看,他鼓勵月島雯:「阿雯和聖司就跟這塊石頭一樣,是沒有經過磨練的自然原石。我最喜歡這種原石了。可是,要做小提琴,寫故事書,就不一樣了。要從自己心裡去找那塊原石,經過磨練才行。那是要花一番功夫的。」
在大家的鼓勵下,月島雯終於鼓足了勇氣,以店裡的貓娃娃——男爵作為主角開始創作。
最近,我開始學習寫作,特別能夠理解月島雯的感受。廢寢忘食,寫到夜裡三四點,食慾下降,無心學習,滿腦子想得都是關於寫作內容的事情,甚至連做夢都夢見自己在寫作。
影片中月島雯給自己三個星期寫完故事,並把這當作是考驗。書稿寫完後,月島雯來到店裡請爺爺看,她卻躲到了樓道間。
所有的初學寫作的人是不是這樣?一開始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領域。腦子裡有無數的想法,坐在桌前半天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好不容易寫出來一篇,幾乎是一下每隔一分鐘就要翻看閱讀量。看到有人評論就覺得特別的開心。但是,閱讀量很低的時候,又會特別的失落,嚴重地懷疑自己。
作品完成後,作者能做就只剩下焦慮地等待著讀者法官的宣判。
0303
寫作充滿艱險,那寫作的意義是什麼?
寬泛地看,寫作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做的事情。生活當中遇到人和事引發我的感觸,我便把這些感想寫出來,通過文字和別人分享交流。這麼看的話,漲粉就像是同類聚集的過程。
但寫作又不止如此,與其說是對外分享,更像是一種向內的自我探索。
探尋自己擅長的領域,提供足夠的信息增量;整理腦子裡面毫無章法的思緒,錘鍊語言表達的能力,正如片中的爺爺所說,這些都選慢慢磨練呢!
而一件作品獨特的價值,也就在於作品表達了創作者獨特的內心。
爺爺評價一個古老的時鐘:「因為他是矮人國之王,只有在十二點鐘響的時候,才會從羊變回原來的樣子。即便如此,國王還是每小時就出現,等待著公主。做這個時鐘的工匠,一定也有一段不能如願的戀情吧!」
聖司說:「小提琴的造型在三百年前就已經完成了。只是靠工匠的技術,來決定音色罷了。」
漫畫的原作者在另一部作品在《貓的報恩》中,借貓娃娃男爵之口說出作品的價值:「當你們人類用感情和希望去創造一樣東西,那樣東西就會被賦予靈魂。」
一個作品,不管是時鐘、小提琴、貓娃娃,還是一個故事,創作者把內心深處的東西賦予在這些作品中,他們也會變得有靈性。
這也就是寫作的意義,追尋自我的內心,把自己內心深處就有價值的東西表達出來,賦予作品以靈魂。
04
爺爺看完阿雯的故事書,他評價:「粗獷、直率,而且不夠完美,跟聖司的小提琴一樣。你這塊剛剛出土,沒有磨好的原石,你真的很努力。」
快一個多月的努力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月島雯崩潰的得哭。
接著,爺爺繼續引導阿雯「不要慌張,在下功夫好好地磨練吧!」
月島雯也終於意識到:「我寫後才發現,光是想寫是不夠的,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這也正是我此刻最真實的感受。選題、結構安排,邏輯思路,語言表達、案例選取,主題突出……從任何一個方面看,我寫的文章都需要不斷地磨練啊!的確,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05
影片最後月島雯完成了對自己的考驗,她對聖司說:「我很高興我盡了力,這讓我比以前更了解我自己。」
她決定好好準備聯考,爭取上個好高中。
月島雯是否會繼續堅持寫作?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是,月島雯在嘗試寫作的過程中不斷探尋自己的內心,也發現了自己寫作的特長,明確了人生努力的方向,也認識到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更重要的是她知道要像對待一塊原石一樣不斷的磨練自己。
最讓人欣慰的是,這樣一個發現自己,打磨自己,讓自己變得更美好的過程,聖司陪在她身邊,為她加油鼓勁!月島雯也不願意成為聖司的負擔,而是要在背後支持他。
《貓的報恩》和《側耳傾聽》的原作者都是柊葵,如果說在《貓的報恩》中男爵和小春定義的愛情定義是:尊重對方,讓對方做自己。那麼到了《側耳傾聽》裡月島雯和天澤聖司則定義了愛情的更高境界:相互鼓勵扶持,不僅是讓對方做自己,更是成就對方。
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模樣,這也是月島雯通過寫作追尋自我的價值所在。
看了影片,我有足夠的耐心和意志,通過寫作這種方式慢慢地和自己談一場永遠都不會停下來的戀愛。
作者簡介:青隅,在平凡的世界裡收集美好,聊教育、聊生活,愛花、愛書、愛電影,願和你分享有料、有趣、有價值的東西。